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疗效分析

2022-12-17刘智庆林晓东许晓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61期
关键词:阻生牙龈沟患牙

刘智庆,林晓东,许晓文

(1.安溪县医院,福建 安溪 362400;2.泉州市人民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0 引言

下颌阻生牙主要是因面颌骨内萌出位置不当、导致咬合异常情况,若没有及时给予治疗,极易导致局部感染、颞下颌关节紊乱及邻牙功能损伤,降低患者咀嚼功能及生活质量,严重甚至诱发牙源性囊肿、肿瘤等,危害患者生命安全,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1,2]。现阶段临床针对下颌阻生牙多以拔牙术为主要治疗对策,考虑下颌阻生牙与周围牙齿结构的特殊性,手术开展难度较大,手术风险性较高,极易导致术后疼痛、出血等不良结局发生,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3,4]。近年随着口腔医学快速发展,可于下颌阻生牙应用拔牙手段不断增多。考虑患牙部位生理解剖学特殊性,手术视野受限,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开展难度,是导致手术机械性损伤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学者为提高下颌阻生牙拔除术质量,特开展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临床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等应用优势,可有效降低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不良预后,提高手术完成质量[5,6]。本研究为提高下颌阻生牙拔除术质量,特以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传统角形瓣手术为比对术展开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口腔科收治的行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患者为探查对象,病例筛选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共计198例,依据患者手术方式双盲法分组,其中行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患者99例设为观察组,男性59例,女性40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年龄为(38.16±3.16)岁;行传统角形瓣手术患者99例设为参照组,男性56例,女性43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为(38.22±3.14)岁;统计比对两组下颌阻生牙拔除术患者上述资料,差异均衡具有比对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口腔医学鉴别诊断指南》中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开展指征,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下颌中低位阻生牙,可独立配合手术治疗[7];(2)患者均为首诊,符合研究2周洗脱期需求;(3)患者知情研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查后批准。

排除标准:(1)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缺陷性疾病、恶性心律失常、传染性疾病患者;(2)因主观因素结局参与研究或中途脱落患者;(3)合并其他口腔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相同手术小组实施微创拔牙手术,术前予以患者盐酸甲哌卡因肾上腺素注射液(法国赛普敦SEPTODONT公司,进口药物注册证H20171134,1.8ml*50支/盒),对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面颊神经行阻滞麻醉,再采用0.5%碘伏对患牙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处理。观察组患者予以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阻生牙远中牙龈切开、第二磨脸颊侧牙龈沟内切口暴露阻生牙,翻瓣范围至牙槽嵴边缘2-3mm处。阻生牙暴露以后,采用高速涡轮仪(佛山市美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地:佛山)消除骨阻力、冠部,于牙根间隙、牙槽骨置入微创拔牙刀,离断牙周膜,充分分离牙根及牙槽骨,将阻生牙拔除,借助刮刀对牙窝内炎性肉芽组织进行切除,清理内部残留牙片、骨屑,借助生理盐水冲洗牙窝。参照组患者缝合远中、近中牙龈;观察组患者缝合远中牙龈;术后予以患者口腔管理,手术结束后对患牙进行冰敷,采用头孢羟氨苄(湖南中南科伦药业,国药准字H20083903,0.25g/片)0.5g口服,2次/日,行感染预防。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角形瓣手术,待牙龈分离后,于阻生牙远中牙龈切开、第二磨牙脸颊侧135°转折切口,经常规翻瓣后拔除患牙。暴露阻生牙以后,用高速涡轮机将骨阻力与冠部阻力消除,于牙根间隙与牙槽骨处置入拔牙刀,离断牙周膜,分离牙根与牙槽骨,将阻生牙拔除以后对牙窝内部的炎性肉芽行搔刮处理,对创缘进行修整后将尖锐骨缘清理掉,对拔牙窝内的牙片与骨屑清理掉经生理盐水冲洗,使拔牙窝复位后缝合牙龈。术后行抗感染治疗。

