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2α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2-12-19

黑龙江医药 2022年21期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分化

魏 坦

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0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也是身体代谢的主 要调控器官。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其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关,其中女性发病率较高[1]。甲状腺癌分型复杂,且不同分型甲状腺癌病理发展规律不同,部分临床症状较为隐匿,且生长缓慢,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2]。国家癌症中心研究[3]表明,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乳头状腺癌在甲状腺癌发病率的构成比重逐年升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情进展缓慢,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尚可。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的复发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4]发现,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在肿瘤细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慢性炎症反应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是白细胞介素家族较重要的细胞因子,其与肺癌、喉癌、消化系统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有关[5]。本研究旨在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血清HIF-2α、SIL-2R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惠州仲恺高新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60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乳头状癌组和良性组。其中乳头状癌组男20例,女40例;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5.22±4.1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16~26 kg/m2,平均BMI(22.35±2.25)kg/m2;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1.93±0.35)年。良性组男22例,女38例;年龄31~55岁,平均年龄(45.34±4.10)岁;BMI 17~25 kg/m2,平均BMI(22.22±2.20)kg/m2;病程1个月~4年,平均病程(2.01±0.30)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制定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6]中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甲状腺结节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齐全。(3)外科手术治疗适应证。(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项研究等。排除标准:(1)妊娠期、哺乳期女性。(2)合并其他原发肿瘤。(3)全身感染性疾病。(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5)既往有颈部手术史。(6)入组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接受过放化疗。(7)甲状腺乳头状癌已出现远端转移。(8)酒精及药物滥用史。

1.2 方法

1.2.1 收集临床资料 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吸烟史、饮酒史、临床分期、分化程度、随访复发等一般资料。患者出院后,每3个月采用门诊复查、电话访问等多种方式的随访,随访时间1年,随访日期截至2021年10月,随访率为100%。

1.2.2 血清HIF-2α水平测定 以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作空白对照,切片脱蜡,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PBS冲洗,加入HIF-2α一抗,4℃过夜,第2天PBS冲洗,苏木素复染,碳酸锂返蓝,二甲苯透明,树胶封片。结果判读:深黄色3分,棕黄色2分,淡黄色1分,无色0分,细胞阳性率在50%以上为3分,25%~50%为2分,5%~25%为1分,5%以下为0分。两项得分相乘在3分及以上为阳性。

1.2.3 血清SIL-2R水平测定 抽取患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缓慢注入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干燥食管,3 000 r/min离心10 min,置于低温环境保存备用,采用全自动酶标仪(美国BIO-RAD,型号680),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IL-2R水平。所有标本经10%甲醇固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呈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阳性细胞数在20%及以上为阳性,阳性细胞数在20%以下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比较乳头状癌组和良性组患者血清HIF-2α、SIL-2R水平阳性率,比较乳头状癌组患者血清HIF-2α和SIL-2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乳头状癌组患者预后复发情况与血清HIF-2α、SIL-2R水平阳性表达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HIF-2α、SIL-2R水平阳性情况

乳头状癌组血清HIF-2α、SIL-2R水平阳性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清HIF-2α、SIL-2R水平阳性情况 例(%)

2.2 乳头状癌组血清HIF-2α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乳头状癌分化程度低、复发患者血清HIF-2α阳性表达率高于分化程度高、无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F-2α阳性表达率在其他病理特征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乳头状癌组血清HIF-2α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例(%)

2.3 乳头状癌组血清SIL-2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乳头状癌分化程度低、复发患者血清SIL-2R阳性表达率高于分化程度高、无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L-2R阳性表达率在其他病理特征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乳头状癌组血清SIL-2R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例(%)

2.4 乳头状癌组预后复发情况与血清HIF-2α、SIL-2R水平阳性表达的关系

乳头状癌组患者预后复发与血清HIF-2α、SIL-2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4。

表4 乳头状癌组预后复发情况与血清HIF-2α、SIL-2R水平阳性表达的关系

2.5 血清HIF-2α、SIL-2R水平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血清HIF-2α、SIL-2R阳性表达是影响分化程度和复发情况的独立因素(P<0.05),见表5。

表5 血清HIF-2α、SIL-2R水平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甲状腺癌的病因主要有缺碘、相关激素及放射线的慢性刺激、家族遗传等,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7]。甲状腺癌的早期特征不明显,甲状腺内可触及的表面不平的肿块是主要临床表现,给临床诊治造成一定的难度,容易耽误治疗,影响预后[8]。该疾病多见于女性,且以青中年人为主,由于女性甲状腺癌常合并其他疾病,缺乏质硬或固定等表现,导致临床缺乏对年轻女性甲状腺癌的重视程度,通常确诊时已到中晚期[9]。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其病理类型占比也有显著变化,乳头状癌仍占最高比重,其发病率显著升高,其他病理类型占比有所下降,相比于男性甲状腺癌,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和恶性程度更高,预后也更差[10]。因此,分析甲状腺癌的生物学机制,选择合适的分子标志物,对协助患者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研究逐渐受到临床关注,显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11]。

缺氧诱导因子是人体普遍存在的一类转录因子,包括HIF-1α和HIF-2α,两种生物学作用不同,目前,临床关于HIF-1α的研究较多,而HIF-2α的研究相对较少[12]。缺氧是肿瘤恶性增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肿瘤细胞能够通过活化缺氧诱导因子对缺氧产生应激反应[13]。缺氧诱导因子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机制涉及细胞分化、细胞代谢等生物过程[14]。缺氧状态改下α和β亚基在细胞核内形成活性状态的HIF-2,其可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发挥作用。在甲状腺癌的侵袭和转移过程中,有多种分子共同参与使肿瘤增殖,进而发生迁移。SIL-2R是一种复合性黏蛋白,其能够特异性的与IL-2结合,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减弱机体的内分泌效应,抑制已活化的T细胞的克隆化扩增[15]。因此,血清HIF-2α和SIL-2R均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16]。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良性组比较,乳头状癌组血清HIF-2α、SIL-2R水平阳性率升高,提示血清HIF-2α、SIL-2R水平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乳头状癌分化程度低、复发患者血清HIF-2α阳性表达率和SIL-2R阳性表达率高于分化程度高、无复发者,初步说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HIF-2α、SIL-2R水平与分化程度和复发有着密切关系。进一步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提示,乳头状癌组患者预后复发与血清HIF-2α、SIL-2R水平均呈正相关,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血清HIF-2α、SIL-2R阳性表达是影响分化程度和复发情况的独立因素,表明血清HIF-2α、SIL-2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过度表达与分化程度和复发情况有关,术后严密监测血清HIF-2α、SIL-2R表达情况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在预后中有一定临床价值[17]。HIF-2α可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其水平越高,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这可能与肿瘤内部缺氧导致实体瘤快速生长出现的转移有关[18]。多数患者认为SIL-2R是某种酶进入血液形成的,而不是死亡细胞释放,机体中的SIL-2R抑制了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反应,因此,可认为SIL-2R可作为恶性肿瘤的活性标志[19]。以往的研究[20-21]也证实,肿瘤恶性程度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差,因此,血清HIF-2α、SIL-2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但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未进行大样本研究。(2)本研究所选样本人员均经过家属同意才可以进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本研究所纳入的研究时间间隔较短,未进行多时间段的实验研究,故需要后续学者进行多中心、大样本及较长的时间跨度或者多时间段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血清HIF-2α、SIL-2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过度表达与分化程度和复发情况有关,术后严密监测血清HIF-2α、SIL-2R表达情况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

猜你喜欢

乳头状甲状腺癌分化
肿瘤相关因子TSH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