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茶艺类课程思政研究
2022-12-18杨朝东
杨朝东,张 霞
(长江大学,湖北荆州 430020)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政工作要贯穿整个教学工作,要求高校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进行思政教育,指出专业知识教授应与思政同步进行[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工匠精神作出了一系列论述[2-3],2020 年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概括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2021 年5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说到“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要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2021 年9 月,党中央批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就包括了工匠精神[4]。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长江大学茶学专业茶艺类课程为例,阐述了面对最具创新潜能的大学生群体,如何通过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工匠精神,在教学实施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技能,为高等院校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创新人才提供一定参考。
一、茶艺类课程工匠精神的体现
长江大学围绕茶学专业学生茶事服务能力培养,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其中一门必修课程为茶艺,所以本文称这一系列课程为茶艺类课程。涉及到茶学专业类的课程包括“茶学概论”“茶文化学”“茶诗画鉴赏”“茶艺”课程。工匠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新时代的精神指引。“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专注、敬业、精益、创新等方面的内容[5]。专注表现为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劳动,并给予极致的关注。专注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选定了一个职业就一直坚持下去,也是对自身职业的内在认可。茶艺课主要内容为如何泡好一杯茶的技术及如何品鉴一款茶的艺术。茶艺本身就包含茶事服务,就是劳动。能否将茶艺冲泡过程中的备具、洁具、冲泡、奉茶等工作完成好,需要学生对茶艺倾注热爱,对茶叶品质和冲泡过程非常关注,茶艺类课程中会设置不同的任务供学生选择完成,这个过程也要求学生能够认真选择任务并将自己的任务坚持下去。敬业则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敬畏之心,愿意为所从事的职业奉献自我。在茶艺实验课中,小组学生需要上课前为实验课程的进行准备茶具,实验结束需要清洗茶具等本身就是一种奉献精神的培养。精益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关键要素。精益是指已经做的很好,还想做的更好,也是追求卓越的精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泡茶时,茶叶放多少,水温多少,采取什么样的注水方式都非常讲究,每种茶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同样的茶不同人群的口感要求也不尽相同,这些需要学生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审评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冲泡方式。通过一次次注重细节的实践操作和知性合一的形式训练达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目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推进,工匠精神也加入了新时代的元素,所以说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精神。在茶艺课程中所表现的不仅是精益求精的精神,还要求学生能运用现代科技,将传统泡茶转化为可数字化的冲泡,同时还需要学生能自己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拍摄茶艺视频。工匠精神的本质是道技合一,中国哲学对工匠精神有着深刻的认知:道技合一或“匠工蕴道”。茶艺是茶道的表现形式,茶道是茶艺的精神。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茶叶冲泡技艺,把茶叶冲泡做好,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过程。
二、茶艺类课程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匠意识相对薄弱
首先,地方高校茶艺类课程教师,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但部分教师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教师自身工匠意识不够,导致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都无法做到工匠精神的渗透。其次,部分教师由于科研任务重,所以放到教学中的精力有限,同时也很难接触到各类茶叶的冲泡及茶艺编排等,即使在教学中贯穿工匠精神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前后课程的设置连贯性也考虑不足,致使工匠精神培养缺乏计划性和连续性。
(二)工匠精神培育的引导不够
工匠精神特质明显的教师大多来源于企业和生产一线,但此类工匠型教师普遍学历较低,科研论文撰写和发表较少。地方高校人才引进条件上更趋向于科研水平,导致茶艺类课程普遍缺乏工匠型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缺少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资源整合与协作体系
现阶段很多地方高校茶艺类课程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大多是设置茶文化课程、艺术欣赏、茶艺创新编排,这些课程都是在校内完成的,未让学生真实体会工匠精神,缺少与地方资源整合。
