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深化背景与创新路径

2022-12-17肖淑敏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财会学习 2022年32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行政资金

肖淑敏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转型升级,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不仅要做好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还要实现收支平衡。而改革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使财务资金利用率提高、管理实效性增强,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职能的充分履行。既有效发挥财务管理作用,又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一、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深化改革的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浮现诸多弊端,无法与新形势下的经济体制相适应。财务制度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方面最为突出。

(一)财务管理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因长时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运行模式与改革措施出现严重排斥状况。概括来说,传统财务管理制度的“路径依赖性”较强,依旧按照资金供给制下的“记账——算账——报账”这一路径运行,本身的财务管理职能缺失[1]。同时,国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一直以来划分为两大主要板块,即预算外资金和预算内资金。两大板块处理相对独立,分开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使事业单位对预算内资金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预算外的资金。在实际核算过程中,事业单位可以对各个预算内资金条目进行详细核算和严格要求,履行自身管理职能,但是对预算外资金,却存在管理混乱,资金流动不明等问题。此外,“重结构核算轻结构优化”也是财务管理制度的一大缺陷[2]。一些会计人员在核算事业型费用支出时没有支出计划,不清楚具体费用流向,最后只能按照支出项目纳入财务管理中,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金链波动较大,缺乏整体的结构优化。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没有科学的预测机制,对前期使用资金效率、数量监控力度不足,常常出现事后核算进行经费管理。这大大降低了经费的使用效率。同时,很多单位只关注财务账本的数字平衡,没有进行财务工作考核,导致很多资金没有真正用到实处。既造成单位资金困难,又出现资金利用率低的问题[3]。

(二)人力资源管理漏洞较多

行政财务管理部门受多个领导部门管理,既要听从部门领导的指示,又要接受单位领导的任命。这就导致财务管理人员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财务监督职能,对相关领导进行监督,从而导致很多“以权代法”问题出现[4]。同时,负责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甚至不懂财务制度,没有接受到专业的财务知识教育。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不利于推动财务管理改革,对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发展具有负面影响。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创新的意义

(一)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愈发频繁,企业的资金流动越来越多。在新时期下,市场经济体制意义重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想实现新时期发展,必须充分融合于市场经济浪潮中,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5]。深化改革背景下,不少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摸索新型财务管理道路,创新管理模式,使之更为市场化和现代化,从而带动整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领域的改革创新,推动自身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事业单位应不断优化财务管理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自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积极推动财务管理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二)符合体制改革需求

市场经济背景下,各个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都紧密联系在一起。相关法律法规也随之完善,推动市场经济繁荣稳定发展,使企事业单位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激发发展潜力。而财务管理制度创新是市场经济体制落实的必然要求。优化财务管理制度,促使其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为事业单位提高竞争力奠定良好基础。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不仅充分符合国家要求,还要符合体制改革需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应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提高财务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协作能力,使财务工作可以有序开展。且采取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意义,针对形势变化完善管理措施,以严格的工作标准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有效性[6]。

此外,在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财务工作占据重要地位。其直接影响着单位工作效率,决定是否能够可持续运行下来。尤其在深化背景下,只有率先做好改革创新,提升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才能充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需求,形成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

三、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创新路径

(一)树立财务管理改革观念,提高财务管理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改革的关键。首先,单位要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环境,对市场经济体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改革观念。在此基础上,大胆摸索和创新管理模式,查找传统模式中不合理之处,对其进行优化和改善。其次,加强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激发。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第一接触人,必须使财务管理人员了解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不适应之处进行有效调整,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效益。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改革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改进和创新财务管理工作方法。最后,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决策力和前瞻力,摒弃落后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制定资金管理工作制度,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充分规划,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行政事业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

