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价值意义探析
2022-12-17王育荣傅修远魏梅薛瑞强
文/王育荣 傅修远 魏梅 薛瑞强
墨家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的科学主义特征以及工匠精神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都很难能可贵,学者颜炳罡指出:“墨学的衰微使中国文化无法走向逻辑实证主义即科学主义”[1]。当下,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成为人才培养重点,而墨学所含的崇高的大同社会理想、尚巧达善的技能精神、推类创新的思维品质与现代工匠精神中的个人品质、人生态度和职业精神十分契合。研究墨家思想,对推动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需要墨家思想
1.道德和身心健康发展需要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得到结论:在工科高校中,大学生当中有82%的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了解,74%的认为技术水平重于职业道德,且对本专业所需的职业道德需求无明确了解。传统文化并不是万能的,但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塑造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墨家赞同的“兼爱”,设想了完美的“大同”社会。研究墨家思想有助于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
2.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的需要
第一,学生需要提升思维能力。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大学生缺乏发散性思维长于线性思维,发散思维和线性思维的结合以及结合时机问题都是大学生值得注意的。墨家逻辑可为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提供指导。第二,学生需要提升创新能力。工匠精神有助于工科学生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在精益求精中弘扬创造精神,从而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让他们敢于发挥想象力去体现自己的更多价值。
3.技能和职业精神形成的需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提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和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2]。要求工科高校应将培养工匠型人才放在教育首位,加强工匠精神的渗透。就目前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学生的课业水平参差不齐,这与他们在专业领域缺乏探索和钻研的专业精神有密切关系。墨家思想中勤于实践、重视科学、崇尚发明、精益求精的科学创新和技能至善的精神非常适用于工科大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
二、墨家思想内涵的工匠精神元素
1.出于“兼爱”达于“大同”的人生理想
墨家重视“爱国”精神的养成。工匠精神与爱国主义都是源于劳动这一本源[3],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同时,对内涵中的“爱国”精神也要重视。墨子十分反感空言理论而不行动或言行不一的行为。他说:“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4]。意思是不要说空话,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墨家是在“实干”中实现“兼爱”,把“爱国”落到实处,这是墨家思想的精华之一。
墨家尊重个人利益,更强调集体利益。墨子功利观的出发点是“兼相爱,交相利”,而这种思想的假设前提是人人都能做到。这种功利观在当时社会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却值得当下社会借鉴。墨家认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依附于集体生存,个人利益不仅取决于自己或者作用于自己,而是与集体利益戚戚相关,集体利益的实现是取得个人利益的基础,如此,个人利益才能长期得到保证,一旦个人被集体抛弃,个人私利只能短期保有而无法持续。个人应当追求长期的、集体的利益,避免因小失大,应具有“舍己之利,为天下之利”的思想觉悟,当二者产生矛盾时应当以集体为重。墨家义利观的深刻和全面是其他类似思想不具有的,在培养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同时,强调“国家”观念对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敬业奉献精神有一定帮助。
2.执于“尚巧”至于“达善”的职业精神
墨家秉持利人的职业精神。墨家倡导“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的道德观,而工匠精神的“德”主要体现在敬业精神上,即职业道德[5]。因此墨家虽然主张通过发展科技,促进生产,造福人民,但是首先需要具备的则是职业精神。墨子重视技术应用和科技发明,通过促进生产发展,积累财富,改善人民生活,反对非正义战争,实现和谐社会。以发展科技、运用工具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形成了独特的工匠精神。
墨家追求精益求精的匠技境界。学界对工匠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工匠精神和墨家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在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对社会发展的创造与贡献,具有实践性。墨家勤于发明制造,提出机械设计三定律,规范了机械师的设计标准,这种工程师精神非常可贵。墨家的工匠精神强调工艺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且各行各业都要有一定的行业标准,这样才能打磨锻造出精湛的产品。提出“崇德尚技,述而且作,尚巧达善”,这将工匠精神扩展到道德层面,墨家工匠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墨子技术之“巧”在于服务于人,这是中国工匠文化的独特内涵和底蕴。
3.始于“推类”长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墨家是唯物论经验主义者和逻辑学家。当时 ,墨家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人的主动性,特别是鬼神理论依然是当时社会思想研究的主流。但是他们看到了人的价值,认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战胜自然,战胜上天的。提出了检验人的认识的“三表法”理论,这是一种认识世界的科学认识观。墨家“墨辩”作为世界上三大逻辑学之一,运用大量的逻辑概念,来论证其思想适合当时的政治。唯物论经验主义和墨辩逻辑成为墨家学派最显著的思想特点和最优秀的思维品质,有力支撑着墨家在机械、力学、光学等诸多自然科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是其创新精神的根源。
墨家在认识的方法论层面提出“推类”方法。主张以名举实,以词疏意,以说出故。墨家“推类”思想通过儒家学说的传播已经深入人心,深刻影响着国民性格,尤其孟子的“正名逻辑”继承了墨家“推类”思想的大成。从逻辑学角度看,“推类”属于形式逻辑,不同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一直被认为不够严谨,但在对“推类”思想进行追根溯源和其适用的关系研究中我们会发现,“推类”思想的深厚底蕴能为实践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从而打破一种机械主义认知的束缚。“推类”由于其适用的广泛性,可作为工科学生科学思维的补充。
三、墨家思想工匠精神的历史局限性
墨家思想因时代局限性而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大部分是时代认知的缺陷,也有墨家学派的决策失误。比如墨家认为祭祀只是百姓情感的满足,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行为,对国家百姓没有实质性帮助。同样的,墨子反对音乐、美术等艺术,认为这种艺术对于发展生产,改善物质生活没有任何帮助,甚至会让人堕落,并且这些事物只能够带给人一时的快乐,没有长远的意义,应当摒弃。不难看出,墨子忽略了人的休闲需求,单纯追求物质资料的发展,这也是墨家功利主义的弊端。在所有的事物中,墨子将“富冶”和“庶冶”摆在最为显眼的位置,对于诗歌、音乐、美术的存在价值持消极态度。
墨家主张小规模生产,将人视为社会生产的机器,从而使墨家缺少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和欲望,同时坚持在社会下层发展生产,最终被社会主流冲散。墨家独特的钜子组织以及墨家弟子大都为小生产者的性质,形成了墨家疏于与外界沟通,无心政治,专于技术的特征。墨家内部严格的管理制度导致墨家成员的大部分活在狭小的圈子里,缺乏与大社会的融通,强调无条件忠诚,感情内向而单一。这种潜心研究的思想利于工科大学生在科研上的意志磨练,但与大学生的技能、身心健康、道德品质等全面发展的理念相悖,从而笔者认为此种思想不应为工科大学生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