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12-17马留辉黄少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种植业种苗中药材

马留辉 黄少军 周 媛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保障[1]。近年来,中药材种植业已成为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发展中药材种植正逐渐成为贫困地区助力农民精准脱贫、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途径[2]。

广西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生产和利用经验丰富,自古以来都是我国著名的道地药材产区之一[3]。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结合广西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相继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农业(种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促进全区中药材壮瑶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规划与方案,积极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技术支持,整合有关项目,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投入,将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提高“桂药”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和文献检索等方法,对现阶段广西中药材种植业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广西中药材种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也为中药材种植业助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广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

1.1 中药材资源种类丰富

广西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以及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底,广西已查清中药资源总数量达7 088种,其中植物药4 064种、动物药798种、海洋药用生物294种,资源总数量暂居全国第1位。另外,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因而民族药资源也非常丰富。广西少数民族的药用资源有3 000余种,其中以壮药特别出名,超过2 000多种,其特有的药用资源有千斤拔、龙船花、鸡蛋花等。此外,瑶药达1 300种,侗族药达324种,仡佬族药有262种,苗药有248种,毛南族药、京族药也有30~120种。相关统计表明,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来自广西,其中10多种占全国总产量的50%~80%,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蛤蚧占比更是高达90%以上[4-5]。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为中药材种植业乃至整个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

1.2 品牌效应不断提高

近年来,广西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围绕树立广西名优中药材农产品品牌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资金扶持、政策制定、技术指导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加大培训指导、开展技术合作、制定标准等举措不断提高中药材品质,全力打造“壮药”“桂药”品牌。一些中药材种植基地,严格按照中药材GAP技术,进一步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要求,生产出一批名优特色中药材农产品。一大批中药材申请并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如桂林罗汉果、白石山铁皮石斛、陆川橘红等,极大地推动了广西地区中药材产品的品牌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建设。

1.3 产业布局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广西人工种植药材颇具规模,人工种植的中药材有70多种,种植面积近10万hm2,年产值超过50亿元,是全国十大中药材产地之一[6]。初步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罗汉果、山银花、穿心莲、厚朴、槐米等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了6 666.67 hm2,莪术、葛根、猫豆等中药材种植面积也达到了3 333.33 hm2以上。相关统计表明,广西现有各种中药材种植场近3万个,其中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拥有实体种植基地约407个[7]。2019年,建成以广西弄峰山铁皮石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花茶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种植示范基地、广西甙元植物制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药材示范基地25家。2020年,建成以广西金陵中华仙草园健康产业基地、亦元生广西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等为代表的8家“定制药园”,全力推进“桂药”种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为响应“3+3”大健康产业体系,引领和带动全区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广西还打造了一批以中药材为主,集药用和食用原料生产、养生休闲、生态保护及旅游、文化传播、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中药农业示范区(园)32个。

2 广西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开发利用率低,区位优势低且未发力

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地理位置极其优越,拥有丰富的药用资源和民族药资源,但相关调研发现,广西中药材的整体开发利用不全面,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产值也比较低。相关统计表明,随着国家沿边地区开放开发、西部大开发政策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等,广西多个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也日渐成熟,另外边境药材贸易发展迅速,这都推动了广西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但是,目前广西中药材种植面积及产值在全国仅处于中游水平,与四川、云南和贵州等临近省份差距较大[8]。

2.2 规范化种植生产不足,产业化进程较慢

调研发现,广西中药材种植技术还比较落后,部分产品质量较差,距离中药农业现代化要求的产业化、规范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目前,各个县(市)中药材的种植大多缺乏系统的统筹规划、龙头企业的牵头和专家的科学指导等,导致各个中药材种植公司、种植合作社、中药材种植户等大多处于“单打独斗”状态,生产出来的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药农在生产管理上凭借“老经验”进行种植,栽培管理水平低、操作技术不规范,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利益与产量,滥用化肥、农药,使生产出来的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低,同时存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造成中药材品质不断下降,严重制约广西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广西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3 中药材种植业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中药材的优质、高产栽培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中药材种植人才也是整个种植业产业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证[9]。调研发现,目前在广西从事中药种植的农业技术人员大部分是中药学、农学或林学专业的人员,只有少部分从业人员是中药材栽培或养殖专业科班出身的。因此,从事中药材种植的农业技术人员大都缺乏系统的中药栽培理论知识或知识结构不完善,使得中药材种植业缺乏相应的农业技术支撑。另外,广西专门开设中药材种植类专业的高校相对较少,仅有原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中草药栽培相关专业,其他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只有相应的科研团队在从事中药材种植的相关研究工作,没有大规模专业人才培养,从根本上造成了广西地区中药材种植产业人才匮乏。

2.4 品牌效应有待进一步加强

品牌是优质优价产品的一种体现,一个国际知名品牌每年会带来数以亿计的经济效益[10]。广西虽然有很多著名的区域特色道地药材,并且经过长期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规模,但是大部分种植区仍存在着产品生产不规范、种子种苗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宣传不到位等现象,因而产品的品牌效应还未完全挖掘出来,能够带来稳定经济效益的知名品牌还相对缺乏。调研发现,目前广西地区大部分种植区域内还没有形成功能完备的中药产业园区,大多数中药材还是以原药材或初加工饮片进行销售,因而产品的附加值比较低、利润空间小、抵御市场波动能力差。另外,广西在全国中药材基地示范区申请、中药材类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中药材地理标志产品申报等方面也较为落后。