(二)加强管理制度创新,增强财务管理规范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更为频繁。加强财务管理创新必不可少,而关键在于制度。只有高效、科学、系统的管理制度体系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运行。因此,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创新,使之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强资金管理机制创新。制定财务内控机制,实施科学合理的财务内控手段。并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发展需求,将财务管理内容与市场经济特征相结合,对财务资金机制进行优化管理和创新调整。鉴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差异性,在改革管理过程中对差异性实施针对性分析和制定。结合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不同岗位的需求开展个性化财务管理,最大限度发挥财务协调作用。这样有利于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运行程序,使各项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在实际执行中,行政事业单位应严格要求财务管理人员按照流程进行操作,提高人员的行为约束力,保证管理有效性。第二,设置岗位责任制度。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对岗位的具体职能了解不清晰,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对此,在新时期下,应充分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提高财务控制力。同时,设置奖惩制度,保证责任到人,人人负责。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对责任人员进行相应惩罚,而如果没有出现问题,则对负责人员进行相应的嘉奖。这样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之更加主动地开展财务工作。第三,完善收支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较多,工作量大,工作程序繁杂,单依靠财务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帮助。通过调动所有部门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更好地核算各项资金信息,对收入和支出了解得更为细致。便于后续收支管理工作的管理、审批和核算,大大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三)开展财务动态监督,保证资金流动合法合规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常受单位领导的直接管理,保证财务信息不会被泄露。在单位领导管理下,财务管理人员不敢如实反映领导的一些财务不良行为,大大降低了财务监督效能。为此,应开展财务动态监督,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管理职能,无论对上还是对下,使管理制度得以充分落实。具体而言,财务人员的任命应由上一级财政部门负责,没有上一级财政部门的指示不能随意调动财务人员[7]。且财务人员的工资和晋升应由财政部门进行管理,根据财政预算拨款特点进行统一配置。财政部门设立会计公司,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安排和调派,从而将财务人员个人利益和单位领导相分离,为财务人员监督职能的实施提供条件。同时,强化内部监督。预算外资金和预算内资金并重,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和核算[8]。由财政部门设置安排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分开费用收入和支出两条核算路径,并要求将行政事业单位将各项费用事项使用明细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和民众的监督,推动资金透明化。财政部门对单位财务情况进行定期检验,开展监督工作。一旦发现任何违反规定和制度要求的行为,立即启动惩罚机制,以杜后患。

(四)实施“技术赋能”,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当前财务管理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推动财务管理现代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相继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以促进自身结构转型升级。行政事业单位同样需紧跟时代步伐,加紧应用信息技术于财务管理工作中,促进财务管理改革创新。借助信息技术实施远程控制和过程监督,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防控体系,全面全方位全维度转变财务管理模式。首先,要整合有价值的财务资源,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上传到财务信息平台中,为后续数据共享奠定基础。同时,加强原有财务数据信息的优化处理,保证信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财务工作中,提升计算、统计、分析等一系列财务工作效率,使财务管理既快速又准确。利用信息技术帮助财务管理规避风险。通过大数据对市场等变化进行精准预测,实现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管控,从而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风险。其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安全功能,为重要财务信息和数据提供安全保障,避免发生信息泄露、丢失和损坏等问题。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财务信息系统,发现病毒或黑客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通过多种加密方式封锁财务管理信息,设置多道网络访问关卡,以此充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化水平

财务管理人员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人,其专业素养水平直接决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其财务管理专业水平。不仅能够处理一般财务管理问题,还能够应对突发性财务管理状况。这样才符合现代化管理人才的要求,能够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通过培训丰富人员的财务管理知识、相关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要求等,提升人员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水平,并借此强化人员的技能水平,使之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

在深化改革背景下,应培养和引进更多的财务管理人员。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结合现有人力资源,定期组织培训,如财务知识学习会、财务培训主题会等,全方位提升人员的综合素质。设置培训考核评价制度,将培训成果与人员的绩效相挂钩,充分激发人员的培训积极性,增强人员的创造力。除了培训之外,还要做好人才选拔工作。在日常财务管理中,观察和挑选业务能力强的人员,使之担任重要岗位,给予人才更多施展机会,并以此带动整个岗位部门的工作氛围,形成高昂的工作激情。选拔的标准包括自身专业能力、自控能力、管理素养、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合理优化配置现有人力资源的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收和接纳更多优秀财务管理人才,打造一支现代化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人才队伍,提升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这样不仅能够推动改革工作,而且有利于为制度措施的落实提供人才支持。

(六)构建评价体系,加强财务管理实效性

行政事业单位不同于一般单位,本身无法体现经济效益。其更多的具备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所形成的产品效益主要来源于社会管理效果。基于此,为了衡量管理效果是否达到标准,需构建相应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以社会管理效果为主。借助指标考核使财政经费真正用在实处。此外,鉴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主要由财政部门拨款发放这一特性,财务管理评价体系中尽量对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进行综合考核,避免资金浪费和不正当的使用。并根据不同部门的使用情况合理分配资金份额,对不易分摊的费用使用先后顺序核算,对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客观评价,保证评价体系运行效果,进一步增强财务管理实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进行创新改革不仅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深层次发展,而且能够有效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提升发展潜力,更好地融入市场经济环境。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在新形势下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优化和调整财务管理模式,使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人才培养、动态监督、财务考核等途径转变财务管理方式,推动其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为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行政资金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米其林行政主厨的GENTLEL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2016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会议部署八大改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