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办中小学校实施校内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2022-12-18董燕燕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年3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公办预算编制

董燕燕

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山东 济南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作为全额财政拨款公益性教育机构的公办中小学,教育经费逐步增加,如何合理使用教育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公办中小学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公办中小学实施校内预算管理模式的意义

预算管理工作在财务工作中占有核心地位,并能起到关键作用,高校校内预算工作由来已久,一直被高度重视,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效显著。公办中小学可以借鉴高校的模式,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内预算管理模式。

校内预算是在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实施对资金的全盘规划和配置,是学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从组织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校内各部门相互沟通、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计划精准,执行高效。

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测算口径、方法一致。校内预算为部门预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和补充,部门预算是校内预算的统领,为校内预算提供支持方面的规范和引导。部门预算与校内预算应同步进行,达到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作用。

在当前业财融合的大背景下,业务的开展加上财务的预算管理,通过业财融合提前介入和充分沟通,业务引导财务预算管理方向,财务预算管理为业务开展提供服务,可以使业务发展更加符合学校整体的发展目标。公办中小学实施校内预算管理模式正是借助业财融合这一载体,协调贯彻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业务活动,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等一系列活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实现财政资金的合理规划,统筹配置,减少资金浪费的同时提升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公办中小学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公办中小学校的工作重心一直都是教育教学,普遍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对预算管理甚至财务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学校领导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深,并不能积极参与并指导预算管理工作。财务部门对预算管理只是重视预算编制,每年按时按要求上报部门预算,至于需要多少资金,主要用于哪些专项,则根据往年财政拨付资金情况,由领导拍板决定。校内各部门对预算管理参与度极低。

2.预算编制不科学

校内部门及学校职工缺乏对预算编制重要性的认识,参与度不高,态度消极,认为其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身工作并无关系。财务人员只能从财务方面按照惯例,以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为基础结合下年度公用经费增量分科目编预算,导致预算编制时无法搜集整理基础数据,进而缺乏数据分析,不能对学校支出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预测,预算方案缺乏全局统筹性,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贯彻落实。财务人员对于学校的整体规划、发展目标等信息掌握不全面,缺乏对学校预算的整体把控,使教育资金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率和效益。

3.预算执行随意

仅由财务人员参与编制的预算方案没有考虑预算年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求,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势必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因此执行阶段较为被动,更谈不上对预算资金使用过程的跟踪与管理。近年来,财政部门狠抓预算执行,但预算编制的不科学导致执行时随意安排资金,缺乏预算刚性约束,预算执行进度极其缓慢,并且存在超预算或无预算支出风险,甚至年末时为了预算考核指标又采取突击花钱的手段,造成资金浪费,严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

4.预算绩效考核无效

预算管理缺乏有效考核机制,为切实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及上级主管部门已将预算执行进度纳入考评指标。但学校内部没有有效的考核机制,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规范约束。当出现预算执行效率低时,却没有相应追究责任,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时,没有绩效考核,当年预算执行无结果分析,无法对下年度预算编制提供参考,达不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标,阻碍了学校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

5.预算管理方法落后

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由财务部门按照惯例编制预算,下年预算批复后,各业务部门根据已有预算考虑当年工作。由于是钱等项目,预算就是花钱,谈不上管理。重支出,轻管理,重要钱,轻执行,无考核。没有健全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没有有效的预算绩效考核体系,弱化了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相互脱离,甚至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也做不到有效结合,无法满足现阶段学校的实际需求。预算管理工作全部归于财务人员,财务人员既要编制预算也要执行预算,预算管理实际效率低下。同时,工作中没有相互制衡,相互监督机制,不符合学校内部控制管理要求,不利于分散管理风险。

三、公办中小学校内预算管理模式策略分析

1.充分提高参与意识,完善校内预算决策机制

从学校领导层面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彻底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明确高质量的校内预算管理是保障学校财务运转的关键,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加大对校内预算管理的宣传与培训,要求学校各职能部门及所有职工积极参与,充分体现校内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性。完善校内预算的管理组织体系,目前,公办中小学建立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并不现实,可以成立以主要负责人领导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工作小组,由财务人员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综合考虑预算管理政策制度规定,结合校内预算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全面科学的校内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职能划分,细化预算编制、执行、考核标准,完善预算管理内控制度,分散风险,规范预算管理工作。

2.科学编制校内预算,构建部门预算统领下的校内预算

公办中小学作为全额财政拨款单位,人员预算是全额保障,公用经费是按生均拨款,重点是编制支出预算。首先,应严格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提供准确的预算数据,将部门各项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编制,充分体现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性和全面覆盖性。其次,各部门要从自身业务需要出发,打破基数概念,打破以往固化的支出行为,精打细算,按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优先保障刚性急需项目,详细测算各项支出项目预算,并经过科学论证,提升预算方案的细致性、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最后,校内各部门之间要相互沟通,打破信息壁垒,确保预算方案的全局统筹性。总之,要深入了解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教学目标,能够根据学校战略发展以及业务实际需求,严格按照“二上二下”的编制流程,以零基预算为前提,结合增量预算法,统一部门预算和校内预算编制,构建部门预算统领下的校内预算,提高预算方案的真实性和可执行性。

