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幼儿发展 做好幼小衔接

2022-12-16白玉洁,韩笑,刘岐

教育 2022年41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每年9 月开学,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会出现大班幼儿的退园潮。在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理念不断影响下,幼儿教师能够了解提前学习小学内容对孩子终身发展的弊端,从长远来看,幼儿退园去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对我国整体教育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当2020 年8 月新的一批中班小朋友即将升入大班时,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第五幼儿园深刻地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于是园所由园长、负责大班日常教学的业务干部和大班教师一起成立了幼小衔接工作组,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对这一教育问题进行了探索。经过初期的讨论,笔者发现,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入学生活,离不开幼儿园、家长和小学的共同努力。于是园所与小学增加交流合作,开展联合教研;调查家长需求与困惑,开展园、班、家多维活动;规划教育目标、夯实日常活动、查补培养短板、落实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通过这三方面措施,努力与小学对接,缓解家长焦虑,促进幼儿能力全面提升。

“双减”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之策

文|白玉洁

每年6 月和9 月,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会出现退园潮这一奇怪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第五幼儿园教师进行了家长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退园的决定主要是由家长来做的,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不教东西”,怕孩子上小学跟不上。这实际上是家长对孩子要升入小学出现的焦虑情绪导致的。因此,教师们认为解决家长的困惑与焦虑,做好家园共育,对幼儿施以正确的幼小衔接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转变家长的态度也将改变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印象。于是我们决定与小学合作,通过三个阶段的工作,缓解家长的入学焦虑并科学地进行幼小衔接。

第一阶段:联结小学,对接目标

我们走进对口小学,访问一年级教师,就以下三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一是上幼小衔接班对孩子的学习好不好?小学教师与我们同样认为上幼小衔接班对孩子的学习有许多潜在危害,如学习的内容不正确等。二是小学的教学方式是什么样的?我们了解到小学有部分课程运用了与幼儿园主题教学法相似的PBL 教学法,对幼儿来说减少了学习方式的不适度。并且小学还在探索低年级以有趣的游戏性通关形式进行考试,这些课改措施让我们的衔接之路变得更加顺畅。三是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连接上?我们与小学教师交换了各领域、各学科的培养目标,并戏称一年级学科教学目标为“天花板”,即许多内容幼儿园不需要涉及,但我们要为孩子们搭建阶梯。

与小学沟通后,为尽快缓解家长的焦虑情绪,我们开启了第二阶段的活动,对象主要定位为家长。

第二阶段:帮助家长了解小学,了解幼儿园,了解衔接

家长的不了解是产生焦虑和不安的主要原因,于是我们采取了以下两大措施。一是给家长讲小学。我们邀请对口小学年级主任刘老师为家长开展讲座,首先针对家长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解答,让家长了解到小学是零起点教学;介绍小学是如何在日常运用项目教学、探究课程、讲授、练习巩固等多元方法进行教学的;从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所学知识准确性等多方面讲解了上“幼小衔接班”的危害。刘老师也就家长非常关心的拼音学习快的问题给予了解答,这些答疑大大降低了家长对小学阶段学习的恐惧。刘老师还向家长提出了八条教育建议并逐一进行说明,为家长指明了培养的方向。二是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家长对幼儿园培养内容的不了解和不理解是导致家长退园的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在年级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了与小学联合开展的各项活动,如幼小教师交流、幼小教育目标衔接、参观小学等活动;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园制定的幼小衔接逐月推进计划;为家长介绍了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及所达成的教育效果。各班班长在班级家长会上,把幼儿发展计划与小学对接情况、班内按计划已经开展的幼小衔接活动及日常活动对幼儿顺利与小学衔接的意义向家长进行了介绍。

