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写作方式
——以在四年级学生中开展写作选材与运用研究为例

2022-12-16唐旖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

教育 2022年43期
关键词:导图习作文章

唐旖 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路第二小学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语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国文化,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探索,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等。”其中,明确提出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学生写作选材与运用现状不佳

好的文章素材都应来源于生活,但是如何将生活与写作素材联系在一起更加科学地选材,这是许多学生写作的困难之处。四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辨别写作素材敏感度低,无法从生活中提取写作素材,导致写作无话可写。此外,写作材料的选择必须根据主题立意,但许多学生无法围绕主题选材,分不清写作的重点和主次顺序,导致文章偏题、离题。

二、研究意义

(一)思维导图的写作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传统语文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师课堂统一指导,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科学的评价制度和反馈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限制。而思维导图能够提供更清晰直观的思维方式,将思维图形化、流程化,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梳理脉络,积累素材,高效学习。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写作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写作能力。

(二)帮助教师构建写作教学纵向体系,为写作指导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在原有的教学中,教师仅着眼于目前年段的写作教学目标,而对整个小学阶段各学段写作能力训练点之间的螺旋上升关系并不关注,这样做不是拔高了写作任务,就是使学生“原地踏步”,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教师建立各写作能力训练点的层级关系,并能清晰直观地看到经过梳理后的各年段的目标,帮助教师建立写作教学指导的全局性,为写作指导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三、研究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的层级性构建写作目标体系

1.分析作文教学总目标

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序列的不同安排,体现出不同的写作教学思想。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分为四个学段,分别提出了“学段目标与内容”。四年级处于第二学段“习作(一)”阶段,目标定位于“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内容和形式的要求都较为宽泛、开放,重在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缓解畏难情绪,将习作的序列安排科学、合理。

2.辨析作文教学年段目标

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每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设置呈螺旋上升结构,写作程度由易及难,从“写话”到两个阶段的“习作”,最后过渡为“写作”,目标的设置放缓坡度、循序渐进。我们可以从学生兴趣、观察、文体、基本能力、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仔细地分析。

例如,在兴趣和积累素材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又如,在对事物的观察方面如表2所示:

表2

不难看出学段之间层级坡度不大,尤其是第一和第二学段之间难度上升并不大。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应牢牢抓住课程标准,将其作为教学的“准绳”和“依托”,不要拔高教学难度,增加学生习作心理负担。

3.解析作文教学年级目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基本架构、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等都应了然于心,不仅要有宏观的格局,而且要将每一目标落实到每天点滴的教学中去,因此对于教材的分析和梳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基于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总目标”和“年段目标”,笔者运用MindManager 软件绘制思维导图,重点梳理了统编教材四年级习作教学目标和内容。

笔者分析研究发现,每一单元的习作与该单元的教学内容主题一致,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把握本课的语文要素有利于单元写作。如四上第三单元写作为“学写观察日记”,要求能够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写出事物的变化。该单元的课文学习的主题要素为“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在本单元编排了《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两篇较有特色的课文。《爬山虎的脚》一文分别从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叶子颜色的变化、“脚”如何攀爬等感受到作者观察时间久、敏锐细致以及生动的表达;《蟋蟀的住宅》一文则通过住宅的诸多特点和柔弱的挖掘工具、漫长的修筑时间相对比,突出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作者是如何表现出细致的观察,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观察表达出来完成习作,单元主题要素与习作要点紧密结合。这样的编排方式使得课文教学和习作实践能够相辅相成,使学生能够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使得习作教学更科学、合理、操作性更强。

(二)利用思维导图的系统性分析归纳习作类型和教学方法

思维导图的系统性指的是能够将相互关联的要素进行归类、整合后形成一个有系统的图,既能理解不同分支的关系,又能够把握整体。为了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四年级学生的写作教学,笔者将该年级的所有作文进行系统性的归类,再找到不同文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了四年级习作总目标后,再利用思维导图有系统性归纳、整理了四年级上、下两册所有的习作类型,可将其分为:写人、写景、状物、记事、想象和应用文六大类(见图1)。针对不同的文体在写作方法上也略有不同,笔者选取几类习作运用思维导图设计习作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研究。

