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融入皮革产品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022-12-18郑惠芝张瑞雪

西部皮革 2022年22期
关键词:皮革文化遗产物质

郑惠芝,张瑞雪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2046)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延伸到现代化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着一定的民族文化传承作用,同时兼具形而下的具象物质与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中国传统元素蕴含着审美意向,其表征着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憧憬,所以在现代化社会依旧适用,特别是代表祝福与和谐含义的元素,早已实现了在皮革产品设计中的广泛应用[1]。

从某种意义上讲,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就是增强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笃定前行的过程。皮革产品能够体现消费者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一直是消费市场的重要风口,为此文化自信背景下非遗融入皮革设计也成为非遗活态传承和皮革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必要在深入了解非遗融入皮革设计的价值意蕴的基础上从中探寻融入实践理路。

1 非遗融入皮革设计的价值意蕴

1.1 非遗资源为皮革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化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因此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成为丰厚的艺术创新资源[2]。对于皮革设计来说,非遗中包含的表演艺术(戏曲、皮影)、传统工艺美术(图案、纹样、剪纸、雕刻)、传统工艺技术(编制、刺绣)等都是当代皮革进行设计的素材富矿,从中寻找灵感和创意成为现代皮革设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比如我国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目前均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刺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包括山水、花鸟、鱼虫等,由于刺绣的题材、形式、色彩、层次和空间表现等的审美张力,这一技艺被广泛应用于皮革设计当中,以刺绣与时尚的碰撞为皮革产品建立风骨、提升品质。我国国家一级皮具师何金龙就将刺绣工艺与皮包设计很好的结合,增添了手袋的美观性和古风韵味,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他的“何金龙·高订”手工刺绣包还受到捷克总统夫人的青睐被带回捷克,这极大的传播了广绣文化,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彰显了我国现下皮革工艺的进步。

1.2 有助于建立相互反哺相互成就实现共赢的良性共生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皮革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同行共向的。一方面,非遗的发展传承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撑,皮革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作为市场化的产业形态,皮革产业涉及皮革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进而为非遗的保护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重要的传播载体。另一方面,非遗能助力皮革产业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遗经过时代发展已有良好的受众基础,能够转化为皮革产品的消费者基础,同时非遗能为皮革产品设计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创意支持,丰富皮革产品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1.3 是彰显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必然之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审美传统,可以体现一个国家文以载道的艺术传统,甚至决定一个国家的文化走向,因此非遗显示了文明体系的定力和凝聚力,成为我们彰显文化自信、向世界表达价值观、发出自己声音的重要舞台,这一过程就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在这样的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下,非遗的保护传承极其重要[3]。但由于本身传播机制的局限和快消市场的裹挟,让非遗进入现代生活一直是其传承保护的难题,将非遗融入皮革设计是将生活美学、现代文化潮流、设计元素注入非遗的过程,可以说为非遗提供了一种延续繁荣的全新可能。

2 非遗融入皮革设计的历史机遇和现实困境

2.1 历史机遇

其一,国家政策的支持。我们国家历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提出指导性意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从多个方面为全国非遗的保护和活态传承指明了方向。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也制定了相关政策,如《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山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等,良好的政策环境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了遵循,也为非遗与皮革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机会。其二,社会氛围的向好。近年来伴随着大批非遗主题节目如《非遗公开课》《艺览吾“遗”——非遗文化寻访特别节目》等电视节目的热播,以及众多媒体平台如抖音、哔哩哔哩、微博等中的非遗话题、非遗板块对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播,让越来越多的观众深刻感受到我国非遗的魅力。非遗保护和活态传承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就为融入非遗文化的皮革设计奠定了群众基础。其三,文化教育的提升。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非遗进校园、入课堂已经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常态化重要方式,特别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非遗内容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正在为非遗融入皮革设计培养大量的人才[4]。

2.2 现实困境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前非遗融入皮革设计还面临一定的困难。其一,在非遗元素的选取方面还存在问题。部分设计者对非遗文化了解不充分,在浅表性理解的基础上利用某一非遗技艺、选取某一图案进行皮革设计,使得最终产品与当下生活联系不紧密,且选取元素与产品契合度不高,因此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小。其二,未充分做到以现代消费市场为导向。当前非遗与皮革设计的融合没有完全融入文化市场环境下,换言之没有做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偏重于挖掘非遗元素而忽视了与现代流行元素的融合、对现代传播环境的融入、对现代流行消费态度的表达,使得非遗利用皮革设计进行现代化传承的效果不佳。其三,非遗融入皮革设计的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由于一定的政策、宣传和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健全,使得非遗融入皮革设计缺乏一定的支撑,融入动力还不足,亟需在这一方面发力。

