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模式探究

2022-12-17陈波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参与者创客驱动

摘要 基础教育领域的创客教育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模式为解决创客教育实践中的困境提供了可能。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开展需要回答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有何特征,二是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如何实施。围绕以上两个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展现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基本特征,从核心要素、开展方式和设计流程三个方向展示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

关  键  词 创客教育 艺术素养 课程 设计思维

引用格式 陈波.基于設计驱动的创客教育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2(35):23-26.

创客教育是一种基于创造的教学方法,以制作物品为核心,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为目的[1]。在当前的政策导向下,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创客教育的开展如火如荼,诸多中小学开始推广创客教育理念、建设创客教育空间、开设创客教育课程。然而由于创客教育的发展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开展中存在以下四类常见问题:其一,混淆创客教育与科技创新教育,提高了创客教育的参与门槛,导致创客教育变成精英教育;其二,重视作品制作,忽视作品设计;其三,过分强调“做”而轻视“玩”,不注重培养参与者的自我兴趣、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其四,重视线下创客空间、实验室的建设,但缺乏与之配合的线上空间的开发。

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模式在融合设计教育和创客教育的基础上,为解决创客教育实践中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方法。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开展需要回答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有何特征,二是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如何实施。本文围绕以上两个问题,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展现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基本特征,从核心要素、开展方式和设计流程三个方面展示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

一、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基本特征

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模式秉承创客教育的基础理念,在创客教育的基本模式中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调整部分以“设计”为核心,可以进一步具体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

1.课程目标:融入艺术素养和设计思维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定位,目标的制定直接关系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活动的设计[2]。基础教育阶段的创客教育普遍忽视设计思维和艺术素养的培养。但艺术是知识和技能转换为创意和作品的桥梁,优秀的创客作品往往是艺术和技术融合的结果,艺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决定了在创客教育的开展过程中不能忽视艺术的作用[3]。因此,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三维课程目标中会融入并凸显更多有利于设计思维和艺术素养培养的具体要求。例如,在创客教育的三维目标基础上,在知识和技能维度特别增加艺术和设计的相关知识,在过程与方法维度引导学习者使用艺术的方法,将知识和技能转换为创意和作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重视培养学习者对美的感受、美的欣赏和对美的追求。

2.课程内容:融合设计内容,注重兴趣引导

创客教育的本质是兴趣导向的教育,是希望引导学习者通过自我实践达到乐学的状态。

一个好的创客教育模式应该满足学习内容的情境化、生活化和趣味化,并以此激发参与者的自我兴趣。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通过强调在真实情境下、趣味化的“设计”课程内容来增加参与者的内驱力,提升参与者的自我兴趣,充分发挥能动性,从“让我做”变成“我要做”。

3.课程实施:兼顾作品设计和作品制作

部分创客教育的开展矫枉过正,呈现出“动手不动脑”的特征,这种现象往往是由课程实施中轻视作品设计阶段造成的,归根结底是对创客教育的理解过于片面,对作品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存在认知偏差。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通过强调作品设计阶段,让学生在作品设计阶段能以兴趣、创意和艺术为导向,充分“动脑”,做好设计和规划,找准“动手”方向。

4.课程评价:五个角度四个方向的全方位评价

在创客教育中,评价机制的作用不仅是评价参与者的最终作品,更是给参与者一种导向,让参与者按照评价标准的方向进行设计和创造[4]。因此,一旦评价标准出现问题,整个创客教育课程的开展都会受到影响。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首先要形成全面的评价标准,不以技术和工具难度作为衡量作品的主要标准,而是兼重实用性、创意性、艺术性和技术性。其次,重视评价对象的多元性,实现不同形式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引导参与者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创造和改进。

二、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展示

1.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核心要素

在对已有的创客教育模式(例如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基于设计思维的创客教育模式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5],结合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基本特征,抽取了五大核心要素,即项目/需求、资源、支持、结果和评价。项目/需求是参与者进行学习的主线,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对项目/需求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课程目标是否能达成。资源是经过筛选和设计,用来保障课程能顺利开展的物资、设备、信息、平台和人员等要素。支持主要指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给参与者提供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参与者克服活动中遭遇的困难。结果是指参与者的学习产出,包含显性结果和隐性结果,显性结果通常包含可视化的设计作品和最终的实物作品,隐性结果则指不容易量化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以多种形式呈现,包含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

2.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开展方式

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开展可以总结为“一条主线,四个维度”。一条主线是指以需求为主线,贯穿整个课程。四个维度是指根据时间(课中/课外)和空间(线上/线下)两个要素分为课中线上、课中线下、课外线上、课外线下四个维度(如图1)。