第三阶段:协同共育——家长学方法,孩子真发展

经过一系列的活动,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但这并不代表孩子们已经能够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了。假使在幼儿园生活与学习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得到了很好的衔接教育,那才能使家长真正放下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因此,我园采取了两个策略使幼小衔接真正落地,让孩子能够真正适应小学生活。一是先让家长看明白。教师在日常与幼儿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同时,每个班级会以周和月为单位向家长阶段性的分享园里开展的活动及要达成的目标。家长能通过教师的分享了解并学习幼儿园是如何做衔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分享,家长真正看到了孩子身上的进步。二是带着家长一起做。教师在园培养幼儿的同时,也会发布阶段目标和具体任务,指导家长在家期间对幼儿进行教育。如此,家园合作,为幼儿幼小衔接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

通过我园与小学联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家长们从面对幼小衔接问题的焦虑、不安,逐渐转变为对孩子顺利度过“幼升小”的信心满满!

家园携手,助力幼儿幸福启航

文|韩笑

家长现状调查分析

针对大班家长面对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第五幼儿园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四个方面对大班家长进行了相关的现状调查,从获得的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园大班家长的观念正在逐步发生着变化,由原来的关注幼儿知识储备和技能训练逐步到关注以下问题: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如何做好幼儿阅读方面的准备?如何培养幼儿具有健康的身体,为紧张的小学生活做准备?关注点的转变说明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这也为我园的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家园共育行动策略

家长参与式教育 英国教育学家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不用借助记忆,便能够自然地发生作用。”可见,习惯的培养在幼儿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那么,孩子的良好习惯应该如何养成?

家长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家长角色与职能的看法,往往影响着家长的教养态度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我们支持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早期学习中来,帮助幼儿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研究表明,在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中,孩子能持续保持积极的体验,这将在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如亲子阅读活动,利用每天睡觉前的亲子“悦”读时刻,短短十分钟,每天坚持讲一个故事,让幼儿在睡眠前享受一段美好的故事之旅,那将是他们最幸福的晚安时刻。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引导幼儿尝试通过观察画面大胆猜测故事内容。在幼儿的阅读量到达一定程度后,进行故事的创编、改编和续编。父母帮助幼儿完善语言、梳理经验等,形成亲子故事集。日积月累,在美好的睡前“悦”读时光的滋养下,幼儿多方面的能力都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

当然,父母可以带给孩子的体验还有很多,在幼儿的成长期,身体骨骼发育还不完全,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幼儿身体健康与发展。我们鼓励家长和幼儿共同制定每日的运动计划,并相互监督实施,完成每日打卡活动。希望在运动的支持下,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创建科学的衔接体系 如何提高幼儿的专注力一直是教师和家长们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孩子的专注力不可能像成人一样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再加之幼儿对自己的控制能力较弱,故而经常会出现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或是经常被别的事物所吸引的情况出现,那么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且能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呢?在幼儿园中,我们开展了在观察能力、倾听能力、思考能力及表达能力等四方面的专注力培养,并形成科学的幼小衔接体系。

幼儿园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启蒙教育,在这一阶段中,孩子们的习惯养成对于今后升入小学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和家庭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科学地实施教育,并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责任。在幼儿园教育中,要科学合理组织开展幼儿一日生活。只有家园共同携手,孩子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幼儿园和家庭通力合作,助力幼儿在即将升入的小学海洋中扬帆起航。

过渡环节巧利用 自主管理促衔接

文|刘岐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过渡环节,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将幼儿从一种活动状态转向另一种活动状态时产生的中间环节。它是联系幼儿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的纽带,起到了转换和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对于小学生来讲,课间十分钟起到每节课与每节课之间的转换作用,小学的课间十分钟更多的是孩子们进行解决身体健康(喝水、小便)、交往问题(与同学沟通、与同学游戏)、生活问题(打水、收拾整理课堂用品)的。幼儿园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因此幼儿园过渡环节相对小学课间来讲时间次数多、时间长。然而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在过渡环节的管理方面,干预和催促的现象大量存在,没有放手使过渡环节真正体现幼儿自主的状态;过渡环节的组织形式缺乏;教师往往忽略了过渡环节蕴含的价值。然而,注重以“幼儿为本”,巧妙利用好幼儿园过渡环节,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管理的能力,从而促进对幼儿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心理准备、学习准备四项入学准备能力的培养。

