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能,生长,成才
——青年教师校本化成长实践探索

2022-12-16江苏省张家港市世茂小学程英俏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35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生长学校

江苏省张家港市世茂小学 程英俏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从高校的象牙塔里走出,重新进入幼儿园、中小学校园里,需要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化、由“被管理者”到“主动管理者”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在教育工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并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下自觉前行,又怎能用自己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

世茂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工作未满三年的青年教师人数比例达58%,平均年龄30岁,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达10%。学校教师团队如同一片刚抽出新芽的树林,迸发着初生的活力,也有着迫切的成长需求。如何让这一棵棵树苗自觉向上、充分生长?学校认为,培养教师同培育一片树林一样,我们要有静听生命拔节的情怀,更要形成浸润生命成长的良好生态。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学校一直在实践和探索。

一、给以适宜成长的引导

(一)一束指引的阳光,召唤精神明亮

教师的成长和树木一样,需要有合适的气候。而对于学校来说,“气候”就是一所学校的文化生态。初入职场的教师需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站上三尺讲台,或许还有些迷茫。管理者需要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通过文化活动、管理模式的推进,带领教师凝聚一个共同的愿景,一起寻找成长的方向,用共同的愿景这束阳光引领教师在进入角色的过程中唤醒内心的教育情怀、感知教育的艺术。

“让每一个孩子自然生长”是世茂小学鲜明的办学理念,是世茂人共同的愿景。学校认为,教师只有获得了自然生长,才能引领学生自然生长。“自然生长”不是放任自由、无目标的生长,每棵树都有其生长的规律,唯其自发地、主动地、舒展其独有姿态地生长,才是真正的自然生长。

教师的“自然生长”需要价值力量的引领。学校“半亩方塘”青年教师读书会定期开展,让青年教师在书中与优秀教师会晤、与优质课堂交融、与教学智慧碰撞。与此同时,学校再邀请专家和教师对话沟通、组织教师团队读书分享,进一步了解典型案例背后的深意,剖析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理解教师专业的纯粹与高尚;读、享、议、品,擦亮了青年教师的心灯,明其志、增其知、养其智,使得青年教师成长有心气。“朴茂大讲堂”,得失大家谈,广开言路、征集出路,引领青年教师分组开展课堂教学难题、班级管理困惑案例分析,在头脑风暴和经验借鉴中收获新思路,明其法、悟其理、解其惑,使得青年教师成长有底气。“北极星学院”,实施主题培训、专业增值,通过专题培训、管理论坛、集体夜学等形式,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行政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养,使得青年教师成长有锐气。获得新知就像获取养分,共同的愿景引导教师前进方向,学校文化则会给教师在寻求职业价值、唤醒生命自觉上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一方自在的家园,滋养文化气质

教师的自然生长,需要宽松的文化和具有无限张力的空间。尤其是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对新的学校需要感知、了解、适应、融合。学校生活应该是一个“故事化”的过程,它强调成长的情境性、现场性与参与性,更强调师生在校园生活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感”。

在世茂小学,每学期初始,校长都会带领新入职教师参观校园环境,大到一栋楼的命名,小到一处景的由来,新教师都会在校长的讲述下有着更深入的了解。新教师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还是初次来到这座城市,他们走进这座湿地中的校园,看一方校园与城市的相融共生,内心一定开始从“小我”逐渐融入“大我”。每周一信,学校管理层与青年教师及时沟通,了解其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对工作中所观察到的优点和典型事例予以表彰;午餐会谈,校长室成员分工合作,和青年教师谈心,畅所欲言,如家人般和谐和美……如此种种,让青年教师带着对新的学校“家园”的憧憬,带着对未来学校生活的向往,便拥有一种心灵舒适感。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更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地方。一群建筑、一方庭院,甚至校园周围环境,不仅有着实用性功能,更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教育作用。世茂小学毗邻国家级湿地,南邻街区、北近社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让学校充满自然味道和家园气息。“自然肌理、湿地文化、现代生活”是良好的生态文明赋予学校的独特气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世小学子与教师自然生长的孵化器。除了因安全需要的特殊空间,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花园、每一方菜畦、每一处场馆都向广大青年教师充分开放,可以作为专用实践基地,可以作为小组活动第二课堂,可以作为个人兴趣小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学校最大限度地让青年教师成为“校园的主人”,让每一处空间成为流动的教科书,让每一位青年教师成为学校教育的策划者、推动者、领跑者。

