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路径研究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
2022-12-17聂家华王立胜
聂家华,王立胜
(1.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2.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2488)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精神基因和独特标识,在几千年的传承弘扬中,深入人心,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稳定、普遍、持久的社会心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是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当代中国社会出场、并被广大人民群众认知和认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顺利出场的重要身份标识,也是这一理论体系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准确理解、认知的重要“前见”,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大众中普及传播、入脑入心的基础条件和重要资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作用,顺利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既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具体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也是需要学界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充分挖掘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突出其“本土化”底色和文化身份,提升理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首先是用理论“化大众”的过程,即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出场学的视角看,这一过程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当代中国社会的出场过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和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社会具有不可撼动的出场权,但要做到在人民群众中顺利出场并时刻在场,让理论如春风细雨“飞入寻常百姓家”,除了要合理选择与出场语境相适应的出场形态、路径、方式外,还要满足出场场域对出场理论的文化身份要求,能够在拥有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当代中国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中顺利出场,必须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事实上,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构成其鲜明的本土文化身份,成为该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社会顺利出场、走进大众的身份标识和重要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时代问题为中心,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思考和判断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把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贯通起来,把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最新表达和理论上的最新概括”[1]。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中生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和意蕴,流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从内容到形式都带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无论是哲学基础,还是理论主体、基本方略,每一部分都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突出的民族主体性和民族风格,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最新理论形态。“本土化”特质、传统文化底蕴赋予其在当代中国社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顺利出场的文化身份。首先,它所蕴含的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鲜明民族特色和中国气派,代表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和不懈追求,符合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切合大众的需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接纳并认知认同的必备文化内核。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自身文化传统背景中创造性生成的,所拥有的与传统文化息息相通、血脉相连的理论气质,对处于同一文化传统中的人民群众天然具有亲和力、吸引力、感召力。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顺利出场、走进大众的“文化手杖”[2],在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顺利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理论优势,把理论自身的先天优势变为现实的大众化实效。包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理论工作者在内的宣传教育主体,要不断创新传播路径和宣传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向人民群众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深刻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首先,在理论内容方面。要注重说明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新观点新论断新战略的传统文化来源。例如,“以人民为中心”这一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基本价值立场,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惟邦本”理念的传承和创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观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则是对“天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超越;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则延续了“大同理想”所蕴含的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享理念等论述继承并创造性发展了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兼济天下”的传统理念;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问题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则是吸收借鉴了古代“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的“六廉”思想、孔子提出的“欲而不贪”的思想、孟子主张的爱民、选贤、取廉等古代的廉政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与时偕行”“包容汇通”“知行合一”“以身许国”等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创造性转化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弘扬和践行的创新精神、开放精神、实践精神和担当意识。其次,在理论表现形式方面,应该充分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形态和理论外貌的民族特色,全面呈现其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善于引经据典,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话语论述和概括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来概括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以“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等话语表达中国善邻、亲邻、睦邻思想。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具体实践中,要注重向广大人民群众系统介绍和展示其话语方式、话语体系上的民族形式和民族特色。民族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所喜爱,可以消解他们对理论的隔膜和疏离心态,增进大众对理论的亲近感。
总之,通过深入揭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逻辑关联,充分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统文化本色和底色,全面彰显其民族文化身份,提升理论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影响力。当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以鲜明的民族化、本土化文化身份在当代中国社会出场,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和渠道走进人民群众中时,同样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熏染的广大民众对理论一见如故,彼此之间没有陌生感和距离感,极易形成共振和共鸣,理论因此得以顺利出场并长期在场。
二、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社会文化底蕴,为大众认知和认同理论奠定基础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理论“化大众”,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开端,而广大人民群众“化”理论,即人民群众接受、认同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是最终目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就是理论与大众双向互动、理论“化大众”与大众“化”理论协同推进的连续过程。在大众“化”理论即大众接受、认同理论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厚底蕴,在广大人民群众解读、理解和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前见”作用。
