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与播音主持教学融合发展研究

2022-12-18刘聪聪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8期
关键词:典籍国学文化

刘聪聪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文化类节目的典型代表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它将《尚书》《史记》《论语》《孙子兵法》《楚辞》等中国优秀文化典籍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引发了国学经典学习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和运用好典籍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播音主持教学深度融合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典籍的文本特点

1.1 语言极具音韵美感

中华文化经典言简意赅,且富有音韵美感。以唐诗宋词为例,其讲究押韵和对仗工整,注重平仄关系。

一是格律规整。例如:五言诗可分成平平、仄仄、单平或单仄的组合,这4 个基本元素叫作“步”,由“步”组成了“句”。“步”的排列方式有4 种,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白日”对“黄河”,“山”对“海”,对仗工整的同时充分运用意象,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山河余晖图。

二是节奏鲜明。诗词中的节奏鲜明主要表现在句式结构和押韵上,不管是格律诗还是长短句,都是有规矩、有章法的,吟诵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为长短句,错落有致,高低起伏。“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的“知否,知否?”运用重复的表现手法,声韵和谐,形成了鲜明的节奏律动。

三是诗词具有可入乐性。诗发轫于歌,而歌和乐相生相伴,从古至今,诗词在进行有声语言输出时,往往配有和谐的乐调,词曲不分离。《越人歌》的最后一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词本身从歌中抽离出来,被后人引用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意。《汉乐府·上邪》的词也是被后人吟诵的爱情佳句,“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两首与爱情有关的诗词本身来源于歌,被大众广为流传。因此,诗词的可入乐性使其富有其他文学体裁所不具备的音乐美。

1.2 内容富含深刻思想精华

中华典籍蕴含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赓续的精神族谱。古语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作为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包含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哲理思想,语言简练却寓意深远,16 000 字左右的篇幅,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农事、伦理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时至今日,其思想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折射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孝悌文化;“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要做到话语谨慎,但做事行动敏捷,为人处世的准则在当下依旧具有普适性;“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不用网捕鱼,因为容易一网打尽,不射已经宿巢的鸟,因为它们需要栖息繁殖,既体现出儒家的博爱思想,又为现代可持续发展提供启发,具有深刻的当代价值;“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兴观群怨”说对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2 经典诵读对播音主持教学的意义

2.1 丰富语料库,增加即兴口语表达的文化意蕴

通过不断学习和品读经典,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丰富其语料库,在即兴口语表达时增加思维广度和话语深度。以董卿为例,其在《朗读者》和《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谈吐极具文化内涵,尤其在《主持人大赛》的即兴点评中妙语连珠,这些令人称赞的表现离不开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较高的文化涵养,特别是对中国优秀的古典文集的吸收领悟。记者在对董卿进行人物专访时,她不止一次提及父亲的严格管教,尤其是对古籍经典的学习,大量的阅读和背诵使她受益匪浅。可见,积少成多,熟读成诵,只有把经典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才能在用到的时候迅速准确地启动知识储备,宣之于口,从而进行高质量的有声语言创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个学识渊博的主持人能够为观众传递更深层次的知识和信息,为节目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1]

2.2 挖掘教育价值,加强对学生的“美育”与“德育”

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精华,彰显出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和核心价值观。通过将经典诵读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的全过程,让国学经典走进课堂。一方面,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感悟,使其在学习典籍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领悟语言之美、礼仪之美、文化之美,逐步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其深深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挖掘经典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核,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和荣誉感,从而更积极主动地继承优秀文化,做有责任、有担当的民族文化践行者和传承人。对经典的解读,有助于学生用中国智慧看待世界,找到个人与他人、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方法,树立修身立德的正确价值观,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

2.3 以国学经典为内核,以播音主持为手段,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2]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离不开媒体人的广泛参与。高校是为社会培育优秀媒体人的基础主体,播音主持学科通过加强对国学经典的深度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群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提振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的讲话都引经据典,生动深刻地表明观点和主张。以国学经典为精神内核,利用学科所长,让播音主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手段,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贡献学科力量。

3 高校播音主持教学在解读经典文化作品时存在的问题

3.1 对学习经典文化作品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当今泛娱乐化的背景下,综艺和脱口秀等节目样态获得大众较高的关注度,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和市场的追捧。高校在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方面,为完成学生的就业目标和对口输出,满足市场化需求,重视适应当下新潮流的节目课程,致力于培养与市场接轨的播音主持人才,这无可厚非,但不可厚此薄彼,一味向培育综艺娱乐主持人方向倾斜,忽视对文化类和深度访谈类等节目主持人的培养。同时,大学生群体更愿意接受娱乐性较强的节目类型,普遍认为国学经典枯燥晦涩,对典籍的学习存在排斥心理。

3.2 课程设置碎片化,教学模式呆板化

一方面,关于经典作品的教学仅在某一课堂上片段式出现,没有系统化、集中化地单独设置专门的国学经典赏析与诵读课程。比如,只是在某节课以《岳阳楼记》为稿件样本,分析作品在有声语言表达时的技巧,让学生完成对语气、停连、重音和节奏感的把握,停留在技术层面。另一方面,虽设置了该课程,但没有看到这门课的实践性,教师从头到尾分析文本和进行诵读示范,没有指导学生开口诵读,学生只能从头听到尾,缺乏师生间良性的交流和互动,课堂较为枯燥单调,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入脑入心,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3.3 在典籍的学习和吟诵方面,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引导

