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姚安县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2-12-17魏吉圣张宏勇徐云祖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姚安县花卉企业

魏吉圣 秦 莹 张宏勇 徐云祖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 650201)

2021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是支撑,要做到乡村产业兴旺,就要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近年来,姚安县着眼实际,依托云南省农业产业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挖掘自身发展优势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当下姚安县花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但是随着花卉产业的不断发展,花卉企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困难。本文主要分析姚安县花卉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隐忧,从而促进姚安县花卉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姚安县乡村振兴。

1 姚安县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规模

近年来,姚安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加快花卉产业建设,形成了以姚安坝子福禄大道为轴线、光禄小镇旅游小镇为核心、食品加工物流园为依托的“一园一区一中心”特色花卉产业园。2021年初,园区共整合财政资金投入1.29亿元、企业资金投入1.64亿元,建成鲜切花温室基地158.93 hm2和食用玫瑰基地164 hm2,引进龙头企业11户,培育发展专业合作社9户、专业大户32户,从业人员达3 700多人,实现综合产值1.2亿元。

1.2 区域布局

姚安县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优厚的政策支撑,以花卉种植为基础、科技示范为支撑、花文化挖掘策划为纽带,细化生产种植、科普教育、观赏休闲、餐饮住宿等功能分区,配套建设生产基地、产品交易、科技培训、休闲旅游、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环境一流的优质花卉供应区、滇西花卉产业发展中心、花卉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2]。

计划用5年时间,整合政府、企业、金融资金投入21.6亿元建成区域面积达1 666.67 hm2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力争到“十四五”末,园区年产鲜切花20亿枝以上,实现综合产值20亿元以上,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农民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园。

1.3 企业概况

姚安县花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其中云南禾韵园艺产业有限公司、姚安县万熙花卉发展有限公司、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云南滇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胜源花卉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引领花卉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这几家主要花卉种植经营企业以鲜切花产业为主,以部分盆花种植、种苗育种为辅,种植的鲜切花品类主要是玫瑰,种植品种多样满足了不同市场的需要。

设施设备上,花卉企业种植均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主要有土培和无土栽培2种方式,采用钢结构的大棚种植,使用管道固定式高压喷雾系统、齿条传动杆式内遮阳网系统、肥液罐肥液直泵式施肥系统、肥水回收利用系统等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农业科技手段,实现智能控温、智能配肥药、智能施水肥药等一系列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

1.4 发展举措

政府方面,实行党政双推动,成立由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组员的花卉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政府+主体+市场”的园区管理委员会。资金方面,进行资金联动,构建“3+3+4”投融资模式,即政府投入30%建基地、企业投入30%配设施、银行融资40%保经营。企业方面,引入企业带动,引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云秀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平台承接方面,成立姚安县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承接项目投资和园区开发。合作社联结方面,建立“企业+合作社集体+农户”利益联合机制,企业获得土地、设施、劳动力资源,村集体和农户获得土地租金、资产收益、劳务收入。

2 花卉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1 劳动力优势

2.1.1 劳动力规模。2019年末,姚安县常住人口为20.59万人,户籍总人口21.1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67万人,占总人口的64.7%;男性10.73万人。花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者基本以中年妇女为主,约占花卉产业总劳动量的90%。姚安县当地缺少工业,同时第三产业也不发达,吸纳的劳动力有限,外出务工的大多是家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农村山区仍有大量中年妇女在家务农。从劳动力总量绝对值来,看姚安县拥有足够的花卉产业劳动力。

2.1.2 劳动力成本。姚安县于2018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当地工资水平不高,花卉基地短期小时工的工资约为8元/h,普通工人工资普遍在70元/d以上,日平均工资众数集中在80~100元之间、月平均工资众数集中在2 400~3 000元之间,极个别计件工人可以达到每月4 000~5 000元的工资水平。相对于其他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工人工资水平并不算高,甚至略低于周边永仁县、大姚县等,劳动力成本占企业生产成本的40%~60%。同时,企业也在通过有效的管理和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降低生产中的劳动力成本。

2.2 自然环境优势

2.2.1 自然气候。姚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雨量770.4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316.8 h,无霜期247 d;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高海拔,低纬度,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久。整体上姚安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花卉生长且能够有效减少人工干预温光热的费用。

