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岗位作业流程标准规范的研究
2022-12-16张福新
李 江,张福新,武 懋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朔州 036006)
2021 年全国煤矿事故[1]发生91 起,死亡178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0.044,比上年下降24%。其中,典型水害事故[2]4 起,合计死亡48 人,含重大事故2 起,小计死亡41 人。事故的主要问题是违法违规组织生产、安全管理混乱、措施落实不及时或不严格等,事故的主要原因中人的原因仍占主导地位。因此,在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的新形势下,如何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保障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炭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2017 年以来,原国家煤矿安监局要求煤矿应通过实施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并开展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员工行为等,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019年山西省应急厅下发《关于开展煤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晋应急发[2019]160 号),决定在全省推行煤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通过规程、岗位责任制、岗位流程标准化、手指口述等方式[3],推动煤矿岗位达标,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但煤矿工种繁多,作业内容庞杂;管理层级不明确,班组层级管理混乱;岗位作业流程未持续改进,考核体系未建立或考核不严谨;规程、制度、标准执行不彻底,员工岗位安全培训教育走形式;导致规范员工行为的实际应用未达到理想效果。
1 项目借鉴
2012 年,原神华集团开始启动煤矿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研发与创建。根据煤矿生产实践经验,将煤矿岗位任务用标准的操作步骤和以流程的格式描述,对煤矿生产作业环节的关键点进行细化和量化,以指导和规范日常作业,规范员工作业行为。项目建设历程,经历了系统的研发、设计、项目的推广以及应用过程。
1)系统的研发与设计。煤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系统是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应用移动APP,建立流程的“编、审、发、学、用、评”管理平台,实现流程、人、岗匹配,支撑流程细化、学习及执行,实现煤矿一线作业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4]”,保障员工作业安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公司层面负责制定流程管理办法、掌握总体执行、分析总体效果、指导持续改进,煤矿层面负责流程的编制、审核、培训学习、掌控整体执行及考核评价,区队、员工层面负责流程的学习、现场应用、动态检查、反馈意见等。
2)项目的推广及应用。煤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的推广方法,可通过成立机构分工负责流程的运行;在充分考虑风险管控、隐患治理、岗位技能、行为安全、装备防护、作业现场及应急处置及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开展培训学习不仅要使得全员融入流程的运行管理,最重要的是使岗位操作人员理解并掌握岗位作业流程标准;采取多种途径与方式,推动岗位实施,使岗位人员按流程、按标准作业,实现岗位达标;并要强化考核奖惩,推动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执行、改进;以此引导树立企业安全文化,将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建设真正融入企业文化的发展路途[5]。
3)应用效果。原神华集团在2012—2015 年流程推广应用后统计分析,事故与“三违”数量显著降低,大大控制了人的不安全行为;员工作业时间显著减少,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技术岗位人才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人才竞争力;还能减少设备故障率、降低设备损耗、提高现场管理水平等,明显推动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的大幅提升。还有可能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6],奠定基础性工作。
2 项目建设
平朔公司下辖有露天煤矿3 座,井工煤矿4 座。为响应国家应急管理部、省厅、市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要求,充分汲取先进单位历史经验,吸纳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并结合生产一线技术能力;形成由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主导,平朔公司配合的煤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项目建设。
2.1 目的与内容
1)项目的目的。提出了1 套普遍适用的岗位作业流程,能够有效地指导、规范煤矿岗位作业;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能够实现将流程编制软件编制的流程信息与流程管理系统互联互通,最终流程管理系统能够实现流程的编、审、发、学、用闭环管理,实现流程管理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并为公司培养一批优秀的岗位作业人员。
2)项目的内容。对7 座煤矿开展作业流程标准化设计实施,并配套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形成具有平朔特色的煤矿岗位人员使用的作业流程标准。
2.2 项目的组织
领导组负责项目的战略规划与总体决策。管控组负责项目的工作决策、组织协调、项目改进及培训。编审组由双方委派的专家及生产一线技术能手组成,下设2 组:综合小组负责拟定作业流程标准化名录及二级审查;专业编审小组又下设井工采煤、井工掘进、井工机电运输、井工一通三防、井工地测防治水、露天采剥、露天机电操作、露天机电维修组,负责流程的编制、一级审查及培训。信息开发组由主导方委派的专家组成,负责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需求调研、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测试、系统部署、数据初始化、系统培训。
