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022-12-17杨玉丽
杨玉丽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南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红河 662400)
1.前言
枇杷是生长于南方地区的蔷薇科常绿果树,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除中国外,在美国、西班牙、日本、澳大利亚亦有少量栽培。枇杷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年平均气温15°C以上,年降雨量800 - 2200毫米的地区均能正常结果。其香气浓郁、皮薄色黄、肉多核小,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枇杷浑身都是宝,果树美观,果实可用于酿酒、蜜饯、鲜食,将其树叶晒干之后,可具备降气和胃、止咳化痰之效,枇杷木材可作为手杖、木梳的原材料,枇杷特别适合在黄红壤土质的山区、丘陵等处栽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消费者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高品质枇杷的需求量也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发展绿色无公害枇杷产业是大有可为的,也成为了农民朋友脱贫致富的“好帮手”。以笔者所在村庄为例,全村有5年龄以上的枇杷果树1.5万余亩,按照今年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年产值达4200万元人民币。而若要收获绿色无公害枇杷,那么就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栽培技术。本文就枇杷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2.果园建立
2.1 选地
地块选择是枇杷绿色高效栽培时要重点考虑的问题,直接决定了枇杷品质的好坏。通常而言,种植地块需要综合考察多种因素,最好要选择不存在着污染源、不易积水、土壤肥沃、且生态环境较佳的地区来栽培。
选择园区时应选择空气湿润、水分充沛、光照充足又不是太强烈的地方建园,以南向和东南向平缓山坡为宜,土壤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砾质土壤为佳。由于枇杷的生长对温度没有过高的要求,所以,栽培区域的气温只要高于15℃即可。栽培区域的土壤pH值控制在6~6.5为佳,且尽量选择坡度低于25°的缓坡山地来进行种植,朝向为西南向、东南向、正南向等均可。
2.2 开垦种植
若栽培区域为山地,则开梯台来种植;若栽培区域为平地,则按行种植。种植密度或为80株/亩(株行距2米×3.5米),或为50~60株/亩(株行距3米×4米)。对于种植穴而言,种植穴的深度控制在60~80厘米,长宽各为1米。值得注意的是,种植穴内部要施足基肥,并且还要配备排灌渠与工作道;为了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每亩地需要配备一个沤肥池或者蓄水池。
3.苗木定植
3.1 品种与苗木选择
解放钟枇杷、早钟六号枇杷等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枇杷栽培品种。其中,解放钟枇杷的单果可食率超过了72%,果肉厚度可达0.93cm,其重量大致为70~80 克/个,平均含酸率为0.51%。早钟六号枇杷是以解放钟为母本,通过杂交选育而形成的特早熟品种,单果可食率超过了70.2%,果肉厚度可达0. 89cm,其重量大致为50~100 克/个,平均重量为52.7克/个,平均含酸率为0.26%,果皮鲜艳美观,且易于剥离,食用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香气逸出。解放钟枇杷、早钟六号枇杷为主栽品种,既可同时栽培2种品种,又可结合实际情况任选其一;大钟枇杷、森尾早生枇杷则为授粉品种。通常而言,授粉品种与主栽品种的比例控制为1:6~1:8,以此来让授粉树在全园范围内实现均匀分布。所选的苗木要具有根系发达、生长健壮、且没有病虫害等特点,其高度要超过30cm。
3.2 定植
