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传统,让区域活动精彩翻倍

2022-12-16刘红喜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幼教集团

教育家 2022年46期
关键词:场馆班级区域

刘红喜|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实验幼教集团

区域活动能够满足大部分幼儿的个别化学习需要,给予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逐渐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随着区域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问题也日渐显现。为推动幼儿健康成长,我们深入思考区域活动的相关问题,探寻更加适宜的活动方式。

区域活动面临的现实问题

区域空间狭小。幼儿园区域活动场地一般设置在班级活动室,占用指向不同发展领域的6-7个活动区。由于班级活动室面积有限,每个区角的空间面积变得更小,幼儿活动时施展不开,且存在干扰,影响游戏深度发展。

资源浪费。幼儿园同一个年级的所有班级设置的区域,基本都是科学区、数学区、美工区等常规活动区,且材料投放几乎一模一样,重复单一的材料难以被有效利用,造成浪费。

交往对象受限。常规的区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幼儿交往的对象局限于自己班级的教师和同伴,交往对象较为单一,社会性发展受到影响。

教师思维固着。有些教师往往把班级里的各个区角看成独立的单元,比如数学区就是数学区,和语言区、美工区毫无关系,并且认为在数学区只能开展和数学相关的活动,区角功能被单一化。还有些教师常常将区域活动与一日生活其他环节割裂,忽略了区域之间、活动之间的联结性和渗透性。

创设共享区域活动

共享区域活动是我们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研究,形成的具有系统性、操作性、创新性的实践成果。我们创新了传统的区域活动方式,打破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做法,在年级组内统一规划、设置多个游戏场馆,通过“走班式”的活动方式实现材料、玩伴、师资的共享。

思想变革:坚守儿童立场,维护游戏精神。共享区域活动倡导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游戏场馆、游戏玩伴以及游戏内容,提高他们自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做好支持者、引导者。共享区域活动,不过分强调游戏的结果,致力于让幼儿进入非功利的“真玩”状态,让他们在游戏的世界自主创造、快乐成长。

环境变革:突破班级局限,重构游戏空间。共享区域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创设了戏剧馆、生活馆、语言馆、建构馆、科学馆、数学馆、美工馆、角色馆、烹饪馆9大共享游戏场馆。空间重构实现了班与班的联结,使空间得到了有效利用,为幼儿参与无班级界限的自主游戏提供了支持。

此外,在不同的游戏场馆,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类别、活动主题、游戏内容设置了不同的小区角,供幼儿自主选择。比如,小班生活馆根据游戏内容设置了5个小区角,中班数学馆根据知识类别设置了6个小区角,大班科学馆根据活动主题设置了7个小区角。小区角设置,有效避免了设置重复引发的资源浪费。

形式变革:遵循发展规律,阶梯式推进。我们创新了活动开展的四个阶段,阶梯式推进,确保幼儿在建立内在秩序感的基础上有序游戏。第一阶段是“分班自玩”,使幼儿熟悉本班游戏馆的功能、规则和材料。第二阶段是“幼儿轮班”,教师带着全班幼儿轮流到各班游戏,实现环境共享。第三阶段是“教师轮带”,教师不动,幼儿整班轮流到其他班级,由固定在各个班级中的教师负责并管理幼儿自主游戏,实现环境和师资的共享。第四阶段是“年级共享”,幼儿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年级内任意班级、场馆游戏,实现环境、师资和玩伴的共享。

无论是选择活动阶段,还是确定活动的持续时间,皆依据幼儿的游戏情况,在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后灵活选择。

内容变革:充分利用资源,强调“馆馆”联动。共享区域活动的内容不局限于教师投放的材料,还关注园内外资源的利用与一日生活的联结。以大班年级专题“冬日落花”为例:冬天,幼儿园户外常常见到凋零的花朵,引发了幼儿的怜惜之情,于是幼儿把落花捡回班级,有的幼儿说做成花环和头箍,有的幼儿说做成花束装饰小班的娃娃家……

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教师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计划和想法在各个游戏馆探索,鼓励幼儿自主进行“馆”与“馆”的联动与交流。科学馆里,幼儿将花瓣捣碎成汁,尝试在汁液中加入不同溶液,观察并记录汁液变化,随后将混合的汁液送到美工馆用于拓印和扎染。美工馆的幼儿尝试将落花制作成花草纸送给语言馆用于书写……游戏内容在互动中不断生成。

共享区域活动的实践成效

推动幼儿成长。共享区域活动为幼儿营造了宽松、平等、自由的游戏氛围,提供了丰富且适宜的材料,创造了更多机会自主选择、探究、交流。在游戏“一起准备”环节,幼儿通过做计划设想游戏内容,培养了做事情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在“走班游戏”环节,幼儿可以和同伴尽情探索,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以记录本、操作单为媒介,通过绘画、语言等方式对游戏中的计划、过程、结果等进行表征,在提高符号表征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游戏经验。

此外,班级之间的走动,让幼儿有更多机会接触不同教师、同伴和适应不同班级环境,大大拓展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范围,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了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在“共同分享”环节,幼儿借助记录图示或作品向大家分享游戏经验和收获,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从共享区域空间规划到共享区域活动实施,每一个环节都锻炼着教师的能力。每一个游戏场馆的创设,教师都需要对自己所负责的场馆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充分掌握该游戏场馆的环境创设、材料特性、学科知识。每一次走班游戏,教师都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提供适宜的游戏指导,支架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此外,我们鼓励教师重视日常总结,及时反思并梳理自己的教育经验,主动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课题研究,进一步强化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由于共享区域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汇编,出版了《共享区域活动——幼儿园“共生课程”特色实施模式》《让儿童的游戏回归本真——共生课程探索与实践丛书》等11本书籍,阐述了共享区域活动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施路径,为幼教同行开展区域活动提供了参考。

共享区域活动作为“共生课程”的特色实施模式,坚持贯彻落实课程总目标,活动内容始终与“让幼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办园宗旨相呼应,与“共生、共享、共融、共长”的办园理念相融合,推动了幼儿全面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以生活为线索、以和谐共长为目的,通过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打造幼儿园、家庭、社区三者之间的教育生态场,促进儿童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场馆班级区域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班级“四小怪”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班级英雄
分割区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区域发展篇
场馆风采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