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
——第五届全国“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
2022-12-17李作纯
李作纯,吴 敏
(1.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2.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
第五届全国“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于2022年4月16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该论坛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与前景研究”课题组、《学习与探索》杂志社和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承办。来自全国30多所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学习与探索》杂志社张磊主编主持,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王凤才教授、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廖晓衡分别为论坛致开幕辞。崔延强指出,在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世界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研究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本次论坛的召开对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王凤才对论坛主题进行了具体阐述。他指出,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应当以绿色、发展的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为基础,立足于世界视野,开展“内外结合”的综合研究,这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拓展和深化,还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有助于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三次深化发展,对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以及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廖晓衡指出,对于世界马克思主义新发展的具体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学术角度,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价值。
本届论坛设立了四个分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本届论坛主题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学者们分别从“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最新发展,21世纪语境中的政治哲学、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及其最新发展,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五个方面对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我们概述本届论坛的理论聚焦、基本特点,以及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一、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最新发展
乔瑞金认为,人道主义是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核心内容,在21世纪仍然表现出强劲的研究势头。总体来看,21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理念,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尝试厘清当今世界人在社会关系中、国际关系中和人与人关系中的真实现状,聚焦于对资本主义异化的社会制度、异化的暴力政治和异化的意识形态三方面的深入批判,追求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实现,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他指出,变革异化的社会制度、对抗异化的暴力政治、破除异化的意识形态分别从社会关系中的人、国际关系中的人和人与人关系中的人三方面,展示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在新形势下的人道主义关怀。21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是英国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探索实现人的自由与发展的全新成果,值得予以深入思考和研究。
鲁克俭提出了关于意大利马克思研究的八个判断:(1)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深层逻辑是马克思主义意大利化;(2)葛兰西是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被高估的人物,秦梯利和克罗齐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3)以奈格里为代表的意大利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源自葛兰西早期革命活动时期自创的工人主义,其实质是行动主义;(4)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源自秦梯利的行动哲学和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而其与马克思主义意大利化相关的历史主义源自克罗齐与维科;(5)意大利的马克思研究长期领先于法国;(6)意大利的马克思研究长期在实证主义与黑格尔主义之间摇摆;(7)沃尔佩的实证辩证法是对马克思“具体—抽象—具体”辩证法的误读;(8)意大利的马克思研究目前是欧洲大陆马克思研究的中心。
罗骞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变化的考察提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特征都可以用建构性来概括,因此他用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来搭建一个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平台。他指出,首先,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念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刻画;其次,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自我发展的必然结果;再次,建构性马克思主义适应了当今时代的客观状况;最后,建构性马克思主义概念意味着开放性的理论姿态。
