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
2022-12-16策划本刊编辑部
策划/本刊编辑部
谢碧英
杨文君
刘东梅
王瑜
苏芃
曾金花
“幼小衔接”一直是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大难题,特别是近年来,幼小衔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从幼儿园到小学,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它包含着一系列的重大转折和变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每所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协同家园共育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经验和探索。近日,华夏名师公开课举办系列线上论坛,有幸邀请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第一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谢碧英,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里岔中心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杨文君,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幼儿园园长刘东梅,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七幼儿园园长王瑜,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一幼儿园保教主任苏芃,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曾金花,几位就“幼小衔接”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探讨。
◎ 幼小衔接,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同时将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及家园共育的活动中。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第一幼儿园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培养幼儿几个方面的能力。
培养幼儿身心适应能力
一是心理适应能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同时以话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二是培养幼儿良好情绪的自控能力。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引导幼儿恰当表达消极情绪、学习积极应对和化解矛盾的方法。三是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
培养幼儿生活自我管理能力
一是时间管理能力。家园共育,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建立时间意识。二是自我服务能力。培养幼儿物品收拾和管理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强化自我服务意识和责任感。三是培养劳动能力,引导幼儿学会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一是注重幼儿的品格教育和养成,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情绪。二是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三是引导幼儿学习社交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教师在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制定游戏规则、班级公约,并自觉遵守,如举手提问、轮流发言、安静倾听。
培养幼儿学习能力
一是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二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以及幼儿的专注力、坚持力、计划性等。四是引导幼儿用数学的方法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身心各方面的准备,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着眼幼儿的终身发展所需,避免拔苗助长。帮助幼儿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配合,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
(文/ 谢碧英)
◎ 坚持儿童立场 聚焦科学衔接
山东省胶州市里岔镇里岔中心幼儿园以《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为范本,创新做法,减缓衔接坡度,坚持“儿童立场”,引导家园校积极配合、良好合作,对幼小衔接形成真正的共识。
结对子、组班子、搭梯子。我园积极链接联盟园,与家园校组建双向衔接领导小组,建立联合教研制度,采取教学观摩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为园际联动、优势互补、互促互助搭建梯子,从而消除障碍,铺设幼小科学衔接的阳光大道。
定信念、学理念、转观念。一是纠观念,正思想。我园要求全镇教师认真领会并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转观念,正认知。我园通过举办幼小衔接专题家长学校、微信群分享衔接主题文章、公众号宣传科学衔接指导知识等方式,引领家长转观念,正认知,携手做好科学有效衔接。
重儿童、新形式、乐衔接。为坚持“儿童立场”,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从教学环境设施、课程设置、学习方式三方面进行了探索,为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保障。
巧用力、齐发力、成合力。一是园社理念同体,做“正确衔接”。二是园校教研同体,做“内涵衔接”。三是家园教育同体,做“同步衔接”。
如今,我园已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幼儿园发展中长期规划,从领导到教师,从幼儿到家长,全方位牵手,顺势而上,将幼小衔接工作继续做深、做细。
(文/ 杨文君)
◎ 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让幼儿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同时为他们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因此,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幼儿园在幼小衔接课程上发力,助力幼儿平稳过渡,适应小学生活。
调查分析,课程衔接有方向。依据《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及《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三幼着眼课程,开展教师、家长、小学三主体相关调研。具体措施包括:了解教师困惑、了解家长需求、了解小学适应需求,以全面了解三方,为科学衔接找准方向。
聚焦“准备”,多措并举新实践。一是教师行动有指导。园所加大对政策意见的宣传解读,帮助教师理解意见颁布的宗旨,学习政策明理念。业务干部指导年级组长组织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备课,落实集体备课定思路。二是“准备”课程强助力。包括:身心准备“健身心”、生活准备“重养成”、社会准备“厚植爱”、学习准备“强品质”。四大准备课程将入学的身心、生活、社会及学习准备融入绿色生态课程,和幼儿一日生活有机整合,促进幼儿为进入小学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助力成长,有效衔接新样态。幼小衔接对于幼儿来讲,最终要让幼儿成为小学主动学习的“准备者”。入学准备是让幼儿充实感性经验,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调整情绪情感,为小学学习打基础。三幼以儿童幸福成长为目标,聚焦课程,让幼小衔接呈现出新样态。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三幼已经搭建起幼小衔接课程框架,入学准备工作目标更聚焦,形式更灵活,为幼小衔接工作积淀新的宝贵经验,助力幼儿有准备地升入小学!
