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宇宙”时代来临

2022-12-17勒川

中关村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元宇宙宇宙

文本刊记者 勒川

鸿蒙初开,“元宇宙”这个源自科幻小说的概念正在席卷全球,掀起一轮新的产业布局和科技博弈。

1992年,美国著名小说家尼尔·斯蒂文森(Neal Stephenson)出版了具有反乌托邦色彩的小说《雪崩》(Snow Crash)。书中描述了人们在一个脱胎于现实且始终在线的平行世界中,以虚拟化身(Avatar)的形式自由生活。这个虚拟世界就是“元宇宙”(Metaverse),所有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宇宙”中都有一个虚拟化身。戴上耳机和视觉装置,连接上计算机,就能够用虚拟身分进入到一个和真实世界平行的新宇宙。斯蒂文森笔下的“元宇宙”可谓是实现虚拟现实后的下一个阶段的互联网的新形态。《雪崩》提出了“元宇宙”的雏形,斯蒂文森被公认为是“元宇宙”的正式提出者。

现阶段,对于“元宇宙”尚未有严谨定义。脸书(Facebook)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认为“元宇宙就是下一代互联网……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查看内容,还可以置身其中”;英伟达(NVIDIA)CEO黄仁勋则如此形容:“在这里,你可以和朋友厮混,那会是个3D的世界……我们可以实现时光旅行,或是以光速前往遥远之地。”腾讯CEO马化腾认为元宇宙是“全真互联网”。他于2020年底在公司内部刊物《三观》中提到:“现在,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大门已然打开,无论是从虚到实,还是由实入虚,都在致力于帮助用户实现更真实的体验。”

如今,比较通用的定义是“元宇宙是人类运用数字技术构建的,由现实世界映射或超越现实世界,可与现实世界交互的虚拟世界,具备新型社会体系的数字生活空间。”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对“元宇宙”的理解与认知也会逐渐成熟,如同又一个风口,成为未来科学和技术变革的发展方向。

新概念

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2021年初,Soul App在行业内首次提出构建“社交元宇宙”。3月,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罗布乐思(Roblox)正式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5月,微软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公司正在努力打造一个“企业元宇宙”;8月,海尔率先发布制造行业的首个“智造元宇宙平台”,涵盖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及区块链技术,实现智能制造物理和虚拟融合,融合“厂、店、家”跨场景的体验,实现了消费者体验的提升;8月,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为“元宇宙”建立提供基础的模拟和协作平台;8月,字节跳动斥巨资收购VR创业公司Pico;10月28日,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宣布更名为“元”(Meta),来源于“元宇宙”(Metaverse);12月27日,百度Create AI开发者大会发布元宇宙产品“希壤”,并且大会在“希壤APP”里举办,这是国内首次在元宇宙中举办的大会,可同时容纳10万人同屏互动。

与现实世界平行、反作用于现实世界、多种高技术综合,是未来“元宇宙”的三大特征。“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

由此看来,要构建一个完全成形的“元宇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顾互联网发展历程,从PC局域网到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使用的沉浸感逐步提升,虚拟与现实的距离也逐渐缩小。在此趋势下,沉浸感、参与度都达到峰值的“元宇宙”或是互联网的“终极形态”。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认为,“元宇宙”涉及到非常多的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云计算、拓展现实、机器人、脑机接口、5G等,元宇宙的生态版图中有底层技术支撑、前端设备平台和场景内容入口。

至于实现路径,沈阳认为有三点,第一,沉浸和叠加。沉浸式路径的代表是VR技术,比如佩戴VR设备,可以让人进入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沉浸式专属场景,这种场景既是沉浸的也是内卷的。叠加式路径的代表是AR技术,它是在现有条件上叠加和外拓,比如给普通机器人加入皮囊皮相、注入灵魂情感,令其成为仿真机器人。

第二,激进和渐进。通往“元宇宙”的路径,一直有激进和渐进两种方式。比如Roblox就是激进路径的代表,从一开始就不提供游戏,只提供开发平台和社区,以创作激励机制吸引用户,实现完全由用户打造的去中心化世界。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这个空间进行编辑,做剧本或设置游戏关卡等。

第三,开放和封闭。“元宇宙”的路径还存在开放和封闭两种关系。这种关系在手机市场上体现较为明显,比如苹果系统就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软硬件都是封闭的,他把这种逻辑总结为“我即宇宙”。