焦佩认为,绿色新政与左翼政党具有天然的亲密性,强势的左翼政党在国家绿色新政中处于主导地位,弱势的左翼政党则可以借助绿色新政议题提升影响力。处于式微状态的韩国左翼政党,在绿色新政中扮演着激进的现实主义者角色。未来,随着减排目标的压近,围绕绿色新政的政治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韩国左翼政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强化劳动与环境议题融合下的“红绿联盟”,从而促进社会变革。
林子赛提出,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中介、补足和重构泛非主义以实现后者对自身功能有限性的超越是关于非洲未来发展的重大识见。在泛非主义自身功能的有限性基础之上,创造性重构的可能是泛非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具有同频共振的真实基础,具体表现为:(1)泛非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反对帝国主义;(2)泛非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反对社会达尔文主义,提倡互惠共在;(3)泛非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强调“人的解放”。
黄其洪认为,古铁雷斯“解放神学”吸收了基督教神学、依附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析方法,这种结合灵性和理性知识的解放神学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某种共鸣,都致力于人类福祉和个体解放,都彰显了崇高又美好的人类价值。然而,该学说的真正问题在于没有认清上帝的本质以及上帝与现实的关系,它的积极意义在于提供了人的解放的新思考,消极意义在于仍未摆脱宗教的局限,其启示在于告诫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发展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本体论。
方珏认为,英国第一代新左派代表E.P.汤普森和第二代新左派代表佩里·安德森之间的理论论争,已经且一直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图景中获得关注。两位学者的论战不仅是英国新左派的代际之争,更折射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化进程中对如何处理基本理论原则与具体民族文化之间关系的创造性探索,这种探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袁芃认为,随着MEGA2编辑出版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外马克思学家立足于MEGA2,对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恩格斯与黑格尔的关系、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关系,以及马克思手稿与恩格斯编辑稿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探索。她以美国马克思学家N.莱文、英国马克思学家T.卡弗的新近研究为例,详尽分析了两位学者立足于MEGA2研究而提出的许多新观点、新见解,以此说明21世纪以来国外马克思学新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二、21世纪语境中的政治哲学
何萍指出,与21世纪前生命政治学研究的框架不同,21世纪的生命政治学发生了一个框架上的变化,即从原来的政治经济学物质生产的框架到文化哲学框架、再到如今生态危机的框架。在生态危机的框架下,生命政治学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点是新自由主义的研究,这是21世纪生命政治学研究的理论起点;第二点是生命政治学与现在的生态危机问题相联系,提出了风险思维的问题,即21世纪生命政治学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思维的基础是什么;第三点是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即新冠肺炎疫情给21世纪生命政治学研究提出了哪些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刘卓红认为,在信息时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并作用于劳动过程,使马克思笔下的异化劳动呈现新的形式——数字劳动。西方左翼学者检视当代资本主义最新发展,思考其背后体现的劳动与资本、主体与世界、技术与解放之间的互动关系,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作出新的阐释。从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到西方左翼学者对数字劳动进行政治哲学批判的考察,为我们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变化过程及其特质、探究大数据时代数字劳动与资本逻辑关系的变化并展开对当今资本主义批判,提供了有益启示。
王晓升认为,人为了自我持存而必定会把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对立起来,而在这种对立中,人同时也是在伤害自己。这是自我持存与自我牺牲结合在一起的生存困境。当精神控制肉体的时候,肉体(自然)必然会反抗,而自然的反抗就会导致生存中的悲剧和厄运。然而,这种生存的困境又是人自我持存所必须的,这种生存上的悲剧现象往往会被合理化。在这种合理化的过程中,人的生存的困境被人们理解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马克思所批判的拜物教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把真的和假的混同在一起。而要走出这种生存困境就需要我们在精神上自我反思,实现精神和肉体的和解。这也是我们对幸福的期待。
魏传光指出,“伍德命题”提出的“马克思认为资本占有剩余价值不包含不平等或不正义的交换,工资关系不涉及非正义问题”观点,实质是把马克思归类于“剥削正义”的行列。“剥削正义”观点虽然引人深思,但终究是对马克思与正义关系的误判。误判的根源在于伍德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既有的事实性描述和规范性评价的综合生硬地给予二元分离的理解。实际上,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过程和规律的分析中暗含了对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一系列非正义评价。
吴冠军把马克思主义与自然观结合,提出了围绕人类世的政治哲学研究的五个聚焦问题:(1)人类世与全新世的关系问题,人类世概念是否成立;(2)人类世与后人类世的关系问题,要不要走出人类世;(3)人类世视角是否超越了马克思;(4)人类世与资本世;(5)人类世这个概念要永远指向政治,要以政治的方式介入思考人类世。
蓝江指出,本雅明·H.布拉顿坚持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左翼知识分子的批判路线,他从卡尔·施米特的《大地的法》出发,认为存在着与威斯特伐利亚公约体系下的民族国家那样对全球领土秩序的规则一样,在数据的云世界中,也存在着一种云法,这种“云法”构成了今天数字治理的地缘政治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数据云构成了一种数据平台的堆栈结构,堆栈是行星规模计算的基础,而通过行星规模的计算,找到了可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之类的全球性灾难的应对机制。
