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情与理分析

2022-12-18丁文娟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对象受众

丁文娟

(作者单位:甘南州广播电视台)

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模式具备多元特征,如时效性强、形象直观等,是现阶段社会大众了解国内新闻的重要途径。采访作为新闻记者的关键工作内容,是为了得到新闻素材,也是电视新闻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能够在提高采访质量的同时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新闻记者应在采访过程中掌握好情和理的关系,从而促进广播电视事业更好地发展[1]。

1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主要特征

1.1 采访工作的时效性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采访方式要逐渐转变为信息化,以确保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时效性。一般情况下,受众会针对报道新闻事件的时间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新闻应具备的时效性。这也意味着一旦拥有时效性,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的价值。信息时代,新闻报道能充分体现出这种时效性特征。

1.2 采访模式的关键性

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应携带一些必需品,如录音笔、摄像机等,以保证在采访过程中能得到一手视频与音频资料,然后依托广播电视媒体将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受众,从而给受众带去更形象、直观的感受。同时,记者在采访期间还要注意语言用词,清楚采访的最终目的,从受众角度出发,提出他们真正关心的问题,一方面确保新闻信息质量,另一方面吸引更多受众来关注新闻。因此,在实际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有针对性地收集新闻素材,且使用恰当的语言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以保证新闻内容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1.3 记者角色的多重性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要单纯地以为自己只是一名记者,而要针对个人身份重新自我定位,要清楚认识到自己不只是新闻内容的传递者与调查者,从受众视角分析新闻事件所造成的影响,保证报道的新闻内容能够将事件真实还原,可以对受众的价值观、思想等有所启发。由此可见,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除了摆正立场,还要注重自身角色的多重性。此外,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应该稳定自己的情绪,时刻明确自身的职责,不可以情绪过激或对当事人发出攻击行为,而应平和地进行采访工作,确保高效地完成采访工作。

2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相关要点

2.1 确保新闻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新闻内容必须具备可靠性和及时性的特征,这也是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新闻内容若是未能体现以上属性,则会大幅度降低自身的价值,在实际传播中无法得到受众的关注与重视。基于此,记者在采访时应该始终关注新闻内容的可靠性,以防止报道的是虚假新闻[2]。

2.2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一般情况下,记者在采访前若是缺少充足的准备,便难以全面了解采访对象,而且在采访中也会出现不确定性因素或发生突发性事件,从而对新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记者在正式采访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最大限度防止发生这种情况。例如,记者可以事先准备相应的设备、仪器,就突发性事件制订处理方案等。在正式采访前,记者应该预先和采访对象进行初步联系,明确采访的地点与时间,防止和采访对象当天的行程造成冲突,同时让采访对象也拥有准备的时间。在整个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做好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准备,并及时妥善处理。比如,若采访时出现摄影、录音等设备故障,记者在此时就应通过录音笔记录整个采访过程,方便自己在采访结束后,以此为依据编排新闻内容,从而避免新闻内容出现误差。若是采访社会上的知名人物,记者首先应做足功课,就每个采访问题加以深层考量,以确保采访内容质量[3]。

2.3 懂得倾听

记者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对被采访人的基本尊重。在具体采访中,记者若能懂得倾听,便能更好地获取被采访人的信任,方便进行后续采访,从而得到更多所需的新闻内容。而且,记者在倾听时,还应该有效控制被采访人的情绪。例如,当涉及敏感或很难回答的话题时,记者应该予以被采访人一定的引导和鼓励,或者是改变一种采访方式;当被采访人的情绪相对低落时,记者应具备充足的耐性,及时缓解与疏导他们的情绪。

2.4 细心观察

观察在采访中属于记者基本素养的一种体现,即要求记者对新闻要有高度敏感,能够在采访对象的话语内容中提炼出价值较高的信息,进一步丰富新闻内容。同时,记者还应及时精准地捕捉采访对象的肢体语言、情绪状态,在此基础上调整采访方式、完善采访内容,为得到所需的新闻内容提供便利。

