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研究

2022-12-18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2年7期
关键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成本

张 英

河北省省直住房资金中心 河北·石家庄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事业单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政策举措和业务发展影响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事业单位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成本浪费,意味着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资源浪费,可以增加社会财富和居民收入,解决成本投入高、工作效率差的问题。成本管理水平代表了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质量。提高运营效率,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事业单位进行全面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成为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管理的内在要求。

二、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是按照社会公益性需求进行设立的,事业单位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提供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的工作目标是服务社会,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方面不同于企业,因为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具有显著的公益性,参与社会资源配置。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部门,虽然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但是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事业单位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有利于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能。随着国家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对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事业单位运行成本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

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例如,事业单位可以提供多项便民利商服务,改善社会生产条件,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满足居民的经济、文化等需求。事业单位的工作宗旨是保障公众利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公益性质。

2.事业单位运行成本与社会运行效率密切相关

事业单位承担了一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掌控的财政资金规模较大,涉及的社会利益广泛,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如果这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运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做好成本管理工作,能够降低运营成本,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提升居民的福利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三、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积极作用

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可以发挥节约成本、优化质量、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

1.节约成本

事业单位从事公共服务工作,与其他生产企业一样,必须对每一项公共服务工作投入一定的资金。无论是来自财政拨款,还是特许经营所得,事业单位应该采取成本管理措施,尽量降低实际成本,并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2.优化质量

事业单位通过成本管理,优化内部决策机制,完善业务办理流程,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迎接挑战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最终提升事业单位工作效率。

3.创新发展

事业单位不断推进体制改革,从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事业单位面对居民的新需求,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工作;在信息时代,需要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模式,应对新要求。

事业单位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需要不断创新,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促进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工作落实。立足新时代,加强成本控制,有利于创新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引导工作人员提升综合素质,促进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四、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内涵与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事业单位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绩,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等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事业单位墨守成规,传统的运营模式暴露出很多不足。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不断转变思维观念,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保证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1.成本管理的内涵

事业单位成本管理不应该局限于某个部门、某项工作、某个工作流程,应该实现全覆盖。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能够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居民的满意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成本管理的应用价值

(1)管理价值。事业单位为满足居民的文化、教育、医疗、住房等需要,应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创新事业单位管理手段,具有较高的管理价值。

(2)监督价值。事业单位具有显著的公益性质,资金投入和产出效益不能简单用盈利水平进行衡量。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对各项业务工作进行监督,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避免资金流失和浪费,杜绝各类违规问题。

(3)资源价值。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节约公共资源,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发挥资源价值。

五、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成本管理意识

首先,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对财政资金的依赖程度很高,不用自负盈亏。由于没有盈利压力,长期不参与社会竞争,导致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没有竞争意识和经营压力甚至认为成本控制费时费力,对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存在认识误区,资金使用缺乏成本意识和安全意识。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过程中,普遍存在忽视成本效益、缺乏成本控制意识、成本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其次,事业单位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强调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社会大众更多地关注公共服务效果而非经济效益,社会监督、财政部门监督、内部监督不完善。

最后,一些事业单位虽然明确了成本控制计划和管理目标,但是具体工作情况与预期目标的仍有较大差距。有的单位的成本管理浮在面上,没有深入进行成本管理。一些员工认为成本管理是管理人员和财务部门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也不会积极主动参与成本管理工作。另外,许多事业单位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和了解不够,不利于实现成本管理目标。

2.缺乏奖惩制度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事业单位要想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需要改进成本管理模式。有些事业单位对成本管理制度缺乏重视,没有形成相应的标准与规范,无法有效地指导日常业务工作,成本控制工作无法落实。

有些事业单位制定的成本管理制度过于简单,只是对成本控制管理进行了笼统要求,但是具体的流程、规范和标准没有明确规定,造成成本管理工作无据可依,影响了最终的成本控制效果。比如,公益活动与经营活动没有有效区分,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混杂不清,成本核算信息不完善、不合理,核算内容不全面。

事业单位缺乏成本管理评估机制,难以分析成本超支的原因,以及落实成本控制计划,无法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最终导致成本管理成效不佳。事业单位缺乏奖惩机制,成本控制的责任无法落实到人,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终造成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流于形式。

3.缺乏成本管理长效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逐步增长,对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事业单位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公共产品质量,必然导致成本投入发生变化。另外,事业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覆盖了越来越广泛的人群,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在各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范围和规模都越来越大,事业单位的资产种类、数量、价值也快速增长。

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加强成本管理,合理地测算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使用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准确地核算各项业务工作的成本投入。事业单位应该摈弃原来的成本核算办法,应该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成本管理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工作需求。另外,事业单位应该及时根据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完善成本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成本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在资金和资产使用过程中,成本管理体系缺失,监督机制不完善,无法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必然导致一些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增加了事业单位的成本压力,严重浪费公共资源。一些事业单位的成本管理还停留在财务记录阶段,缺乏预算计划,预算申请和预算执行缺乏审核和监督,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

部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无计划,常常挪用资金,或者擅自改变资金用途,导致资金使用不合规。还有些事业单位存在预算绩效评价不规范的情况,不严格执行成本管理制度,无法优化资金使用方向,提升资金配置效率。

近年来,事业单位的公共支出规模越来越大,个别单位存在随意增加支出的现象,不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造成资金浪费和成本虚增。此外,部分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固定费用支出比较随意,浪费现象严重。

4.缺少成本管理人才

事业单位成本管理要覆盖所有部门、所有岗位、所有业务、所有人员。要做好成本管理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充分了解业务运行环节,并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知识。但是,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模糊不清,会计核算和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不足。

很多事业单位缺乏成本管理人才。相关人员不具备财务管理能力和业务工作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往往机械地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对于成本管理体系缺乏深入思考,无法制订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案。

由此看来,部分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存在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成本管理工作需求,影响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六、事业单位成本管理的优化策略

1.转变成本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该明确岗位职责,充分了解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将成本管理与具体的工作实践联系起来,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增强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规范日常工作行为。

同时,事业单位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防范道德风险和财务风险,将成本管理与业绩考核结合起来,加大成本管理的约束力,逐步建立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成本管理体系。

2.建立成本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流程,加强预算管理,强化政府采购管理。

同时,事业单位要建立规范的议事决策机制,成本管理工作需要广泛征求意见,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建议;严格执行定额成本标准,准确进行成本核算,落实奖惩措施,奖优罚劣,从而有效落实成本管理责任。

3.推进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系统,提升成本管理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安全,优化资源分配,夯实基础工作,保障事业单位的各种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安全利用。

4.强化内部监督与评价

事业单位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强化内部监督与评价机制,严格执行财经法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应该共同参与成本管理,内部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定期检查成本管理工作情况。

七、事业单位全面质量管理的新趋势

除上述措施以外,事业单位应该从多方面进行全过程成本管理,提升成本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首先,随国家综合规划不断完善,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向会有所调整,事业单位应该紧紧围绕国家发展规划,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时调整成本管理工作计划。

其次,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事业单位应该结合各地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成本管理模式,确保成本管理措施具有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加强成本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事业单位需要转变思维观念,不断完善成本管理体系,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强化内部监督与评价,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公共服务事业单位成本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效率分析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