作为哲学解释学的“前见”是指理解主体在理解活动前的知识准备和认识模式,是理解得以可能的本体论条件,包括“一切构成理解主体的精神因素,即价值观、传统文化、知识、经验、情感、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法等”[3]。理解依赖于已知,人们当前的认知活动总是要受制于“传统”因素。“无论是一个民族、一个人,在接收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文化之前,头脑都不是一块白板,因而它对新思想、新文化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不免受到由头脑中本有的东西所决定的‘视界’的局限。”[4]40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含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人民群众要准确理解和系统把握这一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学懂、弄通、悟透其精髓,离不开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涵养和必要的知识储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精神基因,历经几千年传承、扬弃和积淀而成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理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融入普通大众的价值追求和思想言行,以其活态化的传承和弘扬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文化底蕴,深入人心,融入生活,成为稳定、普遍、持久的社会心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规制和形塑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言行,是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认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知识背景和文化前见。
新时代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就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创新理论在人民群众中顺利出场、为广大人民群众准确解读和真正认同理论奠定文化基础。首先,广泛传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价值理念、道德风尚、政治理念、社会理想、思维方式等,厚植当代中国社会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要在当代中国社会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积极倡导革故鼎新、脚踏实地、知行合一、以诚待人、厚德载物、道法自然的基本理念;广泛宣传和践行俭约自守、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的价值追求;涵养和培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宇宙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世界观。其次,在时代语境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阐释,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7]42例如,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在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中得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经由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得以激活和延续。
总之,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创造和完善理论大众化的文化语境和场域基础,是新时代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重要文化路径。
三、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话语资源与传播经验,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传播和普及过程中,形成了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优化和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机制、传播路径提供了重要借鉴。
第一,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话语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律构成的知识体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必须进行话语体系的转换,把这一科学理论的政治话语、学术话语方式转化为大众话语方式。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话语资源,建构既有民族气派又有时代特点、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化话语体系。
首先,在话语方式上,吸收和借鉴具有民族特点、适应民族心理的话语表达方式,增强话语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普及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和逻辑习惯、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具有大道至简、雅俗共赏、形象生动、易于诵读、便于传播的话语特点,在表达上讲求简明、凝练、精妙、通俗,以生动活泼、浅显易懂的语言阐明深刻的道理。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就非常善于利用排比押韵的文笔、通俗易懂的形式、喜闻乐见的故事将儒家的道德理念、思想观念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朗朗上口,印象深刻,终身不忘。
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过程中,话语表达上应进一步突显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息,学习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述方式,以符合群众语言习惯的话语方式提升理论的可读性、通俗性。认真发掘古代典籍中的成语、典故和故事,梳理和运用传统文化中的警句、格言、谚语,把抽象的概念讲具体,把生涩的术语讲形象,使理论表达贴近大众、贴近生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记得住乡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表达方式,通俗易懂,极具感染力,有助于增强理论说服力,实现理论与大众共鸣,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
其次,在话语内容上,要紧扣人民大众的利益关切和现实问题。传统文化在传播和普及内容的选取上,特别注意和民众的日常生活、物质和精神诉求以及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将教化的思想内容植根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世界,以收“化民成俗”之效。关心现实利益,重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是儒家思想成功实现大众化的关键。从日常行为规范、伦理准则到道德观念、价值理念,从孝悌忠信、敬老爱亲、与人为善到礼义廉耻、清正廉洁,从立志笃行、自强不息到道法自然、与时偕行,无不立足大众生产生活实际,体现了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
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具体实践中,要注重解答重大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理论,不仅仅要宣传理论,解答人民群众的思想困惑,也要关注民生,反映民意,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理论宣传只有与人民群众的主体需要相契合,才能保持人民群众认知和认同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遗忘生活的理论迟早要被生活所遗忘,只有走进生活、面对现实世界的理论,才能真正进入大众的视野,击中大众的心灵。”[8]人民群众之所以愿意接受并最终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根本的驱动力在于理论反映和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和诉求。利益是理论认同的现实基础,抓住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就找准了大众化的关节点和着力点。例如,在面向农村农民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时,必须立足农村实际,充分考虑农民群体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和认知方式,关注农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对农民群众在乡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诉求作出积极回应,既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这样,理论才能和农民群众产生共鸣,才有说服力。