课中线下和课外线上是创客教育开展的核心部分,课中线下以面授、讨论、操作和答疑为主,教师知识的讲授、小组的讨论和设计、学生作品的制作等主要流程是在这个维度开展。课外线上以自学、交流、分享和展示为主,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教师录制或者教师筛选过的学习资源进行自学,与同伴在线讨论作品进展、分工和问题,完成作品以后将作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分享。

课中线上和课外线下是创客教育开展的辅助部分,课外线下以讨论、咨询和拓展为主,在这个维度,参与者可以在课下进行讨论,当遇到问题和瓶颈,或者有新的想法和创意时,可以抽时间当面咨询教师。教师也可以组织参与者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地考察来帮助学生收集资料、激发灵感。课中线上以查询和参考为主,当参与者在课中遇到问题时,除了求助指导教师,也可以自行查找解决方案,同时也可以在线上观看他人的作品,以获得参考和灵感。

3.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设计流程

(1)确定项目/需求

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主线即是项目/需求,需要把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转换为具体可执行的项目或者转换成可操作的需求,明确要“设计”什么。值得注意的是:一是要寻找具有“设计性”的项目/需求,能够让学习者在设计阶段经过感知、构思和交流最后能形成可视化的设计方案;二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条件,比如创客空间、工具、耗材、资源以及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三是要考虑项目/需求是否有趣味性、生活性和共情性,是否和生活息息相关,能否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能否让学习者共情;四是要考虑如何让不同水平的学习者都参与进来,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2)选择合适的工具

当确定好项目/需求之后,需要教师预先选择合适的工具提供给学生使用。创客造物工具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硬件工具和软件工具,硬件工具包括传统制造类工具、数字制造类工具、开源硬件工具;软件工具包括创意表达类工具、图形设计类工具、程序设计类工具。选择工具时需要注重技术和工具的实用性、混搭性和开源性,只要是学生有能力使用的工具和技术都可以使用。

(3)设计课程活动模式

为了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支持学生完成学习,需要围绕需求/项目、资源、支持、结果和评价五大要素,构建与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的特征相对应的基本课程活动模式(如图2)。其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理解项目/需求阶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共情和同理心,通过共情来让学生理解需求;在设计阶段,学生不仅要通过讨论得出基本的构思,更重要的是要把构思以艺术的方式可视化;教师要注重在设计和制作阶段为学习者提供资源和支持。在作品评价阶段,不仅要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同时要注重对显性成果,即学生的作品的结果性评价,也要注重对隐性结果,即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过程性评价。在作品分享阶段,一是可以通过社交网站、微信公众号、校园电视台等公共渠道进行线上分享,二是可以通过参加创客类作品比赛,开展创客科技节、创客游园会等多种途径搭建起学生和外界沟通的桥梁。

(4)设计评价方式

評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因此,评价的实施也应当围绕如何充分发挥这三大作用而展开[6]。在日常课堂中,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类[7],为了更好地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可以在课后进一步结合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课堂内外五类评价形式的结合可以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监督、导向和激励作用(见表1)。

①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包含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其中,学生自评是让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课堂表现和改进小组作品,从而发挥出监督和导向的作用。一是让学生根据自评表对本次小组形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见表2),二是针对自己在小组协作中的表现及收获进行描述性总结,例如在协作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学生互评是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小组的所有成员通过讨论给其他两个小组反馈口头和书面意见。学生互评的作用一是让学生学会给他人提出意见,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表达和展示能力;二是让学生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根据意见修改作品,促进学生学习的深入。

②教师评价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人数众多,教师评价往往难以全面实施。因此教师评价应该以口头评价为主,重点放在诊断上,一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表扬;二是对还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三是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

③其他评价

其他评价包含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家长评价是指家长对学生带回家的创客作品或创客记录手册填写评语。家长评价的作用有二:一是可以通过家长来肯定学生的成果,从而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二是让家长参与和见证学生的成长。社会评价的作用也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进一步完善作品,参与各类正规的创客比赛;二是将优秀学生的作品发布在校园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和科技游园会上,被更多人看见,接受更为广泛的评价。

在基础教育领域,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不断尝试如何开展创客教育,以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培养其创新和创造能力,但也在实践中呈现出一些典型的问题,以至于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研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在创客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强化设计部分,提出了基于设计驱动的创客教育模式,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该模式的基本特征,从核心要素、开展方式和设计流程三个方面归纳了该模式的实施方法,以期为广大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然而,一种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和缺陷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希望广大创客教育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能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教育环境下检验该模式的有效性,对该模式做出改进,一起为基础教育阶段创客教育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3] 张鑫.设计创客教育的场域构建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20.

[2] 杨现民.建设创客课程:“创课”的内涵、特征及设计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6,35(03):3-14.

[4] 周玳珈.过程性评价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的理念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6(05):60-62.

[5] 万超.小学创客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6] 杨绪辉. 课程视角下的创客教育探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7] 郑明达.过程性评价的组织策略与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09):107-109.

猜你喜欢

参与者创客驱动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