“一上”,在财政下达编报部门预算前,时间可以安排在8、9月份,财务部门下达校内预算编报通知,由校内各部门根据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编制校内预算。人员支出由人事和财务部门负责。各部门可申报公用经费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按照财务部门根据部门预算编制要求统一绘制的预算表格及预算编报材料填报,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工作重点和目标进行预算规划,根据下一年度的实际业务及经费需要进行测算,并细化到支出经济分类。公用经费要注明具体测算依据,项目预算要提供项目申请书,包含项目概况、申报依据、资金测算、可行性论证及绩效目标。同时,需政府采购的预算项目也一并填报政府采购支出预算。财务部门汇总形成校内“一上”预算,并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经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论证、审核后以此为依据编报“一上”部门预算。

“一下”,财政下达部门预算控制数后,由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学校财力,从学校的整体规划出发,结合各部门业务需求,统筹确定分配形成校内预算“一下”并下达到各部门。

“二上”,校内各部门依据“一下”控制数重新调整并细化预算,公用经费支出预算要包含支出分月用款计划安排,项目预算要同时提供实施方案,包含项目实施内容、预算资金构成、主要措施及绩效目标,政府采购支出预算同时细化上报。财务部门汇总形成校内“二上”预算,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经审核后以此为依据编报“二上”部门预算。

“二下”,财政批复部门预算后,财务部门依据部门预算最终确认校内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以校内正式文件的形式下达校内各部门。财政批复一般是在3月份,为便于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对于公用经费可于年初按“二上”数额的一定比例采取预下达的方式,待财政批复部门预算后,全额下达,项目资金同时下达绩效目标。

3.硬化校内预算约束,提升预算执行效率

经批准的校内预算下达后,校内各部门应根据下达的资金预算指标,通盘谋划部门全年各项业务活动资金支出情况,防止年度资金使用“前松后紧”或因计划不周而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等情况发生。严格按预算控制执行,坚持规范、科学地安排各项支出,项目资金应确保专款专用。

校内预算执行中,财务部门要严格控制资金使用,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预算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能自行调整,因外部客观原因确需变更的,应当遵循校内预算管理规定,递交申请,经过审批程序后才可调整。坚决落实部门主体责任,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预算负责,加快本部门的预算执行进度,确保年度预算按期完成。

建立预算分析和反馈机制,财务部门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在会计核算中利用分部门辅助核算,定期分析反馈各部门执行情况,为各部门预算执行提供专业指导,督促各部门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向预算管理委员会反馈信息,按规定程序调整预算,充分提高预算的执行效率。

4.实施校内预算绩效考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实施校内预算绩效考核是确保校内预算管理落地的保证,建立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指标框架,真正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事前考评,严把预算编制的首要关卡,根据校内预算上报资料的时效性、完整性、准确性、厉行节约等标准,对各部门校内预算编制进行评估并计分。事中考评,紧抓执行进度不放松,根据财政部门“序时进度”考核要求,对校内预算指标进行监督和考核,强化经费项目负责人的支出责任,充分利用会计核算的执行结果,要求执行进度缓慢的部门加快进度,保证预算执行顺利完成。事后考评,重视评价结果反馈及应用。引入预算偏差率等指标,将部门年末经费决算数与年初预算数相对比,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分析考评,并将考核结果应用于下年校内预算分配。对项目资金单独实施绩效评价,根据年初项目预算下达的绩效目标考核评价,分析总结项目执行情况,并将考核评价结果应用于下年项目预算安排。真正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低效多压减,高效多安排,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5.建设校内预算项目库,完善预算项目管理

建设校内预算项目库,将项目预算纳入项目库管理,按照学校的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进行科学论证后,根据轻重缓急对项目排序,作为学校的储备项目。预算编报时直接从项目库提取项目,学校财力许可的时候可立即安排,切实解决钱等项目、项目执行难及资金浪费的问题,让项目等钱,便于项目执行,使有限的资金安排在急需的项目上,能带来最大的效益。对项目库实行常态化滚动开放管理,各部门可根据工作任务随时储备项目库,对于成熟的项目可向预算管理委员会申请论证,符合学校发展规划的项目,可以纳入项目库。校内各部门在“一上”阶段申报的项目预算也要纳入项目库,并对项目进行排序管理,方便部门预算“一上”时提取编报。项目库的建设,能完善项目管理,规范项目资金使用,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

6.依托信息化建设,提高校内预算管理水平

适时引入预算管理系统,对预算进行网上填报、网上审批、网上查询等,实现校内预算的信息化管理。同时与会计核算系统相结合,对各项支出分部门辅助核算,可以实现实时查询预算执行信息,自动提取数据生成预算执行报表,推进预算执行工作。根据财政一体化系统的框架,逐渐建设打造学校的财务一体化系统,借助信息化建设,实现预算、核算到决算的一体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又可以规范预算管理流程,防范财务风险,有利于内部控制,强化预算管理,使财务更好地服务于业务,提高校内预算管理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办中小学实施校内预算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公办中小学应当立足自身,摒弃传统预算管理模式,充分提高校内预算管理意识,在业务财务充分融合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预算编制、执行、考评等工作,不断提升学校的预算管理水平,保障学校科学、高效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公办预算编制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神数据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公办中小学不能成为平庸教育的代名词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