2.2.2 地理环境。姚安县境内多坝子,坝子地形平坦、成片、成规模,有利于花卉大棚的建设和花卉的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同时平坦的地形也有助于花卉和相关物资的运输。坝子地区一般较周围山地更加低平,雨水在坝子汇聚,能够带来周围土壤中的有机质,从而增加土壤肥力。全县土壤共有6个土类9个亚类19个土属29个土种,耕地土壤的耕层质地轻黏土占54.7%、重壤土占26.61%,土壤多样适合不同花卉的生长。

2.3 政策支持优势

2.3.1 宏观政策规划。云南省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花卉种植交易中心,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有着深厚的基础。近年来,云南省启动打造国际一流绿色“三张牌”“一县一业”产业政策等,进一步为花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3]。其次“十四五”时期楚雄州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姚安县制定以花卉、水果、蔬菜、肉牛为主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花卉作为其中四大农业发展板块之一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3.2 具体落地措施。姚安县政府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物流运输、融资贷款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投资组建了国有独资的姚安县兴姚农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政府信用背书担保,投资公司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征集当地土地;其次是投入资金建设花卉大棚生产基地并完善生产基地周围的基础设施。此外,还引入花卉生产经营公司,经营公司以租赁的方式使用这些基础设施。当地政府以这种方式可以为花卉生产经营企业节约大量的基础设施设备建设资金,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中。

3 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生产要素方面

3.1.1 灌溉水源不充足。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巨大,尤其是花卉产业属于高耗水农业产业,姚安县花卉产业平均花卉单次灌溉月均耗水量约为75 m3/hm2,姚安县花卉约266.67 hm2,并且持续大力发展花卉产业,预计建成逾2 634.20 hm2的花卉产业园,同时姚安县坝区还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再加上姚安县城坝区栋川镇、光禄镇约6万居民生活用水,届时将有可能造成水资源的紧张。目前,姚安坝子区周围约有7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为6 000万m3左右,其中主要水源供应为洋派水库和下口坝水库。姚安县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姚安县农业用水管网建设不足,使得姚安坝区季节性、地区性缺水问题时有发生。

调研访谈了解到,目前姚安坝区几家花卉种植企业大多用的是下口坝水库的灌溉用水,下口坝水库总库容为1 123万m3左右。在正常降水年份,该水库的库容量能满足当地花卉产业发展的需要,但是在干旱缺水的年份该水库的水不能满足当地花卉生产的需要,再加上目前仍在持续扩大花卉种植面积,将会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影响花卉企业的发展与生产再扩大。

3.1.2 用工成本不断上升。姚安县于2018年退出贫困县序列,到现今姚安县的经济不断发展。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0年,姚安县人均GDP为31 939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0 140元[2]。花卉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基础劳动力,目前姚安县花卉企业雇佣的工人95%以上都是企业周围坝区的居民。

目前姚安花卉企业普通员工日基础薪资在70~80元之间,而3~4年前日基础薪资仅在50~60元之间,几年间基础薪资涨幅高达30%~40%,再加上绩效考核、全勤奖、工作补贴等额外工资,普通员工月综合收入可以达到3 000元以上。另外,来做工的周围居民家里普遍种植了烤烟等其他经济作物,当每年农忙时节农民工人会回家采收烤烟,部分烤烟大户还会出高价(约120元/d)与花卉企业争夺劳动力,严重影响了花卉企业的正常生产,抬高了花卉生产成本。

3.1.3 技术人才相对缺乏。花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基础劳动力,但不代表花卉种植没有技术含量,花卉种植在育苗、病虫害防治、水肥灌溉等方面仍需要一定的技术人员。但是,姚安县当地薪资待遇较低、地理位置较偏和工作环境较差等现状,导致花卉企业难以招到满意的技术性人才,或者招到以后难以真正留下来,造成花卉企业在技术人才储备上不足。

根据目前姚安县花卉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花卉企业专业技术岗应届毕业生实习工资大部分在3 000~3 500元/月之间,定岗转正之后综合薪资可以达到4 000元/月左右,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强。姚安县位于楚雄州西北部,距楚雄市城区78 km,距省会昆明市城区243 km,距离云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相对较远,且花卉种植基地一般都位于远离城镇的农村或郊区。同时,花卉种植企业工作环境较为艰苦,需要一定的体力劳动,加上种植基地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生活娱乐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姚安县对人才的吸引力。

