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路径研究
2022-12-17陈俊
文/陈俊
引言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之一,农业发展水平对于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可知,在农业生产之中,融入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科技设备,而且农民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我国政府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更加重视,并且将农民引入到了高职院校之中展开培训工作,使其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质量。所以在这一背景下,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新型职业农民也叫做新型农民,与传统农民相对应,新型农民的新主要体现在掌握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运用更强的文化素养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等多方面要求[1]。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是农业经济不断向前建设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生产以市场供求为主导的又一体现,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市场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对于整体建设与发展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意义
1.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
农民是农村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其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高的经济收益,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建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进一步加快,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年龄相对较大,身体素质不高,整体学历水平偏低,没有接受过正规技能培训,很难满足乡村振兴发展的实际要求[2]。而在这一情况下,就对农村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高职院校进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能够使更多的农民接受专业教育,提高学习技能程度,优化农民的整体素养,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大程度的帮助,使其拥有更多的管理知识技能的人才。对于乡村振兴来讲,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支持,能够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整体建设。
2.有利于推动终身教育
要想避免落后于时代发展,不被时代所淘汰,所有人都需要进行长期学习。新型职业农民也需要从这一角度出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3]。高职院校本身拥有完善的培训体系,而且打造了先进的培训基地,不仅可以为农民发展提供不同时长要求的培训工作,而且还可以加强学历教育的整体水平,使农民学习更多的科技知识,掌握现代技能,使其掌握现代农业所需的素质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新型农民形成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更强的责任感。高职院校能够进一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对于后续建设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
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可知,必须获取更加充足的智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之中,需要新型职业农民的促进,新型职业农民能够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更大程度的帮助[4]。高职院校在展开新职业农民教育工作之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知识技能水平,促进农业科技知识在农村的普及程度,进而加强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建设效果,为其实际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路径
1.增加农村教育规模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进入到城市之中,使农村青年数量不断减少,农村高职院校在进行招生的过程之中,也会出现生源紧张的问题,而在这一情况下,高职院校在招生的过程之中,需要扩大范围,结合教育培训相融合的方式,增加新型农民的培育范围,在社会之中进行广泛招生。随着外部教育环境的改变,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拓展自身的服务范围,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借助这一方式,满足农村发展需求,使更多人能够进入到农业投资工作之中[5]。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情况可知,高职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可以通过弹性学制进行培育工作,找到我国当前的发展机遇,培养具有现代化能力的农民。对于一些毕业后没有升学和下乡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人员,可以使其接受高职院校教育,将这一工作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通过与高等学校进行联合办学,促进农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使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水平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2.推进送教下乡措施
对于返乡农民和下乡就业农民来讲,在日常工作之中很难进行常规学习。所以高职院校需要对教育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现有资源进行规划,组织教育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下乡指导,将知识教育工作与农民生活有效结合。在教学地点设置方面,需要受到政府的广泛重视[6]。正常情况下,对于一些地域特色比较明显的区域,可以进行高质量的生产经营培育工作,对一些参与积极性较强的农民进行知识和技术培训,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利用良好的教学场所进行规范性的教育工作。高职院校需要从教学点的实际情况进行紧密合作,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并按照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教学点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强化校村合作模式
在新型农民培养的过程之中,需要加强校企合作的水平,在这一基础上,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与当地农业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各项合作内容。校村合作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不仅可以实现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引导,而且还能够提高农业专业的建设。从当前农业高职院校改革工作来讲,能够进一步提升培养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7]。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村已经成为经济建设之中的重要基础,在开展校企合作之中,需要按照自愿原则,通过协商对双方的责任,进行具体划分。这一合作模式已经成为项目合作的基础,在校企合作之中,利用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促进其实现全方位的进步。通过形成领导和监管机制,加强工作委员会和农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实际效果。利用这一方式,能够使校村合作得到有效改善,为农民提供教育和新技能的培训。
4.构建学业考核体系
在职业教育工作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综合考核成果,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所以在教学计划之中,需要对课程和实践内容进行弹性教学。考核要包括过程性考核、结果性考核和实践结果等方面。在面对高职院校教师的过程之中,需要帮助其有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升教学效果。农业教育工作之中,需要按照新型农民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专业成绩,利用过程性考核的方式,满足教育工作的要求[8]。在进行考核工作之中,需要从出勤课堂表现、公共课成绩等方面,提高整体网络效果,按照相应的比例,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实践课程则通过实践成果的方式,单独进行考核,提高整体水平。农业教育在拥有一定基础之后,需要有效实行。新型职业农民在学习过程之中,职称和技能评选证书可以作为学分,通过这些证书免修课程,进而保证总分能够判断学生是否符合高职教育工作的实际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与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道路,需要从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整体效果,借此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奠定全面基础农业的发展。只有在获得技术、人才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保证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形成区域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而在这一情况下,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了解当前的发展重点,借此为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