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教学

2022-12-17黄超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意义语言英语

摘 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践行学思结合、用创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以主题为引领,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解决真实问题。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单元复习教学中,教师应紧密围绕主题意义,统整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主题意义,制定教学目标;创新践行多阶活动观,设计学习活动,以此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  键  词 小学英语 学习活动观 主题意义 单元教学 复习教学

引用格式 黄超.基于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2(35):57-60.

单元复习课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旨在引导学生巩固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实践中大多教师关注较多的是语言知识的复习和学生的感知、注意、概括等低阶能力,对于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训练远远不够。《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倡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渐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1]。因此,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可以有效促进小学英语单元复习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单元复习教学内涵和价值

1.概念内涵

(1)英语学习活动观

《新课标》 建议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围绕主题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提升学科核心素养[2]。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意义的探究,不仅要求学生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还要能在教师创设的主题情境中加以运用,并将所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单元复习教学

单元复习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既要对单元已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整合,又要组织学生进行丰富且具有交际意义的实践活动,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单元复习是指教师基于课程标准,围绕教材单元的特定主题,深入解读、分析、拓展、整合和重组课内外教学资源,在学情基础上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复习目标,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以及迁移创新等多层级的融合语言、思维、文化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品质,增强文化意识,提升学习能力[3]。

2.价值特征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单元复习教学遵循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逐阶上升的理念,这有助于实现基于单元内容、深入单元内容、超越单元内容的意义建构。首先,基于单元内容的活动侧重语言文化等知识的学习,巩固学生的感知、梳理、表达等技能。其次,深入单元内容的活动关注单元的整体结构,把握学习内容的内在结构,引导学生提炼和概括单元的主题意义。最后,超越单元内容的活动需要挖掘单元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将单元主题意义与生活实践相关联,加深感悟和共鸣,进而进行应用和创造。

二、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教学逻辑

通过对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和价值的分析,不难发现在融单元语言知识、文化信息、价值观念、技能运用等于一体的单元复习教学中,特别需要教师在单元教学目标指引下,带领学生从单元内容出发,进行内容的统整和意义的深度挖掘,在多阶的活动中升华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

1. 从“散”到“聚”:紧密围绕主题意义,统整教学内容

单元复习课与新授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对全面的综合性阶段复习。英语学习活动观引领下进行结构化的复习有助于学生联结各板块的知识要点,提升思维能力。因此,单元复习课不是已学知识点的复现与堆砌,教师应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架构和统整。以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6 “What time is it”单元复习课为例,本单元主要通过讨论时间来引导学生增强时间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围绕该主题意义,笔者做出以下统整(见图1),其中Story time和Cartoon time是本单元教学的核心语篇,涵括了核心语言知识,是单元教学中心,以语篇形式呈现如何谈论时间以及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Fun time、sound time以及checkout time为辅助板块,以手工制作、小诗、看图对话等形式对核心知识进行巩固。此外,笔者以丽声北极星绘本三年级下册(江苏版)“Fish”一课为拓展材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有趣的绘本,了解不同的时间进行不同的日常活动,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由“浅”入“深”:深入挖掘主题意义,制定教学目标

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指在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依据笔试和课堂观察的结果,客观判断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通过复习课的教学,对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所期待达到的状态描述[4]。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单元复习课为例,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话题是问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单元核心语言有礼貌地问路和指路,在生活中掌握技能,同时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围绕该主题意义,教师应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制定教学目标。多数学生在本单元语篇新授课结束时不能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核心语言知识,只能进行简短而雷同的问答。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要求学生以核心语篇为范本,架构核心语言体系,补充相应资源,在真实场景中运用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激发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

3.由“静”至“动”:创新践行多阶活动观,设计学习活动

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围绕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出“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5]

因此,在基于单元教材内容又高于且不限于单元内容的复习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多层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递进式地理解和创造性运用单元核心内容,以形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教学策略

笔者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单元复习课教学为例,阐述如何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多阶学习活动。

1.不拘于语篇,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

常规课中,学习理解类活动是基于语篇、文本等教学内容的活动,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活动。单元复习教学目标基于又高于新授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源于却不拘于核心语篇等内容,学习与理解的层次在逐渐提升。

(1)创设关联情境,探究单元主题

教师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出要解决的问题。本节课笔者以本单元Cartoon time中人物Billy的一幅趣图导入,询问学生什么原因导致Billy胖到挤不出家门,瞬间激起学生兴趣。接着呈现Billy周末的日常活动照片,抛出问题:What does Billy do at weekends?学生讨论后得出:He always watches TV and eats a lot.教师接着问: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描述自己的周末活动。两个问题打通了本单元内容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关联。接下来教师问:Do you want to make any changes to your weekends?学生们都表示想对现有周末活动作出改变。教师顺势引入There is an interesting place about how to change your weekend. Do you want to go there? 接下来教师呈现图片Weekend Centre并播放相关宣传视频。

至此,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周末活动中心之旅”主情境中,感受、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深度感知单元主题:“周末活动”。

(2)厘清话题主线,串联复习内容

在明确单元话题“At weekends”后,教师以“The visit to weekend center”为主线,将Story time、Fun time、Culture time、Checkout time等板块中分散的重要语言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将它们设计成“周末活动中心”不同主题观光区,进入周末活动中心,学生们依次参观Welcome Bar(欢迎吧)、View House(乐视屋)、Share Room(畅享屋)和Design House(妙想屋)。

