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党建考核机制创新
2022-12-18陈新彦中铝物流
陈新彦 中铝物流
党建考核是推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提升的有力抓手,也是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党建与业务“双向融合”的必然要求。加强和完善党建考核工作,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有力指导和及时辅导,对于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党建基础业务,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加以改进,让考核内容更实、考核方式更活、考核评价更接地气。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党建工作考核是对基层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质量的全面诊断。随着党中央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持续加强,各级党组织在优化和完善党建工作考核机制上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安排不合理
首先,部分国企党务人员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入,对党建工作认知有偏差,重视程度不足,对党建考核评价机制理解上存在片面性,围绕业务抓党建的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其次,各单位对党建考核一般安排在年终岁末,由于年底各项工作进入总结收尾阶段,因此,考核时间比较紧凑,给全面客观评价带来挑战。第三,对考核结果缺乏科学评估和充分的应用,有的党组织考核结束后,仅以通报会的形式向被检查单位做一简单反馈,缺乏深度的剖析,对结果的应用也只停留在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双百分”考核上,没有延伸到对党务人员的考核评价和干部使用上[1]。
(二)考核方式单一,过程流于形式
多数单位考核以一次性集中考核为主要方式,往往对日常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考核流程也多数采取“自我评价、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考核重点主要在检查资料台账上,导致被检查单位应付考核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由于考核组人员多为临时抽调的非党务工作人员组成,主观因素占比较大,考核的专业水准被打折扣。
(三)指标设定不科学,衡量标准不统一
党建考核指标设定针对性不强,细化不足,定性多、定量少,考核重形式、轻实质,造成考核人员对考核重点把握不准,考核尺度不统一,使得考核结果存在片面性。此外,对指标的差异性设置考虑不足,考核内容大相径庭,缺乏创新性,很难反映出党建工作的特色,导致考核结果相近。
二、创新党建工作考核机制的必要性
党建工作考核是指挥棒,也是风向标,更是助推器,创新完善党建工作考核机制,对各级党组织全面深化从严治党、提高党建工作实效、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创新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
创新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有助于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层层压实国企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促使基层党组织知责、明责、守责、担责,让领导班子成员不断增强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意识,树牢“抓好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理念,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同时,还有利于对全年党的先进性建设工作进行科学总结,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创新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是提升党建工作质效的重要抓手
创新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有助于对基层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的具体内容、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及时考核,帮助基层党组织发现自身问题差距、补齐短板弱项、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基层党组织把握正确改进方向,及时调整工作措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从而使党的建设在改进中得到加强,在加强中不断改进。
(三)创新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创新党建工作考核机制,有助于调动党政工团各级组织齐抓共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更好地促进党建管理体系与企业管理体系互融共进,更好地促进企业“软实力”不断提升,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同时,客观公正的党建工作考核结果,是“两优一先”评选、干部奖惩提拔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营造了人人争一流的良好氛围。
三、关于党建工作考核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各级各党组织必须坚持“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重点针对存在问题,严格考核导向,精准考核内容,改善考核方式,加大结果运用,打造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立体化的党建工作考核机制。
(一)以整体提升为目标设计考核指标
考核的目的一方面是激励先进、鞭策落后,另一方面是要促使党建工作整体得到提升,要让被考核单位通过每一次考核都能看到差距、持续改进。因此,在考核指标设计上就必须以此为出发点。
一是要突出针对性。党建考核必须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和重大决策,结合本企业工作实际,选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环节,集中组织力量制定符合实际、贴合实效的指标。要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主业,与生产经营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构建职责明确、任务具体、逐级负责、密切协作的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讲究方式方法,统筹把握综合交叉考核、日常专项检查和年终测评等形式,形成系统的考核实施方案。
二是要突出差异性。不同规模企业和发展层次的被考核主体,其党建考核指标的设计应不同。所以,要充分考虑所属单位自身的特点,按照先分级、再分类的原则,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合理选择考核方式,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与权重。对下属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党建工作基础强弱、组织成立先后、党员规模大小等进行责任制考核,督促有能力的出品牌、有基础的出效果、起步晚的早达标[2]。
