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消化不良病因分析和防治对策
2022-12-18王传君
王传君
山东省海阳市二十里店镇畜牧兽医站,山东 海阳 265100
牛养殖是我国反刍动物养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牛养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随之疾病问题也逐渐凸显,尤其是犊牛机体各项器官和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对环境变化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出现机体应激和疾病问题。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还处于初级阶段,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问题,其由先天营养不良和后天饲喂不当引发,犊牛也常常因母牛乳汁品质差或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消化不良,以致精神和食欲不佳,出现便秘或腹泻症状。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对母牛的饲养管理,增强母牛营养水平和体质,抓好犊牛营养,为犊牛生长提供良好环境。本文将对犊牛消化不良出现的原因、症状、病理变化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犊牛的健康养殖及我国牛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1 犊牛消化不良疾病的病因分析
1.1 妊娠母牛因素
妊娠母牛的养殖管理与犊牛机体健康状况有密切关系。妊娠母牛养殖不合理会导致犊牛生长发育缓慢、母牛乳汁品质下降及疾病问题。妊娠母牛的营养物质供给不全,尤其是妊娠后期,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缺乏将显著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使妊娠母牛机体中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最终导致初生犊牛机体状况较差,体质较弱,后续生长发育不良。妊娠母牛营养物质供给不足也会影响后续乳汁的分泌量和品质。初乳是犊牛重要的免疫物质来源,若哺乳母牛乳汁的免疫球蛋白、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量不足,将显著降低犊牛的生长性能和机体免疫能力。尤其是犊牛阶段没有采食到充足的初乳,很容易使犊牛消化道发育不全,最终引起消化不良问题。维生素也是犊牛早期发育中重要的营养物质,若母乳中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犊牛消化系统中黏膜组织将出现角化情况,对消化道的蠕动功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妊娠母牛若出现疾病问题将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若在哺乳阶段的母牛出现疾病问题将会导致乳汁中出现病原微生物,威胁犊牛的机体健康状况,诱发犊牛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
1.2 犊牛自身因素
1)犊牛出生后未吃足初乳,无法获取到足量的营养和母源抗体,导致犊牛的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同时影响犊牛胃肠发育,犊牛因体质较弱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袭。
2)母牛乳汁分泌不足,犊牛在人工哺乳时因哺乳器卫生不良或乳汁温度不当引发胃肠消化不良,也会由于采食的饲料含有霉菌或其他杂质而出现消化不良[1]。犊牛没有采食到充足的乳汁,长时间的饥饿将导致犊牛出现异食癖的情况,若舔舐了含有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将影响犊牛肠道中的微生物区系,引起犊牛出现腹泻和消化不良的问题。犊牛养殖中乳汁的供给饲喂方式不恰当也是导致犊牛消化功能紊乱的重要原因。犊牛的人工哺乳措施需要做到定时、定量,同时严格控制乳汁的温度,合理搭配代乳品。注意把控犊牛养殖中补饲的时机和补饲量,过早的补饲会降低犊牛的消化功能,导致犊牛出现消化不良的问题,过晚的补饲会降低犊牛的生产性能,同时增加了哺乳母牛的生产压力。
3)注意保障犊牛养殖环境条件的舒适安全。犊牛所在栏舍中若阴暗潮湿,长时间缺乏阳光,没有进行栏舍的通风换气,栏舍内空气质量太差,将很容易导致犊牛出现机体应激的状况。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盲目增加犊牛养殖的密度,饲养密度大将导致栏舍空气质量下降,同时犊牛的抗病力降低,诱发犊牛出现消化不良等疾病问题。
2 犊牛消化不良疾病的临床症状
