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16胡足驰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生态过程

胡足驰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 310000

1 前言

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是目前人们面对生态环境恶化、城市景观落后等问题提出的建设一个理想城市的愿景。因为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体系发展的比较晚,在实际的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和应用,无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导致我国现在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机制不完善,问题较多。对建筑工程项目实习过程中,工程监理对醒目的完成质量和效率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对整个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工程的项目策划、施工质量甚至工程所能获得的经济效益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严重影响着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发展与进步。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必须是和谐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很好地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还能帮助人们回归到最淳朴的生活环境,使人们能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享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带来的幸福和温暖,让人们融入大自然中。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动态结合,为城市环境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2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作用

2.1 调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更具有现代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生机活力。但是,我国现在的人口基数比较大,工业化发展速度快,越来越多的工厂和车辆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也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时候,需要通过更加合理的设计规划和施工去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例如,可以通过建设一些公园绿地、森林公园、活动广场、街道景观、湖泊小溪等生态场所,有效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提高城市的绿地覆盖率和使用率,这样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人为污染造成的热岛效应[1],让人们可以在更舒适、更优美的城市环境中生活和发展。

2.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人们需求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可以为人们提供方便、和谐、舒适、优美的生活条件。它是各级行政部门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和落实,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稳定社会、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自然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水平。因此,有必要通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其中,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大量的花卉、植物和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交换气体,有效地吸收声音降低城市噪声,并释放出大量的新鲜氧气,从而及时净化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减少噪声污染。此外,很多品种的树木会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很好地净化空气。所以,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能够改善城市的小气候,美化环境,实现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

2.3 能够防灾避灾阻灾

如果生态园林城市能够很好的完成建设后,就可以为城市发展和居民健康提供很多的保护,尤其是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城市。例如,城市防风林带的建设能减少很多自然风害;很多品种的树木能够储存大量的水分,着火点相对较低,能够很好的起到挡风沙和阻火作用[2]。因此,通过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广泛种植各种耐火树种,可以很好的减少火灾发生的时候对人们造成的危害。

2.4 提高城市品味,突出城市特性

按照目前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主要是实现城市、自然与人融为一体发展,注重丰富和充实城市的文化内涵,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名片,从而提高城市的品味和知名度。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要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方面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高度,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和谐性,提升建筑的艺术品味,突出传统特征,给城市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吸引力。

3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原则

3.1 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城市、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是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关键内容,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在生态系统中做到能量的输入输出、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协调和适应,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条件,将城市融入到自然之中,做到人与自然相和谐相处。坚持生态平衡理念,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城市绿地系统、自然环境和城市功能的协调,走向生态大园林的探索道路,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问题[3]。

3.2 以人为本,协调发展原则

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号召和动员城市居民积极参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多物种和谐共生的系统,城乡在经济发展、资源和生态上能够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因此,有必要从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系统的观点,从区域环境和区域生态系统的角度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给人们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生态平衡的的城市环境。

3.3 因地制宜,适地适栽原则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需要充分考虑植物品种,气候分布和土壤肥沃度等影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种植物种原则。在城市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过程中,要做到草本、灌木、乔木结合种植的原则,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环境和气候的植物品种,增加绿地覆盖率,降低城市的管理成本[4]。另外,从城市的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出发,尽量选择植物在生长过程能够互相促进的物种,做到物种多样性原则,形成合理的群落结构。加大乡土植物的应用,根据不同的地段和植物生长节律,构建一个色彩斑斓的城市园林环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3.4 生态恢复和防保并举原则

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条件,严重影响了物种多样性,对城市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过程中,有必要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原有的生态功能,为生物体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改善和发挥城市生态系统的服务作用。通过合理科学的艺术配置,对现有的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严格的保护和治理,不走先破坏后恢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4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不够科学

现阶段,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引导还比较混乱和盲目,会受到建设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工作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组织性。如果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砍伐数目和占用城市绿地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整体施工效果,并造成许多不利影响。一些城市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过程中,相关设计者实施者在实际工作中考虑不周,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估体系,最后导致工程漏洞百出,工作管理考虑不够全面不,整体建设质量较低。目前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过程都不够科学合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效率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4.2 重经济功能,轻生态功能

