APP下载

新昌雪溪茶场茶炭疽病发生动态与绿色防控示范

2022-12-19唐美君郭华伟石碧鹏姚惠明肖强

中国茶叶 2022年12期
关键词:春茶炭疽病防治效果

唐美君,郭华伟,石碧鹏,姚惠明,肖强

1.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08 2.新昌县雪溪茶业有限公司,浙江 新昌 312591

茶炭疽病(Discula theae-sinensis)是常见的茶树叶部病害[1-2],主要影响夏秋茶生长,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产茶区[3]。近年来,茶炭疽病发生日趋严重,局部发病严重的茶园秋冬季茶树大量落叶,造成翌年春茶大幅减产,引起茶叶生产者和研究者高度关注[4-5]。有研究推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浓度增高,茶炭疽病等病害的为害将逐年加重[6]。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是在发病初期,因此研究掌握发病动态规律对确定防治适期尤为重要。已有研究显示,茶炭疽病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出现在6 月和11 月,以秋季发病更重[7],但高山茶园中茶炭疽病的发生动态规律目前尚不清楚,防治适期仍不明了。药剂防治仍是目前主要的防治手段,过去的研究多集中于化学农药的筛选[8],非化学防治的技术较少有研究报道。为进一步探索茶炭疽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本研究在浙江新昌雪溪茶场开展茶炭疽病的系统调查,进行农艺措施和多种药剂的防效试验,并开展综合防控技术的示范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上茶炭疽病绿色防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为浙江新昌雪溪茶场望海岗基地坡地茶园 (E 121.1917°、N 29.4617°,海拔 733~742 m),品种为福鼎大白茶,树龄55年,覆盖度95%,常年有茶炭疽病发生,发生程度中等偏重,试验地面积约5 220 m2。

1.2 茶炭疽病发生动态调查

在试验茶园中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标记5 个样点进行定点调查,每样点调查1 m茶行(约1.5 m2树冠面积)内的病叶总数,春茶结束常规修剪后(5 月中旬)开始调查,每月中旬调查1 次,至11月止,计算5 个点的平均病叶数。样点内不喷施杀菌剂。

1.3 茶炭疽病防治技术研究

选择一块上一年发病较重的茶地于春茶结束后进行重修剪,以常规修剪(深修剪)为对照,处理地块与对照地块均不喷施杀菌剂,试验地面积170 m2,分别在修剪前、修剪后2个月和修剪后3个月调查茶园茶炭疽病的病情指数,每处理设3 次重复。选择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共5个药剂(表1),采用常规剂量在6 月下旬茶炭疽病发生初期喷药防治,连续喷施2 次,间隔7 d,以喷清水为空白对照。每处理设3 次重复,小区面积25.5~36.0 m2。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台州市路桥蓬街塑模机械厂)喷雾,每667 m2用水量75 kg。分别在第一次喷药前、第二次喷药后7 d、14 d和28 d调查各小区的病情指数。

表1 各处理试验药剂

病情指数调查方法:在各小区随机选取夏梢上的成叶,调查50~100 张叶,按分级标准目测分级,记录总叶数及各级病叶数。分级标准、病情指数计算方法和防效计算方法同文献[8]。

1.4 茶炭疽病绿色防控示范应用

设置茶炭疽病绿色防控示范区和对照区2 个处理,面积分别为2 900 m2和1 600 m2。示范区茶炭疽病防控方法为:于春茶结束后(5 月中旬)进行1次深修剪;于夏梢初展、病害发生初期(6月中下旬)喷施药剂,药剂选用250 g/L吡唑醚菌酯SC 1 500 倍液,连续喷药2 次,间隔7~10 d;于11 月中旬进行封园管理,全面喷施1 次矿物油200 倍液。对照区除春茶结束后进行1 次深修剪外,不采用其他防病措施。示范区与对照区杀虫或施肥管理措施均一致。2020 年、2021 年连续实施2年。

分别于每年6月(药剂防治前)和10月进行1次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调查方法为在示范区和对照区分别进行五点取样调查,每点选取1 m 茶行,调查1 m茶行(约1.5 m2树冠面积)内的病叶总数。以当年6 月的病叶数为基数,计算本年度的相对防效。

式中Pt为处理区病叶减退率,Pck为对照区病叶减退率。

1.5 统计分析方法

用DPS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修剪茶园和对照茶园病情指数的比较、绿色防控示范茶园和对照茶园病叶数的比较均采用t检验法,药剂防治效果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邓肯氏法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昌雪溪茶场茶炭疽病发生动态规律