2.1 急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
急性型患病犊牛会出现乳汁和采食量显著下降,同时拒绝吸吮和采食,对患病犊牛进行听诊可以发现犊牛的瘤胃蠕动声音减弱或者出现无蠕动的情况。患病犊牛的左腹部膨胀,按压有硬感,右侧腹部有明显的肠音,听诊为流水声。患病犊牛的反刍次数减少或者出现不反刍的情况。出现消化不良问题的犊牛通常在嗳气时伴有强烈的恶臭味。多数病牛体温升高,皮温不均,眼结膜充血。犊牛出现腹泻,粪便中夹杂着未消化的乳块或饲料,并含有黏稠液体或血液。部分病牛也会出现便秘症状,粪便颜色呈深褐色。犊牛腹部有强烈的疼痛感,常常回头望腹,甚至用后腿踢腹,狂躁不安等[2]。
2.2 慢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
犊牛精神不佳,采食量显著下降,饮水量显著提高,体温无明显变化,眼结膜发黄,舌苔呈黄白色,嗳气有臭味,随着病情发展,犊牛肠音减弱,出现腹泻和便秘交替,粪便中夹杂黏液和血液,部分病牛呈水样稀粪。
3 犊牛消化不良疾病的病理变化
对患消化不良疾病的犊牛进行解剖检查可以发现患病犊牛主要病变位置为胃肠部,病情严重的病牛往往脱水死亡,其皮肤黏膜苍白。犊牛瘤胃黏膜呈深红色,略微肿胀,肠黏膜肿胀、充血,肠道内容物颜色呈黄绿色,并伴有强烈的腥臭味,内容物多以未消化的乳块或饲料为主,其他脏器无实质性变化。
4 犊牛消化不良疾病的治疗方案
犊牛消化不良的整体治疗方针以清肠健胃、消炎补液和恢复身体机能为主,并根据犊牛发病症状进行对症治疗。首先需要清除犊牛胃肠道中的滞留物,给患病犊牛饲喂或灌服含有盐类、油类的缓泻剂,或者在饲料中补充添加促进消化能力的药物,将犊牛胃肠道中滞留的饲料和残渣排除。若犊牛出现食欲减退,但仍有一定的食欲时,可以对每头病牛喂服10 g 益生菌片+75 g 酵母菌片,每日2 次,连续服用2~3 d。若犊牛出现体温升高、腹泻,且粪便夹杂黏液或血液,可在发病第1 天人工灌服150 mL液体石蜡油促进肠道内容物排出,第2 天按病牛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1 mL 10%恩诺沙星注射液,每日1 次,连续注射3 d。若犊牛出现胃肠膨胀,并伴有疼痛感,可口服2 g 氧化镁+5 g 磺胺脒片+5 g 小苏打,每日1 次,服用1 次后观察病牛状况,若未恢复可继续服用1 次。若犊牛因腹泻严重造成体液流失过多,可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 mL+维生素C 注射液15~20 mL+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1 000~2 00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5~10 mL,每日1 次,连续使用3 d 即可获得良好的缓解效果[3]。
5 犊牛消化不良疾病的预防措施
5.1 改善母牛的饲养管理措施
1)加强妊娠母牛饲喂管理,提高奶牛日粮营养水平。母牛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调整妊娠母牛精粗料比例,同时保障奶牛摄取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量,饲喂顺序为先粗后精,切勿让母牛过饱或过饥,导致母牛消化道疾病问题的出现。
2)保障适量运动,促进奶牛自然分娩。
3)奶牛围产后期需要逐步提高日粮中钙的饲喂量,产后2 周内饮用35~37 ℃温水[4]。
5.2 改善犊牛的饲养管理措施
1)吃足初乳,犊牛出生后应尽快吃到初乳,不仅能摄取正常的营养物质,还能获得母源抗体提高犊牛免疫力。
2)犊牛出生后8~10 d 可以早期补饲干草,通过人工诱导犊牛采食优质干草,促进犊牛瘤胃消化机能发育。
3)犊牛14~15 日龄可以训练采食优质、口感较好的精饲料,切勿一次饲喂太多,可从最初10~15 g/d 逐渐增加。
4)犊牛20~21 日龄可以补喂青绿多汁饲料,可以为新鲜嫩绿的青草。
5)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为防止犊牛贫血或白肌病,需要补充铁和硒,可以让犊牛自由舔舐干净的红土壤或补喂硫酸亚铁,并根据犊牛体重添加适量维生素E 和硒。
6)做好牛舍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清理地面粪污,定时更换干净垫草,牛场可用灭蚊灯灭蚊,做好夏季粪污处理,以防滋生蝇虫,加强通风换气,冬季做好防寒保暖,犊牛舍的温度保持在15~20 ℃,相对湿度为50%~70%,并补充阳光,加强运动[5]。同时需要饲养管理人员留意犊牛精神、采食和粪尿情况,若出现异常需要及时隔离治疗。
6 结 语
综上所述,犊牛消化不良是哺乳期犊牛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与犊牛胃肠机能发育不完善有关,犊牛发病后会出现体温升高、便秘或腹泻、脱水等症状,严重者胃肠黏膜充血出血,可引发犊牛生长缓慢和死亡。在犊牛常见疾病中,消化不良发病率高达60%,严重威胁养牛户经济效益,因此在强化母牛饲养管理基础上,需要对犊牛进行定时定量饲喂,做好牛舍环境卫生和通风换气,早发现早治疗,以科学饲养助力犊牛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