3.1.4 规模化土地储备不足。鲜切花的种植需要建设现代化的大棚设施,并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模式,因而要集中连片的土地。但是,现有土地多为农民所承包且单块面积较小,不能满足花卉集中成片种植的要求,需要进行大量的土地置换和流转。目前,政府所储备的国有土地和已流转的集体土地已经使用了大半,花卉企业要扩大种植经营规模需要更多规模连片的土地,应继续加大土地的流转力度,储备更多的花卉种植土地。

3.1.5 相关产业链不完善。姚安县矿产资源缺乏、地理条件较差、交通与经济不发达,使得当地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因而当地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4]。目前,姚安县充分发挥自身农业产业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花卉产业,较好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花卉产业以种植为主,加工和销售方面发展不足,产业链短,生产附加值不高,同时相关上下游配套生产企业较少,不利于姚安县花卉产业长期向上发展。在前端生产要素方面,当地没有利用好肉牛产业的粪肥大力发展有机肥,使得花卉种植需要从外购买有机肥;在加工环节,当地缺少相关的纸箱、塑料包装生产企业;在运输方面,主要依靠外地运输公司;在销售方面,销售链短,主要依靠花卉拍卖进行批发销售。

3.2 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3.2.1 企业营销渠道相对单一。从调研到的情况来看,现阶段姚安县花卉企业生产的鲜切花90%以上都是通过昆明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进行销售,只有不到10%是通过经销商和线上渠道销售。主要通过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进行销售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节约物流运输、市场人员开支、销售渠道开拓和维护投入,可以减少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太过于依赖单一渠道销售不利于企业抵御未知风险和提高议价能力,使得企业发展较为被动。

鲜切花运输环节的成本制约着花卉企业销售渠道的展开[5]。目前,姚安县的云南禾韵园艺产业有限公司和云南胜源花卉有限公司都在积极开拓经销商销售渠道,加大市场开拓的费用;楚雄滇耘花卉园艺有限公司则发挥种苗和盆花的特有优势努力发展线上渠道,在各大线上平台开设店铺,同时在线下平均月销售额已达近万元。

3.2.2 企业管理与文化建设不足。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企业员工的拼搏和奉献,而员工的拼搏奉献精神则来源于企业好的管理和企业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企业越发重视企业的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姚安县花卉企业管理多为扁平化管理结构,管理层级较为简单、上下信息交流比较充分,有利于企业发展,但是目前企业的管理人员主要还是依靠经验管理,绝大多数是非管理专业出身,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相对不足。

当地花卉企业普遍缺少企业文化建设,在文化建设和精神凝聚方面不够重视,缺少企业核心精神。在这方面,云南禾韵园艺产业有限公司做得好一些,每年组织1~2次团建活动,平均2~3个月会组织一次小范围的培训,但是其他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重视团建、培训等文化与精神建设,同时几乎所有企业都没有企业核心文化或者企业口号。

3.2.3 应急预案与保障措施不到位。在农业生产领域,自然灾害会给农民和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花卉企业的花卉一般都种植在大棚温室中,对于普通的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但是对于一些极端自然灾害,花卉企业的预防补救措施准备得不充分[6]。近年来,对花卉影响较大的是暴雨灾害,姚安县花卉企业已经不止一家曾因此遭受损失,企业抵御自然灾害主要依靠初期种植基地建设时所预设的一些基础设施,自己并没有制定针对暴雨、干旱、大风、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相关的农业生产保险也是由政府相关的农业投资公司买的,花卉企业在应对极端自然灾害方面明显考虑的不够。

3.2.4 企业之间交流机制不畅通。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行业难免会产生竞争,目前姚安县并没有类似地方行业协会的交流机制存在,各个花卉企业之间不熟悉、不了解,缺少合作。例如,在企业旺季时企业往往会涨价招工,但是由于缺乏交流、用工价格不透明造成企业用工成本激增,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同时,由于缺乏交流,使得企业之间较少合作,物资采购、运输渠道共享等尚不可能实现。