孙琳琼认为,当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统治将审美艺术收纳,以往的审美斗争方案失去了抵抗现实的真正力量。雅克·朗西埃以平等为预设沟通政治和美学,为当代美学革命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实践路径,也使得政治美学或审美的政治哲学作为独特的理论形态得以存在。基于朗西埃以美学平等通达政治平等的理论构想以及中国当前美好生活政治内涵不断凸显的理论观照,我们必须思考从权力政治哲学向审美政治哲学的更迭转换及其价值所在,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美学向度。
田冠浩围绕现象学与马克思的关系,从现象学本身出发,与马克思的哲学进行对话。马克思与胡塞尔之间存在对话性的最深刻根源就在于,胡塞尔所强调的原初生命意义源泉的生活世界仍然是马克思所要追求的一种最终的对人性的理解,也是马克思所要设想的政治方案所具有的最深层的内在根据。因此,实践这一概念恰恰绕过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真正实现了自然与历史的统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去考虑马克思和现象学的沟通之处,就有可能为我们今天的种种危机提供一种根本解决方案。
李哲罕围绕“新冠肺炎疫苗与一种批判版本的全球正义”一题提出,要从马克思批判的观点去批判全球正义问题。尤其从全球疫苗分配情况可以看出,当今全球不发达的社会结构导致了社会问题。应当用批判的全球正义观念去思考疫苗分配问题,进一步思考以疫情为契机协调国家之间的不正义问题,实现将形式性制度转化为实质性制度。
宋惠芳认为,正义的内涵与生产形式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社会化生产背景下,资本主义既否定了“劳动即占有”的传统分配方式,也不能革新与生产形式相匹配的分配制度。共产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扬弃,建构了一种与社会生产力相匹配、更加平等的正义模式。在社会化生产的背景下,共产主义通过恢复无产阶级平等分享社会财富的权利,为人的真正的平等和自由奠定了基础。
刘增明提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通过对工人阶级贫困问题和遭受生命政治摧残的高度关注,开启了生存论的转向。工资作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产物,导致了工人非人化存在的生存状况。作为工资直接原因的异化劳动,展现了贫困与生命政治的残酷现实。《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想资源可以为破解贫困与生命政治等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
郭伟峰借助阿甘本的生命政治学对当前的资本主义治理危机进行了透视。首先,从生命政治视角出发看待资本主义治理这个问题;其次,对于福柯生命政治学的理论缺憾,阿甘本试图通过转换生命政治展开论域的方式加以弥补;最后,阿甘本认为代议民主制是资本主义的生命政治逻辑在治理实践中的具体展开机制,也是引发治理危机的实践来源。
江尧围绕拉克劳的“话语”认同理论提出了三点思考:首先是认同问题成为当代政治治理的基本问题;其次是拉克劳从自己反本质主义的偶然性逻辑出发阐述了他的多元认同理论,也就是在话语中利用链接达成多元认同;最后是链接的含义、特征,以及链接的对象,这两者共同展现出拉克劳的理论在“认同”之中是具有弥合社会裂缝的可能性的。
三、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及其最新发展
王雨辰认为,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批判理论包括三个维度:(1)对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和自然观的阐释,法兰克福学派继承和发展了以卢卡奇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立足于近代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为探讨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和绝对本质的近代形态的知识论哲学;(2)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批判和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并从哲学世界观角度和社会角度对其进行审视;(3)自然的解放,包括人的内在自然的解放和外部自然的解放两个方面。
夏巍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四十多年的传播,在知识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传播及思想效应的研究并未在海内外学术界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已探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研究、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思想效应研究,研究内容、诠释方式、研究视野有待补充完善,立足中国现实对它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传播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思想效应的研究有待拓展和深化,应重点揭示其服务于解决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重大意义,以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赵长伟围绕霍耐特社会自由思想提出了四点看法:首先,对霍耐特社会自由思想的前提条件进行了阐述;其次,对霍耐特社会自由思想的具体内容及其理论优势进行了阐述;再次,对霍耐特社会自由思想的内在矛盾及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局限性进行了评价;最后,探讨了霍耐特社会自由思想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启示意义。
周爱民认为,要理解和评判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未来,需要认清其发展现状。法兰克福学派最新一代的批判理论家们大致在两个方向上继续耕耘:一是挖掘与更新已有的思想资源,二是试图融合其他理论范式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总之,当前批判理论的发展处于三代影响叠加和融合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具体理论范式,只能说批判理论家们的理论主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批判理论的星丛。
陈士聪提出,康德、黑格尔分别提出了自己关于个人与集体何以统一的方式:康德基于实践理性的建构提出个人与集体的统一需要从个人在社会的不断实践和社会对个人的“强迫”中进行探讨;黑格尔一方面受到康德理性自决的影响,另一方面提出个人与集体的统一需要经历一个不断的实践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统一于绝对精神之下。阿多诺则认为,个人与集体的统一需要扬弃康德理性的抽象同一性和黑格尔精神的绝对同一性,进而上升到非同一性的中介性和否定性的间接性。
蒋颖认为,“承认”是后哈贝马斯时代的重要议题之一,属于正义理论的范畴。她认为,霍耐特和弗斯特对“承认”概念理解的共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在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的维度和话语伦理的框架下建构的,都思考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如何更好地生活在一起,如何使个体和社会更好地联系起来,并在自由中更好地发展。而两者的交锋之处在于,对于“承认”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的不同理解与对“自我”的不同理解。