三、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茶艺类课程思政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其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有力抓手[6]。茶艺类课程工匠精神的培养要注重循序渐进。低年级可以植入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人文类课程,如加入非遗文化课,通过文化的渗透和引导,让学生在领略地方文化的同时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大二大三年级可以引入茶艺类专业技能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要将工匠精神细化成可以实施的考核模块,例如茶类的认识,反复实践让学生将工匠精神融于血液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注重数字化工匠意识的引导,灵活采用问题式教学法、真实情景教学法,茶企及文化部门实地实习等,让学生既学习了专业课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善于解决问题和勇于创新的精神[6]。
(二)强化师资队伍
师资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加快推进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7-8],采取“走出去,引进来”“专兼结合”等合理可行的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的教育理念。将一部分工匠型名师引入进来、多交流,将一部分教师送到企业和生产第一线,培养教师队伍的工匠理念,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同时也提高了师资队伍专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师职业素养,从而保障工匠精神的培育。
(三)构建多元培育模式
一方面,可通过茶文化社团、汉服社团等相关社团,茶艺花艺等竞赛,以及宣传板、横幅、校园广播等方式让学校处处可见工匠精神的相关宣传,同时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QQ 群、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工匠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工匠文化。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主动和社会茶类企业、文化类企业和机构建立合作,以共建实验室,共同打造竞赛项目等模式,建立一个长效的联合培养机制[9]。
四、长江大学茶艺类专业课程工匠精神培育
(一)长江大学工匠精神培育措施
长江大学有关茶艺类专业课程工匠精神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如图1 所示。(1)课程设置,其中大一下学期开设茶学概论,大二第一学期开设茶文化和诗画鉴赏,这些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工匠意识。大二下学期开设茶艺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匠术”和职业素养。大四上学期开设茶艺学实习,以学生为主体,以茶事服务为主题,开展茶艺类实习,通过实习让学生树立以服务茶叶市场为己任,以提升茶客幸福感为目标,以促进中国茶产业发展为使命的价值观,成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的优秀茶企经营管理人才。(2)学校成立了茶文化社团、汉服社团等,在校团委的领导下,举办了茶艺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邀请优秀校友进校宣讲创业成功经验,多方协同,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3)学校非常注重和地方文化的结合,学校茶学专业教师参与地方茶叶协会的事务,与当地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互动。(4)学校利用地方文化优势,引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成立了点茶非遗工作室;积极参与地方组织的茶艺师、评茶员职业大赛,讲好用好荆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等,在荆州市人社局主办的“荆州能人”茶技能大赛上,长江大学学生通过积极备赛,艰苦训练,获得了金奖。(5)学校对工匠精神相关教学研究课题非常支持,给予了物质及职称评定方面的有力支持。(6)基于与地方的良好合作,学生有很多到当地茶企实习的机会,茶企相关负责人也会到学校为学生讲座。学生到茶企实习真正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企业负责人到学校讲座,又为学生树立了工匠的典范,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触摸、内化了工匠精神。
图1 长江大学工匠精神培育途径
(二)长江大学工匠精神培育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多层面的工程,不能以量化指标来进行评价,本文设置了“工匠精神”养成的PTA评价量表(Primary Trait Analysis,PTA)对课程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将教学项目中学生行为分解成若干个基本要素,每个要素建立3 层级的评价量表(即PTA 评价量表),并以描述性语言详细阐述每个表现层级学生的具体状态。以茶艺教学项目“绿茶玻璃杯冲泡”为例,茶艺课程设置了如表1 所示的PTA 评价量表。
表1 “绿茶玻璃杯冲泡”项目PTA 评价量表
长江大学茶艺类课程基于过程性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不仅关注最后一次考试,而且关注整个学习过程,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平时学习马虎对待,考试前期突击背诵应付考试,考试过后所学知识几乎忘光的投机取巧事情的发生。
(三)长江大学工匠精神培育效果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人才培养的效果也很难用一个定量的、数字化的模式来描述。笔者团队在近五年工匠精神的培养实践中,总体效果较为不错,有一人次茶艺类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茶艺类的地市级、省级及全国级的大赛中,长江大学学生均获得名次;到茶企及茶行业实地走访调研,均反应长江大学茶学专业学生能吃苦,爱专研,并希望多引进长江茶学专业毕业生。
总体而言,长江大学过程性评价加上与地方、企业等部门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协作共同完成工匠精神的培育,为培养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的茶学专业人才作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