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
2022-12-17吴鑫
吴 鑫
(阜南县鹿城镇第七小学 安徽阜阳 236300)
语文是最贴近生活的学科,也是在生活中应用最广的学科,对于社会生活和日常学习工作而言,其实用价值较强。生活化语文教学模式,不仅是对语文教学形式和内容的一种新型探索,也是活用知识和活化教学内容的重要尝试。同时,语文生活化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课堂理论走向生活实践,由记忆知识变为活学活用知识。
一、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过于重视课堂生活化,忽略教学内容本身
无论使用何种教学理念,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讲授知识,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增强其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因此,生活化教学理念属于一种教学手段,用以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对生活化教学内容、功能认识不清,过于追求生活化素材的引用而忽略教学内容本身,很少关注学生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度及运用能力。造成这种本末倒置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生活化教学这一概念产生误解,不关注教学内容呈现的完整性。这样的课堂虽然有生活化元素,却失去了文学气息和氛围,虽然课堂气氛相对活跃,但学生收获较少,浪费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
(二)不合理的生活化素材,降低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合理的生活化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其创造力。但目前,有些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理念仅从字面去理解,以为生活化教学就是“生活+教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在课堂中照搬或刻意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些许联系或相似性的元素,或者添加一些生活化特征明显的内容;第二,课堂教学中所引入的素材是依教师生活而定的,脱离学生认知水平,学生很难理解,更难产生共鸣,致使课堂教学低质低效。
(三)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地位下降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具有情境性、体验性、民主性、多样性、系统性等特点,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分工。上课前,教师要依据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和需求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优质体验为主要导向,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但是,部分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忽视自身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很难控制课堂秩序和教学进度,显得十分被动。
二、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一)推进综合性语文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大语文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大语文教育观”要求语文课程内容要与生活实际保持关联性,强调综合性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借助生活现象、历史事件、社会形式等内容,能够拓展语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公正、全面的角度去评议事物的两面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点,还能了解到时代背景、自然学科和社会人文等综合性知识。
(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
生活化教学不局限于单一的教学空间和教学形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往往基于现实背景,通过生活化气息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课堂参与度,使教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将被动性学习转化为主动性探索,实现教学任务、目标与生活潜在需求间的转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充分发挥精神文化的熏陶作用。
三、生活化教学的难点
(一)师生关系处理方面存在欠缺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上下级服从关系,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教师擅用复杂晦涩的人生哲理单方面指摘学生,很容易使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对教师产生恐惧心理和疏离感,加速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因此,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被调动,而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有着一定影响,教师要用爱和包容去对街待学生,尽可能掌握不同学生的喜好、兴趣特点,主动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展现自己亲切和蔼的一面,才能让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或指导保持高度信任和依赖。但从目前来看,大部分学校的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进度缓慢,师生间亲密度不够,这种师生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学习中提问、实践的积极性,使得教学效果不佳。
(二)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存在一定风险
小学阶段儿童爱玩的天性表现得十分明显,相较于严肃的板书授课形式,学生更愿意在全新的场景中通过有趣的游戏或观看表演等形式来接收知识,也更乐于在生动有趣的互动中记忆知识点,生活化教学模式恰好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符合该群体的个性特征和心理特性。但是,生活化教学的场地和形式不固定,课堂外教学中不可控因素较多,而且传统课堂授课时间长,学生很容易在玩闹或出行期间发生意外,使得教学活动产生难以规避的风险,而且课外活动对于教师的组织能力、控场能力和应急能力要求较高。
(三)课本内容简化、浅化程度不易把控
就目前课本内容来看,大部分课文难度是根据学生接受程度确定的,当然也有少部分补充阅读内容,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检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有效学习这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生活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式时进一步联系生活,用生活中的现象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文体的教学,像精准严谨的科学小品文和说明文就不具备日常性或常规性,因为这类文体中生活现象和定义都是通过长期实验、总结得出的,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演示或讲解其复杂的过程。例如,在讲解一篇植物变异的补充阅读课文时,对于文本中的“子株与母株性状不同”,教师可能会将子株和母株这样学术性的词汇改换成孩子与父母,这样简化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迅速了解变异的表层含义,但对于变异的原因等文本中含有的其他信息了解不多;反之,如果教师细化讲解变异内容,虽然可以使学生最终对文本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但细化所耗费的课堂时间过长,长此以往,不利于把控整学期的教学进度。
四、推进生活化教学的可行策略
(一)引入真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传统课堂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课前导入方式单调、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缺乏统一性、教师所运用的引导方式局限性大等。而新课改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必须与导入方式相协调,最大程度地结合生活化场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应用知识,在真实生活场景中学以致用。因此,教师在课前导入时,要依据教学需求有意识地引入生活化素材,选择学生最易接受的场景导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注意力,为正式上课做准备。例如,在学习诗歌《咏柳》时,教师可以自备一枝柳条,或者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示柳条的形态特征,继而启发学生:“每到春天的时候,我们都能在公园或路边看到许多细长条状的树枝,就是图片中的这种树。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树吗?你们知道柳树生长的季节吗?如果让你们来描述柳树,你们会怎么形容?”通过直观的实物或图片,可以激发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师生一问一答中成功引入本课堂的教学内容。
(二)创设高效情境课堂,丰富语文实践活动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语文较为常见、效果显著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联系生活化情境,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很多方式,常见的有问答法、任务法、角色扮演、讨论法等,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具体任务来训练学生解决问题及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在知识中渗透生活、在生活中活用知识。例如,在学习课文“传统节日”时,教师借助问答法引入课堂内容,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可借助日历表带领学生认识节日时间和名称,通过口头语言或多媒体课件生动阐释不同节日的来历、寓意和庆祝方式,也可以借助联想神话故事辅助学生记忆,从而形成正确认知。在课堂活动阶段,教师布置写作任务,鼓励学生记录印象最深的节日体验并在班级内分享和讨论。
课外实践活动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来说,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还能有效调动感官,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人情、把握人类通用情感。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郊游、踏青写生,鼓励学生多到大自然及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思考和体悟,并且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课外活动结束后,及时和学生交流想法,指导和评价其想法或作品,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习惯。
(三)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实践运用
不同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有所差异,因此作业布置要遵循层次性、针对性原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沉重的作业负担不仅难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布置一些合作探索性或动手实践类作业,不但可以加深或强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小组绘画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诗配画、文配画,寓教于“玩”,降低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情绪。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一些简单的能力拓展类作业已经不能满足某需求,教师可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利用网络课堂进行线上教学和线上作业评定,鼓励学生制作H5、幻灯片等形式的读书笔记,并从学生作业中选取优秀的作品在班级展示、评议。此外,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活动,如“寻找身边的雷锋”“向抗战英雄致敬”“学习红军长征精神”等,了解身边与课本知识有关的红色故事,为学生树立榜样。或者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做义工、开展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服务活动,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情操培养融入课后实践作业中,也让语文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