(文/ 刘东梅)
◎ 深耕课程 全力奔赴 赋能核心
自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及四川省、成都市等相关文件颁布以来,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第七幼儿园积极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取得了粗浅的成果。
提升课程认知,精准用力。以“深耕课程,多向奔赴,赋能核心”为“幼小衔接”课程理念,制定明晰的衔接性课程实施方案,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共同体”。同时,以“幼儿是具有内在主动性的、有能力的学习者,是在关系中不断发展的人”为哲学起点,关注瑞宝(金堂七幼的幼儿)的视角,开展“瑞宝视角”下的课程活动。
深耕课程实施,厚植素养。在“衔接性课程”的实施中,梳理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学习活动中的关键经验,为儿童的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做好充分准备。一是开展专项课程,生动地了解小学的生活、学习、交往等。在主题活动中,“瑞宝”自己去寻找答案。邀请小学师生到园开展互动活动,如游戏活动、故事活动等。二是开展融合课程,将核心素养渗透进游戏活动、五育课程、心育发展三版块之中,全面促进“瑞宝”的发展。同时,分析小学教材的内容,进行系统整理,以主题活动丰富幼儿的体验。
关照瑞宝视角,全力奔赴。一是发现“瑞宝”眼中的小学。通过“听一听”“聊一聊”“改一改”了解“瑞宝视角”中立体而鲜活的“小学印象”,依照“瑞宝声音”去发现“瑞宝问题”“瑞宝兴趣”,并调整、改进课程实践。二是建立“不仅仅是一年级”的价值观。幼儿教育是着眼于儿童的终身发展。那么幼小衔接,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的衔接上,应该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三是深入从学习方式的差异到衔接准备。关注幼儿的“学”与小学生的“学”之间的差异,并据此进行衔接准备。
如今,园所形成了“四项措施”“四元系统”保障与落实“二维课程”的幼小衔接课程体系,全面支持幼儿做好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为小学乃至终身发展奠基。
(文/ 王瑜)
◎ 重视专注力培养,助力幼儿新跨越
为了培养幼儿的专注力,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第一幼儿园开展了以“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专注力培养”为专题的教研活动。
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为防止注意力分散,教师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活动环境,动、静分开的区域环境,尽量减少区域之间的干扰,促进幼儿专注力的培养。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专注态度。游戏是幼儿日常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更容易产生专注态度。教师要注意关注幼儿的喜好,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适宜的内容及方式,投放适宜的材料,开展多层次专注力培养的游戏活动。同时,幼儿通过在多领域区域内开展主动感知、亲身操作的体验活动,有助于专注力的提高。
教师的实时观察与有效介入。为了科学有效地促进幼儿专注力发展,在幼儿游戏中,教师要做到“悄”观察,“巧”指导。幼儿在不妨碍他人游戏的情形下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教师要观察幼儿的表现,避免过多地干扰。教师只需要鉴于不同情况的发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另外,科学的评价也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家园共育,合力促进幼儿专注力提升。家园携手,形成教育合力。我园通过“问卷星”等形式了解幼儿专注力发展现状及家长需求。教师针对家长的困惑,运用科学理念答疑解惑。针对家长的观念问题,及时在线上向家长推荐一些有关培养幼儿专注力的专家讲座、文章、书籍、案例、小游戏及温馨提示等,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专注力的目的和意义,准确把握幼儿实际水平,学会观察与反思。对于存在个体差异的幼儿,引导家长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培养方法。
总之,专注力是未来进入小学的重要基础,运用有效策略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让幼儿在今后的成长之路上收获更多快乐。
(文/ 苏芃)
◎ 幼儿升入小学前的“四准备”
幼儿园应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基于此,笔者以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中心幼儿园为例,围绕以上四个方面的准备分享科学做好幼小衔接的一些经验。
身心准备。关于身心准备,它包含“向往小学”“良好情绪”“喜欢运动,动作协调”三个方面。首先,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其次,引导幼儿保持良好情绪。最后,通过户外活动培养幼儿养成运动习惯,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
生活准备。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俊曾说:“入学准备是在生活中做生活的预备。”幼儿园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分为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及户外活动四大类型,其中生活活动主要帮助幼儿养成以下良好习惯。一是生活卫生习惯。二是生活自理。三是树立时间观念。四是参与劳动。五是,安全防护。因此,我们要据此引导幼儿做好生活准备。
社会准备。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入学后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逐步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重点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往合作。二是诚实守规。三是任务意识。四是热爱集体。
学习准备。一是在学习准备上,主要从培养孩子好奇好问、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着手。二是要重视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三是要重视保护幼儿的前书写兴趣。四是要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
(文/ 曾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