图1

1.写景文章

写景状物文章在四年级习作教学中占比较多,是本年段习作教学训练的重点。通过四上第一单元的学习,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景物的美好,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感受事物;写景也应重点关注写作顺序,可以按照景物的空间顺序,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方位介绍景物;也可以根据景物的静态、动态进行分类描写;也可以根据景物的游览顺序进行描写,如四下第五单元《游_____》习作单元目标中明确要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描写景物;还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景物,如一天之内不同时间早中晚的次序或者一年四季的变换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描写。四上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推荐一个好地方》如图2所示。

图2

2.写人文章

写人文章相对于写景的文章刻画更生动鲜明,方法更具体。学生在写作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面面俱到,把一个人从头到脚彻底描写一遍,文章篇幅很长但是抓不住重点。因此,在写人文章中一定要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说明,事例中最好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等。或者也可以通过几件事、几个片段刻画出人物的特点。以《小小“动物园”》为例,初步设计教学导图,学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细化,通过人物的外貌、性格、爱好、兴趣等方面进行细致描写,为习作选材提供思路,丰富文章内容(见图3)。

图3

3.记事文章

记事文章是小学阶段训练的重点,在四年级学生习作中共有3 篇,要求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把事情说清楚。其中“经过”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应该重点突出、具体地描写。把事情写清楚是对记事文章最初步的要求。以四上第八单元《我的心儿怦怦跳》为例,在习作教学时带领学生绘制导图,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教师习作教学导图大致如图4所示。

图4

四、思维导图习作教学实施

(一)运用思维导图分析写作材料,确定中心主题

在写作中分析写作材料,确定中心主题,就是习作审题的过程。而解释题目就是开始习作的第一步。首先要求明确写作的对象,通俗地讲就是指文章写些什么,先确定文章的写作题材,如四年级上的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要求写景,介绍一个你喜欢的、值得推荐的好地方。第二单元《小小“动物园”》在审题时,要抓住关键符号“双引号”。为什么“动物园”三个字要加双引号?原来不是真正的动物园,而是根据家人的特点,与相似的动物作类比来向大家介绍家人,要求是写人的文章。

以上习作审题相对较简单,学生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主题,但是相对于一些记事的文章,学生需要理解分析材料后才能确定写作对象,理解容易产生偏差,难度较大。如四年级上第八单元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有的学生不理解什么是“怦怦跳”?还有的学生片面地认为是生病了、身体不舒服才会怦怦跳?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帮助学生解释题目后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确定写作中心主题。针对以上情况,无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的文章,都需要明确写作的要求来确定中心。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指导学生审题,既直观又能使学生清楚写作的要点,为之后行文思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经过一段时间思维导图审题指导后,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材料、确定中心主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开展讨论研究,自主完成。先给出作文材料,要求学生自由阅读,独立从作文材料中提取关键词,提炼作文主题。再请学生开展头脑风暴分组讨论关键词正确与否、有无价值,突出文章中心主题。

(二)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行文思路,科学合理选材

通过第一步分析材料,确定习作中心主题后,可带领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

首先,要求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先画一个能够代表主题的图形,尽可能运用多种颜色,想到什么就画什么。接下来要求每位学生开始独立绘制二级分支,如四上《小小“动物园”》可联想到家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接着继续补充素材,抓住每位家庭成员不同的特点,例如,爸爸爱睡觉,吃饱饭就躺在沙发上;妈妈每天早出晚归,回家后还要马不停蹄地做饭、做家务,很辛苦,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除了个性特点,还能从其他角度如外貌、动作、爱好、特长等展开联想。二级分支上的各个关键词又能成为下一分支思维发散的起点,使学生能够围绕一个中心命题有目的而且能无拘无束地朝各个角度发散出去。

习作的初步阶段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发散思维,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之后根据罗列的素材开始“精挑细选”。学生发现有的“特点”不能称之为特点,如每个家人都有外貌特点,但是如果每个人都面面俱到,从穿着写到高矮胖瘦,那么文章就缺乏趣味性和可读性。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选材,选取每位家庭成员最大的特点,称之为“典型事例”。每篇习作都要有典型事例,才能成为一篇好文章。思维导图每一分支的关键词都很简单,既能够满足学生想到什么就马上记录下来,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认为习作其实是一项简单的任务,用简短的关键词逐步连接起来,最后就能形成一篇独具个人特色的文章。

猜你喜欢

导图习作文章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