2.5 适时提问

作为记者,提问是重要且基本的一项职业技能,而且能在提问中体现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合格的记者应能在采访中提出适宜且风趣的问题,这样一方面能够保证采访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能营造愉悦轻松的采访气氛,而良好的采访气氛能对后续编写新闻稿件起到正向、积极的作用。

3 “情”在新闻记者采访过程中的体现

3.1 予以必要的人文关怀

相比其他职业,记者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其要承担起深入一线的责任,在获取新闻素材时,要随时和群众打交道。若是记者缺少良好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便很难向受众真正传递新闻。人文关怀便是“情”最好的体现,无论是新闻人物的采访还是新闻稿件的撰写,针对采访对象都要有人文关怀,记者要将情感元素融入其中,关注细微、兼顾细节,从而使新闻报道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同时,人文关怀一方面可将新闻报道中的情感元素深化,另一方面可提高新闻报道的情感渲染力,由此让新闻报道发挥出正向舆论效应。

3.2 合理融入自身主观情绪

记者在采访中应遵循真实、客观的基本原则,有时会受到新闻主题及其之间差异性的影响,记者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主观情绪,这便是“情”在采访过程中的体现。因此,记者应利用好个人的主观情绪,发挥新闻的导向作用与社会教育功能,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风气。以“扫黑除恶”专题报道为例,记者在采访时看到罪犯眼中的悔过泪水,可能激发个人的主观情绪,不过记者若是能将主观情绪同采访细节相结合,就能够带给受众更丰富的内容,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传播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政治观念[4]。

4 “理”在新闻记者采访过程的体现

4.1 真实的新闻信息

针对合格的记者而言,真实性是采访的重要原则,其报道的全部新闻都应是可靠、真实的。新闻采访内容应该贴近受众的现实生活,推动受众进行理性思考,并依托新闻事件本身把握好社会动态。此外,采访工作中的“理”,还要体现在对于新闻的观察、思考与体验之中,有目的地在新闻报道中加入启迪与教育的功能,激发受众就新闻人物的心理活动、生活状态、思想观念等展开深入的思考。

4.2 新闻要素的提炼

作为新闻记者,“理”属于其具备的基础素养,记者在遵循客观性的基本原则下,要精确提炼新闻内容中的关键要素,向受众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通过提炼与概括新闻的要点,可以突出新闻事件表象,深入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新闻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记者要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事件进行挖掘,深入探索事件的真实情况,并根据受众的关注点在采访的问题中体现出新闻事件的思想价值内涵[5]。

5 新闻记者采访中“情”和“理”相融合的有效路径

5.1 正确把握“理”和“情”的走向

第一,深度思考新闻本质。如果把新闻事件作为“体”,那么报道内容与采访对象就是“表”,而新闻的深层意义则应是核心。因此,记者要对新闻事件加以详细研究,在热点问题、形势要求等方面探究其现实意义,科学评估新闻播出后可能引发的社会效应,从而选取可以将新闻内核反映出来的典型人物,即采访对象。

第二,全面了解采访对象。一般人对于新闻采访比较陌生,在被采访时比较容易紧张,有的人可以客观表达,但也有人会过度表达或表达不完整,可若是采访对象出现后一种情况,新闻采访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基于此,记者应该掌握新闻事件的意义、背景,以及新闻当事人的特征、基本状况等,从而缩短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心理距离,打造轻松、平等的交流环境,避免由于贸然采访而让采访对象产生疑虑、排斥等负面情绪。

第三,科学拟定采访提纲。在了解采访对象的特征、新闻背景的同时,记者应依据采访目标、新闻价值等制定采访提纲,科学设计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合理预判,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举措,避免采访对象受到情绪影响而耽误采访工作,进而提高采访效率,防止采访内容和主题相偏离。