马欣提出,罗萨认为晚期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就在于人类想要全方位地掌控世界,但反过来,遭受一连串侵占的世界带给人的却是极度的缺乏共鸣感。在人与世界如此对立的状况下,罗萨提出了“不受掌控”这一概念,并且对它与共鸣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具体而言,他从我们面对世界的惯常与习俗出发,反思形成这种惯常的机制、体制本身,进而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何对于晚期资本主义的主体而言,世界已然被划分为一个有待入侵的据点,以及在这背后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杨丽提出,弗斯特的辩护性正义论已经在国内外学界被广泛讨论和高度评价,但是弗斯特的辩护性正义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在问诊社会现实、探寻人类未来的生活图景及实现途径等方面,究竟能贡献出怎样的理论智慧?这一点是考量辩护性正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理论困境时应参考的核心要素。
刘利霞认为,在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批评之后,我们是否还可以在启蒙辩证法中找到某些具有规范性内涵的内容。她具体进行了三个方面的阐述:(1)对哈贝马斯对《启蒙辩证法》的评价作出了自己的重构性归纳;(2)指出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并非没有意识到他们理论自身的内在矛盾,而是他们不愿从理论上解决这个内在矛盾;(3)提出我们是否有可能从阿多尔诺那里找到一种具有反思性的自我的理论。
周清云提出,《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从社会加速的角度重新理解“异化”现象,并提出“共鸣”概念回答“何为美好生活”的问题。罗萨认为社会加速导致人与世界关系的扭曲,从而导致新的异化形式,但他认为罗萨的这种解读窄化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王馨曼提出,阿甘本的姿势论至少在三个维度上实现了对本雅明的继承与发展:(1)在文学批评维度上,她提出了自己独具创见的关于“空无”与纯粹媒介的姿势论说;(2)在主体经验维度上,她对电影姿势的复归暗示了踏上的正是本雅明在现代都市中重建主体经验的道路;(3)在生命政治批判维度上,他提出了处于门槛地带的赤裸生命、例外状态等范畴的辩证理解。
高红明围绕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内容:(1)从技术社会形态与经济社会形态之间的关系作梳理;(2)在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人工智能对社会加速发展的影响;(3)人工智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特别是罗萨的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所演化出来的共鸣理论;(4)对罗萨的共鸣理论作评述。
吴敏认为,本哈比基本认同哈贝马斯、霍耐特和维尔默对早期批判理论进行的批判性反思,但更为严谨地说,本哈比所坚持的是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缺乏清晰性。在具体说明这种“清晰性的缺乏”的同时,本哈比也怀疑哈贝马斯将批判理论的规范基础建立在以交往(合)理性为基础的交往伦理学之上的努力不能成功。
四、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及其最新发展
魏小萍指出,经济全球化所伴生的一个现象是阶级关系的跨境式发展,资本借助于跨国公司的大规模跨境运作催生了跨国资本家阶级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在诸多固有矛盾的基础上形成一些新的矛盾关系,这使得世界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20世纪末,以美国当代马克思主义者杰里·哈里斯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就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哈里斯认为:(1)跨国资本家阶级、跨国资本家是否已经构成一个阶级?从其构成要素上来说显然不能,而是要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以跨国公司的方式向外输出这一角度来看待;(2)跨国资本家阶级、跨国资本同时形成了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3)跨国资本家阶级不仅带来了民族国家国与国之间的对抗性关系,还使得工人阶级的处境变得更差。
张文喜围绕《阿尔都塞:读〈资本论〉方法》一题提出了三点思考:(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放与约束。阿尔都塞认为,真正体现马克思哲学的是《资本论》,因为我们在阐释《资本论》的时候会遇到一系列的哲学性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阐释《资本论》来说是前提性的。(2)阐释《资本论》就要解开“某些术语的谜”。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在处理如何在理论上说明社会整体结构对整体的各个要素的作用这个问题时,觉得特别有必要对“某些术语的谜”进行阐释。(3)阐释《资本论》的有效边界是由理论总问题的革命决定。从阿尔都塞的立场来看,是否实际上引起总理论的革命,是阐释《资本论》的最确定的标准。
贾中海指出,规范性政治哲学中的社会正义思想建基于对自由和平等的讨论之上。诺奇克认为自由和平等是不相兼容的,他以自我所有论为财产私有提供合理性辩护。柯亨基于社会主义立场,从两方面反驳了诺奇克自由优先于平等的思想。但是,由于柯亨对于诺奇克自由主义观点的批判具有明显的分析色彩,因而人们仍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出发对诺奇克给予进一步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是资本的自由而不是人的自由,只有挣脱资本对人的束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傅其林认为,从20世纪开始,哲学开启了语言转向,语言成为各个哲学流派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东欧马克思主义因其独特的现实情况,孕育了东欧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东欧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承继并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现实性、历史性、社会性的关注,为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命题增添了新的东欧内涵,即“现实的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改变世界”,且在此过程中,回答了语言是什么、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一系列语言哲学问题。