枇杷的最好栽培期是在春苗木发芽前或者9-10月份。在定植之前,园土须进行全面深耕,需要在种植穴内施加100 kg以上的有机肥,可率先撒入适量的磷肥(0.5~1kg),将其与土壤进行均匀混合之后,再进一步压实土壤。栽时苗木应带土球,并剪去1/3-2/3叶片。在种植的过程中,可在土壤的中心位置挖出一小穴,为了确保根系在定值时处于舒展状态,小穴的深度要长于枇杷苗根颈以下的长度,将表层细碎土分层填入到枇杷树的根系四周,并且还要淋足定根水,做好相应的保湿保温工作,以此来增加苗木的成活率。栽植的密度,如果为了尽快见效,可实行计划密植,每亩可在110株以上。
4.施肥管理
4.1 需肥特点
有学者通过开展试验得出结果:枇杷树吸收最多的元素是钙元素,而吸收最少的元素是磷元素。在枇杷果实中,其含钙率、含钾率、含磷率分别是0.76%、3.19%、0.81%,其含氮率、含灰分率、含镁率分别是0.89%、9.2%、0.16%,由此可见,含钾率是较高的。若钾肥施加过多,虽然会让果实质量增加,但果实的肉质偏于粗硬,且含酸率会提高;若氮肥施加过多,虽然会让果实质量增加,但果实的品质、色味均会降低,且外观的美观度不高,由此可见,需要科学搭配肥力。为了能够提高枇杷果实的品质,尽量不要采用单施化肥,而要提高有机肥的施用量。基于台湾地区中兴大学的研究结果,枇杷若是栽培在山坡地区,那么推荐采用复合肥,需含有钾元素、磷元素、氮元素,且比例控制在3:2:4,且适当加入一定量的镁元素与钙元素。值得注意的是,幼龄果树、衰老果树均要适当多施氮肥,以此来满足生长的需要。
4.2 施肥方法
在施肥管理过程中,要多施加有机肥(已腐熟),其中,成年树的施肥,要酌情提高钾元素的含量;幼龄树的施肥,要以磷元素与氮元素为主。与此同时,幼龄树的施肥频率控制在5~6次/年,务必要做到“薄施”“勤施”,也可配合淡粪水淋施。成年树的施肥频率控制在3次/年,分别是春梢肥、夏梢肥、花前肥。
4.2.1 春梢肥
无论是幼果的发育,还是春梢的萌发,均离不开充足的养分来作为保障,故而要及时施加春梢肥。春梢肥的施加节点为每年的1-2 月份,施肥时一定要做到以速效肥为主,且要有足够的钾元素、磷元素、氮元素。春梢肥的施肥量控制在:1000 kg/亩人畜粪水+150 kg/亩三元复合肥。
4.2.2 夏梢肥
为了能够在采果后让枇杷树尽快恢复树势,达到花芽分化的效果,务必要高度重视夏梢肥的施加,为第二年枇杷的丰收做好准备。通常而言,采果后7天内要施加夏梢肥,即“有机质肥”+“速效化肥”,夏梢肥的施肥量控制在:2 000kg/亩有机质肥(已腐熟)+30kg/亩过磷酸钙+100kg/亩尿素。
4.2.3 花前肥
花前肥的施加节点是在每年9-10月,正值枇杷抽穗后。通过施加花前肥,既有利于强壮枇杷树体,又有利于增加坐果率,还有利于强化枇杷的抗寒性。花前肥的施肥量控制在:1500 kg/亩人畜粪水+30 kg/亩三元复合肥,适当时,还可施加一定量的豆麸(已腐熟),用量控制在3~4kg/株。
5.水分管理与整形修剪
5.1 水分管理
在枇杷果实成熟期,如果出现过多降雨现象,就易于出现裂果、果实着色不良等情况,故而要注意及时排水。枇杷花芽的分化期通常是在每年7-8月,为了能够让花芽更好地分化,务必要提高栽培区域内的干燥度。而花穗生长发育期及春旱期间则要适当灌水,以此来促进枇杷生长。但枇杷不耐水渍,雨季积水易造成烂根,影响生长甚至死树。因而在排水不畅的平地或粘土上建园,应每2-4行开一条排水沟,以利雨季排水。在果实成熟期间若降雨过多,易造成果实着色不良或裂果,此期应注意排水。
5.2 整形修剪
由于枇杷很容易出现抽发生枝的现象,可通过修剪给予人为干预。其修剪的目的主要是剪除病枝、过密枝、枯枝、徒长枝,有时也疏删部分弱果枝,以保证空气流通,阳光能提供足够的阳光照射。 可通过主干分层形方式来对树冠进行整形。具体操作步骤为:第一,对枇杷进行定植,而后开展剪顶定干工作,即:在枇杷发芽之时,选留4~5个侧芽(处于不同的方位)与1个壮芽(向上生长的方位),通过“吊”“撑”“拉”等多种方式来将其逐渐培育为主枝及主干,与此同时,还可对主枝适当张开,便于其实现水平生长,进而成为第一层枝。第二,对第二层枝、第三层枝进行培养,枇杷树冠的高度以3-4米为宜。第三,对于已迈入到投产期的枇杷园,其修剪期可定于每年的开春萌芽前与5-6 月份,以便能够对那些病虫枝、密生枝进行及时疏除,切实增强光照强度。第四,对于平地果园而言,行间距控制在1米左右,并且还要对结果枝的果轴进行及时疏除,进而实现第二年的枇杷丰产。
修剪时间一般选择在在春芽萌动前、花芽分化后及采果后进行,一般使用利刀削平剪,修剪后应涂以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对修剪伤口给予保护。
6.土壤管理
6.1 扩穴深翻