一是创设宽松的氛围,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过渡。过渡环节是调节幼儿心理状态、解决幼儿生理问题、满足幼儿好奇心的最佳时间。教师要还给幼儿这个属于幼儿自主灵动的短暂时间,为幼儿创设轻松的、自由的心理环境,使幼儿能够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二是掌握年龄的特点,支持幼儿逐渐自由过渡。自主一定是建立在一定规则之上的自由选择。幼儿园生活是集体性活动,我们不可能任凭幼儿的意愿随意、无组织、无纪律性地放开自主。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也决定着完全放任自主是不可能的,他们的各项能力还没有达到,还需要成人的引导与协助。因此,我们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一定时间内,为幼儿创设自主的空间及时间,不断地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幼儿年龄越小自主选择的内容、时间相对来说越少、越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规则意识不断加强、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幼儿自主的内容、时间都会随之增加与延长。

三是利用环境的互动,促进幼儿积极自主管理。环境是幼儿园里的一位隐性教师。积极和互动的环境能够帮助幼儿记录生活的轨迹,可以提示幼儿做最好的自己,可以协助幼儿按规则进行活动,最重要的是可以辅助幼儿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在考虑一日生活环境创设时,要注重环境的整体规划、创设与利用。

四是选择适宜的内容,促进幼儿不同能力的提升。幼儿园的过渡环节与小学课间十分钟相比,除了频率高以外,还有就是时间的长短不一。根据不同时间段过渡的特点及幼儿近期关注的话题、游戏等等,请幼儿做出每一环节的内容规划,在主题规划的基础上展开过渡。每月的主题还可以根据幼儿近期状态进行调整。

五是提供相应的材料,支持幼儿自主管理的开展。根据幼儿与教师共同创设的过渡环节主题,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供幼儿选择、使用。我们除了要投放适合的音乐来提示幼儿过渡开始的时间及结束时间,提供相应主题的墙饰及操作材料,还应为幼儿提供自主解决生理问题(喝水、加餐)的器具。

入学准备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从幼儿进入幼儿园那一刻开始进行准备,根据幼儿园过渡环节不同阶段的特点巧妙利用过渡环节,提倡“以幼儿为本”进行自主游戏过渡,提高幼儿自主管理的能力,从而发展幼儿生活能力、社会能力、身心健康、学习能力等,让幼儿通过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做好充足的入学准备。

关注幼儿心理,让幼小衔接更顺利

文|刘佩瑶

幼小衔接中的心理过渡是指儿童的心理转变,是指个体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和拓展心理结构,逐渐发展的重要过程。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实现心理过渡,我们应该保护和激发孩子内在的上学动机,识别和调节孩子分离带来的负面情绪,干预和恢复孩子的心理平衡。

沟通有巧思,倾听心问题

一是开启新角落,师生共探秘。孩子们对小学生活很是好奇,创建一个“小学基地”,准备一个小信箱或是一面墙,每人都可以把想说的话画下来,用绘画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通过倾听儿童心声和问题,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二是积极性导向,活动中分享。在生活活动中,与幼儿分享他们好奇的小学活动,通过模拟问题发生的环境,可以充分利用积极的策略来引起孩子的注意,从过去的焦虑向主动适应和生活满意度等层面进行转变,帮助孩子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三是游戏化区域,提高新意识。幼儿的主要活动是游戏,要注重幼儿幼小衔接的游戏化,在区域活动中,将一些与小学相关的游戏材料放在不同的活动区,同时增加游戏的针对性,帮助孩子在游戏活动中整理和总结认知,建立积极的心理架构。四是教育有针对,因材而施教。根据幼儿需要开展优质教育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应对环境变化的第一情感和态度,调整和激励孩子积极向上的入学意愿。