1.2.2 观察指标

记录比对不同术式耗时;采用数字模拟疼痛评分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对患者围术期疼痛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分数与疼痛情况呈正相关;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张口受限、术后出血、干槽症、肿胀疼痛等。评估阻生牙的拔除难度,较难表示拔除阻生牙时阻力显著,一般表示拔除阻生牙时轻微阻力,容易表示较易拔除阻生牙。拔除难度=较难+一般。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分布用)表达,采用t检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的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及术后疼痛NR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短于参照组、N R S 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及术后疼痛NR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及术后疼痛NRS评分比较s)

注:NRS为数字模拟疼痛评分量表评分

组别 例数 手术耗时(min)NRS(分)观察组9915.28±0.912.01±0.35参照组9916.04±0.962.63±0.44 t 5.71710.972 P 0.0000.000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张口受限、术后出血、干槽症、肿胀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阻生牙拔除难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阻生牙拔除难度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阻生牙拔除难度对比

3 讨论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受教育水平升高,口腔健康重视度不断提高,临床接受口腔正畸患者比重增多,不断推动口腔医学快速发展[8]。下颌阻生牙为口腔正畸常见类型,因下颌阻生牙发生位置多以下颌中低位为主,手术拔除开展难度较高,手术操作复杂,且操作中极易导致周围牙齿损伤、口腔黏膜关节损伤等,术后易导致干槽症、牙齿疼痛、出血、肿胀、张口受限等不良结局,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导致不良医患纠纷情况发生[9-11]。且下颌阻生牙拔牙术疗效与施术者专业技能具有直接关联,主观依赖性较强,手术疗效呈现较大个体差异性。据研究数据分析显示[12],下颌阻生牙拔牙术开展有效性与其手术牵拉时间、手术切口范围具有高度关联性,为改善患者术后不良手术结局,多采用翻瓣术,充分暴露下颌阻生牙部位,以获得充足手术视野,以便于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不良结局。

既往传统医学针对下颌阻生牙多以传统角形瓣手术为主,通过暴露牙冠及牙槽嵴,以扩大手术视野,便于手术操作[13];但于临床应用显示[14-16],传统角形瓣手术对周围组织影响较大,易导致术后疼痛、肿胀等情况发生,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进食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

近年随着口腔技术不断优化,临床学者通过采用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充分扩大牙冠暴露面积,有效降低手术操作繁琐性,于第二磨牙颊侧无需做切口,可获得最佳手术视野,快速、有效拔出患牙,缩短手术时间,可有效降低手术操作对周围牙齿的影响,有效减少术后肿胀、疼痛等情况发生;且手术操作缝合较为简单,仅缝合远中牙龈,可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术后牙龈撕裂可能,可减少疼痛情况发生,有利于患牙组织修复,安全系数较高,受益范围较广[17,18]。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的实施有利于施术者评估患牙情况,对牙窝内坏死组织、残留牙根进行清理,提高炎性因子清除有效性,有助于术后早期消肿,最大程度降低术后炎症复发率[19,20]。本研究比对数据反馈可知,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短于参照组、NRS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于下颌阻生牙拔除中可获得最佳手术视野,可依据创面情况自主选择切口方式,手术操作精细化高,可有效降低机械操作对周围组织的影响,降低术后肿胀疼痛发生率,有助于术后恢复;经不同术式不良结局统计,观察组患者术后张口受限、术后出血、干槽症、肿胀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预后效果更佳,具有临床可行性。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患者的阻生牙拔除难度进行评估,可以综合评估拔除术的可行性,对于下颌阻生牙的拔除术式具有指导作用。

综上,下颌阻生牙拔除术中采用龈沟内切口袋形翻瓣术完成度高,可显著缓解手术疼痛情况,降低术后不良结局,可作为下颌阻生牙拔除术的首选方案。

猜你喜欢

阻生牙龈沟患牙
阻生牙要不要拔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致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近中阻生牙拔除时机分析
正畸治疗过程中支抗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IL-1β,IL-6,IL-8的研究
牙周炎牙齿正畸加力前后龈沟液中RANKL和OPG的变化
上颌埋伏阻生牙99例正畸-外科综合治疗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阻生牙拔除术中开展水激光治疗的临床研究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