若定植方式为直接定植或者大穴定植的果园,一定要在秋季开展扩穴深翻工作,深翻的厚度要控制在50~60 厘米,并且将磷肥、秸秆、杂草等进行分层压入。全园深翻频率控制在3~5年/次,既可提高土壤的吸水吸肥,又可让根系朝着下方进行快速生长。
6.2 果园间作与杂草管理
果园间作作物可为蔬菜、豆科作物等,同时建议施加绿肥。若果园为成年果园,可在每年的4-9月对树盘进行覆盖(覆盖物体为秸秆、杂草等),并且可在扩穴改土的过程中将其压入到土壤之中,既有利于降低地温,又有利于保持湿润状态,还有利于培肥土壤,对于枇杷植株的生长发育是极为有效的。在天气寒冷的冬季,可对整个果园开展1次中耕,中耕深度控制在10~20厘米,并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来确保树体能够顺利越冬。
7.疏花疏果与套袋
7.1 疏花疏果
疏花穗的时节通常是在每年花穗抽尽之时,若同一母枝上存在4~5 穗,那么可将2~3穗疏去;若同一母枝上存在2~3穗,那么可将1穗疏去。疏果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大果品种每穗保留2-3果,中果品种留3-5果,小果品种留5-8果。在栽培过程中,如果发现幼果在2月初的尺寸大小为花生米状,也要及时疏果,务必要将那些过密果、畸形果、病虫果进行疏去,每穗保留的果实数量控制在2~3个。值得注意的是,要将果穗基部果与顶部果疏去,只保留中部那些大小一致、成长状态较佳的好果,以便在后续进行及时地采收。疏花疏果原则:强树少疏、弱树多疏、疏弱留强、疏迟留早、去上留下、去外留内。
7.2 套袋
为了更好地增强枇杷效益,很有必要采取果实套袋的方式,以此来有效预防病虫害伤害与农药污染,进而达到绿色无公害水果的要求,与此同时,还可防止太阳曝晒、鸟害而出现裂果的现象,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商品的价值与果实的品质。所用的套袋既可以是专用果袋,又可以是利用旧报纸作为材料来自做果袋。通常而言,套袋要采用“一穗一袋”式,去掉果袋的时间通常是在采果前5~10 天,以此来让果面的光照强度足够。
8.病虫害防治
8.1 侵染性病害
炭疽病、角斑病、斑点病等是枇杷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侵染性病害。(1)强化栽培管理。为了能够让树体的抗病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可适当地增施有机肥。若是梅雨季节,还要进一步将排水落实到位,避免病菌出现大规模繁殖的情况。(2)清园。在每年的春季、冬季,既要对落叶进行及时清扫,又要对病枝进行剪除,以此来杜绝菌源的出现。(4)用药防治。可用800 倍液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浓度为70%)、3000倍液爱苗乳油(浓度为30%)等药物来进行喷洒,以此来保护新梢。
8.2 生理性病害
生理性病害主要包括芽枯病与果实日灼病。其中,芽枯病大多出现在土壤瘠薄、缺肥少水的山区,又是也会出现在土壤板结的园地,易于让吸收根出现死亡。防治措施:精细耕作、科学施肥、水分管理。果实日灼病大多出现在枇杷果实转色成熟期,主要是由于气温突然快速升高而导致果皮出现失水而形成皱缩现象,进而形成若干个斑块(呈淡褐色),导致果实丧失商品价值。防治措施:套袋、水分管理。
8.3 虫害
枇杷栽培过程中常见的虫害包括举尾虫、黄蜘蛛、木虱、蚜虫等。虫害防治时主要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化学防治,但切忌使用具有剧毒性质的化学农药。在枇杷栽培的花期、抽梢期,一定要重点防治木虱、蚜虫,可用3 000倍液功夫乳油(浓度为2.5%)来进行喷雾处理。在枇杷的全程生长中,均有可能会出现黄蜘蛛、红蜘蛛,可用1 200~2 000 倍液螨代治乳油(浓度为50%)来喷雾处理。对于枇杷黄毛虫,可采用驼姬蜂等天敌来防治。值得注意的是,若已处于采收期,那么绝对不可采用任何杀虫剂。
9.采收
枇杷果实的最佳采收期应该是在果皮着色成熟之时,可采取分批采收的方式,优先采集那些已经着色的枇杷果实,当然,如果要将枇杷果实进行长途运输,则可以将采收时间适当提前。采收期一定不能选择在烈日天气及大雨天气,优先选择阴天、早晚时节。值得注意的是,枇杷的肉嫩汁多,但是果皮特别薄,采收过程中一定要小心谨慎,采收方式或是“由外而内”,或是“由下而上”,采收时要用手轻轻地托举起果梗,尽量不要将果实碰伤,以此来保证枇杷的品质,使之产生较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