3.2.5 企业不重视育苗与品种创新。目前,姚安县花卉企业种质资源全部来源于国外,当地企业主要负责育苗和种植。姚安县已经打造姚安的现代花卉产业园,包括了近40 hm2的种苗繁育区,但按照目前实际情况来说,姚安县当地单个花企体量较小、经济实力不够,进行育苗扩繁容易但育种就比较困难。现在正在进行育苗的企业只有一家,其他企业对于育苗都不太重视,扩大种植规模主要还是依靠购买外地种苗和对已种植的品种进行扦插扩繁,对于种苗育种的态度不够积极。

3.3 政府方面

3.3.1 相关基础设施仍需持续改善。花卉种植企业一般位于城市郊区或者农村地区,普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姚安县花卉企业主要位于栋川和光禄两镇之间的坝区,大多分布在道路两侧。花卉工人上班以电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周围没有相应的公交线路,缺少公共交通;种植基地自来水供应不稳定,有时会停水或雨天自来水浑浊无法饮用;员工生活住房条件较差,周围缺少商铺、便利店等配套生活设施。

3.3.2 各相关部门之间联动和积极性不够。姚安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对于姚安县花卉产业的发展特别重视与关注,成立了以县领导为组长、主要负责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组,并为此专门制定了姚安现代花卉产业园规划,计划到2025年打造以花卉种植产业为基础的国际一流优质花卉供应区,构建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展示、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在花卉产业园具体规划落实和实施上,主要还是以农业农村局为主、其他部门选择性参与,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其他部门并没有主动参与进来,遇到超出农业农村局职权范围的事还需要本部门的人去协调,并且还要看协助部门的态度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花卉产业园的建设进度。

4 建议

4.1 政府方面

4.1.1 持续完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方面,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用工人数的增多,为了保障相关人员出行便捷,建议在认真考察和规划后增加部分公共交通设施,同时建议在相关路段和道路分岔口增加企业的交通标识以方便游客和初来者。在生活用水方面,针对停水以及浑浊等现象,相关部门或者供水公司应对管道进行检修和排查,保证生产基地的正常生活用水。

4.1.2 保障水源土地要素的稳定供给。花卉生产全年灌溉用水量巨大且用水连续性强、抗缺水能力弱。姚安县虽然全年降水充沛,但是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旱雨两季降水不均导致姚安季节性缺水严重,而姚安县现有的水库随着企业规模和用水量的增大,在未来旱季存在缺水隐患。建议当地政府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新建水库加大库容和储水量,保证花卉产业和其他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在花卉种植规模化土地储备方面,当地政府应加大对当地村集体、村民土地的流转力度,为花卉企业规模的扩大提供大量充足规模连片的土地,同时做好种植基地建设,保证花卉企业顺利入驻。

4.1.3 加大招工宣传保证劳动力来源。目前大多数来自种植基地周围的员工,经常会在农忙时节或者烤烟收获的季节撂担子,企业为保证生产提高工资,增加了用工成本,也为生产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相对于周围附近的居民,企业更愿意招更远、更偏僻地方的长期工人,他们的工作时间更稳定,减少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偏远地方的农民群众消息比较闭塞,企业自己去招工农民群众又不够信任,所以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宣传引导,必要时可以组织企业直接到当地去招工。这样既可以提高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又能解决企业劳动力的不足与不稳定问题,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4.1.4 政府牵头建立企业合作交流机制。作为当地政府大力发展的花卉产业,不同花卉企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同样能达到双赢的目的。目前,姚安县花卉企业之间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沟通渠道,仅有的也是个别企业负责人之间的交流。政府可以引导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以政府为主导成立姚安花卉产业发展协会,协会可以在原材料购买、物流运输方面组织企业抱团议价降低成本,解决在新品研发技术投入方面单个企业实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赢。

4.1.5 持续政策支持保障企业发展环境。政策支持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姚安县现有的花卉招商引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建设运营资金不足的问题,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使企业与政府与当地的发展利益相互绑定。同时,政府也要保持相关政策的持续性,当相关政府领导班子发生变化时不轻易改变现有的产业发展策略和发展规划。

4.1.6 鼓励花卉上下游的产业发展。单一产业往往需要上下游产业的支持才能发展得更好。姚安县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第二、三产业发展薄弱,同时姚安县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为当地的经济注入了活力,希望花卉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其他产业也能反过来促进花卉产业的发展。政府可以鼓励当地的肉牛养殖企业将粪肥制作成有机肥料供给花卉生长,同时花卉企业利用鲜花制作鲜花饼、鲜花酱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另外也可以发展与花卉包装相关的塑料、纸箱产业。

