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和配置方法

2022-12-16甘霖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樊哙风景园林园林

甘霖

徐州市风景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江苏 徐州 221018

在生态环保理念下,人们愈加认可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与局部气候,构建小型生态系统,展现城市魅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各地市政部门在党和国家的大力号召之下,纷纷将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然而,在想取得理想的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成效,需要在园林规划设计方案当中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及外观特征进行合理配置,力争最大限度提高植物存活率、生长速度和健康指数。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生态风景园林工程具备较高的整体效益,为城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为广大市民营造出一种生态盎然的美好环境[1]。

1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的主要功能

1.1 提高空气质量

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城市当中的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大,以空调为代表的制冷设备使用率也越来越高,外加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大量废气,导致每天都有大量二氧化碳、有害气体被释放到空气当中。这种情况不仅带来了城市热岛效应,还会因为空气质量不佳导致人们患上呼吸系统疾病,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致使人们的身心健康面临较大压力。在绿色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释放出清新的氧气,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中种植大量绿色植物,可以在植物光合作用下大大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促进氧气和水蒸气含量的增加,使得城市上空空气质量、空气湿度得到明显改善,使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够呼吸新鲜空气,由内而外的感受到舒适与放松。

1.2 改善局部气候

大面积种植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增加地城市绿地面积,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调节气温等一系列作用,从而使温度、湿度始终处在一种适宜的范围之内,减轻季节变化给人们带来的不适应性,从而使生存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另外,通过大量种植绿色植物,还可以使城市抵御对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获得显著提升。比如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时,植物可以将市政排水设施无法快速排除的雨水迅速导入到地下,防止城市内涝给人们日常出行造成不便,避免过剩雨水对地面公共设施和建筑物造成侵蚀,使人们生活在一个安全、便捷的空间当中。通过植物品种的合理配置,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确保植物具有较高的成活率,进而在城市生态景观园林及其周边区域内形成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使城市生态系统获得平衡性、持续性发展[2]。

1.3 缓解噪声污染

现如今,城市当中每天都有大量工程项目进行施工作业,不计其数的工业设备处于高速运转状态之中,外加较高分贝的车辆鸣笛等等,这些噪声污染已经将人们的生活层层包裹。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生活在充斥噪声污染的环境当中,但依然难以逃脱精神衰弱、身心俱疲、睡眠质量差等境地,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均难以得到保障。而通过在城市生态风险园林当中种植大量绿化植物,可以形成一道阻挡噪声传播的绿色屏障,使得城市上空的噪声分贝获得明显下降,给人们营造出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让现代都市人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能够得到充足休息,获得高质量睡眠,从而享受到健康生活[3]。

1.4 彰显城市魅力

在针对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采用多种设计手段和植物配置方案,彰显出城市品味和文化底蕴,在美化市容市貌的同时,使城市魅力获得大幅提升。比如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通过植物品种、色彩以及规格的合理配置,打造各种彰显城市特色的景观造型,或者在大片植物群落当中陈列一些艺术气息浓厚、彰显人文特色的雕塑小品,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装饰情境。通过各种自然景观、人文影响与城市环境的完美结合,向人们传达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生活理念和精神信仰,让整个城市空间变得更加灵动,充满生机与活动,使人们更加喜爱这座城市[4]。

2 工程案例

樊哙路为沛县老城区通往新城区的一条重要道路,西起汉源大道,东至东环路,道路全长约3公里,路幅宽度约40米,景观总设计面积约为11.21万平方米。设计目标:绿脉相承、打造具有现代景观承载着历史文脉形成一条生态绿带。此次道路景观设计愿景:在深度挖掘汉文化资源的同时,将生态修复、海绵城市等新的景观设计理念运用到整条道路景观设计之中,从而使樊哙路既富有个性魅力,又富有现代化的生命力[5]。

3 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策略

3.1 传承城市历史文化

基于城市生态风景园林植物承载着彰显城市品味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功能,在开展观规划设计和植物配置时,要与本市历史文化之间呈现出一脉相承、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一设计理念在樊哙路(汉源大道—东环路)改造工程当中便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樊哙路原本就是一条人文、商业、历史文化气息都较为浓郁的道路,在本次改造方案当中,园林设计是利用原有的空间布局打造出一个小型林下空间,并且利用台地广场,汉代亭廊,树阵,无障碍坡道、围合低矮景墙等景观元素有对此区域进地装饰。树阵选择的是朴树,亭廊的形式采用的是汉代标志性构筑物,整体色调以白,灰,暗红为主,形式气势恢宏,再现了刘邦当年酒酣击筑歌吟“大风歌”的壮观情景。亭廊背后以高大乔木为主,入口处以精致的组团绿化结合景石共同营造,铺装选用花岗岩、荷兰砖、料石等,园内整体给人以静谧、深邃之感。另外,为了展示樊哙的生平事迹这一历文脉,园林设计师选择了一处墙面,运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汉代瓦当进行图案装饰,再以文言文形式篆刻出樊哙的生平事迹,形成一个新中式景墙,再利用高大乔木,观赏灌木打造一片背景林,其设计意图就是打造一承载历史文脉的生态空间,供游人在此处休憩,驻足欣赏,感知沛城历史文化,打造一个有故事的城市门户[6]。

