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仪式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建构

2022-12-17倪港星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仪式

摘要 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常规的课程化学习培育,还需要依靠学校教育日常化的熏陶。班级仪式是爱国主义教育日常化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有助于对学生爱国的“知、情、意、行”进行整体培育。当前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存在创造力不足、理解力不深、组织力不强、合作力缺失等问题。需要从班级仪式的内容要素、流程设计、角色扮演和顶层设计等方面探索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班级仪式的实践路径。

关  键  词 爱国主义教育 班级仪式 爱国知识 学生

引用格式 倪港星.班级仪式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价值及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2(35):11-13.

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其中特别提到“注重运用仪式礼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明确了班级仪式的重要价值。仪式礼仪可以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细胞,是最微观也最重要的教育单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阵地,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以班级为载体,充分发挥班级仪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功能。

一、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班级仪式的构建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深度挖掘仪式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因子,充分发挥班级仪式的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功能,让爱国主义教育走进班级,积极构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境。学生进入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场,学生群体之间通过仪式中的言行举止和外表装扮时刻进行爱国信息流的传递。

1.班级仪式的内容丰盈学生的爱国知识

当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的诞生需要班级仪式丰盈其爱国主义知识。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常规教学,增进学生对爱国知识的学习很有必要,但仅限于教学则很难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广泛性和日常性。班级仪式的内容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知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路径。班级仪式的内容以其丰富的活动性、生动的趣味性,保证了学生的高参与度。在这一过程中,班级仪式将国情、党史等知识注入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在班级内的有效开展。

2.班级仪式的情感能量丰富学生的爱国情感

班级场域是学生最为亲密熟悉的环境,学生每天在班级中学习生活,班集体在一定程度上寄托着学生的情感,学生在班级互动中产生情感能量。情感能量(emotion energy)是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核心概念。柯林斯把情感作为互动仪式的核心,他认为情感是社会互动和人类行为中的基本要素。高度的爱国情感能量是一种对仪式互动充满自信与热情的感受,学生会从参与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群体互动中得到充分的爱国情感能量,从小就将爱国的深厚情感根植于心中。在小学阶段,应侧重培育学生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这个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趋于具体、形象,适于建构情境、营造氛围”[1]。全校公开场合中,学生需要面对学校集体中的“陌生人”,常处于一种拘谨状态,而班级情境中的同学是“熟人”,在熟悉的关系场内,学生借助班级内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能够产生浓厚的爱国热情,实现思想情感的有效表达,切实发挥班级仪式的相关功能。

3.班级仪式的集体效应磨练学生的强国意志

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爱国意志可以进一步融合爱国之志。没有顽强不屈的爱国意志,爱国主义教育便难以长久性地维持学生对祖国深厚的情感。在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中,仪式结构化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在规范的仪式程序中磨练出爱国的坚强意志,并且在班级仪式的日常熏陶当中得到不断巩固和强化,最终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钢铁般的爱国意志。仪式的象征符号体现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在规范性的仪式展演中展现学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仪式能够使参与其中的成员彼此交流沟通,可以强化群体关系,使得群体成员心理相互积极影响,形成溢出效应。”[2]班集体作为一个紧密团结的集体,可以发挥仪式在班集体中的育人功能,激发集体的共鸣,将学生个体的强国意志发展为整个班集体成员的强国意志。

4.班级仪式的实践引导学生的爱国行动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情感和意志层面,而是应该转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缺乏实际行动的爱国主义是抽象的、空洞的,只有体现在每个人的具体实践中,爱国主义才能落地落实,助力于国家的兴旺发达。”[3]中小学生的报国行动需要落实到日常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在细微的小事上。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需要扎实的行动。在班级中,班主任可以借助系统性的班级仪式,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爱国行为,提升学生爱国行动的信心和勇气。学生的爱国行为应该是出于内在的道德自觉,而这种对爱国行为的道德自觉离不开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熏陶与感染。因此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要推动儿童的爱国自覺,从身边小事做起。

二、班级场域内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现实困境

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发挥班级的功能,然而,当前以班级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存在着诸多困境。

1.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创新不足

班主任忽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和特殊性,忽视班级的具体情况,内容大多千篇一律,在内容设计上因循守旧,缺乏热情与活力。每个班级是具有自身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需要在班级场域内显现特殊性,班主任需要根据班集体的具体情况,创设出极具班级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只有对仪式进行系统的规划并形成自身特色,才是仪式价值回归的关键。”[4]班主任只有不断创设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新形式,班级仪式才能更好地承载具有创新性的内容。

