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策略
2022-12-19江苏省常州市虹景小学
■江苏省常州市虹景小学 黄 蕾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能记住英文单词、掌握英文语法并熟读英语段落就可以视为已学会英语这一门课程,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家长与学校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缺乏关注,学生未能熟练综合运用英语从而出现“开口难”以及人际交往过程频繁发生语用失误等现象。如何关注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需在教学中进行多方面综合思考并践行。如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来小学英语中的相关工作经验,对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有以下几点思考,首先就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现状简要叙述,其次,分析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性,最后结合译林版《英语》教材教学的相关案例,针对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的途径展开简要论述。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现状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学生语用能力,要求学生首先必须掌握英语词汇与英语句子段落的正确用法,进而在日常沟通交流中能自如综合运用英语。但在我国,大部分教师为达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通过加大英语单词、语法教学量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这一做法不仅给学生增加了负担,而且忽略了对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师忽略语用教学工作
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英语词句、语法等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但在目前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通常忽略了对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为迎合应试教育的需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通常采用填鸭式教育,即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知识,未能综合考虑学生学习兴趣与发展规律,另外,由于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课程评价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对学生语用能力的测评,从而出现我国大部分小学生的语用能力较弱这一现象。
(二)英语句子词语使用错误导致句意不正确
由于小学生刚接触英语,对很多英语单词的词意并不了解,导致出现词语用错句意错误现象。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 they do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短文中的新语言并巩固关于职业名称的单词与重点句型。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无法正确理解该句意,通常混淆“What is She doing?”句意。例:
——What is your father doing?
——He is reading books.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 scientist.
第一句问的是你爸爸正在做什么?但第二句是问你是做什么的,即为问你爸爸的职业。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混淆这两者的句意,通常用爸爸的职业来回答爸爸正在做什么这一问句,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对助动词“do”和动词“be”的意义用法尚未完全掌握,学生的语用能力较弱。
(三)未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同类句子
部分句子场合不同,所使用方法也不同。例如,在译林版教材中常用的问候语有1.“Hello!Nice to meet you”2.“How do you do?”,这两个句子大多用于见面问候的场景。但是通常来说,第1句一般为熟悉的朋友间打招呼使用,而第2句通常用于两人首次见面问候甚至某些国家领导人会面时使用,句子2的表达更为正式。并且对方在回复句子2应用“How do you do?”但在实际的学生演练过程中经常混淆这两种同类句子的用法,甚至小部分学生把“How do you do?”当成疑问句。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紧密结合情景与语言,利于学生灵活掌握在不同场景、不同语境下的同类句子。
(四)语法运用不准确
英语的表达顺序与中文有所不同,若不清楚英语时态及英语人称容易导致表达错误。例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的同步练习作业中出现“What did your father do last weekend?”少部分学生甚至把“your father”理解成第三人称需用does进行提问,并认为last weekend为过去时态需用did,在回答时也出现类似错误,例如,在表达“昨天爸爸去学校了”用“My father goes to school yesterday”来表达,这是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未能让学分充分掌握句子的构成与人称时态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语用能力的培养。
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小学生的语用能力也逐步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称之为语用能力,主要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中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语言并综合运用语言。深入理解并自如运用英语,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的字母、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更要在具体的情景下恰当运用英语,并结合国外历史背景掌握英语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例如,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学生可根据已掌握的词义以及特定语境推断说话人所表达的意思。当前,交际能力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即为语用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提高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高素质人才与知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提高小学生语用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并且小学英语实践性强贴合学生日常生活,而当前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语用能力尤为重要,主要可以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习乐趣,激发语用表达兴趣
在我国,大部分小学生从小缺乏英语的熏陶与成长环境,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往往缺乏兴趣甚至出现抵触心理。随着年级的升高及英语教学内容难度增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逐渐降低。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语用能力,需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课堂中的情景教学中。
(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激发语用自主性
教师在教师该内容的过程中,若仅依靠英语教材,填鸭式教授英语知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与耐心,进而导致出现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实践性强是英语这一课程的显著特征,目前小学英语教材中往往通过手绘插画、对话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内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在认同英语的前提下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从而增强自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用能力,进而使英语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三)明确英语重要性,提升综合竞争力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生活信息化时代,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英语作为国际性交流工具、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当今社会各领域广泛运用的语言。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也是基本的文化素质。因此强化学生的语用能力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全面实现现代化素质教育。