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常常会比较侧重经济效益,缺乏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的指导,整体结构设计不合理。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很多建设者会为了追求工程的经济效益,改善城市交通,不惜对一些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开发。随着城市中变得高楼林立,这些建筑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格局和地貌,即使已经完成建设工作后,也会因为没有重视对城市生态功能的建设和管理,导致城市无法达到预期的生态园林的建设效果。而且,有些工程为了建房、修路架桥去获得更多的价值,出现随意使用城市绿地、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干扰了原有地域的生境。很多建筑修完之后就没有再进行合理及时的维护,最后成为了一些烂尾楼[5]。由于这些人为原因对自然生态的破坏,造成自然生态的破碎,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4.3 生物种类少,缺乏完整的生态网络系统

绿地的建设作为全市生态绿地建设的基础,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如果生态绿地建设仅仅包括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无论是在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上,还是生态环境保护上都无法获得一个满意的效果。很多城市建设为了达到预期目标,种植的植物类型常常会比较单一,生物多样性低,经常单一的种植某种绿化植被,导致很多生态能力强的灌木、乔木和草本数量不足,缺少城市独有的植被景观,没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网络系统。这样不仅降低了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预期效果,导致自然环境失衡,还会影响到城市文化特征。

5 实现生态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5.1 确定合理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过程中,要确定合理的目标,做到全程、全面的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我们要不断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在设计规划上要有合理性,严格按照城市的发展情况出发,提高规划建设水平。相关施工人员应充分考虑土壤环境和植物的生长规律,保证一些价值较高的植物不被破坏,并在整个过程中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应注入城市的历史文化理念,让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动态结合起来,实现人文景观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发展。施工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尽量将植物合理搭配起来种植,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城市绿量,让城市的山体、水体等自然资源融为一体,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6]。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生态健全、环境舒适、景观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

5.2 加强生态道德,增强市民保护生态的意识

生态道德和相关法制条例的建立和完善是人们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所需要的共同行为准则。在平时城市的宣传活动中,以多种方法宣传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向市民传达部分景区和城市绿化的保护理念,倡导生态价值观。我们应密切关注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基础知识和普及教育,使广大公众能够直接参与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提高居民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参与意识。我们将继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广泛普及绿色生态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通过丰富多彩的创作活动,帮助公民形成正确的生态生活观和消费观。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需要各部门和公民的不懈努力,使生态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中,形成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和谐氛围。

5.3 统筹规划,积极管理协调发展

在规划设计生态园林城市时,应保持原有的生态结构,进行合理建设,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城市气候条件、生态物种和现有环境特征。如果在生态园林城市规划设计中片面追求绿地指标,没有充分考虑现有的环境条件,就会导致资金投入和获得的效益不匹配现象。因此,要建设娱乐活动和生态环境一体发展的城市绿地系统, 同时兼顾历史文物和文化底蕴高的景区, 统筹规划城市园林绿化,均衡规划城市园林的绿化布置。此外,在规划建设时要有大局观和前瞻性, 利用多种投资渠道, 设置多元化的资金投资方法,还要考虑土壤的肥力,尽量选择满足条件的树种,比及时进行施肥、除草、修剪工作。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大对园林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实现合作建设开发,互惠互利城市绿地功能的综合发展。

5.4 构建城市生态绿地网络系统,保持物种多祥性

一个完整合理的生态网络结构不仅可以让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正常流通,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在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城市各种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选择适当的绿化植物,以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为前提进行建设施工。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是集植物、动物、水体、大气环境,土壤微生物为一体的综合建设过程,一定要深入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和当地生物之间的生存关系才进行建设施工。例如建设带状网络空间结构的防护林和农田,构建城市与环境的多效益、多层次的生态绿地网络系统,可以有效保证城市中的生物多样性。

6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提高。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面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变化、新要求,我们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要求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的同时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通过不断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稳定,做到以人为本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稳定、和谐、合理的发展模式,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总体质量,使其更加高效和谐,也更有效地支持城市系统的有效运行,让生态园林城市更生动地反映城市的文明底蕴。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生态过程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对策解析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与养护管理技术探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生态园林的建设方法与养护管理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