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想之山
2022-12-16张凌云
1
知道无想山,源于周邦彦的一首词《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我喜欢这首词,也对无想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想山,到底是怎样的一座山,能够让词人带着淡淡的忧伤却又满怀憧憬,能够让读者沉浸于一种无边的意境中不肯离开,虽置身夏日却感受到一股沁入骨髓的清凉。
可惜,我未曾到过无想山,只知道它在江苏溧水。也罢,既叫无想山,那就不去深究居于何方。
2
据传,南唐才子韩熙载某次去溧水游玩,见一山风景绮丽,便在山中置地筑台,隐居读书,又联想到佛家的无我思想,就给山改名无想山,同时将山中原有的禅寂寺改名为无想寺。
再读周邦彦的《满庭芳》,起初我以为词人只是偶经溧水游玩,最多是待上几日,殊不知,周邦彦是来溧水正经做官的,而且一待就是三年。我不太能感受到词中的悲恨愁苦之情,只觉如风行水上,恬淡自然。
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也许周邦彦在不自觉地走着一条无为而治的路,无论为政,为人,为文。他眼中的无想山,也不自觉地契合了无想山独特的定位,缥缈,无形,不在乎名声显达,却始终巍然耸立在某个难以到达的地方。
周邦彦之后,不少人走着同样的路。明初文学家陶安写过一篇《游龙鸣山记》(即无想山),在赞叹“气象空旷,攒峰玉立”之余,有“山隐于邃奥”之慨。无想山有几处摩崖石刻,是明嘉靖县令王从善留下的。袁枚也曾做过溧水县令,我很想知道这位大文人对无想山如何评价,但竟未查到他与无想山的具体交集,也许他任职实在太短,只有两个多月,也许他不愿多说什么,对这座冠名无想的山,最大的尊重,就是保持缄默,一切尽在不言中。
3
无想山的奥秘是什么呢?是禅,也是蝉。
禅:禅定,禅寂,抛弃尘世杂念,放空自己,让灵魂安静下来。蝉又是什么?是那只在树上叫的蝉吗?是,也不全是。无想山的迷人之处,是它能够让人想象一片蝉鸣的海洋,在蝉与禅的叠加交响中,感受到一种奇妙的禅境。
“午阴嘉树清圆”这样的描述,自然让人想到盛夏的景象,“人静乌鸢自乐”,虽然写的是乌鸢,即乌鸦和老鹰,我却宁愿想象成蝉,因为在这样的氛围里,没有比蝉鸣更适合的存在了。
蝉是夏天的象征。无想山的夏天,淹没在无边无际的蝉鸣之海里,以致你的耳朵里听不到别的声音。起初你可能感到烦躁不安,但渐渐地,你喜欢上这种连绵不断,近乎沸腾的蝉鸣。
这种微妙的变化,同样体现在“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这样的氛围里。这时候,我们才发觉蝉与禅竟是如此接近。周邦彦的无想山,用无形的蝉鸣之壳,包裹着所有的春夏秋冬,让你躺在无边的翠竹幽林里,将时间心情之间的分野融化成没有阻隔的地平线,听懂并享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禅境。
4
得益于如今发达的资讯,当我在网上搜索无想山时,各种美得令人窒息的图片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云蒸霞蔚,宛若仙境。酽深浩瀚的绿意里,一座金灿灿的寺庙居于高处,像一滴清脆的鸟啼,无声地划过晨曦,在你的心湖之上漾开一圈圈看不见的波纹。朝暮四时之景不同,无想山向我们展示出雍容多彩的一面。
面对这样的无想山,我有些犹豫,到底要不要实地游玩,看看无想山究竟是什么模样。转念一想,去了或许会破坏原有的期待,不如就沿着心中的那条线路,描摹出一幅最美的无想山。
我挥动着翅膀,轻轻降落在一处清幽的山凹之处。露重雾侵,白气泫流,周围只有我一个人。寻一条僻静的小路,径直往上,但见林木郁森,鸟鸣啁啾,山泉跌宕,流瀑飞溅。登高越岭,目光豁然,爽籁发而清风生,长空凝而白云遏,俯仰之间,气象万千,竟不知今夕何夕。
正迷茫间,忽见树叢掩映之间,似有石台一座,走近一瞧,乃是韩熙载留下的读书台,再往前,溪水淙淙处,有茅屋数间,正是周邦彦当年凭眺南窗抚琴作词的山间草堂。忽而金光万丈,忽而云山雾罩,有百丈云梯矗立其间,乃信然攀之,又见洞穴幽深,泉水泠泠,夹道花团锦簇,落英缤纷,偶见鹿狍小兽奔走其间,恍若身处桃源之中。
有几处崚嶒的山石刻着文字,此行的终点快到了。果然,一座金色屋顶的建筑浮现眼帘,无想寺。它仿若不是梵音悠扬的佛家殿堂,却是一处极为亲民的修心之所。它小巧,别致,毫不突兀,就像一枚金色的花黄,镶嵌在大地的眉心,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化为大地温柔的触手,抚摩着我们对这个世界最深沉的爱意。尤其是它圆形的基座栏杆,让我想到了两个字,圆融。
是的,圆融。这是无想寺,也是无想山的精髓。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尽可以在这轻轻托着灵魂的地方纵横驰骋。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泪水,但是,我们对所有的过往都带着感恩,我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将所有情感在此化作清风明月,云烟水流,消融在无边无际的大山之中,直至看不出一丝痕迹。
还能再想到什么呢?或许,我应当再往上登攀,去看一看天池;或许,山中有太多的名胜风物,我应当多走几处;或许,我应当不同季节不同时段多来几次,看看风景变化无穷……但是,我觉得够了,这里就是我的行程,是我的思想的目的地,而且,我想自豪地大声说:无想山,一座不出门也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魅力之山。
张凌云: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文学》《延河》等数百家报刊,出版散文集《高树鸣蝉》《晓月马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