二、给以锤炼提升的风雨

(一)一次成长的拔节,体味蜕变的酸甜

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基于课堂的成长才是有生命力的成长,才会有教师的持续成长。在“自然生长”课堂理念下,世茂小学建立以“一月一节精品课”“一学期一节汇报课”为抓手的青年教师课堂成长机制,指导青年教师从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两大方面,落实备课、上课、评课、反思和再实践五个步骤,通过纵向与过去对比、横向与同轨教师对比,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能力,形成完整的青年教师课堂成长闭环。

“走廊评课制”:下课即评,趁热打铁。小到一字一句、一言一行、一笑一颦,说直接感受、说改进意见、说收获体会。走廊“围评”,从微观的角度“围观课堂”,用最直观的现场反观听者与教者的课堂,用最真实的示范引导青年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形态,使得成长的时空无处不在。“百字签到制”:临时建群,以百字述评作为现场签到。述评的过程,就是对所听的课堂进行整体性把握、概括性梳理的过程,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读教学。每一个听课者进行一次百字述评,数十个听课者,就是进行了数千字的课堂教学评论。评论者与评论者之间互观互思互学,执教者与评论者之间互议互论互谈,听评课也成了学术和学识的深度交流。“上课复盘制”:专题研讨,还原教学,矫正教学。在教研活动中,教师围绕单元目标和课时学科要素进行教学程式复盘演练,在复盘中观瞻教学行为的适度性、适当性、可取性,并在此基础上再次调整教学思路,矫正教学设计,使得课堂教学日趋科学化、适合化、最优化,给青年教师以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用得上的实际路径。“三制”精品课操作,落实了课堂实践的有效性,教师通过团队即时有效的反馈,获得了一次次成长的拔节。

(二)一场实战的考验,绽放个性的美丽

一棵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更需要风雨的历练。学校根据教师成长阶段,开展公开亮相会,积极搭建教师展示、锻炼的平台。一是向家长亮相,在一年一度的家长进校园活动中,教师以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的教学能力、认真的工作态度赢得家长的信任;二是向同行亮相,提供青年课堂教学能力、基本素养展示交流的平台,邀请本校骨干教师、兄弟学校名师进行诊断式帮助。“亮相”从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教师不断向上、超越自我。学校专门开辟“春前草”微信公众号,以专栏的形式记录着教师们在每一次实战后的反思与收获,让教师们的成长体验和成功喜悦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家长和伙伴们分享,这也成了促进教师们不断挑战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的不竭动力源泉。

三、给以展示才华的空间

(一)一片施展的天地,成就独特的自我

一棵树的挺拔固然可贵,但树与树之间互相扶持、竞相生长,这片林子就会更加繁茂和强大。教师团队就是这片林子,教师团队建设就是要培育一片自然生长的茂林。树木的培育需要充足的养分,更需要广阔的生长空间,学校需要给教师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实践和展示,向蓝天更高处延伸。在教育科研团队的引领下,学校通过特色建设、项目培育、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方式,加速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科研氛围蓬勃向上,目前已成功申报省“十四五”规划课题1项,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3项,张家港市微型课题15项,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研究的良好科研氛围。学校不仅在科研活动中,在其他活动中也将青年教师推向活动最前方,在活动中让青年教师充分绽放青春的活力、思维的张力、个人的能力。在苏州市湿地文化特色课程项目中期视导过程中,学校教师各展其能,或结成小组,开展学科融合活动;或施展才艺,进行绘画展示;或呈现技术,进行创意拍摄……教师们将学科素养与湿地文化相结合,将个性特长与学生活动相融合,创设凸显学生本位的特色活动,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世茂小学这所创办不久的学校获评视导结果“示范”等级。在湿地特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学校教师研读教材,打通学科内的年段壁垒,融合学科间的要点,结合湿地要素,共同研发了84节具有自然特质的单学科教学课程和40节以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学科综合性学习课程,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绿野寻踪”湿地文化特色课程的项目内涵,同时也给予了学校教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真正实现了科研加速教师成长的目标。

(二)一次生命的成长,迸发向上的力量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有这样一句教育信条,“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这句话值得每一位教师铭记。生命的自觉不仅在于能够发现自我的成长,也在于能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当每一个人都生长起来,都能够自然地向上,良好的教育生态便已然形成,这样的团队便有着无限的能量,他们互相影响、互相成就,形成了彼此关联的场域。共育一片自然生长的茂林,是世茂小学教师团队永恒的价值追求。

从爱学校、明心志,到爱教育、有心智,再到个性绽放、各美其美,学校给予教师成长以无限的空间,教师便回报教育以无限的可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无限的可能。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生长学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碗莲生长记
幼儿园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
用人文关怀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生长在春天》
学校推介
从课堂中来 到课堂中去——青年教师听(看)课技能锤炼之我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