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和发扬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2022-12-18文/毛

新视野 2022年1期
关键词:斗争特色发展

文/毛 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系统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在伟大奋斗中积累的“十个坚持”历史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注重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学习总结和借鉴运用,善于从历史中汲取开拓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同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作出守正创新的时代创造,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

一 坚持和发扬党的领导:创造性提出做到“两个维护”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方面存在的认识模糊、行动乏力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等重要论述,[1]使我们对党的领导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方面会呈现出许多的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因为党的领导直接决定着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方向和命运;党的理想和信念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和逻辑起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具有天然的内在统一性和不可分离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优势反映制度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具有优越性,是因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最具统领性决定性创造性的因素。党的坚强领导确保了国家具有超强整合能力、强大动员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这构成了中国抵御一切风险挑战的压舱石,也是决定中国赢得更长远未来的关键。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中,第一位的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优势。这个最大优势是带有统领性的根本优势,贯穿于其他12个方面显著优势之中,同时其他方面的显著优势也都与党的领导制度密切相关。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对党的领导在整个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和无可替代作用进行的科学概括。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作出形象的描述:“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2]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项事业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各领域、各方面都必须始终自觉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国有万机,要在中央。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这样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因此,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

二 坚持和发扬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这既彰显政党的性质,也清晰地标注政党的自身定位。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鲜明地写在自己旗帜上,坚决地落实在自己行动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人民至上的科学定位,创造性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等新论断,并始终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理念,升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根本宗旨的认识。

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守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全党工作的注意力更加聚焦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把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的旗帜上鲜明标注“人民至上”,在发展理念上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践要求上明确“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提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阐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赋予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新的内涵,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发展成效由人民检验等为主要内容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思想体系。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4]江山就是人民,与人民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而忘记和脱离了人民,就会走上“歪路”甚至“邪路”,就会丧失灵魂、迷失方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三 坚持和发扬理论创新: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下来的宝贵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党实现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时代的具体实际出发,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5]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党对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

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既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又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引领和推动新的实践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鲜活丰富的实践基础上作出守正创新的时代创造,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系统回答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在新时代的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并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理论发展的动力在于提出和解决问题,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围绕问题,理论创新的逻辑起点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及时回答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等一系列根本问题,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为新时代的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 坚持和发扬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独立自主原则贯穿党的奋斗历程,贯穿经济、政治、科技、外交、军事诸领域,贯穿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要取得成功都必须紧紧依靠自己的力量,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增强本国独立自主的能力,把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的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把中国的发展主动权、创新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牢牢掌握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

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8]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9]

把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近年来国际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党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部署,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尤其是在科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党领导人民自立自强,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学科体系和科研布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实现了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天宫”空间站建造、“蛟龙”入海、“九章”量子计算机、北斗导航全球组网、“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等,一定程度上改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

五 坚持中国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是旗帜,是方向。世界上也不存在可以完全复制而无视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模式,一切现代化之路,必须以符合国情为基本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10]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1]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找到一条好的道路不容易,走好这条道路更不容易。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不可能不碰到难题,还有不少已知或未知的风险挑战,还会有更多“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亟待破解。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少不了迎接新的风险和考验,但首要原则是做到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为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直接攸关我们党事业的兴衰成败。

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无论如何改革、怎样开放,都必须坚决抵制超越阶段走封闭僵化老路的错误观念,必须坚决抵制任何妄图抛弃社会主义改旗易帜邪路的错误主张。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当然要高举改革旗帜,但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2]

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找到了、坚持了、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了下来,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是一条从过去延伸到未来的道路,是一条走得通、走得好的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让中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我们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改革开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3]

六 坚持和发扬胸怀天下: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党之大不在于体量和块头之大,更在于胸襟和担当之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等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做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和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立足于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的角色定位,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等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战略谋划,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14]

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个别国家逆潮流而动,鼓吹本国优先、以邻为壑,甚至挑动对立、制造分裂的世界乱象,中国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扩张、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同一切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作坚决斗争,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国推动与各方关系全面发展,积极维护与大国关系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不断扩大我国的“朋友圈”,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注重通过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和绿色低碳来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为破解世界面临的复杂难题提供中国方案。[15]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出中国倡议,为加强全球互联网治理,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应对前所未有的全球环境挑战,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发出全球发展倡议,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中, 强调正确的“义利观”, 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 从“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到世界上的事情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 中国提出了改进完善国际秩序的另一种可能。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自发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从亚太到非洲,从欧洲到拉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已经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倡议转化为全球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截至2021年12月,已有14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加入“一带一路”大家庭。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16]从倡议到实践,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各国渴望共享发展机遇、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和热切期待,不断充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日益成为完善全球治理的新平台。