5.2 合理把握“理”和“情”的要点

第一,精确提炼“理”,保证客观性。因为新闻事实往往会在采访对象所描述的画面中,所以记者应精准把握新闻事实的实质,站在理性视角,将“理”客观清晰地提炼出来。面对采访对象时,记者切忌先入为主,依据主观意向开展采访,应充分尊重事实,将事实客观反映出来,防止人物“假、大、空”。就新闻事件来讲,并非仅采访一个新闻当事人就能下结论,应对当事双方进行采访,并将双方的表述互相印证,从而确保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在进行采访时,记者不要以个人主观情绪来诱导采访对象,应该做到事实、事件不虚构,防止采访对话“说教式”,而且采访内容也要在和主题相符的基础上,反映群众的真实心声,把握好主旋律。

此外,新闻记者应将中央针对思想文化宣传工作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新闻选题应符合宣传基调。例如,新闻报道应呈现改革开放的新经验、新时期城乡变化面貌、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等;在报道嫌贫爱富、哗众取宠等方面的新闻事件时,记者应该理性审视,在严谨考量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后再明确主题,科学选择切入点。在直观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中,所报道的新闻需要充分彰显新闻事件所具备的社会价值。记者在实际采访工作中,若是人物采访无法充分体现该价值,则要借助剖析、追问等模式开展内涵式、实质性的探究,针对和多方利益相关的新闻事件,对当事人双方和第三方等均开展采访,并客观地展现各方提供的信息,使受众根据公认价值对新闻事件进行合理的评判[6]。

第二,有效管理“情”,适度掌控采访对象的情绪。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有关利益当事人发表陈述通常具备一定的倾向性,可能会沉默不语或歪曲事实,甚至会因记者发表不当言辞而变得暴躁。面对这样的情况,记者不可以曲意讨好,也不可以横加指责,需要审时度势并做好掌控与引导。例如,当面对沉默不语的采访对象时,记者要区别对待。若是采访对象受到伤害,记者便不能强加采访,建议通过旁证其他素材;当面对违背法规或道德的采访对象,记者应该依据所掌握的事实,通过连续追问让其作出回应;当面对情绪失控的采访对象,记者应该临时扮演“调解人”的角色,或让他们的亲属参加其中进行疏导,由此将情感客观表露。

记者应使采访对象清楚地表达自身的感受、事件经历等,在具体采访中,有时采访对象会由于情绪问题而无法充分表达或因心存困惑而不情愿表达等,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采访的顺利进行,所以记者对此需营造利于对话的氛围。一般情况下,采访对象和记者是素昧平生的,若想进行通畅交流要经过一个过程。因此,在正式采访之前,记者应将选择好切入点,着眼于采访对象感兴趣、熟悉的话题,并尽可能和采访对象成为朋友,将彼此的隔阂心理消除,从对方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从而争取得到采访对象的信任。例如,在接受采访时,采访对象会对灯光与镜头感到不适,行为表现不自在,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应该进行访前预热,在特定环境中谈论相对轻松的话题,渐渐消除采访对象的不适感。同时,由于不同的采访对象在心理认同、地位等方面存在差异性,记者应将位置摆正,面对“位高者”勿要阿谀奉承,避免受其主导;面对“位卑者”勿要高高在上,需要予以其足够的尊重,逐渐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因此,记者应从平民视角出发,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态度,以受众为中心,站在受众角度审视新闻题材;当面对不善言谈的采访对象时,记者需要旁敲侧击,使用符合情理、合乎逻辑的询问方式,精确地获取目标素材[7]。

6 结语

新闻记者不仅要通过采访获取各类新闻材料,还要兼顾情与理,将收集的新闻进行准确、真实的报道。因此,新闻记者要清楚认识到在新闻采访中,“理”是关键的理论基础,“情”是重要的传播渠道。无论是采访新闻事件当事人,还是报道新闻事件,新闻记者都应顾及“情”和“理”,并在具体工作中将两大要素完美地融合,从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新闻工作。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对象受众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