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
2022-12-17毛敏
●毛 敏
美籍奥地利裔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上个世纪初提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创新,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主要动力。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工作是“创造性的破坏”,企业家精神包括梦想、热情、创造的喜悦和坚强的意志。我国最早研究企业家精神的学者张维迎教授则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和冒险,他将企业家的职能划分为套利和创新两个方面:套利,即从纠正市场不均衡和发现别人的错误中获利的行为;创新,是指创造新的技术和产品。
一、企业家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1978 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我国的经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9年至1978 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第二阶段为1978 年底开始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大潮中,人们的热情被激发,企业家真正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因素,我国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也正是从这个阶段起步的。陈文标在2006 年作出的企业家精神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企业家精神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在市场中担任资源配置者和中间人角色,具有创新精神、敢于冒险和承担风险的行为。”
哈佛大学历史学和经济学教授戴维兰德斯曾经说过,“如果缺少企业家的参与,我们基本上无缘最近几个世纪以来史无前例的增长奇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中国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发展的过程,而企业家创新、创业的精神又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这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关系。
我们党高度重视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企业家精神”一词多次出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之中。2016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提出:要加快培养造就国际一流的经济学家、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 年9 月8 日下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提出企业家要爱国敬业、遵纪守法、创业创新、服务社会,这是我国首次以专门文件形式来明确企业家的市场地位,提出要保护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将其上升为深化供给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五个方面
2020 年7 月21 日在北京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指出了新时代中国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了对企业家作用的认识,传达出总书记和党中央对企业家的关心与支持,也为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指明了方向。
(一)企业家精神的前提:爱国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家国情怀也是我国优秀企业家的精神操守,是企业家精神始终不变的鲜明底色。近代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忧国忧民、实业救国的杰出企业家。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对黄炎培先生说:“讲到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我们是万万不可忘记的: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到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这些企业家不仅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前各行业的发展情况,而且用自己的行动展现了浓重且各具时代特色的家国情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爱国企业家,他们对国家怀有深厚的感情,把企业发展同社会进步、民生福祉紧密相连。在1998 年特大洪水、2008 年汶川地震、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广大企业家不遗余力地驰援物资、慷慨解囊。2021 年12 月,中国企业慈善公益论坛公布,2021 年中国慈善捐赠500 强企业共投入捐赠款512.1 亿元,同比2020 年大幅增加307.8 亿元,增幅达151%,其中拼多多、美的集团、国家电网等企业名列前茅。
(二)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创新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之中,企业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企业家要解放思想,树立创新发展的意识,抓住新机遇,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价值。任何一家企业发展,都面临着困难和挑战。企业只有不断对产品质量、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适应市场竞争,同时对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公司制度等内容进行完善和改革,才能长久生存。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企业家不能一味靠扶持、要政策,而是要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将创新意识与市场需求充分结合,敢想敢干、善于实干、化危为机,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开拓企业发展新局面。
(三)企业家精神的根本准则:诚信守法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声誉是企业的无形财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是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位企业家的立身之本,这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信条或者行为准则,也是法制社会的体现。企业家的诚信守法会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不可否认,社会上偷税漏税、贪污走私、知法犯法、欺骗消费者、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仍然存在,但企业家们要坚信,企业和自己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法律意识、强化守约观念、坚守契约精神,守住道德底线,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抵制违法失信行为,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表率。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经营发展行稳致远,为企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导向:责任担当
作为企业的核心人物,企业家不仅需要关注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还应该关注其带来的社会效益。企业家精神的关键评价指标就是责任担当,在对企业和员工负责的同时还要向国家和社会担当。责任担当是中国特色企业家精神的特质,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导向。企业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懂得感恩、懂得回馈,面向社会大众尤其是弱势群体献出自己的爱心,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并助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人,做“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强力实践者,在救灾扶贫、污染防治、振兴发展实体经济等方面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五)企业家精神的时代格局:国际视野
企业家要有视野的高度和广度,对国内外局势有准确的认知和把控能力。著名实业家张謇曾经说过:“办一个县的事情,就要有一个省的眼光,办一个省的事情,要有全国的眼光,办一个国家的事情,就要有世界的眼光。”企业家拥有怎样的国际视野,往往就决定了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当前我们身处一个多元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需要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既要立足本国,还要紧跟国际步伐,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带领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升级。
三、弘扬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
(一)用创新引领企业家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严峻,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面临内部转型压力、外部复杂环境的生存威胁以及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面对转型升级发展的严峻考验,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企业家精神承担着重要作用。
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其所在企业的经济活力,并可产生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域的企业或者上下游企业发展。以深圳市为例,90%以上的研发机构、90%以上的研发资金和90%以上的研发人员都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只有创新,才能带领企业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企业管理制度完善、生产技术升级等。
(二)形成尊重企业家精神的理念和氛围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以创新精神、责任担当、工匠精神为内涵的企业家精神,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要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方式和途径,转变社会传统思维,营造尊重企业家精神的文化氛围。一是要大力宣传中国优秀企业家的事迹,包括他们在自强不息、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二是要树立优秀企业家也是“民族精英”的共识,使他们像科学家、劳动模范一样得到足够尊敬。各级政府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要给予荣誉表彰,树立其正面社会形象,做好引导作用。三是要树立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理念,宽容创业者可能失败的结果。失败乃成功之母,企业家精神教育理应包括对创业失败的认同,让暂时失败者仍然有追求梦想的信念。
(三)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都有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实践中,不同时期的企业家精神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不断更新内容,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初期,以个体经营者或者小型企业为主,企业家体现的是冒险精神和个人能力,抢抓政策红利,实现个人目标和利益最大化。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企业家会确立更高的目标,更多关注的是企业战略管理,创新成为企业家精神新的特质。当发展进入新时期,企业家精神更进一步体现出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担当。
国际视野是对新时期企业家精神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具有开展互利合作的广阔前景。因此,对于各行各业的企业家来说,面对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具有国际化思维和视野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家们要抓住和企业发展有重大关联的时机,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握国际市场动态需求,开拓国际市场,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