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心盛理论及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研究进展
2022-12-17刘晓云林晨浩谢钰洁
弋 新,刘晓云,黄 婵,吴 霜,叶 艳,林晨浩,谢钰洁
1.成都大学护理学院,四川610106;2.成都医学院护理学院;3.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2.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标志着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1]。党的十八大已将健康养老问题提升到事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经济社会课题的重要位置上,而老年心理健康是老年健康的重要组成之一[2]。迄今为止,人们普遍认可的心理健康是“不仅没有心理疾病,而且个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功能达到完善,且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但对于心理健康的评估,过去大多数学者往往仅从精神病理学角度,如运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等消极心理症状的评估量表来评价心理健康状况,长期以来,不少学者也逐渐对此产生了质疑[3]。早在1958年,美国心理学家Maria[4]提出,过度依赖负性评价指标会导致心理健康研究视角过于狭窄,从而忽视个体的潜能和自我修复能力。国内有研究者也提出,负性心理评价模式更多地关注于个体认知和情绪的消极方面,应增加一些积极心理指标才能更全面地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5-6]。由此,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DFM)应运而生。早期,国内外研究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大多以传统的主观幸福感(如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等)作为其积极心理指标,但这并不能综合地反映个体的积极心理状况。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倡导从整合的角度评价积极心理健康,由此提出心盛(flourishing)的概念来更为全面地反映个体的幸福感状况[3]。
1 心盛理论及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内涵
1.1 心盛理论的提出
心盛理论是积极心理学对幸福感研究的新领域。Keyes[7-8]认为,心盛是一种完全、高度心理健康的表征,也是个体拥有高度积极情绪、心理健康、心理和社会幸福感的最佳心理状态。心盛者常常充满热情与活力,对生活充满积极情感,心理和社会功能完好。一直以来,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幸福感主要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2个取向,但美国心理学家Keyes认为这忽略了社会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幸福感的概念[9]。随后,以积极心理学先驱学者Seligman为代表的学者们对上述理论进行整合,并提出了一个幸福感的新理论——心盛理论。Seligman[10]将心盛定义为5个描述幸福感的核心要素:积极情绪(positive emotion)、沉浸体验(engagement)、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人生意义(meaning)和自我实现(accomplishment),简称PERMA,这5个要素更能体现人们为追求目标而奋斗的状态。
1.2 心盛水平的评估
目前,研究者们普遍采用问卷对心盛水平进行评估,主要有以下3种调查问卷。
1.2.1 心理健康连续体简表(MHC-SF)
Keyes[7]最早编制了评估心盛的量表,该量表共有3个分量表:MHC-SF用于测量积极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抑郁和问题行为来评估心理疾病;通过自我概念、自我决定及人际关系来评估心理社会功能。Keyes结合上述3个量表将个体分为心盛者、中等心理健康水平者和心力衰竭者3种类别。目前,MHC-SF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信效度良好[11]。
1.2.2 心盛问卷(Flourishing Scale,FS)
FS由Diener等[12]编制,该问卷共8个条目,包括意义、人际关系、投入、目的、成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7个维度。各条目采用Likert 7级计分法,8个条目均为正向计分,总分0~56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拥有更多的积极心理资源和社会功能。该量表自问世以来,已经被翻译成17种语言,在不同国家中被广泛应用[12]。
1.2.3 PERMA简表
2013年,Seligman[13]又基于心盛PERMA模型编制了PERMA简表。PERMA简表共23个条目,包括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身体健康、消极情绪、孤单8个维度。问卷采用Likert 7级计分法,其中条目7,12,14,20为反向计分,其余项目均为正向计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试者心盛水平越高。该问卷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版本,研究证明其信效度较好。
1.3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内涵
传统的心理健康评估采取的是单维视角,仅仅从精神病理学方面以抑郁等精神症状作为评价标准。但已有多项研究表明,人们的抑郁量表得分低并不意味着其幸福程度一定较高。Peterson[14]提出了类似观点,认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抑郁,还需要处在积极的情绪和认知状态。Keyes等[15]也认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心理疾病的缺失,也不仅仅是拥有高水平的幸福感,而是一种两者结合得更完全状态。因此,研究者们构建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状态。
该模型从更全面的视角出发,主张心理健康应同时包括心理疾病的缺失和高幸福感的存在。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深入研究,研究者们在将抑郁作为心理健康消极指标的同时,提出用心盛为积极指标来衡量个体幸福感。Antaramian等[16]根据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将人群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完全心理健康者,即低心理疾病症状且高主观幸福感的人群,在近期会免于心理疾病;第二类为易感者(部分心理健康者),即低心理疾病症状且低主观幸福感的人群,在未来易出现心理问题;第三类为有心理疾病症状但满足者,即高心理疾病状态且高主观幸福感的人群,心理自我修复能力强,出现心理问题往往能自愈;第四类为疾病者(完全病态者),即高心理疾病状态且低主观幸福感的人群,不仅会表现精神病理症状,社会心理功能也很差。