2.3 项目的实施
1)确定流程范围。因岗位作业流程的建设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不同人操作差异大,难规范;安全风险大;生产现场使用频率高,涉及先进设备等原则。所以,先由平朔集团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作业流程标准化名录雏形,后由组织编审专家按照流程提出的原则,并结合设备基本情况,对名录雏形进行修改完善,研究名录范围。
2)作业流程标准化培训。组织流程编写人员、审查专家和项目组管控人员,统一培训作业流程标准化理论与实践、作业流程标准化编制方法、作业流程标准化图绘制、作业流程标准化工作要求等内容。
3)作业流程标准化编制。项目组采取“骨干专业培训、专家指导”的工作方法,采取有效激励等措施,发挥、发动生产一线技术能手,开展流程初稿编制。
4)作业流程标准化审查。待流程初稿编制完成后,各专业组专家会同编写人员,对每个作业流程标准化内容进行审查、完善,保证作业流程标准化编写的质量。
5)作业流程标准化完善。根据作业流程标准化在现场执行情况,结合基层使用反馈的修改意见,组织编审人员、专家对作业流程标准化修改完善,审定完善后形成作业规范性体系文件。
6)流程图绘制。由经过流程编制软件培训且能操作绘图的编写人员,将作业规范性体系文件在作业流程标准化编制软件中绘出流程图。
7)编制体系文件。作业流程标准化文件形成且所有的流程图绘制完成后,通过作业流程标准化编制软件,形成需要的作业流程标准化、作业标准、制度规范、相关规范性体系文件(痕迹管理)、安全风险等体系文件。
2.4 项目的成果
项目组73 人,经过1 个月的辛勤工作,共完成692 项岗位作业流程,煤炭企业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目录结构图如图1。其中:轮式推土机清理道路作业标准化流程见表1。
图1 煤炭企业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目录结构图
表1 轮式推土机清理道路作业标准化流程
3 推广策划
1)构建管理组织,制定体系制度。坚持“公司管总体、煤矿(中心)抓整体、区队(车间)真落实”的原则,建立管理机构,明确各层级领导干部管理职责。按照“技术管业务、机电管系统、安全管监督”的思路,细化专业部门管理职能,从企业整体上策划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并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保障运行机制能够落地实施。
2)融合“双控”系统,建设流程系统。据有关方统计分析,煤矿安全事故因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占比高达97.67%,要彻底解决人为安全因素,煤矿信息化转型升级就显得势在必行,既是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一种历史使命。岗位流程标准化系统也是煤矿信息化转型升级的工作内容,可同步实现流程管理的在线运行管理[7]。在此基础上,可考虑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系统与煤矿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治理系统的有效融合,不仅可现实煤矿安全管理的超前防控,还可做到岗位作业流程的标准实施,为推动煤矿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改进教育模式,夯实员工素质。推行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使员工熟知岗位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作业条件和环境变化、提升自救互救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员工养成在岗按流程标准化作业的习惯,以实现规范员工行为的目的。将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教学以手机APP、视频动画等方式融合到系统中,实行动态教学、持续考核;并将岗位流程标准化纳入到员工岗位培训教育、年度安全教育中。按照定期与不定期教学及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真正让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员工素质,规范人员操作行为。
4)发挥班组建设,强化标准执行。企业发展靠制度,班组建设要靠感情,班组建设是实现各项工作落地的必然要求[8]。以多种方式引导班组管理和标准化建设的深度融合,激发员工自主管控。通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分步推进全员实践”的方式推动实施,确保岗位工作流程标准化在每个岗位与各项操作流程中落地生根。
5)创新工作机制,重视持续改进。参照其他企业煤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管理运行机制,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达标创建模式,创新流程管控机制。不仅仅要实现管理体系上的“编、审、发、学、用、评”机制,还要坚持“有工作必有流程、有操作必有标准”理念推动岗位流程标准化的持续改进,通过“贯彻落实、示范引领、优化考核”等多种方式促进提升,实现“PDCA”循环运作机制,让整个机制走持续提升运行的模式[9],持续改进机制如图2。
图2 持续改进机制
4 结语
1)为避免岗位作业风险和提升岗位作业效率,编制完成的露天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规范,可有效规范露天矿员工安全作业行为,提升矿井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2)对露天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规范对露天作业风险进行细化,并对作业人员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和措施效果检验,管控责任人等试行挂牌管理,可有效提升作业人员安全确认和安全操作水平,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基础更加牢固。
3)对露天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规范对露天作业流程进行细化和规范,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作业工时提升了岗位作业效率,在生产过程中激励员工改进作业流程,在降低岗位作业风险的同时,有效提升矿井生产效率。
4)随着露天矿智能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露天矿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规范需要根据使用的设备和采掘工艺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规范推广使用思路具有鉴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