2.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理解不深

班级仪式所塑造或唤起的爱国情感体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凝结在班集体和学生个人的内心深处,作为学生爱国主义行动的原动力。当前班级场域内,学生缺乏对班级中仪式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性不高。班级中的仪式“重形式轻内容”,班主任所组织的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学生对班级内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不理解,仪式的本质功能在班级场域内难以发挥。“教育者时代意识、对象意识的水平高低,决定了当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效的高低。”[5]班主任对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本质的理解力不足,不利于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功能的发挥。

3.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组织不力

当前,班级缺乏对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系统设计,仪式较为随意,仪式流程缺乏必要的规范性。组织者组织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和学生两个方面。班主任没有对仪式进行合理的组织安排,班主任要适时把一定的“班级权力”给予班委会,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设计和实施需要集体智慧的融聚。目前许多班级缺乏对仪式规范的必要了解,对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存在局限性,导致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组织松散。

4.班级爱国主义教育的合作不够

从国家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总体要求,到学校场域内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到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各個班级,爱国主义教育映射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功能出现衰减的趋势,班级的执行力不强。班级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更多的是班主任“一手揽”,从仪式流程的设计到仪式过程中的实施都是班主任亲力亲为,学校下发活动通知之后缺乏配套的支持,班主任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爱国主义教育仪式作用的发挥需要深入班级内部,学校与班主任在管理上必须增强合作力,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系统。学校、班主任的合作力不足导致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手段单一,所达到的效果偏离仪式目的,出现了仪式手段与仪式目的分离的局面。

三、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班级仪式实践路径

新时代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解决现实问题,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1.完善丰富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内容要素

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有着更为广阔的内容要素,需要在扎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文化人”,其内容应该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外开放教育,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等方面。班级仪式需要借助丰富多样的形式,将新时代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要求注入其中,完善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内容。班级内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需要以《纲要》作为重要的实施蓝本。青少年阶段是学生的“拔节育穗期”,以班级仪式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牢牢抓住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利用重要的节日庆典和纪念活动,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并且促进学生不断进行自主内部构建,帮助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系统完善的了解。

2.科学规划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流程设计

班级内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需要有科学的流程设计,仪式的重要特征是具有特定的程序性。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流程首先应该营造一个适合爱国主义教育的班级情境,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初步识别;其次需要激发班集体的情感共鸣,在共鸣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班集体的传递效应;紧接着需要在流程中不断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渲染,使整个班级场域内仪式的参与者的情感得到强化;最后,通过一系列前期的铺垫,学生将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知、情、意、行”进一步内化为自我的内在价值取向。

3.明确定义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角色定位

学校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都在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功能的发挥需要对校领导、班主任、学生进行明确的角色定位,各主体能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恪尽职守。在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中,学校领导需要为班主任提供尽可能的支持,增强班主任的工作成效,提供完善与发展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合理化建议。班主任作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领导核心,需要不断学习科学规划和实施仪式的知识,提升自我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理解,增强自身对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认同感,同时增强与校领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在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中需要积极参与仪式的设计与实施,做到主动参与、深入感悟、积极认同。

4.切实加强班级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顶层设计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高位入手,加强教育仪式的顶层设计。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相关政策规定,进一步细化对爱国主义教育礼仪仪式的规定,使班级场域内的仪式有据可依。国家需要拨款给教育部门,组织教育部门对班主任进行深入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培训,增强班主任对爱国知识的理解,提高班主任对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认同感,完善班主任的仪式设计与实施水平。爱国主义教育仪式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国家、地方、学校、班级的通力合作,进一步明确不同单位的权责划分,制定规范化的班级爱国主义教育评价体系。

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以班级仪式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探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实践路径,可以让爱国主义教育扎根班级,润泽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 孙银光.爱国主义教育的逻辑层次性及实践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8(03):89-95.

[2] 何丽萍.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仪式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7):34-36.

[3] 马振清.当前爱国主义被赋予什么样的时代内涵[J].人民论坛,2019(16):130-132.

[4] 徐水婵,袁仲敏,刘成伦.学校升旗仪式的价值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6(08):7-9.

[5] 檀传宝.爱国主义教育的时空之维[J].人民教育,2019(19):17-20.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仪式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十岁成长仪式
仪式感重要吗?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Talking strategies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开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