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产业链视角下枞阳县白茶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2-12-18刘静王士专

现代农业研究 2022年11期
关键词:枞阳白茶产业链

刘静,王士专

(1.中共枞阳县委党校 安徽,铜陵 246700;2.安徽省官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铜陵 246700)

1 茶产业全产业链内涵及意义

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是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茶产业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根据农业全产业链的概念,可以将茶产业全产业链定义为:茶产业的研发、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耦合配套、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茶产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主体和各环节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茶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强调以市场为导向,茶产业链各环节、各主体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结成战略同盟关系,有利于茶叶市场化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提高经营效益。该模式的实施,可以促进区域内茶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化解茶叶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增加茶叶附加值,提高茶农收入,提高消费者服务水平,增强整个产业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也是实现茶产业化经营的微观手段。

2 枞阳白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现状

2.1 枞阳白茶产业发展现状

白茶产业作为枞阳特色种养业“六大万千工程”之一,是枞阳乡村振兴支撑产业之一。2021年全县白茶种植面积2.5万亩(官埠桥镇白茶面积达到1.1万亩,占全县白茶的45%),干茶总产量达139.5吨,综合产值3.9亿元,茶农人均增收7000元,全县茶叶种植主要分布在官埠桥镇、雨坛镇、会宫镇、义津镇、金社镇、枞阳镇、白梅乡、钱铺镇、项铺镇等低山乡镇。

从企业来看,中型茶叶企业8个,小型茶叶企业17个,省级龙头企业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31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具有一定能力的茶叶加工企业20个(清洁化加工厂9个),主要以安徽省官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安徽乌金云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红盘山生态林业有限公司等为主体,带动枞阳白茶产业大发展。枞阳白茶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仙羽舌白茶、众吾白茶、黄公山白茶获2021年中国安徽名优农产品金奖。

2.2 枞阳白茶产业链组织链现状

产业业态比较传统,茶企、茶农、茶商之间联系比较松散,枞阳白茶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规模小,分散生产经营,多属于家庭作坊式、小农式生产方式,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程度低,市场竞争力弱,缺乏引领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企业,缺少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力和控制力,难以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生产。

2.3 枞阳白茶产业链价值链现状

(1)产业链缺少纵向和横向的延伸,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产业链短。

(2)种植环节增值低下,茶园基础设施不健全,机械化程度不高,管理粗放,生产成本高。

(3)最富有增值潜力的加工环节能力有限,茶企加工设备落后,工艺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产品开发不足,茶叶产品形式单一。

(4)营销环节的增值潜力尚未挖掘,品牌效应不足,处于熟人经济的销售模式之中。

(5)研发创新的增值作用还没引起重视,白茶全产业链科技投入有限。

3 枞阳白茶全产业链成长分析(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S)

3.1.1 自然地理条件优势白茶生长对自然地理环境要求特别苛刻,枞阳的优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资源禀赋是区域特色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枞阳县地处长江下游北岸,大别山的东南麓,地理位置与安吉相隔不远,同属亚热带丘陵山区气候,常年雨水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分,无霜期时间长,且土壤肥沃,显弱酸性,为喜温热湿润的白茶提供了优质的自然环境与气候资源条件。枞阳优质的生长环境为白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3.1.2 产业基础优势枞阳白茶萌芽于“十二五”,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形成以产业融合为特点的全产业链发展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3.1.3 茶树品种优良,茶叶品质高枞阳优质白茶品种引自浙西北天目山北麓的安吉县,茶树品种优良,加上枞阳县白茶种植土壤条件较好,茶叶富含人体所需硒、铁、锌等微量元素,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护肝等保健功能。

3.2 劣势分析(W)

3.2.1 组织链组织化程度低白茶作为枞阳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认可度,但尚未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白茶产业链,缺少真正有领导能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大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多以分散生产经营为主,加工企业、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以及种植农户之间的关系多属于简单的产品买卖关系,这些企业受自身规模的限制,过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在产业链中起不了领导作用,形成不了全产业链一体化组织协同运作格局。