王庆丰认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从重商主义到重农主义是一次重要的理论事件。马克思和福柯分别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生命政治学的视角对这一理论嬗变进行了剖析。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将研究的视域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发现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在《安全、领土和人口》中,福柯将资本主义治理术从“规训”转向了“安全”,揭示了“安全配置”的机制原理。对两者进行梳理和比较,不仅能清晰地辨别出马克思与福柯的理论分殊,而且有助于更加全面和深刻地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与逻辑。
戴雪红从考察“新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兴起的基本轨迹开始,结合弗雷泽和爱森斯坦等美国左翼女性主义学者对新自由主义的深刻批判,全面剖析了女性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之间的内在张力。她认为,为了避免女性主义与新自由主义合谋的更大危害,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者应复兴和发展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重塑解放政治的革命主体,与左翼政治力量团结起来,形成反新自由主义霸权的联盟。
罗克全围绕柯亨的机会均等理论提出了三点思考:(1)平等对于自由的优先性。需要平等的目的是为了让自由能够延续下去。(2)柯亨对机会均等的分析方式。(3)柯亨机会均等理论的缺陷。柯亨从分析的方式出发,提倡一种权利的平等而不是价值的平等,结果导致了规范性的丧失,远离了马克思提倡的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其他一切人自由发展的前提这一原则。他还指出,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柯亨的机会均等原则是不可能实现的。
颜岩提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有着它自身的理论特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重视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文化的多元性以及道德生活的多样性,它力图在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保持平衡;(2)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从道德哲学角度对现代性的批判非常深刻;(3)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现代性批判带有明显的“他者”思维;(4)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不仅批判资本主义,还在体制内反思社会主义;(5)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不仅关注个体自由,还具有一种社会主义的共同体意识。他还提出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七个基本维度。
李春敏指出,马克思的空间分析呈现出自觉的现象学意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于身体与空间的现象学描述;(2)对客观空间的现象学批判;(3)关于显现和隐藏的辩证法;(4)资本权力与差异化空间的释放。马克思与空间现象学的对话只能限定在方法论以及由这个方法论指引的实践旨趣上,在具体的致思逻辑和实践路径上,马克思与空间现象学的对话呈现出本质性的困境,体现在关于空间意识的发生学场域的不同理解和关于空间批判的实践归宿的差异上。
杜红艳指出,20世纪中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的语境中再次围绕着人与生产的关系重新讨论了马克思人的问题,并着重传达了其所包含的价值理念:首先,马克思的经济学具有超经济学的特征;其次,东欧社会主义条件下将人等同为经济人违背了马克思的思想;最后,马克思人的问题中蕴含着人是实践的存在的价值理念。在经济学语境中对马克思人的问题的重新解读,使得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超越了试图补充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的存在主义和单纯从马克思早期思想出发对马克思进行伦理的—人道的解读这两股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王青认为,泰德·本顿是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肇始者。他以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为基础,以生态优先、生态整体性和生物圈的平等主义为基本理论原则,通过建立生态社区、改变生活方式、转变价值观念的温和形象预示法,将社会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相融合,走向生态社会主义—生态自治主义,以此来实现一个以地方自治为基础的、超越现代民族国家和人与人和谐共处的后现代社会,一个实现了生态可持续性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社会。
张翠指出,哈维与罗萨沿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扩张与时间加速问题,切中了时代之痛,是从空间与时间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家。但是,他们对现实问题的批判与解决偏离了资本逻辑,都不及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与彻底。
谢静认为,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社会中,货币如何用物的形式遮蔽了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以及私人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透视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体现为商品拜物教的异化形式。她认为,通过分析马克思以及在马克思之后的价值形式理论发展演进可以看出,马克思价值形式理论在不同历史情境之下呈现出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到社会批判理论、再到左翼激进批判理论的理论范式转变。
冯旺舟认为,布伦纳指出了马克思著作中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两个分析模式。他提出马克思没有对资本主义起源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但是布伦纳没有准确理解马克思在不同文本中的论述。同时,布伦纳的农业资本主义起源理论对于正确认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形态理论,深化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推进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孙爽指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普惠的可持续发展,谋求全球共赢的生态建设之路。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瑞尼尔·格伦德曼坚持生态建设中人的主体地位,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异化关系的探讨分析,澄清了“控制自然”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的错误观念。其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滕藤认为,胡塞尔现象学和卢卡奇哲学都是20世纪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危机的历史表达。以对科学危机为例,胡塞尔和卢卡奇都认为科学危机就是人之生存危机,这一危机的呈现形式为总体性的缺失,其原因在于一种错误的科学意识。因此,超越错误的科学意识,恢复总体性立场成为超越科学危机的根本方法。不同之处在于,胡塞尔意图建构超越论现象学来克服自然主义的客观主义,而卢卡奇则提出由无产阶级承担的总体性社会革命。