2 心盛理论的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心盛理论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国外大量学者就如何使个体达到心盛状态展开了长期探索[10,14]。Keyes等[7,17]对美国成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17.2%的成人处于心盛状态,这一数据在荷兰人中为35%;欧洲社会心盛情况调查显示,丹麦39%的人能达到心盛,而在斯洛伐克、俄罗斯这个比例不到10%,不同国家人群的心盛现状存在较大差异[18];Barber等[19]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盛可帮助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Gokcen等[20]对英国大学生的研究显示,心盛状态对学生的学习和社交方面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Bakker等[21]对护士的调查显示,心盛可促进护士的工作投入。总体而言,国外围绕心盛的研究涉及人群较广,主要集中于普通人群和大学生,也有针对老年人及护士群体的研究,且不同国家人群心盛比例有所差异,但研究结果都一致显示,心盛对个体心理健康及学习、工作效率等具有确切促进作用。同时,心盛状态也可促进身体健康,进而降低死亡风险[8]。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围绕心盛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学者李明景[22]最先开展对心盛的研究,其研究显示,南昌市大学生心盛水平呈中等偏上,心盛状况良好;陈思悦[23]对南昌市高中生的心盛现状研究也得出一致结果。赖巧珍[3]研究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盛总分高于日本大学生,但低于欧美国家大学生。张晏宁等[24]进一步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盛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是幸福感的良好预测因素;方圆等[25]研究也表明,大学生心盛水平与自杀风险呈负相关。心盛对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仍适用于我国,但与国外研究相比,研究对象较局限。目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高中生等学生群体,尚未发现针对老年人、护士等更多群体开展的心盛实证研究报道。
3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是由Greenspoon等[26]提出,并通过研究证实了其在学生人群中的适用性。Suldo等[27-28]分别对初中生、大学生的研究也得到了一致结果。随后,Suldo等[29]又证明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比单独的精神病理学指标有更好的心理行为预测作用。但以上研究大多采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积极指标,直到心盛理论的提出,研究者开始探索以心盛代替主观幸福感构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并展开相关研究。Momtaz等[30]研究显示,采用心盛为积极心理指标构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马来西亚老年人群中的适用性良好,且以该理论的标准,36.3%的老年人达到完全心理健康的水平。King等[31]以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为基础对加拿大青少年研究显示,67.6%的青少年处于心理健康水平。
3.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有关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学者王鑫强等[32]引进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概念,并证实其在国内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且效果优于传统单因素模型。随后,董文婷等[33]也证实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高中生中的适用性,且结果显示,完全健康组的学生在学业情绪及学业压力等指标均更好;蔡艳[34]验证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护士群体中的适用性,且发现完全心理健康者职业倦怠及离职意愿均更低。随着心盛概念的提出,国内学者也开始以心盛概念构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并展开相关研究。如赖巧珍[3]研究发现,以心盛概念构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效果优于以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构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目前,国内针对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应用研究大多是针对学生群体,也有针对护士及运动员群体的相关研究,罕见其针对老年人群,更未找到以心盛为积极心理指标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老年人群中适用性的研究报道。
4 小结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重,健康老龄化已成为重大挑战,而老年人心理健康及幸福感又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要素[35]。心盛理论是积极心理学对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进行整合来评价幸福感的新指标[24]。心盛理论源于国外,目前实证研究已相对较多,涉及人群主要是普通大众和学生群体,也有针对老年人及护士群体的研究;同时研究显示,不同国家人群心盛状况有所差异[7,17-18]。而国内心盛研究起步晚,已有的少量研究也仅仅是针对学生群体进行的探索,尚未发现针对老年人及护士等更多群体的心盛研究报道[3,24]。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出现弥补了长久以来仅以消极心理症状对心理健康进行评价的不足,提出应结合消极心理和积极心理2个维度才能更为全面、完整地评估人的心理健康状况[4]。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往以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为积极指标,抑郁为消极指标构建的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也逐渐遭受质疑。
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以心盛为积极指标,抑郁为消极指标构建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更为客观、全面,相关研究也逐渐开展。因此,研究者们将来可针对国内老年人、护士、普通人等群体,开展心盛现状研究以及以心盛构建心理健康的双因素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探索。这不仅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内人群的心盛现状及其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与国外人群进行对比分析;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国内幸福感及心理健康研究拓展新领域及新方向,从而为今后的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最终促进国内人群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