最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重构”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话语体系的话语魅力和话语力量。所谓语境重构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命题、概念和观点从经典文本中提取出来,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体系中,在语境转换中赋予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相一致、与当代文化价值相适应、与中国现实社会相协调的崭新意义”[9]。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作出了突出表率。例如,出自《周易》的“革命”一词,本是对变革天命、更替朝代这一历史现象的表述,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提及“革命”一词,在新时代语境中赋予“革命”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10],“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11];在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时,多次引用了“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话语,把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推衍扩展到国与国关系中,经由语境重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汇被赋予了更远大、更深刻的话语意义[9];“民为邦本”之于“以人民为中心”,“小康”之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家国天下”情怀之于“中国梦”,无不如此。语境重构实现了语义转换,增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话语力量和话语魅力,极大地提升了理论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第二,借鉴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化传播载体,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力。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传播普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既注重儒学典籍经典化建设,又注重通俗启蒙教材建设。一是封建王朝非常重视儒家典籍的经典化建设工作,以此确立儒经的权威文本和统一解释。自汉武帝建元五年(公元前135年)“置五经博士”、把《诗》《书》《礼》《易》《春秋》钦定为经典开始,中央政权就不断进行这样的工作。唐代颁行《五经正义》,儒学经典有了文字、音训、义疏方面的标准文本,宋代又将五经扩展到十三经。国家以这些经典著作为载体,对主流思想文化进行传承和传播,面向民众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过程中,同样要加强经典建设,“要深化经典著作研究阐释,推进经典著作宣传普及”[12],维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性。二是历代王朝非常注重思想文化的通俗文本建设,发行启蒙读物,将经书进行通俗化解读阐释,逐渐形成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等系列启蒙读物,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有力地推动了儒学大众化。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要吸收借鉴传统文化大众化文本建设经验,编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文本体系。“不断推出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大众生活的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作品,让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所接受,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13]让党的创新理论借助通俗读物“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次,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传播形式、平台和渠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多样,例如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等等,深受人民大众喜爱,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民间文艺由于形式活泼,贴近民众生活等特点,成为传统社会推动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民间文艺包括小说、戏曲等,承担着“载道”即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任务。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具体实践中,要充分借鉴和利用这些有效方式方法,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入心入脑。
四、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宣传普及经验,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长期的赓续和演化过程中,在教育推广与宣传普及方面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机制制度和方式方法,为优化和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路径提供了可用资源和有益借鉴。
第一,建立多元协同的教育机制。教育历来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的主要渠道。我国传统社会构建了以儒学思想为核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推进的教育机制。学校是儒学教育的专门场所,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是日常性的教化系统,家训、族规对于传递儒家倡导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发挥重要作用。三种不同的教育形式通过统一的教育内容和考核标准,有意识地、连续地输入儒家思想的基本要义,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在整个社会形成研习、践行儒家思想和精神的浓厚风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必须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协同展开,大、中、小学教育一体推进的教育机制。要结合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思想特点,开展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成长最关键的“拔节孕穗期”,应该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领导机制、协同机制、共享机制、交流机制,形成多主体、多维度联动的运行机制,重构课程体系,丰富教材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形成大中小学、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平台或载体的作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
第二,重视相关的制度建设。传统社会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实施一整套运行和保障制度,来激扬风化、醇化民风,推进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例如,自西汉开始,封建国家致力于建立巩固儒家思想主导地位、推动儒家思想教育和普及的制度体系,包括儒家化的国家政治与法律制度、以儒家学说为基本内容的教育制度、以儒家思想为考察内容的科举制度、维护儒家思想权威性的文本经典建设制度,等等。这套制度既包括朝廷礼仪、宗庙祭祀、国家法律,也包括社会礼俗、乡规民俗,对诠释、传播和普及儒家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也要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对大众化实践的引导、规范和激励作用。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般规律,结合当代中国实际,认真总结和吸取传统文化大众化制度建设的有益经验,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领导机制、保障机制、宣传普及教育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考评机制,逐渐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长效机制和制度体系。例如,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内学习制度,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内主题教育学习制度、集中轮训制度。“教育培训体系更加健全,集中培训逐步走向常态,日常教育更加规范。”[14]健全理论学习考核评估制度,通过制度激励,激发广大党员的学习热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第三,走进大众日常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众化过程中,非常注重将教化的思想内容植根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世界,化民成俗。例如,知识分子把儒家思想融入家规、家训、族规,规范民众日常生产、日常交往和日常思维。儒家道德观念、价值理念、理想信念也由单纯的说教变为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具体遵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成为日常伦理意识。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促进了民众对儒学的认知和认同,儒家思想大众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不能只局限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非日常生活领域,也要立足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领域。人们的生活世界是由日常生活领域和非日常生活领域两部分构成的,其中,日常生活是非日常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只有通过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实现自身生命的存续,然后才能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非日常活动。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的具体实践中,不能忽视日常生活领域,要走进大众日常生活,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渗透到大众的日常思维、日常行为当中,内化为大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忽视了日常生活领域,不仅会导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出现真空和缺位,而且会导致这一科学理论悬浮在大众生活之上,削弱理论的影响力和引领作用。
立足大众日常生活领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作为大众化实施主体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善于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讲清楚科学理论的核心要义,让人民群众听得进记得住,还要善于用行动诠释理论,用事实教育群众。关心百姓疾苦,回应群众的利益诉求。“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16]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中,真切体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学习和践行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