校园架桥梁,憧憬新生活

一是采访小学生,憧憬与向往。顺应幼儿的好奇,组织孩子们采访小学的哥哥姐姐,让他们以“你在小学里对什么样的环境、活动或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采访,并让孩子们从他们的角度进行观察与记录。回到幼儿园,幼儿会展示照片与绘画进而生成游戏,分享他们所看到的。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对小学的好奇心和兴趣要点,还可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和开展后续活动。二是园与校沟通,建构新经验。邀请一年级教师与孩子们进行分享交流交流,可以介绍个人兴趣课程,如琴棋书画等,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三是成长仪式感,向往中长大。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点,班上家长群中如有教师资源可以尝试邀请他们分享小学生活。家长在家需引导幼儿理解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情,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有意地谈论小学生和学校,以及上学的各种好处,衷心祝贺孩子长大,让孩子从父母的语气中感受到成长的自豪,从而羡慕小学生,憧憬小学生活。

家园勤沟通,科学助引领

一是家长有需求,倾听与沟通。同上所说要先倾听才能去引导,班级内家长对于孩子上小学的看法也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改变,家长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我们需要认真去倾听,才能更好地引导家长消除焦虑感,关注幼儿心理,科学育儿。二是家长共沟通,育儿巧心得。家长之间可以在幼小衔接问题上进行讨论如何引导幼儿,如:在家中与孩子谈论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和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家长小时候上小学的趣事等。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让孩子也能被积极的情绪所感染。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用绘本、故事、对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回应自己的情绪。三是专家有妙招,科学新引领。家庭与幼儿园一致的积极心理引导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和行为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我们可以进行专家讲座活动,通过体验、探索、游戏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父母的育儿观念,从单纯的陪伴到有质量的陪伴,关注幼儿心理,儿童的认知、学习品质、社会性在高质量陪伴下,定会多方面稳步提升。

现在和未来,阳光下成长

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过程中,培养儿童的积极心理素质是一个涉及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等多主体合作的过程,多方携手,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全面地发展。此外,了解幼儿发展需求,倾听孩子的声音对于幼小衔接也十分重要,孩子想知道什么,孩子担心什么,只有真的去倾听、交流,才能给予孩子支持与引导。

立足幼儿发展的幼小衔接探究

文|杨丽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到小学的教育过渡,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以《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为依托,立足幼儿发展,不断思考与尝试,开展多元化的幼小衔接教育,以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实现有效过渡。

多维调研,有效奠基

在展开探究之前,我们先针对幼儿、家长、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在当前幼小衔接教育当中家长和幼儿教师的看法和观念,小学教师的需求和幼儿在入学准备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家长更关注学习准备和社会准备,对身心准备和生活准备则不够关注。小学教师希望在幼小衔接方面做好自理能力和书写、阅读的准备,幼儿教师则更希望能够从多方面入手,融合家庭、学校等力量来开展幼小衔接教育。

拓展策略,深度探究

根据问卷调查,结合《指导意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形成了一系列幼小衔接教育模式和课程。

一是多彩过渡衔接课程。多彩过渡衔接课程不仅仅是针对幼儿群体,其对象也包括刚刚进入校园一年级的小学生群体,这两个群体共同构成了多彩过渡衔接课程活动的主角,他们共同参与课程活动,目的是帮助未入学的幼儿了解小学生活,逐步适应过渡阶段,已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则可以减缓压力,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将多彩过渡衔接课程和幼儿园日常的保教活动融合在一起,渗透在集体活动、区角活动、户外活动等方面,着重培养幼儿入学准备的多个方面,增强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过渡阶段。