4.2 企业方面

4.2.1 扩大种植规模,拓展多元营销渠道。当前姚安县花卉企业发展内外条件俱佳,企业应在原有生产规模的基础上扩大再生产。目前姚安县单个花卉企业已投产的面积大多在13.33 hm2左右,虽然部分企业正在兴建新的生产大棚,但是13.33 hm2的花卉种植面积并不足以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只有生产规模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有效降低边际生产成本从而增加利润。

针对姚安县花卉企业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建议企业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同时兼顾。线下方面除了大部分走昆明花卉交易拍卖中心渠道以外,应建立自己的销售公司拓展经销商渠道,其中云南禾韵园艺产业有限公司正在组建销售公司进行市场开拓。线上方面除了在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开商铺以外,还要发挥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另外除了线上线下营销以外还应该在生产基地建一个小型的参观展示平台,方便对外展示和宣传,同时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生产基地直销。

4.2.2 完善管理,重视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规模的扩大和工作人员的增加,原来简单扁平化的管理必将受到冲击,从目前来看姚安现有花卉企业的管理者主要分为2类:一是有着多年从业经验依靠经验管理,二是有着较强技术能力、随企业发展逐渐成长起来的综合管理者。这两类管理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想要更好地管理好企业、带领企业发展,就要在工作中持续总结管理经验、加强理论学习。另外,在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方面,企业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既要保证企业的利润又要保证工人的合理收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姚安县花卉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忽视了企业文化团队建设,使得企业团队在文化内涵上有所缺失,当企业规模小时可能影响较小,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之间交流不充分时弊端会逐渐显现出来。只有统一的企业文化精神才能把大家拧成一股绳朝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所以企业应尽早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如每年组织几次团建活动加强团队凝聚力,定期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员工认识学习技能。

4.2.3 制定应急预案,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对姚安县花卉生产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对自然灾害的应对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对于风险应急措施不重视,过分依赖设施大棚建设时所自有的基础设计。姚安县较为多发的暴雨洪涝近年来至少使2家企业遭受了一定的损失,同时也要警惕大风、冰雹、干旱、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针对极端自然灾害,农业生产企业应该做到早预防有预案重保险。首先,要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制定相应的应急保障方案,避免灾害发生时茫然无措;其次,多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准备,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维护加固整修完善排水储水设施,准备好发生自然灾害后所需要的一些物资和保障设备,例如大棚维修工具、备用零件、发电排水的机器等;最后,购买保险,当遇到无法避免的损失时,保险可以帮企业挽回一部分损失。

4.2.4 加强引进人才,重视技术创新。花卉生产企业在管理、销售、技术上都需要人才,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育种、新品种开发上更是需要有极高的技术含量。姚安县花卉企业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作用,对于真正有用的人才要适当提高薪资待遇。目前,姚安县花卉企业体量与实力并不强,对于育种和新品种开发方面可以提前布局,在政府的牵头下由几家企业联合出资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

4.2.5 提高产品质量,树立品牌意识。相同品种的花价格不同,花的品质决定着花的价格。在昆明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不同品种的花会根据花苞、茎秆、枝叶等生长要素将花分为不同等级,等级越高价格越高。姚安县花卉企业应从土肥、品种、生长环境等各个方面提高鲜花的品质,增加产品单价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花卉企业在努力提高花卉品质的同时要有意识地打造自主品牌,好的品质是品牌建设的保障,同时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也要注意配合一定的营销策略进行品牌的推广与建设。

5 结论

姚安县的花卉产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对于花卉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或将来可能会面临的困难要以积极心态去面对。针对目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政府应发挥好服务规划和引导作用,在生活基础设施、水源保障、土地供应、招工宣传等方面提供支持。花卉企业也要自立自强、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继续扩大企业生产种植规模、拓展销售渠道、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加强技术与人才储备、增强抵御风险能力、提高品质、树立品牌等,保证企业的良好持续发展,从而带动当地农民群众就业增收,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激活市场主体,盘活姚安县当地的生产要素。

猜你喜欢

姚安县花卉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姚安县总工会:举办主题演讲比赛
《花卉之二》
《静物花卉》
法兰克福“春天”花卉展
张雪梅国画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