七 坚持和发扬开拓创新:始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历史是大写的精神,精神是历史的内化。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艰苦奋斗,越需要开拓创新。历史只眷顾坚定的奋进者和搏击者。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砥砺前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期待,勇于推进改革,奋力开拓、锐意进取,不断推进各方面的开拓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永远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兴旺的第一动力和源头活水。世界在变, 但只要坚持创新不变,就能走得更好,走得更稳。中国共产党为开拓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而进行的百年开拓创新之路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向科技进军、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始终是我们党引领和推动发展的关键词。这鲜明地昭示着: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位列新发展理念之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都有利于增强发展动力,但核心在创新。”[17]

敢于迎难而上,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以巨大政治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革除制约和束缚发展的深层次弊端,推出2400多项改革举措,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激活了发展动力,释放了发展活力。以深化改革破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一系列举措让中国发展动能更足。例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系统性、整体性的重构了党和国家机构职能,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党和国家的治理效能。再如,宪法修正案、民法典、外商投资法、国家安全法等相继颁布,已形成多个层次法律规范的法律体系,大力推进了由“有法可依”到“良法善治”的法治进程。再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八 坚持和发扬敢于斗争: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以斗争铸就历史,也以斗争创造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时代和历史的接力棒,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懈奋斗,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夺取了新的伟大胜利。

在伟大斗争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比如,同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潮作坚决斗争,坚决打赢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发动的没有硝烟的思想战、舆论战,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同国际上形形色色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作坚决斗争,采取有效举措应对和反制,在斗争和合作中坚决维护国家尊严、捍卫国家利益;同党内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以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的肌体重新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等等。

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发扬斗争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斗争”不仅包括解决问题的具体行为与实际行动,而且也包括不畏艰难、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支队伍,如果失去了斗争意志,是非常可怕的,离危亡也就不远了。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把“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作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基本要求。进行伟大斗争的过程,就是一个“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过程;就是一个“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怕牺牲、争取胜利”的过程。

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增强斗争本领。不仅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在各种重大斗争中,准确把握大局和大势,明确斗争任务,精准把握斗争进程、判断出招时机,练就见微知著的斗争能力,对潜在风险作出科学预判,准确把握斗争的风险点、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要注重策略方法,讲求斗争艺术,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斗争中求团结、谋合作、促共赢。有立场的斗争,并不是挑起群众斗群众,在群众中制造矛盾和纷争,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开展的;有灵活性的斗争,就斗争本身的涵义而言,斗争既包括最剧烈的使用暴力手段的斗争,也包括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所开展的作为一种组织生活方式的党内斗争,对于斗争不能仅仅只想到“血与火”“刀与枪”,而应作为达到团结、和谐、和平的一种必要手段。

九 坚持和发扬统一战线: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团结是永恒的主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和艰巨任务,仅仅靠我们党“千里走单骑”的孤军奋战难以实现的,而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1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宪法修改中将“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进统一战线性质,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20]

完善和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于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制度优势和效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的建设,在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实践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方面,通过召开中央统一战线工作会议、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宣告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伟大政治创造,明确提出新型政党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1]另一方面,中共中央陆续出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提升了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例如,在开创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方面,党中央召开第二次高校统战工作会议、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等,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并不断完善相关方针政策。又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一项基础性事业来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引导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22]再如,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工作中,以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手抓鼓励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导,关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和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引导。

十 坚持和发扬自我革命:开辟管党治党、兴党强党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刀刃向内,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自我革命作为党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明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开辟管党治党、兴党强党新境界。我们党通过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也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并得到全面的巩固,党在自我革命的革命性锻造中增强本领,变得更加坚强有力。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自我革命,必须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革命的有效路径,这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关乎我们能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23]2020年年底,国家统计局就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清除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95.8%的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前景充满信心,与201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提高了16.5个百分点。

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斗争到底。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绝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正风肃纪反腐,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意志“打虎”“拍蝇”“猎狐”,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24]在严厉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健全完善制度,加强党性锤炼,有力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反腐败斗争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并得到全面的巩固。一方面,着力于构筑党全面和统一领导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制度保障。把巡视确立为重要组织制度,赋予巡视制度新的活力,使之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另一方面,着力于推进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的原则来反腐拒腐防腐。严格按照纪律和法律的尺度,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与此同时,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如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等。

猜你喜欢

斗争特色发展
特色种植促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