3.2 遵循植物配置原则

要想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做好植物配置,需要设计师把握好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多样性原则。如果植物品种过于单一,不仅会导致整体视觉效果色彩单调,缺少层次变化,难以让观赏者形成观赏兴趣,更为关键是容易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失衡,最终结果是容易引发植物病虫害,导致植物成活率深受影响。基于这一情况,园林设计师应当优选多个植物种类对其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既可以打造出极具观赏价值的植物景观,又可以凭借植物多样性构建起一个小型生态圈,从源头上抑制各类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达到一处自然净化的良好效果[7];第二,科学性原则。这一原则也可以理解成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园林设计要优选采用本地原生态植物品种。之后,再以提升植物品种多样性为目的,选择若干个已经适应于本市气候条件、土壤环境、空气干湿度的植物品种进行合理配置,营造出一片和谐共生的植物群落,避免植物无法适应本市气候环境变化而枯萎甚至死亡。比如在樊哙路(汉源大道—东环路)改造方案当中,设计师决定采用法国梧桐、女贞、落叶乔木榉树、朴树等在当地土生土长的植物品种,用于人行道内侧、非隔离带内侧等区域的装饰绿化。之所以选择这几类植物,一方面参考甲方所提出的改造意见,另一方面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与沛县气候条件高度匹配,可以在园区内营造出一条林荫大道,供游客在此处避暑乘凉,享受惬意时光[8];第三,观赏性原则。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基于人们的审美需求,充分展现出植物景观的造型美与色彩美,营造出高低错落有致、色彩富有层次变化的景观效果,使观赏者能够从中获得难以忘怀的审美体验,满足现代都市人的审美需求。比如在樊哙路改造方案当中,设计师不仅在机非隔离内侧种植了法国梧桐、女贞、落叶乔木榉树等树林品种,还搭配了一些风花月季球,模纹选择的是红叶石楠和金边黄杨交替种植。通过这一植物配置,达到榉树秋季观叶、丰花月季球三季观花,模纹四季长青的完美效果。人们不论哪个季节来此游玩,都可以观赏到自然美景;第四,人性化原则。每一座城市的居民,对于生态景观园林的风格定位、植物配置喜好都有具有一定的独到见解,而且不同年龄层次、文化水平的市民,对于植物品种的喜好也存在差异。针对这一情况,园林设计师可以设计前期本着人性化原则开展一次市场调研,了解本市居民喜欢哪几类植物,或者亲临施工区域周边,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征集和了解大众喜好,获得有效信息,以便于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品种配置。这样既可以缩小植物品种挑选的范围,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又可以从观赏者的视角出发,在众多植物品种当中进行合理配置,确保生态植物景观修建完工后符合大众喜好,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充分彰显出城市生态风景园林的实用价值[9]。

3.3 合理运用搭配技巧

在城市生态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常会运用到以下搭配技巧:第一种,对比与衬托。通过植物品种、色彩、规格等方面的对比,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还可以最大限度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从而产生驻足观赏和一探究竟的想法,从中获得美感享受。而通过运用衬托手法,可以更好地烘托生态风景园林的核心主题。在实施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比和衬托这两种设计手法的合理切换或者组合应用最大限度提高植物景观的整体协调性。比如在樊哙路风景园林改造方案当中,园林设计师在中心区域内用了一个料石叠置的表现手法,样式参照的是秦砖“双龙交汇”图案。这幅图的特点画面内容高低错落有致,极富对比效果与层次变化。在周边区搭配观赏草及景石,远处还可以看到是一个微缩山水景观,在植物配置上,采用背景林、高大乔木以及观赏灌木,通过这种对比与衬托相结合的方式,将沛县特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个,呈现在一座园林之中;第二种,动势与均衡。在运用动势和均衡手法进行植物配置时,主要是针对植物景观的形态进行配置。在自然界当中,有些花草的形态比较中规中矩,而有些则是肆意生长、毫无规律。因此,当园林设计师想营造出一种以假乱真的自然景观时,便可以利用不同植物高度、宽度、颜色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合理配置,从而赋予人文景观更强的自然美感;第三,层次与背景。层次和背景的组合运用,是生态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常用手法。但是,对于园林设计师的宏观规划能力和细节把控能力均具有较高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既要针对植物进行合理布局,使其排列组合效呈现出强烈的空间层次感,又要泩重空间的高效利用,避免出现人们视线难以达到的“死角”,营造出开阔豁达的空间效果,让人们观赏之后,产生一种豁然开朗之感[10]。

3.4 注重开展创新设计

园林设计师在构思设计方案时,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启动创新思维,形成差异化、个性化设计风格,避免所有城市生态风景园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创新元素。比如在樊哙路风景园林改造方案当中,设计师借助当地原有的地形条件,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打造了一个雨水花园景观。当降雨量足够丰沛时,现有沟塘就会逐渐形成一条海绵绿带,通过雨水的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完成自然积存。设计师考虑园林周边居民较多,改造之后的园林以方便市民休闲娱乐为主。所以,又针对现有沟塘位置进行重新梳理,使其形成一个下沉式雨水花园。在雨水花园区域内,种植一些易生长、喜潮湿的植物品种,营造出一片绿意盎然的创意空间。这种突出时代特色与个性思维的园林设计,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11]。

4 结语

对于城市生态风景园林设计而言,除了做好整体布局与功能分区以外,最为关键的一项工作便是植物配置。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展现出园林设计理念,还可以充分发挥出生态风景园林在改善空气质量和局部气候,降低城市上空噪声污染,彰显城市魅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此,需要园林设计师凭借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运用创新设计手法,规划出带有鲜明城市特色和神韵魅力的优秀方案,为城市环境建设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樊哙风景园林园林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规划研究
乡土植物在工业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地域文化元素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屠狗者樊哙: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猛人樊哙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