卢丽娟提出,高兹在全面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深入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正义论的生态伦理观。揭示高兹生态伦理观的基本样貌,剖析其生态伦理观与存在主义的内在关系,不仅有利于更为全面地理解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而且有利于更为深入地挖掘高兹生态伦理思想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萌萌认为,乔尔·科威尔旗帜鲜明地指出“资本是自然的敌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追本溯源,科威尔着重分析了资本和资本主义缘何成为“自然的敌人”,并从“自然的统治”这一观点入手,进一步对资本的重重罪恶进行全面控诉。
任艳华认为,21世纪以来,沃勒斯坦在世界体系理论的框架下决然判定现代世界体系已经陷入了一种由于内部矛盾而导致的结构性危机之中。这种危机在本质上是一种无法通过短期的政策调整而得到解决的长时段危机,它最终将导致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现代世界体系走向终结命运。
李作纯提出,面对超级资本主义日益蔓延的严峻态势,拉吕埃勒坚持从实在论上的不可知论出发将实在—元一赋予人亲身,以图生成“非无产阶级”来取代“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最终实现为了每一“个人”的非共产主义。拉吕埃勒看似充满人性光辉的“意念革命”,由于其主观性与隐秘性,最终走向神秘主义的漩涡。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韩志伟指出,受近代机械自然观的影响,人们往往在对抗性的意义上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造成自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成为人们外在的对象,进而导致了自然与历史的分离。而马克思自然观则揭示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关系,在这种一体性关系中,整个自然界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与人处于相互生成的过程中,从而历史就成为人的真正的自然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实现了对于生命的有机性和创造性的理解,超越了近代机械自然观,发展了马克思自然观,开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林美卿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进入新时代根据国际国内局势的复杂变化提出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追求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为世界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力量,为推进全球治理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和方案,在哲学的高度上,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具有极为深远的世界意义。
林青指出,习近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人们共同文化记忆及情感的深层次内容,是唤起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基础。我们通过研究历史文化遗产,通过这种共同回忆来调整和确定当下的定位,对社会联结重新建立和修复,力图在与现实生活世界、深厚历史经验的关联中,以尊重、承认、宽容和自主的姿态理解历史、把握现在。
马秋丽指出,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总结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而提炼的思想精华。这一经验的产生既有儒家天下大同思想为其提供最深邃的底色,又有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为之灌注源头活水,更有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不断探索与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坚持胸怀天下的认知活动与实践活动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表征为诉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等三层嬗递式的认知,以及“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式的实践。
闫方洁认为,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她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论断进行论证:(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如何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何以可能;(3)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联系何以可能。
廖和平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中国道路的创立、探索和目前阶段的相对成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完成的;(2)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3)中国道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4)中国道路的世界效应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示范效应、对外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采取全过程民主四个方面。
六、本届论坛的基本特点
本届论坛学者们畅所欲言,体现出以下四个基本特点。(1)本届论坛的四个特点是王凤才教授在论坛闭幕式上的总结。