3.2.2 产业链的增值能力弱从全产业链角度来看,产业链条短而窄,产业融合程度低,枞阳白茶产业业务集中于简单的种植、加工环节,且精深加工开发不足,缺乏附加值较高的流通环节,与服务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程度低,层次浅,未能体现枞阳的地域特色(好山好水)、民俗文化(桐城派、古铜都)、自然禀赋(绿色健康)。白茶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尚未建立一整套密切相关的白茶产业网络,压缩了增值空间,限制了增值机会。

首先,种植环节,管理粗放。茶叶种植在施肥、修剪、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不规范,茶叶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和清洁化发展亟待改善。

其次,加工环节,加工条件差。茶叶企业加工水平参差不齐,加工设备落后,工艺水平不高。

再次,营销环节,品牌营销能力弱,交易市场未建立。白茶市场主要局限在县域内及周边县市,外省市场没有实现很好的拓展。全县白茶品牌多而杂、存在“行外人听不明白”的现象,品牌建设缺少长远规划,缺少区域性的公用品牌。枞阳白茶产业发展整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同质化竞争激烈,白茶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不能有效带动中小茶企抱团发展,营造做高端农业、品牌经营氛围不浓。枞阳白茶产业未建立统一的茶叶交易市场,不利于白茶产品的流通销售。

最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技术推广力度不大。枞阳白茶产业在科技创新的扶持和引导资金投入力度非常有限,造成设备更新速度慢,产业技术改进力度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形式单一、精深加工开发不足。县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断层,未形成延伸到乡镇的技术人才网络,缺少茶业专业高级农艺师。

3.3 机会分析(O)

政府对茶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大。白茶产业作为枞阳的优势、特色产业,是枞阳县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产业,也是枞阳的扶贫产业,对枞阳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枞阳县将白茶产业作为主抓产业,有针对性的制定了白茶产业发展的产业规划。2022年,铜陵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落实省部合作框架协议,加快“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创建,力争到2025年实现枞阳白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为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枞阳将白茶产业作为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实施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每年安排500万政策资金。

3.4 威胁分析(T)

省外及周边知名茶叶品牌的威胁。省外有安吉白茶、福鼎白茶等知名品牌占据了有利的竞争位置。皖南和皖西是安徽省两大核心产茶区,盛产多种名茶,相对于周边城市“桐城小花”“六安瓜片”“岳西翠兰”等茶叶而言,枞阳白茶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产业链发展不完善,行业竞争力弱。

在对枞阳白茶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作出系统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产业发展的成长空间和增值空间。枞阳白茶产业发展有着有利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优势。白茶产业作为枞阳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产业,省市县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因此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周边诸多茶叶品牌的竞争威胁。枞阳白茶产业全产业链的组织链及产业链各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较大的成长和增值空间:一是从组织链的角度,快速整合现有产业链各环节,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协同、密切连接各个经济利益主体,形成耦合协同发展的模式,改变过去利益博弈形式,形成合力发展格局,使产业链条上各利益主体积极融入白茶产业链的运营和建设中。二是从价值链的角度,促进白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的长度,拓宽产业链的宽度,增加产业链的厚度,形成一整套密切相关的白茶产业网络;针对白茶产业的各环节开展提升行动,从而提高整体产业链的增值能力。

4 枞阳白茶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实践路径

4.1 政府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枞阳实现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扶持龙头企业和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来解决白茶产业小规模分散的生产经营问题,提高白茶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创新组织方式推动白茶产业产业化的发展,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组织形式,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为核心,茶叶协会为纽带、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茶产业联合体,以订单、合同、股份等形式实现利益联结、风险共担。

首先,政府加强扶持引导。党委、政府积极加强引领白茶企业进行全产业链建设,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套班子、一套政策”要求,把发展白茶全产业链作为重要任务,出台发展规划,配套支持政策,并认真落实政策、土地、资金支持措施。产业协会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枞阳白茶协会成立于2018年,但是因政府授权有限,又缺乏政策扶持,至今仍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应继续探索白茶协会为主体的茶叶行业管理模式,政府设立白茶协会对口管理部门,明确白茶协会的地位和作用,并且白茶协会要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为行业发展争取宽松的环境。

其次,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枞阳白茶产业升级的关键不仅在于扩大茶园面积,更重要的是集中资源重点培育有潜质的白茶企业担任“链主”企业,带动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整合县域白茶资源,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集团公司或龙头企业,实现抱团发展,增强核心龙头企业对全产业链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引领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利益共同体最便捷的组织形式,最能体现产业链组织的利益结构,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还可以实现全产业链各环节和主体紧密关联、有效衔接。