新风口

目前“元宇宙”的主要场景就是打造“游戏+内容”的泛娱乐发展模式,随着新技术的创新,各大互联网巨头公司、游戏、社交媒体头部公司开始进行商业化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知名或原创的IP。

随着通信和算力、人工智能和VR/AR设备等领域的不断迭代,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不断交互融合,预计2022—2027年国内“元宇宙”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高增长,大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98%,到2027年保守估计其市场规模将达1263.5亿元,未来“元宇宙”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新浪VR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国内元宇宙投融资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国内“元宇宙”领域投融资总额达228.4亿元。众多“元宇宙”概念上市公司正在纷纷加码布局。北大资源于10月17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向Nibiru投资不超过200万美元,开发及建设“元宇宙”业务;智度股份近日公开表示,公司大力发展“元宇宙”业务,开发VR环境的社交游戏等项目;中兴通讯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称,其正基于数字星云XRExplore引擎,打造5G+AR智慧博物馆等,部署多个“元宇宙”应用。

今年以来,我国先后有20多个城市陆续出台“元宇宙”行动计划及相关扶持政策,“元宇宙”产业投融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在政策带动、资本助推下,“元宇宙”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地争相布局的新风口。

7月8日发布的《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设立“元宇宙”新赛道产业基金。同时,还划定了“元宇宙”关键技术突破工程、数字IP市场培育工程、工业“元宇宙”标杆示范工程、数字人全方位提升工程、数字孪生空间建设工程、行业龙头企业引育工程、产业创新载体培育工程、数字空间风险治理工程等八大重点工程。

8月24日印发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将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成为以文旅内容为特色的“元宇宙”应用示范区:“元宇宙”技术创新应用能力明显提升,培育、引进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态链企业,落地建成30项以上“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项目。

9月21日发布的《河南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建成10个左右国内一流的“元宇宙”技术研究和创新平台;建成1个“元宇宙”核心园区、3到5个特色园区,培育10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元宇宙”骨干企业、200家细分领域“专精特新”企业、5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工业制造、文化旅游、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社交娱乐、教育、医疗等领域打造100个“元宇宙”示范应用场景,加速培育“元宇宙”发展生态体系等。

此外,厦门、武汉、广州、杭州、南京、沈阳和重庆等地也颁布了“元宇宙”相关的支持性政策或征求意见稿。在目前已发布“元宇宙”支持政策的地区中,多地提及“元宇宙”技术将与城市特色相结合开发出更多虚拟场景,从公共服务到日常生活,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新业态持续涌现,构筑起生动的智慧生活新图景。

新挑战

随着“元宇宙”概念火遍全球,各大公司纷纷布局,投资界也趋之若鹜。麦肯锡报告表明,到2030年,“元宇宙”的价值或增长到5万亿美元,未来有望在关键行业和企业中产生众多积极影响。

据江苏省通信学会和赛迪智库联合发布的《元宇宙产业链生态白皮书》数据显示,“元宇宙”行业目前呈现技术、平台、终端、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状态。其中,社交、娱乐、文化领域率先发力,工业制造领域的“元宇宙”技术应用也紧随其后。当前,国家与各地均推出了扶持“元宇宙”产业的举措,加快“元宇宙”布局与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可以说,“元宇宙”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作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元宇宙”技术不仅将成为下一代生产力工具,也将推动数字化时代逐步进化到“元宇宙时代”。

人才是企业发展第一要义,也是“元宇宙”当前发展的第一要务,Meta、微软等公司都在招聘“元宇宙”相关人才。目前Meta在招聘网站上开放了100+“元宇宙”相关职位,该公司还宣布,未来5年将在欧洲招聘1万人从事“元宇宙”工作;热门游戏世界Roblox则在每条招聘广告上都加上了“元宇宙”一词;迪士尼、Gucci和耐克等也在招聘与媒体和内容有关的试验性“元宇宙”岗位。

国内方面,百度、网易、腾讯音乐、万兴科技、完美世界等头部企业均以高薪火热招募相关人才。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2元宇宙行业人才发展报告》指出,2022年1—7月“元宇宙”相关招聘岗位同比增长16.6%;“元宇宙”人才招聘高度集中在信息技术产业,并向教培、传媒、制造等领域逐步渗透,研发与设计岗是“元宇宙”主力军。

在地域分布上,“元宇宙”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前三,招聘职位数占比分别为21.9%、11.5%及9.3%。受政策扶持等因素影响,新一线及二线城市均呈现出强劲增势,今年1—7月职位数同比增速为22.4%及19.0%,超过一线城市职位数增速。