2.5 种子种苗来源混杂,评价体系缺乏

种子种苗是中药材生产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中药材种植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中药材种植的瓶颈之一[11]。调研发现,广西地区大多中药材种子和种苗生产基本是由农户自繁、自选、自留、自用为主,药材的种子、种苗只是药材生产的附属品,专业化的良种繁育基地还相对匮乏。中药材种子、种苗的流通大多以农户之间交易为主,或者由个体小商贩经营,流通规模小、分散、无序、包装差、不规范现象频发。总体上来说,目前广西地区尚未建立专门针对中药材的种子种苗管理、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种子种苗产业化、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等体系,极不利于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管理,也进一步阻碍了中药材大面积推广与种植。

3 对策

3.1 推进中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各地区气候、生态特点,统筹规划各个地区(县、市)重点发展品种,建立适合当地的中药材产业集群,推动中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全面提升中药材品质。针对“分散种植加工导致药材质量差异大”等问题,积极推动以公司为核心的产业开发模式,加大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完善“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合作种植模式,建设高标准中药材生产基地,推动中药材种植的产业化道路。在生产管理上,加大标准化的种植技术规程推广力度,在品种选育、精简播种(栽种)技术、优质高产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科学的产地加工技术等关键环节上加大管控力度,以质量为先,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从而推动广西中药种植业科学发展,为广西整个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另外,各级政府应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广西优越的自然环境,大力推动林药复合经营、果药套种、逆境栽培等环境友好型种植方式[12],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乡村生态宜居,为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3.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

随着广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药农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应加强区内中药材种植类学科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鼓励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开设有中药材种植类专业的高校,通过市场调研,结合本区实际情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知农”“爱农”的高素质中药农业专业人才,为整个种植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外,要充分利用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中药研究院、广西中药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现有的科研、高校等的技术资源,推动产、学、研进一步融合,加大各级地市、县、乡的农技培训力度,促使其专业技术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全区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3.3 持续实施名优名牌战略

品牌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为实现广西中药材种植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加强中药材的品牌建设,打造国际知名的广西道地中药材品牌。在现有的基础上,整合资源,积极引导中药材生产的基地、合作社、企业申报如“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富硒农产品”“三品一标”等农业名优品牌,培育更多的中药材农产品品牌。持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各级政府大力组织本地企业参加区外的中药材评比会、中药材推介会、农产品博览会等,积极推介、销售广西名优的中药材农产品,提高“桂药”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总之,区内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围绕树立广西名牌中药材开展工作,从制定政策、资金配备、技术培训指导等各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积极申办中药农业相关的国家级试验区,全力打造桂字号中药材的知名品牌。

3.4 建立健全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以省级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为中心、中药材主产地市级良种繁育基地为补充的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引进区内外及国际上先进的设备和繁育技术,通过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诱变育种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种质资源进行研究,从而繁育出优良品种,并向药农及时提供优质高产的药材种子种苗,全面提高中药材的品质。总之,要集中全区的力量,加快制定适于广西中药材生产的种子种苗质量管理体系、种子种苗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中药材种子种苗流通法规等,为广西中药材走出广西、迈向全国乃至世界奠定基础。

3.5 提升中药农业的信息化水平

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省级中药材信息网站,统筹全区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综合全区力量,建设服务药农、药商家及中药企业的网络信息平台,广泛收集统计中药材生产信息,并及时更新公布,促使购销信息更加透明,减少中间环节,促进中药材物流的现代化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区内中药材的盲目发展和生产。借助平台大数据分析中药材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中药材市场的供需情况等,统筹优化全区中药材种植结构,促进中药材供需高水平的平衡发展。同时,在平台上开展网上授课、种植技术推广、品牌宣传等,不断提高中药农业的信息化水平。

3.6 大力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健康养生日益关注,因而各个地方政府应抓住机遇,积极发挥地区中药资源的优势,大力推动中药材文旅康养产业的发展[13]。各级企事业单位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指导一些交通方便、自然环境优美的种植基地和合作社将中药材种植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中药材种植、加工与中药材的销售、药膳养生、中医药文化科普等有机融合,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和内涵注入乡村旅游,打造以中药材种植业为依托、乡村旅游产业为主导、集“景观农业+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中药材健康旅游产业园,为推进“中药材+旅游”奠定基础,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4 结语

广西作为我国中药材最大产区之一,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国内其他医药强省的成功经验,联结东盟各国,利用“一带一路”经济带战略机遇,加大资金投入,做大做强广西的中药种植业。通过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和规范化种植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材种植上的应用,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管理和质量水平,培育一批从事中药材生产的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药材产业园区,打造中医农业的名优品牌,推动中药材种植业乃至整个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为依托,进一步加大中药材种植业的扶持力度,力争将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提高“桂药”品牌的知名度,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种植业种苗中药材
农业农村部公布100个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