在“欢迎吧”中学生自由列举自己想做的周末活动;在“乐视屋”中欣赏与复述课本人物的周末活动;在“畅享屋”中讨论自己的梦想周末;在“妙想屋”中设计和记录自己的梦想周末,并作为方案上交给周末活动中心。学生们在这样一次有趣的“观光”中,感知与理解了文本信息,获取与梳理了语言知识,深化了主题意义。

2.不囿于文本,设计应用实践类活动

(1)搭建问题支架,阐释文化内涵

在“乐视屋”环节,学生们讨论完Yang Ling、Liu Tao和Mike等书中人物不同的周末活动后,教师提出问题:At weekends, why does Mike often play football, Yang Ling often play table tennis?部分学生用“Its interesting.”等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播放关于不同国家的人民爱好不同体育项目的视频,帮助学生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自然融入Culture time板块的内容:Football is popular in the UK. Basketball is popular in the US. Table tennis is popular in China.教师接着问:Do you want to know other differences?然后播放不同国家关于饮食、节日、假期安排等多方面差异的视频,鼓励学生们展开对比讨论。活动阐释了语言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2)联结生活经验,探究主题价值

学生在讨论完书中人物的周末活动时,教师在给出的句型支架中刻意将always、often、usually及sometimes等几个频率副词用不同颜色标出。同时为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结,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设计My weekend schedule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用所学语言I always/often/sometimes/usually... at weekends.在小组中描述自己的周末活动,然后和全班分享。该环节师生的部分对话如下:

T: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S1: I always do my homework at home. I often have some lessons. I usually read books. I sometimes play with my friends.

S2: I always eat a lot of snacks at home. I often watch TV. I usually play with my ipad. I sometimes read books.

两名同学借助给出的语言框架较为准确地表述自己的周末活动,但是内容却不相同。教师发现第一名同学描述的周末活动比较真实,但是相对单调;第二名同学描述的周末活动比较丰富,但是不够合理。于是面向全班提问:Do you like their weekends?有学生表示第一名同学的周末很无聊,有学生表示第二名同学的周末很颓废。教师接着问What do you think of a good weekend schedule?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合理的周末活动应该劳逸结合,形式多样,既要有上课等学习类活动,也要有看电影、唱歌等文娱活动,还要有各种体育锻炼。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真实的感受,再次感悟到合理的周末活动的必要性,形成了正确的认知,而这正是本单元要探究的主题意义。

3.不止于教材,设计迁移创新类活动

迁移创新类活动是超越单元复习内容的学习活动,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活动。王蔷教授指出:教师应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鼓励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开展对语言、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探究[6]。

(1)延伸主题情境,丰盈主题意义内涵

在学生联结书中人物和自身情况讨论了合理的周末活动的特征,到“畅享屋”环节,教师在知晓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周末不满意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和同学的理想周末,活动形式为调查记录。学生带着调查表在班级内自由走动,以What do you do at your dream weekend?等语言调查任意三名同学的理想周末,并根据同学的回答填写记录表。然后回到自己的小组,以×××s dream weekend is like this: He/She always/often/usually/sometimes...because... He/She can...well等语言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其他小組成员在听完调查分享后结合上一环节总结出的合理的周末活动特征进行评判。

经过这一活动,学生们用丰富的语言知识完成真实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了对理想周末活动的认知:有意义且丰富多彩。围绕At weekends所探究的单元主题意义得到加深和丰盈。

(2)综合语言运用,强化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创设的活动不仅要充实主题意义内涵,更要超越单元的主题,以鼓励学生在所学主题内容的模仿性输出活动基础上,迁移所学语言,通过综合运用来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

在讨论、分享和互相评价之后,接下来的“妙想屋”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并记录自己和好朋友的理想周末,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写下来。邮件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身份等基本信息,以及用I usually/often /sometimes ...at weekends. My friend... always ... He/She usually sometimes...等语言记录下周末活动。然后发送给“周末活动中心”的信箱,工作人员将会从中评选出最理想的“周末活动”,并将之纳为该中心下一阶段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对最佳设计者进行奖励。

设计过程中,学生走进了自己真实的生活情境,同时结合前一环节学生关于“理想周末”的讨论、分享和评价,思维得以发散,主题意义理解得以深入。不少学生写到often read books, usually do some exercise, sometimes play computer games等等,从书写的邮件内容可以看出,学生融入主题情境中,创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既突破了难点,又架构了知识体系,升华了单元的主题,解决了实际问题。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单元复习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逐渐自主建构知识,逐步感知主题的价值与意义。教师要通过精准的学情分析,从编者、教师、学生等角度全面解读单元内容,紧密围绕主题意义,串联分课时重难点,统整课内外教学内容;深入挖掘主题内涵,制定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语言知识达成度,更要关注语言技能、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发展度;创新设计相互衔接、螺旋上升的进阶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主题意义的探究中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增强思维品质、强化文化意识、提升学习能力,全面锤炼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9,3,49.

[4] 马利.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复习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05):66-7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2.

[6] 孙晓慧,王蔷,车蕾,等.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9(07):1-7.

*该文为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学校文化建设项目“指向儿童自能的‘学力进阶课堂建设”、江苏省教育科学2020年“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指向儿童学习认同的‘学力课堂建设研究”(c-b/2020/02/0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意义语言英语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语言是刀
生之意义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诗里有你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