三、有效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途径分析
(一)情景化教学,激发语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必须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与极高的学习热忱。情景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情景式模拟,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语言、学习各种新知识,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在教师营造的课堂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调动各种感官,才能将英语知识更自然地进入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对英语产生兴趣,继而真正爱上学英语。然而,环境的创设不是由教师的一时兴起而产生的灵感,情景的创设必须要多加揣摩。课堂的节奏张弛有度,才能使课程的讲授有条不紊。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英语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英语学习课堂的魅力所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二)丰富教材知识,丰富语用内容
目前的小学英语教材中,英语学习内容通常以插画的形式展现,通过生动形象的插画寓教于学,但小学英语教材中的英语知识存在局限性,缺乏相对应的英语发展背景文化的知识。因此要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教材知识,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扩充英语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着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若教师能适当讲授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之外的故事,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例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2 Asking the way教学中,教师可插入国外不同的交通方式与国外常见的问路方式。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语用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语用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大胆创新,以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为避免出现学生上课情绪消极低落,上课过程中心不在焉,跟不上进度等现象,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过程,让英语教学课堂生动有趣。如在讲授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parents,教师先让学生倾听相关录音歌曲,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录音内容,再抛出课堂前设计的问题。由于学生事先学习模仿了,从听觉到肢体都有了全新的感受,学生认真参与其过程,听力的准确率得以提高。
(四)有效贯穿语用教学,丰富语用表达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往往习惯将口语教学当成课堂培养重心。由于小学英语教学具有实践性强这一特质,英语教师应重点培养、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而不应局限于教材中的日常生活对话教学。语用能力在英语的听力、阅读、口语和写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虽在日常的口语练习中能运用并提高语用能力,语用教学并不等同于口语教学。因而,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转变课堂培养重心,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有效贯穿语用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在译林版《英语》教材四年级下册Unit 7 What's the matter?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英语教师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不断练习“What's the matter with...”-I feel sick/I have a fever.等类似对话,扩展的英语知识通常为替换单词,即使在日常沟通交流中学生能询问对方身体状态,锻炼了英语的口语表达能力,但还是缺乏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英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式,例如,在进行该单元的教学中,制作类似“How do you feel?”“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r friend?”“Are you cold?”“Do you feel...?”的问题卡片与相对应的答案卡片,将卡片分发给学生,引导拥有答案卡片的学生寻找相对应的问题卡片,通过游戏的课堂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发散学生英语思维,活跃英语教学课堂氛围,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用能力。
(五)融合多元化教学,丰富语言输入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懂得融合多元化思维,打造契合学生兴趣特点教学模式。举例而言,在译林版《英语》教材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了学情分析,课前了解到小学学生对“动物”话题颇感兴趣,有着去动物园、海洋馆参观经历。其中三分之一学生二年级后有一些校外英语学习,他们对课文本身理解没有难度,但使用It has...句型去顺利描述在认读、语言组织上有一定难度。其余学生能通过主题图理解课文主题含义,但他们对已学身体部位、颜色等词汇遗忘掉很多,并且在听力和运用有一定困难,可能因为对描述语句不理解而导致无法在猜测小动物的过程中顺利参与活动。所以,为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力水平的个体差异,在听读、朗读、表演课文后加入语言重复性强的绘本阅读“Monkey Tricks”帮助每个学生巩固语言同时,又给学优生一次表达提升的机会。
(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语用环境
在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将直接对教学课堂效果造成影响。因而教师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其中,也需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予以不同的关心方式,例如,针对性格内向的学生可先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地课堂教学互动,并通过微笑、竖大拇指等方式表扬学生。针对性格外向开朗活泼的学生则应更多地激励他们保持学习热情。如此一来,每个学生都能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以此来促进学生语言发散思维,有效推动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为提升学生语用能力奠定情感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为学生后期英语学习、提升英语的语言应用能力奠定了基础,学生的语用能力也影响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形成与未来发展。交际能力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即为语用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提高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也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相关工作经验,就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现状进行了简要叙述,分析了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并论述了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的途径,以期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