二是多元日常衔接课程。多元日常衔接课程是一种日常教育活动,它是以《指导意见》为基础,根据入学准备的四个方面,包括身心、生活、社会、学习等入手,组织和开展的日常幼小衔接课程。多元日常衔接课程不仅仅针对大班的幼儿,而是面向全龄化幼儿,从小班、中班一直延伸到大班,涵盖整个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多元日常衔接课程会根据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有重点地进行设计,小班阶段重点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自理能力、注意力等,中班幼儿则着重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社会交往能力、专注力等,大班阶段的幼儿则更注重幼儿的合作能力、书写预备、数学能力等。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来创设良好情境,培养幼儿逐步具备相应能力,顺利渡过过渡阶段。

三是双向衔接、互动教研。作为幼小衔接的相应主体,幼儿园和小学积极地进行衔接和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的前期准备,小学则为新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做好准备。两者相互配合,形成联动合力,幼儿能顺利地渡过幼小衔接过渡期,为进一步成长和发展赋能。幼儿园和小学需要就以上想法达成一致,协商成立相应的工作组,立足儿童,推动双方的教师互通有无,形成联结幼儿园和小学间的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教育内容,让整个幼小衔接能够真正契合幼儿园和小学的实际,达成二者的平衡。

总的来说,幼小衔接不仅仅是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也需要得到家庭、小学的支持配合,携手共进,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立足于幼儿视角,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科学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学习准备

文|张亚新

学习准备是幼小衔接中一个重要衔接点。家长常常认为幼小衔接的学习准备就是知识上的准备,是识字、拼音、计算等能力的比拼。其实,科学的学习准备不单单是知识技能上的,还包括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等。幼儿只有全方位地做好学习准备,才能顺利地为后续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开展儿童剧主题活动时,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幼儿的认知经验和体验过程,让幼儿更主动地完成学习准备。

好奇好问,有助于幼儿丰富认知经验

好奇心是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幼儿好问的天性,有助于幼儿对周围世界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教师需结合幼儿的实际兴趣和学习规律,为幼儿提供创造性的活动内容,通过有准备的学习内容,为将来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持续且深入的主题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专注力、坚持性、计划性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地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且受益终生。

一是支持幼儿专注持续地完成任务。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活动时间能够专注地完成任务。例如,在制作纸偶“小棕”时,朵朵每天都坚持探索怎让纸偶“动起来”,第一次她画出“小棕”的造型,然后用雪糕棍固定;第二次又尝试用线穿过纸偶,提着纸偶;第三次,朵朵借鉴皮影戏的经验,在关节衔接处打孔、用线连接,做成一个“会动”的纸偶。一次次的探索中,朵朵能够专注持续地完成任务,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培养了幼儿的专注力与坚持性。

二是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接纳幼儿不同的想法。例如:之毅和苓苓在表演“上课”和“下课”的场景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航航说:“上课不是这样,太快了,刚上课,就下课。”面对大家提出的不同想法,二人并没有放弃,她们接纳同伴的想法,经过思考与调整,丰富了表演内容。之后二人又反复思考,继而设计出人物的动作——走路、站起来、举手、鞠躬等,整个活动提高了幼儿独立思考并敢于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幼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学习能力有助于幼儿入学后适应不同学科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够更加主动、持久、投入地学习。

一是为幼儿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经常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幼儿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例如,教师组织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幼儿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中国最原始的动画制作方式以及不同风格的动画,如水墨风格的《小蝌蚪找妈妈》、剪纸风格的《猪八戒吃西瓜》等,这为幼儿创作儿童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二是教师鼓励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培养其书写的兴趣。例如:在创编剧本时,朵朵用绘画、符号记录的方式,将每一幕中的故事情节绘画出来,既方便同伴排练,又能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发现。三是引导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在制作教学楼道具时引发“测量”活动,教师鼓励幼儿收集各种测量工具,如雪糕棍、积木块等,在测量中发现首尾相接才能量准。各种测量方法使得幼儿数学核心经验在游戏中得到发展。

总之,幼小衔接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需要幼儿从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着手,经过不断累积,在更多丰富的活动中进行体验,从而让幼儿更主动地完成学习准备。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爱“上”幼儿园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