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深度学习的同伴互导课堂模式研究
2022-12-16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袁莉娜
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心小学 袁莉娜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学需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开展自主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尝试探索“同伴互导”的学习模式,以此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识字教学中的同伴互导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效落实识字教学是重要的课堂环节。低年级学生认知能力有限,掌握的语言知识还很少,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筛选。教师要多选择贴近学生认知特点、易于被学生理解的方式来讲解汉字。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重要的汉字知识。这种同伴互导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之间彼此解答学习疑问,循序渐进地展开对语言知识点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深度学习也能够更好地实现。
教学二年级《场景歌》一课时,生字“园” “元”“圆”是同音字,想要让学生区分这几个汉字的含义、掌握这几个汉字的书写方法,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个组员负责完成一个汉字的解读,让学生结合选定的汉字,向其他组员介绍这个汉字的构成,并且阐述该汉字的含义。四人学习小组在学习这组同音字时的对话如下:
学生甲:这是园地的“园”,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语文园地”,这个字去掉“口”就是“元”。
学生乙:这是田园的“园”,我们去乡下就能欣赏到田园风光。
学生丙:这是圆形的“圆”,我在七巧板上认识的。人民币上也有这个“圆”字。
学生丁:我去森林公园玩的时候见过这个“园”字。口+元=园,它和“元”“圆”是同音字。
从这组对话来看,每个组员都分别向大家解释了汉字的含义,并且能够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同伴互导过程。在完成第一轮的分享后,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之间交换任务,学生需要进一步完成其他汉字的解读。四轮同伴互导结束后,学生不仅对这三个汉字产生了直观的学习印象,而且从其他同学的表述中加深了对这几个汉字的认识。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合作互导的积极作用,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良好锻炼,深度学习在语文课堂上得到很好的落实。
识字教学是小学时期构建学生学科基础的组成部分。对于没有太多语言基础的低年级学生而言,如何为其创建高效的学习路径,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创设学生之间的良好交互,利用同伴互导来鼓励学生一同进行学习和分析,并且展开相应的问题探究,这让识字过程更加有趣,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生字词的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口语交际中的同伴互导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交际话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口语交际方面的困难,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热情。为了更好地落实深度学习,教师在构建同伴互导课堂时,要对语言交际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合理创设。在明确了口语交际主题后,教师要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在小组讨论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多从其他同学的表述中吸收精华,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还可以让小组成员推选出最优表达代表,让这名代表在全班进行分享。这一系列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语言交互,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达到预设的教学训练目标。
“有趣的动物”是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就这个话题进行交互讨论。在学生正式进行小组合作前,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交际要求。比如:引导学生表达时吐字要清楚,提问时要有礼貌,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为学生创设来到动物园,向别人介绍看到有趣的动物的情境,然后安排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彼此交流自己认为有趣的动物,同时可以就发现的问题向对方提问。提问的过程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过程。随着对话的逐渐推进,学生口语表达的热情不断提高。大家从这个话题出发,做了充分的交流,尤其是小组成员在谈到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时会有很多话想要表达。这种有效的小组合作互动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同伴互导课堂模式的特点,让学生在分享、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
口语交际活动设计中,学生间的小组合作是营造良好交互氛围的基础。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与其他同学展开交流,或者结合设定情境进行问题讨论,才能充分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积累更多语言表达的经验。不仅如此,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时,可以进行良性互动,讨论话题可以不断延伸,学生交互讨论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原本不愿意开口说话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交流互动,从而大大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
三、阅读教学中的同伴互导
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以合理地组织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导,让阅读教学的推进更加顺畅。阅读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多设计各种阅读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可以从阅读文章出发,提出一系列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或者结合课文主题设计开放式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给学生的合作交互提供充裕的空间,基于同伴互导有效实现语文课堂的深度学习。
教学《海底世界》这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时,为了锻炼学生的互助探究能力、阅读检索能力和口头交际能力,教师让学生完成表格式的“海底动物活动方法探究单”。该学习单的纵向栏目为“动物名称”,横向栏目为“动作”“方向”。该学习任务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首先通过检索、概括,提炼出关键词语,然后将关键词语填入对应的格子中,最后请每组展示学习成果。在这种同伴互导的学习过程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学习任务,最后大家共同合作,完成了对这篇文章的探究。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深度学习有效开展。
阅读课堂上,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还可以彼此交流,共同展开对问题的分析讨论,这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建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文本出发,鼓励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的阅读看法,讨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种小组交互设计使阅读课堂更具趣味性,学生更容易进入文本,对文章有更多自己的思考,在文本阅读中获得更多学习收获。
四、作文训练中的同伴互导
写作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难点。在以作文教学为主题推动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设计同伴互导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作文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作文思路,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发,促进写作思维的形成。同时,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学生也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习作,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些活动形式都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
“放风筝”的看图写话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描写内容详略得当,且能够用很多优美的词语使文章生动有趣。有的学生却如同记“流水账”,文章读来让人感到乏味,语言也十分贫乏。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习作后,首先在学习小组内分享。小组交流中,每个学生分别阅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指出其中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文章中的亮点,交流写作心得,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合作交互中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小组交流合作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选取优秀的习作作为范文朗读,形成显性比较,帮助学生发现自己习作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让学生积累了更多实用的作文经验和写作方法,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的作文能力很有帮助。
小学生作文训练是一个毫无疑问的难点。不少学生不仅找不到写作的方法,甚至对作文训练心存恐惧。对此,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转变学生的这种观念,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乐趣,并且找到写作的方法。组织良好的小组交流活动,是一个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分享自己的文章,还可以交流写作心得,一点点解决自己在作文训练中碰到的问题,以这样的方式逐渐帮助学生建立作文训练的信心。
总之,在语文课堂上,想要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就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创新,通过同伴互导课堂模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合作交互舞台,让学生就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交流探索,基于良好合作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同伴互导课堂模式不仅能促进深度学习的有效落实,而且能让学生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诸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