3 文化自信背景下非遗融入皮革设计的实践理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的珍贵资源和宝贵财富,不仅内涵丰富、题材广泛,而且历史悠久、形式多元,它的艺术形式不可替代。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促使非遗文化元素在现代化皮革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我们应明确中国非遗文化元素的设计思想,并通过有效的策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皮革产品设计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3.1 回归生活美学,科学选取非遗元素丰富皮革设计内容

我国非遗文化博大精深,但并非所有的非遗元素都能与当代皮革设计达到高度耦合[5]。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面对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保护的重视以及人们对于产品中精神文化价值的追求,当代皮革设计在与非遗元素进行结合时要充分考虑审美性和实用性,以此为原则选择适合产品调性的非遗元素,使非遗文化在回归生活美学中焕发新的时代魅力。其一,选取符合现代审美的元素。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现代审美的处境,人们希冀在互动的、在场的文化情境中满足身心需要,这就需要皮革设计将非遗元素的触角伸到生活的角落中,即设计实用价值大、审美价值高的皮革产品,从而通过现代化的设计方式使非遗元素接地气、有人气。比如皮革雕刻非遗传承人高玉文坚守文化传承,起初的皮雕作品以大型皮画、皮包为主,后期认识到市场环境的变化,一方面将产品延伸到了各类皮包、皮箱、皮质饰品等,另一方面在装饰元素的选择上更加符合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回归的愿望,大多采用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的图案和纹饰。其二,选取符合主流价值的元素。非遗中的图案、纹样等都蕴含着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体现着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探索,这些美好寓意同当下主流价值相契合,将其运用于皮革设计能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如象征图案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喜庆的龙凤图腾;寓意称心如意、心想事成的如意纹样;代表连年有余、生活美好的鱼纹样等[6]。

3.2 瞄准市场潮流,以传统与流行的结合推动皮革设计创新

以皮革设计为载体推动非遗文化在现代语境焕发活力,就需要接轨文化消费市场,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市场潮流为导向,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使非遗得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其一,结合流行元素。即在皮革设计中以非遗工艺如剪纸、编织、皮雕等为设计手段,以流行元素如动漫形象IP、文创形象IP、流行字体和图案等为点缀,使皮革设计形成良好的消费者基础,以此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其二,融入现代流行传播环境。非遗传承困难的原因之一是较难适应现代传播环境的变化,为此,皮革设计要为非遗在现代的传播搭建平台,改变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播观念,利用抖音、哔哩哔哩、微博、微信等加大宣传,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比如制作皮革设计的短视频或者进行直播,配以旁白、图片、动画等形象生动的展示皮革设计过程,拉近同观众的距离,使其感受到非遗融入皮革设计的魅力。其三,迎合流行消费态度。伴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增强,“国潮”成为消费者生活态度的具象表达,国人在国潮消费中寻找文化认同、彰显个性思想,国潮热现象为此深受人们喜爱。皮革设计要以此为契机,以非遗元素的融入进行品牌建设或实现跨界联合,以展现皮革设计的个性化和年轻化,最终实现国潮的涌动来彰显文化自信[7]。

3.3 健全保障体系,构筑非遗融入皮革设计的良好发展生态

其一,地方政府出台支持性指导政策,构筑好政策保障体系。非遗最能代表一个国家根深蒂固的乡土文化,每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标志性文化,为此地方政府首先要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在保护非遗资源的基础上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和其他民间资源对非遗的活态传承,并制定相关奖励政策[8]。其二,做好非遗融入现代设计的宣推工作,构筑好传播保障体系。要凝聚起政府、企业、行业等的力量宣传非遗融入现代设计的意义,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提升全社会进行非遗活态传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线上利用各大网络社交媒体宣传皮革设计和非遗融合的可行性、必要性,发起创意征集活动,提升公众参与度。线下利用“文化遗产日”、世界皮革日及其他传统节日组织展览、展演、现场演示,使人们在现场亲身感受皮革设计的奇妙之处。其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好智力支撑体系。一方面要健全非遗传承人保护和培养体系,完善传承基地?传习所?专题博物馆建设,加强非遗传承人档案管理,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多展销展览机会等,从而保证艺术设计的根源绵延不绝。另一方面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即通过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管理、健全评价体系等方式推进非遗入课堂,培养出既扎实掌握非遗知识和工艺又懂皮革设计的优秀人才[9]。

4 结语

非物质遗产蕴含着审美意向,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遗在皮革产品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将非遗文化融入到皮革产品设计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皮革产品设计的艺术性。尤其是在文化自信大背景下,将非遗文化元素与皮革文创产品进行深入融合是对于非遗文化元素最好的保护,为了更好地传承及保护非遗文化。未来,皮革设计要始终保持对非遗的热忱,以设计驱动非遗保护传承,围绕利用非遗元素丰富皮革设计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皮革设计、构筑非遗融入皮革设计发展生态等举措为非遗的现代化传承开辟新的时代空间。

猜你喜欢

皮革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皮革回潮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足球上到底有多少块皮革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