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学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2022-12-19张庆

科学与信息化 2022年21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阶段信息技术

张庆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 100018

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一种具体体现,是在新时代信息环境下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由此也催生出了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在线网络教育的兴起[1]。数学是高端贯通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数学思维,奠定专业技术学习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代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学习需求的变化,而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在线网络教学模式,虽然具备诸多的优势特点,但显然与当下现行的教育体制并不能完全匹配,存在较多的制约因素,并不能成为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只能是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来开展[2]。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固然存在一些弊端,但在教学的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师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情感性方面是线上教学模式所无法取代的;而线上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教学效率、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契合当代学生学习行为特点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律性以及教学过程控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特点,实现优势互补,构建基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值得关注,本文就此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 信息技术应用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中的重要性

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流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之间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联结的纽带,将二者紧密的联合起来,打通了线上与线下教学之间信息流通的壁垒,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要素。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在线网络教育的标志与基础技术支撑,同时也在线下传统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改善、革新了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有效提升了线下教育的效率和质量。由此不难看出,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了为线上、线下教育共同的技术特征,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即时沟通工具的使用、流媒体视频技术的应用、教育信息系统的建设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技术的支撑,这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素。

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契合了当代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相关研究文献表明,当代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群体,更热衷于通过网络来开展学习活动,这显然对教学设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注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但并不意味着是任由学生完全的自己去学习,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撑,而教师的监督、引导是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取得实效、提升学习有效性的关键。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而利用信息化技术,教师不但可以及时掌握、了解学生的学情,还能够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效的进行监督、引导,通过流程设计、进度控制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达达到预期的目标。

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学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从教学的本质来说,无论是何教学模式,基本遵循的是一种三段式的流程,即课前预习阶段、课中讲授阶段和课后复习阶段,所谓教学模式的创新,基本也是在此框架内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的改进和革新。我们传统的学校数学教学模式,基本沿用的是标准流程的模式,在此过程中,课中、课后阶段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此过程中也只是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的流程。而线上教学的开展,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主要的应用也只在于课后复习阶段,课前、课中的应用相对较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而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二者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在三段式的教学流程中根据二者的优势特点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标准教学流程,突出强调了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将此两个阶段作为线上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部分,而课中阶段则是线下教学的重点。但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课中阶段的教学活动重点在于师生交流与重点、难点问题的解答而不是知识的讲解,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效率,也使得教师有更多的课堂时间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4]。以下笔者将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一些探讨。

2.1 课前阶段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前阶段即课前预习阶段。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前预习教师往往不够重视,只是象征性的安排学习对将要学习的课程内容预习,至于学生到底有没有预习,预习的效果如何则缺乏相应的检验措施。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学教学中,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将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这突显了课前预习阶段在该模式中的重要性,也是开展线上教学的主体部分之一[5]。将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前置,交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完全放任学生去自主完成,教师在其中的引导、组织作用至关重要,某种程度而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教师引导、组织、监督作用发挥的关键。

首先来说,要建立一个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用于进行统一的线上线下教学信息管理。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要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来发布教学任务,明确学生课前预习的主要课程知识内容以及要完成的相关任务。学生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来下载课前预习任务包,并依据任务包的内容来自主完成课前预习。课前预习任务的发布可以以章节为单位,也可以一周教学内容为单位来进行,具体课程知识内容以教学大纲为标准,以线下教学课程安排为依据。如在集合与函数概念一章,教师可以一次性发布该章三节课程集合、函数及其表示、函数的基本性质的所有课前预习任务,然后根据线下课程安排要求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活动。

其次,利用视频软件制作在线视频课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是学生在课前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自行录制相关课程的教学视频,也可以对网络上的优质课程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编辑,发布于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供学生下载学习使用。

利用网络即时沟通工具如QQ、微信等建立课前预习沟通交流平台。前文已述,学生课前预习阶段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才能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的目的,完全任由学生来独立自主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建立班级教学QQ群、微信群,要求学生按预习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学习成果,既能确保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学习的组织性、纪律性,同时还能够在此阶段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此外,通过在线的沟通交流,教师还能够掌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的一些共性问题、难点问题,为课中的针对性教学提供重要的依据,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课中阶段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中阶段即课堂教学阶段,是线下教学的主战场。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学教学模式中,课中的线下教学是核心环节,其教学设计关系到该模式应用的最终成果输出。在此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FLASH动画技术、网络视频技术的应用等。

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不再是进行课程知识的讲授,而是针对学生课前预习阶段的难点问题以及课程知识的重点问题进行集中的讲解,这显然更符合数学这门课程教学的学科特点。我们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并不是说本身就对数学不感兴趣,更多的是一些疑问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久而久之积重难返,学习越来越吃力,导致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而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基本沿用的是固定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知识讲授缺乏新意、方式呆板,这显然也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混合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中,注重多媒体技术、视频等技术的应用,改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视频技术将教学过程录制下来,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供学生在课后进行反复的观摩学习,另一方面面对镜头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能够有效缓解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纪律、秩序的关注,避免教师过多的精力被教学之外干扰事件牵扯。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教师的课堂讲解更为生动、活泼,营造更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3 课后阶段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

课后阶段即课后复习阶段。在此阶段,线上教育的优势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此阶段以线上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此阶段的应用主要采用微课技术、在线互动交流等。

在数学教学中,课后复习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也通常会采用将重要知识点、疑难问题汇总整理提供给学生复习使用的办法,但相较于采用微课的形式,效果和效率都多有不如。微课的优势特点在于主题突出、内容短小精干,便于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且基于互联网和现代智能电子设备的微课,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高效的学习。在数学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将数学公式、定理的讲解制作成短小精干的微课资源发布于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使用;也可以将一些例题的讲解制作成简短的微课,供学生下载反复听讲;此外,还可以将一些高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制作成主题微课。

在课后复习阶段,师生交流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十分关键,尤其是问题解答的时效性,对于学生保持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来说影响深远,因此,通过在线交流平台搭建起一个师生顺畅沟通、及时交流的渠道,并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营造高效学习、有效学习的氛围至关重要。同时,在此阶段,教师还可以通过广泛的交流沟通收集、整理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态度、学习成效等信息,进而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为调整教学方法、改善教学重视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3 结束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关键。但技术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如何使用全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这无疑对教师的执教水平和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数学教学的各个流程、环节中根据各种信息技术的特点、作用灵活运用,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促进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阶段信息技术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