中华优秀的文化典籍数不胜数,种类繁多。当前,高校在开展中国经典文本的教学时,存在“老师直接推荐或指定,学生课下阅读”的情况。由于每名学生的兴趣点不同,如男生可能喜欢《战国策》《孙子兵法》《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方面的著作,而女生偏向《红楼梦》、古典诗词等情感性较强的作品,在经典学习的过程中,一概而论的做法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降低学习的热情,缺乏个性化的指导也易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生成。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亦不可如此,“吟诵源于吟诵者对诗歌内涵、情感和意境的体会与共鸣,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即千人千声。”[4]有声语言的创作失去个性化和主体性的融入,致使最后的表达千篇一律,缺乏生机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4 高校深耕文化经典的实现路径

4.1 编写适应播音主持教学的教材

中华优秀典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拿着单一的书目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和畏难心理。因此,编撰一本符合播音主持教学的书十分必要。

一是篇章目录的选取,既可按照体裁划分,如在赋、诗、词、曲、辩、说、论、奏议、序、铭、祭文、杂记、游记等体裁中,各选出经典代表作品;也可以以典籍为单位摘选出经典片段,如从“四书五经”“十三经”,《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史记》《资治通鉴》《太平广记》,及明清小说等中各选取有代表性的章节。编撰的教材既可用于经典国学教学的教材,也可用作学生早功的练声素材,尤其是《诗经》此类短小精悍、蕴含传统文化精华的文本用作学生练声素材,既能锻炼基本功,又能增加文学知识储备,真正做到了将理论教学与播音实践有机结合。

二是做到对内容的详细注解,易于学生理解。注解中除了包含典籍中的生僻字、语法关系、句式结构、古今异义、用典等基础性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对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予以介绍,尤其是已经消逝的信息和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符号。例如,古诗词是诗人根据古音创作,而现代汉语中不存在入声字,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教师要重视对入声字进行辨别,并明确提出读入声字的建议。

三是要做到图文并茂。典籍中的服饰、民俗、器物、礼仪等距今已远,学生对其缺乏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无法进行有依据的想象,影响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例如,《红楼梦》中宝玉出场时对宝玉服饰的描述:“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冠”“抹额”等古代服饰和穿戴年代久远,学生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样子,附上一张对原文描述还原度较高的《红楼梦》(1983 版)宝玉(欧阳奋强饰)的剧照,宝玉富家公子形象的呈现有助于学生对小说的解读和进一步的联想。因此,恰到好处地插入图片,在增加可看性的同时,可以弥补学生认知上的鸿沟,帮助其理解典籍。

4.2 创新教学模式,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针对课程设置碎片化和教学模式的呆板化,一方面,要不断改进现有课程设置的结构,单独开设国学经典赏析与诵读等相关课程,使其科学性、合理化、系统化地服务学生;另一方面,要改变“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生为本,“在授课过程中,要竭力去除学生的三种心理:怀疑心理、畏惧心理和倦怠心理”。[3]作为高校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使其积极参与课堂,真正爱上国学。

除此之外,可举办区域性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比赛,并一届一届地延续下去,形成经典诵读比赛的品牌(如齐越节)。以河南省为例,可以让河南大学作为代表牵头举办诵读比赛,联合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等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共同打造河南省经典诵读品牌,吸引播音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参加,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热烈氛围。

4.3 利用新媒体手段,加速国学经典的传播

在融媒体背景下,播音主持教学要充分利用好各类新媒体,搭建多样化的平台,使其服务于学科建设发展和国学经典的传播。《典籍中的中国》大火,离不开各种样态的表达方式、新媒介手段的运用和舞台设计的创新,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给大众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其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如何低成本地利用现有资源引导学生完成国学经典的传播。“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中,融入国学经典的学习,学生可以构建更为深入系统的概念体系,形成更为清晰明确的问题观念,也因此拥有更全新开阔的文明视野。”[5]在大数据智能化时代,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各种软件、公众号、有声读物、知乎社群等多渠道、多角度地学习经典。同时,应鼓励引导学生创办经典诵读的公众号和视频号,凭借“三微一端一抖”(微博、微信、微视、客户端、抖音)的传播矩阵将自己的作品传播出去。利用短剧(角色扮演)、舞台布置(再现创作背景)等多种形式,依托元曲和明清小说等具有情节性和故事性的典籍作品,促进国学经典的可视化 传播。

5 结语

国学经典语言精美,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缩影。加速播音主持学科和国学经典的深度融合发展,对增加学生即兴口语表达深度、提高人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进一步创新文化经典的传播路径,利用好当下蓬勃发展的各类新媒介平台,打造“互联网+经典诵读”模式,充分发挥播音主持学科特色和专业所长,促进国学经典的传播,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典籍国学文化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垂”改成“掉”,好不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谁远谁近?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