从招聘增速看,武汉、杭州增速亮眼,分别为65.9%、39.3%。这与当地政府的助推密不可分:武汉在今年初将“元宇宙”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动“元宇宙”与实体经济融合;杭州在“元宇宙”产业发展上具备政策扶持和研发团队优势,国内首个文化产业“元宇宙专委会”也于近日落户杭州,为吸引人才提供了强大助力。

虽然研发岗招聘量大,但人才供给相对缺乏。观察“元宇宙”相关岗位的人才供给情况,2022年1—7月“元宇宙”岗位总体竞争指数为50,即平均每个岗位收到50份简历投递。具体看5大类岗位的竞争指数,招聘量最大的研发岗竞争指数最低,仅为23,处于人才供给相对缺乏状态。产品、运营岗的人才供给相对充足,竞争指数分别为61.7、64.7。可见还是技术门槛高的岗位人才供给不足,技术门槛低的岗位求职竞争相对激烈。

随着国内政策的发展落地,相信未来仍有更多“元宇宙”相关岗位涌现,为促进充分高质量就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新世界

10月31日,香港财政司(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正式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就在香港发展蓬勃的虚拟资产行业和生态圈,阐明政府的政策立场和方针。宣言表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对全球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创新人员抱持开放和兼融的态度。香港政府认同DLT和Web 3.0有潜力成为金融和商贸未来发展的趋势,其认为只要得到妥善监管,这些技术将能够提升效率和透明度,从而减少甚或解决目前在结算和支付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香港拥有蓬勃的虚拟资产生态圈,这能透过市场中的非同质化代币(NFT)发行、元宇宙开发者,以至贸易金融采用DLT活动等呈现。

在宣言中,香港政府还提到了正在展开的三个实验性项目,香港金融科技周发行出席证明的NFT;让政府绿色债券发行代币化,供机构投资者认购;数码港元,可作为衔接法定货币与虚拟资产之间的“骨干”和支柱,为推动更多创新提供所需信心。

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周迪表示:“宣言的推出,是香港争走在金融科技最前沿的体现。一方面区块链、NFT、Web3.0等相关技术能给香港带来产业、资本和人才聚集的红利;另一方面通过创新产品及服务站台,也将给内地起示范作用。”

未来已来。据《Gartner 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的重要战略技术趋势包括:可持续性技术、元宇宙、超级应用、自适应AI、数字免疫系统、应用可观测性、AI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平台工程、行业云平台、无线价值实现。Gartner预测,到2026年,25%的人将每天至少花一小时在虚拟世界中工作、购物、教育、社交或娱乐;到2027年,全球超过40%的大型企业机构将在基于元宇宙的项目中使用Web 3.0、AR(增强现实)云和数字孪生的组合来增加收入。

或许,此时还有人不怎么认可“元宇宙”,甚至认为这其实是一个噱头。但现在已经不是谈论“元宇宙时代”会不会来的问题,而是“元宇宙时代”什么时候到来、以什么形式到来的问题。

当然,不可否认,“元宇宙”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还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技术局限性是“元宇宙”目前发展的最大瓶颈,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相应的底层技术距离“元宇宙”落地应用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另外,“元宇宙”可能使现实经济业务快速向“虚拟化元宇宙”业务转移,存在实体产业虚化的风险。同时,对于“元宇宙”个体隐私数据的收集、储存与管理、确权和追责问题,仍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框架。

历史何曾惊人地相似,科学和技术变革总是不经意间到来。有文章指出,1993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宣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时候,许多人将信将疑。是的,那时候这个东西还不叫互联网。克林顿的这个建设规划尽管也导致了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但无可争议的是,正是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让美国领导了全球的信息技术革命,也让人类跨入了崭新的互联网时代。想当年,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曾经的巨头诺基亚来不及留下背影就黯然远去,苹果公司市值悄然超越二万亿美元,傲视群雄莫与争锋;如今,新能源汽车刚刚吹响革命号角,特斯拉股价已经一骑绝尘,市值轻松跨越万亿美元大关,众多传统汽车巨头难以望其项背,马斯克已然成为全球首富。

由此看来,拥抱“元宇宙时代”,开启虚实相融的世界,这将是下一轮技术革命的新开端。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元宇宙宇宙
元宇宙之战
“元宇宙”:正在数字化的宇宙观
“元宇宙”距离我们有多远?
元宇宙中的“孤儿们”?
“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
宇宙像个甜甜圈
宇宙第一群
这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