2020 年5—11 月的田间定点调查结果显示,在不施用杀菌剂防治、自然生长的条件下,随着夏梢嫩叶生长,茶炭疽病病叶逐步增多,6—7 月和8—9月病叶数上升较快,至10月病叶数达到高峰,平均每米茶行病叶数298张(图1)。

图1 新昌雪溪茶场茶炭疽病发生动态

2.2 农艺措施和药剂防治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图2)显示,农艺措施重修剪对茶炭疽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修剪前处理茶园和对照茶园的病情指数均在10.7 以上,相互间无显著差异,重修剪2~3 个月后,重修剪茶园的茶炭疽病发生很轻,病情指数为2.0~2.6,极显著低于对照茶园的病情指数。

图2 农艺措施对茶炭疽病的影响

药剂防治茶炭疽病的效果见表2,结果显示,3种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整体优于植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在发病初期(6 月下旬)喷施250 g/L 吡唑醚菌酯SC 防效最佳,药后7~28 d 防效均在96%以上;其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 和75%百菌清WP,28 d防效分别为71.33%、55.66%。植物源农药0.5%大黄素甲醚AS 600 倍药后7 d 的防效为57.94%,但持效期较短,28 d 防效为30.71%。矿物源农药99%矿物油EC 150倍的防效也较低,28 d防效为33.70%。

表2 药剂防治茶炭疽病效果

2.3 茶炭疽病绿色防控示范应用效果

示范区与对照区茶炭疽病发生情况见表3,结果显示,防控前示范区和对照区茶炭疽病发病情况相当,相互间无显著差异,至10月病害发生高峰时,示范区与对照区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对照区的病叶数显著高于示范区;至翌年6 月,虽然通过春茶结束后的深修剪,对照区和示范区的病叶数均有明显回落,但对照区的病叶数极显著高于示范区,至翌年10 月,示范区病叶数保持较低水平,而对照区病叶数已达376 张,两者差异极显著。2 年的示范应用结果表明,春茶后深修剪基础上适时药剂防治,并进行冬季封园管理,对茶炭疽病防控的效果显著,相对防效为79.3%~87.7%。

表3 茶炭疽病绿色防控示范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系统调查,初步明确了新昌雪溪茶场茶园中茶炭疽病发生动态规律,为茶炭疽病绿色防控打好基础。根据发生动态,在6月中下旬夏梢初展期及时采用药剂防治可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化学药剂可选用吡唑醚菌酯或苯醚甲环唑,生物药剂可选用大黄素甲醚,必要时可采用重修剪。采用在春茶后深修剪的基础上适时药剂防治,并进行冬季封园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效果显著。

一直以来,研究者们都在寻找防控茶炭疽病的生物制剂,陆续发现了一些有潜力的拮抗细菌[9-10]、真菌[11]和植物性挥发物[12],但目前多数研究还处于实验室试验阶段,能用于田间的生物制剂产品十分稀少。0.5%大黄素甲醚AS是一种新型植物源杀菌剂,对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具有良好的保护和防治效果[13]。本研究结果表明,该植物源杀菌剂对茶炭疽病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防效与99%矿物油EC 相当。99%矿物油EC对螨类、粉虱和蚧类等小型茶树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能兼治病害[14],常用于秋冬季封园。

病害的防治提倡综合治理。平时茶园管理中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以提高树势,增强抗病性;对发病较重的茶园可进行深修剪或重修剪,并将病叶清除出茶园。如采用药剂防治,则需根据发病动态规律把握好防治适期,一般平地茶园为4月底5月初和8月底9月初[7],高山茶园为6月中下旬,以当年第一次修剪后抽出嫩梢时为防治最佳时期。此外,秋冬季的封园管理也十分重要,可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平均气温下降至15 ℃之前选用99%矿物油乳油100 倍液进行封园。

猜你喜欢

春茶炭疽病防治效果
用料不当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苦瓜长“雀斑” 警惕炭疽病
猪炭疽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20%啶虫脒可溶液剂对苹果绣线菊蚜防治效果
春茶不宜贪尝鲜
春茶不宜贪尝鲜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24味暖春茶香 1周急速瘦15斤
小麦返青期除草剂防治效果试验
辣椒炭疽病究竟该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