第一,理论聚焦与广阔视野相结合。本届论坛既有相对集中的理论聚焦,也有十分广阔的理论视野。理论聚焦方面,分为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最新发展、21世纪语境中的政治哲学、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及其最新发展、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及其最新发展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五个方面。理论视野方面,既有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剖析,也有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考察;既有对欧美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有对亚非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既有对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考察,也有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剖析。
第二,前沿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本届论坛充分体现了前沿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在前沿研究方面,有当代左翼女性主义、新冠肺炎疫情与公平正义的思考、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追踪与反思、对于某些领军性左翼思想家的理论考察等;在基础研究方面,有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古铁雷斯的解放神学与马克思主义、现象学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布伦纳的资本主义起源理论等。
第三,学术思考与现实关怀相结合。本届论坛不仅有学术性思考,还有指向现实的理论关怀。在学术思考方面,21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考察、现象学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与空间现象学等;在现实关怀方面,有21世纪的生命政治学、从精神与肉体的关系看人的生存困境与幸福期待、对于公平正义的相关探讨等。
第四,世界眼光与中国立场相结合。本届论坛学者们畅所欲言,既彰显“世界眼光”,也坚持着“中国立场”。在“世界眼光”方面,有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聚焦、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21世纪国外马克思学、跨国资本主义阶级理论等;在“中国立场”方面,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习近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等。
七、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注意的问题
正如王凤才教授指出的那样,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应当注意以下四大问题。
第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性统一起来,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是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与意识形态性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不仅要有学术性与学理性,而且学术研究必须在意识形态的框架之内开展,中国学者要有中国立场,这是中国学者的底色,也是中国学者开展学术研究的底线。
第二,如何实现政治性、学术性、思想性、现实性的统一,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问题。
对于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来说,政治性是关键,只有坚持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才不会走偏;学术性是基础,只有具有学术价值与学术意义,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才有基础支撑;思想性是灵魂,只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才有灵魂和意义;现实性是目标,只有指向现实与关怀现实,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才不会成为空谈。因此,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达到这四性的统一。
第三,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重新理解,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键问题。
在对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绕不开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是什么”,以及新共产主义与新社会主义等关键问题的思考。与此同时,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解,还离不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第四,如何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如何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如何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是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目标之一。
作为中国学者,要有中国立场。对于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我们首先应当思考的就是如何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如何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如何阐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意义,这些既是我们的立足点,也是我们的出发点,更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总之,在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过程中,要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即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继承坚持与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反对三种错误倾向,即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化、马克思主义的虚无主义化、马克思主义的实用主义化。只有这样,才能使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以完整真实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才能使21世纪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入一个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