三是要突出导向性。党建考核应当与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书、领导班子的年度考核好评情况、选人用人工作的好评情况、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的落实情况等各类因素要密切结合起来,并进一步设置相应的年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公司中不同单位的党组织有关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加以系统评价。对基层党委、党支部,要突出政治学习、党员教育管理、组织生活、抓融合成效等;对各级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考核指标的设置,重点看“一岗双责”的落实实效和群众公认程度;对普通党员的考核,要从工作成效出发,检验其在工作岗位履行党员责任和义务情况。
(二)坚持日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完善考核体系
考核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以一个节点工作成效来评价一个单位总体情况缺乏有力支撑和说服力,需要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考核工作体系。
一是建立动态考评机制。在延续“年初部署、季度督办、年终考核”固有模式的基础上,强化对党建工作的过程管理,增加日常检查考核内容,通过定期开展党建工作调研、听取工作汇报和组织巡视巡察等,全面了解基层党建工作落实情况,为年底的考核评比积累资料。对于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要随即责成整改,并建立跟踪督办机制,防止流于形式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
二是建立穿透式考核机制。对于同一个考核指标和要点,可以细分为基层党委层面、下属支部层面、基层党员层面,以及普通群众层面,多方位印证其工作是否落实到位。比如“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落实,要看党委有没有部署安排,支部有没有具体行动,党员有没有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群众满意度如何,通过多方位考核,将工作落实落细。
三是建立网络考评机制。针对施工、设计等单位党组织比较分散,开展测评等工作不方便的实际情况,要积极借助“党建+网络”新形式,加强党建工作考核,采取线上申报、网上测评、视频检验的方法,为全面考核提供准确依据,这也是新时期党建考核方式的积极尝试和创新。
(三)坚持党建与业务并重确定考核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企党建工作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党建工作成效如何,必须看企业改革发展成果,这就是要看党建与业务是否做到深度融合、双向融合,是否解决了“两张皮”的问题。党建考核必须把促进生产经营工作成效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
一是要确保党建基础业务工作开展到位、程序规范。党建工作十分庞杂,为此必须将其进行简化,形成简洁可靠的评价体系,这也是时代发展对于党建工作提出新要求,党建工作据此也能够获得大幅度的质量提升。鉴于此,应当以辩证思维为导向,科学的制定与落实各项政策,从而形成标准化的发展体系,保障党建工作质量的显著提升。为此,一方面应当以减法思维为引导,坚决杜绝工作方向偏离,避免将党建工作做成标签化,通过做实“面子规范达标,里子殷实丰厚”,来进一步确保形式和内容可以相互支持证实,达到高度一致,从而促进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抱持开放思维,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党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内部发展逻辑,从而明确抓手,采用灵活、可靠、创新的载体与方法,不断完善丰富党建工作的内涵,依靠创新的力量实现党建工作标准化特色。
二是确保党组织作用发挥到位,引领促进显成效。这就要求国企的各级党组织提升自身对于党建工作及评价的重要性作用的认识,必须将党建工作视作为国企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等全局性工作考核的重要构成,不断增加该类考核在整体考核中的地位,赋予其更高的权重,并将考核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拓展,从而提升考核结果的影响面与实用性。要引导各基层党组织立足“大党建”格局,注重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生产经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紧密围绕企业改革发展重大部署、重大任务汇聚智慧和力量。同时,还要广泛宣传党建考核评价的相关要求和政策规定,营造舆论氛围,提升党员的关注度,增强考评的公信力。
三是确定合理的评价权重,推动党建责任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等考核评价有机衔接。党建考核要以党建工作实效提升为重点,适当结合生产经营实际。生产经营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比较复杂,制约企业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因为经营的困顿而影响党建工作开展,忽视党建工作的成绩。毕竟企业还面临经营考核等其他考核,不能层层加码,让积极改进、不断提升的党组织及党务工作者失去工作动力,该肯定的还要及时肯定。
(四)狠抓考核过程及反馈问题整改
考核过程对于考核的结果和成效起着决定作用,也是考核中经常忽视的问题。反馈问题整改更是考核的重要部分,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党建考核就容易流于形式。
一是拓宽评价主体,力求考核客观公正。党建工作好不好,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关键。整个考核过程应广泛吸纳基层党员群众参与,从多个维度对党建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对于组织开展的党组织述职评议活动,要根据被评价对象与参与评价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力求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要加速推动“一岗双责”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检查督导制度,随机到下属单位进行检查,确保党建主体责任落地生根。
二是梳理问题清单,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各基层党组织要结合考核反馈的问题,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及责任领导,紧盯问题不放松,确保问题得到整改。同时还要举一反三、巩固强化。考核反馈问题一般为代表性、突出性问题,被考核单位要分析深层次原因,从源头、根本上抓整改、抓落实,真正意识到问题所在,这样整改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三是增强结果指导力,基于结果来评价绩效。首先,考核结果要与领导干部的薪酬相结合,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直接与领导班子成员的个人利益挂钩,责任同系,奖惩同担,既有压力也有动力,确保党建主体责任得到更好的落实;其次,要将考核结果与党组织推先评优、干部奖惩提拔相结合。第三,考核结果必须与问题整改方向密切结合起来。不能为了考核而考核,而应当以解决实际问题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不断发现党建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科学开展。基于此,在得到考核结果之后,应当探索构建有效的方式与途径来把结果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及单位领导进行及时反馈,并探索采用科学可行的方式来向干部群众及时反馈。反馈的内容既要有优点,更要反馈存在的不足。
总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党建考核也要持续改进完善,要持续优化和完善以考核抓落实、以考核促创新的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