4.2 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

通过发展深加工,加强产业融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的长度,拓宽产业链的宽度,增加产业链的厚度,从而形成一整套密切相关的枞阳白茶产业网络。一是提升茶精深加工比例,增加茶产业链附加值。作为冲泡茶叶的加工环节附加值不高,但作为茶产品原料的加工环节增值潜力较大,如作为食品、饮料、日用品、保健品等产品原料加工,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大宗茶的产值。也可加工生产白茶产品,如速溶茶、茶多酚、茶色素、茶粉、茶饮料、茶日用品、茶保健品等。二是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以茶为主题、茶基地为载体,挖掘茶文化资源,将枞阳白茶融入到“古铜都”、“桐城派”的厚重的文化资源之中,打造一条枞阳白茶乡村旅游特色线路,走“白茶+文化+旅游”模式。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娱乐和康养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景区,可以设置茶博物馆、品茶茶馆、民俗体验和生态休闲农业体验等旅游项目。

4.3 提高整体产业链的增值能力

4.3.1 研发环节技术、人才支撑是农业持续升级的内在动力,枞阳白茶产业升级既离不开科技支撑,也离不开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加强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合作,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组建茶产业专家服务团队。建立茶树良种繁育苗圃基地,加快茶树新品种更新推广;制定茶园管理规程,推广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提高茶叶采摘质量;加强引进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茶产业人才,提升茶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

4.3.2 种植环节茶树良种繁育是支撑枞阳白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大力推进主产茶区无性系良种繁育和高效茶园建设。统筹各部门推进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低产茶园,建设高标准茶园。全县力争到2025年,无性系良种茶园占比达90%以上;名优茶产量比重占90%以上。

4.3.3 加工环节更新、扩大先进白茶加工设备,提高工艺水平,建设枞阳白茶的清洁化、自动化加工基地,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加工,以满足白茶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实现稳定的产品质量。

4.3.4 营销环节茶产业链下游的营销环节是全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环节,加强企业销售渠道搭建和品牌建设,可以增加白茶产业的附加值。

一是推进品牌建设。对于企业而言,品牌就是市场。推动白茶文化建设,加强白茶文化的理论研究,深层次挖掘枞阳白茶产业的品牌文化底蕴,丰富白茶文化内涵,在白茶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上对枞阳白茶品牌进行科学定位,整合现有的“仙羽舌”、“黄公山”、“众吾”、“乌金渡”等品牌,创建“枞阳白茶”区域公用品牌,从产品质量、外观设计出发,阐释枞阳白茶产业的文化内涵。白茶企业通过政府引领,积极申报“枞阳白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从而增强企业之间的品牌凝聚力,建立地理标志公共品牌与企业标签相结合的品牌体系,形成“母商标+子商标”的管理模式。

二是建立交易市场。我国茶产业发达地区,基本上都有一个或几个区域性的茶叶专业市场,有利于茶产品流通。建立专业茶叶交易市场,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并且融合茶叶终端销售的特色茶叶市场,创新市场经营管理,增强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建成覆盖周边地区的区域性茶叶交易中心。

三是拓展销售渠道。市场作为茶产业发展的“发动机”,可以驱动茶产业全产业链的高效发展。加强市场营销,拓展销售渠道,首先确立本地市场,鼓励县域内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枞阳白茶作为公务办公用茶,支持企业建立覆盖本地及周边城市酒店、餐饮、景点的枞阳白茶销售柜;其次开拓外地市场,鼓励白茶企业拓展省内外的销售渠道,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农交会、茶博会、交易会等活动,支持企业在高速公路、交通要道等地设立广告牌;最后要增设线上营销,鼓励并支持白茶企业入驻天猫商城、京东自营等主流电商平台,开展多方位自媒体网络直播,提高枞阳白茶的知名度,提升市场覆盖率。

猜你喜欢

枞阳白茶产业链
浅谈枞阳黑猪生存危机与可持续发展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绘本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中兴OTN单向倒换处理
Struggle between id and superego in The Black Cat
产业链春之奏鸣
ANIMATING ‘IP’COMICS AND EMOJIS BECOME ENTERTAINMENT BRANDS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