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幼儿自主探究

2022-12-16何翥云江苏丹阳市界牌中心幼儿园

小学科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创设植物班级

◇何翥云(江苏:丹阳市界牌中心幼儿园)

本文通过对幼儿参与自然角活动现状的观察分析,得出自然角在创设时存在忽视幼儿自主参与和评价反馈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适时捕捉,创造多样化学习机会;敏锐洞察,提供适宜性发展支架;家园和谐共育,共同倾听幼儿心声等建议。让幼儿真正地参与自然角的创建与管理,成为自然角的“小园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从而激发幼儿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使幼儿得到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掌握的知识更巩固、更多样。为幼小衔接打下坚实基础,让幼儿可以顺利平稳地进入小学学习生活。

一、幼儿园自然角创设中存在的问题

春天是一个莺歌燕舞、到处姹紫嫣红的季节。幼儿园的自然角则是春天最好的缩影,它的存在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神秘园地,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在一次散步中,我向幼儿介绍校园里的植物:“这是桃花,这是丁香花,这是迎春花……”还向他们介绍这些都是教师们自己种的。佳佳说:“这些花好漂亮呀,我也想种花。”佳佳的话点醒了我,虽然我在平时的环境创设中会尽量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但是真正让幼儿参与进来还是比较少的,事实上,他们是有这个需求的。我把幼儿的想法趁着研讨活动的时候提了出来,并且,通过小组审议我们发现目前自然角活动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幼儿自主参与少

自然角是一日活动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在幼儿园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着材料贫乏、观赏性不强、指导随意、参与低效等问题。自然角中的植物种类、种植地点等均是由教师决定的,幼儿没有参与其中。虽然他们会经常照顾自然角的植物,但总是处于被动参与的状态,幼儿没有关注真实环境中的植物生长过程,缺少了对动植物的观察,对生命、自然的认知浅显,不深刻。

2.幼儿评价反馈少

一是幼儿缺乏“主人翁”意识,对于自然角管理没有经验,只有简单地进行浇水、除草等操作,且都是以成人为主体来开展种植,幼儿的责任感缺失,对自然角做出的评价容易被我们忽略。二是教师无法及时捕捉到幼儿有效的评价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不能让幼儿及时收获种植、饲养活动的乐趣。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决定让幼儿参与自然角的创设,并积极关注他们的评价信息,尝试根据幼儿的评价对自然角做出相应调整。

二、幼儿眼中的自然角

(一)种什么,支持幼儿自主表达

关于种什么,幼儿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种太阳花,有的说种牵牛花,还有的说种向日葵,可是究竟种什么好呢?教师和幼儿共同商讨制定了调查表,他们通过翻阅图书、咨询父母等方式进行了调查,将适合春天种植的花朵先筛选出来,教师对他们的调查表进行汇总,统计出适合春天种植的花朵一共有10余种。

老师:这么多的花,我们是都要种吗?

开心:我喜欢菊花。

一一:我觉得杜鹃花好看。

毛毛:还是三色堇好种吧,只要有土壤跟水就可以了。

琪琪提议可以通过投票来选择种什么花,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幼儿们通过用小贴画进行投票,最终,统计出得票最高的五种花。

反思: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父母等方式,调查出多种多样的花,再从花的外观、种子的生活习性、自身的喜好等多个方面对种子进行了评价。其实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也有通过发表观点、投票选择这些方式进行评价,“喜欢”“好看”“容易种”等都是他们对观察对象的现场评价语言。可以看出幼儿的评价依据是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的,他们的评价不仅是对自己经验的梳理,也在群体的评价中学会从不同的评价维度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不断调整与更新,使得评价生效。所以我们认为,幼儿不仅有能力参与课程评价,而且能够进行有效的评价。作为教师,我们要为他们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倾听其声音,鼓励他们大胆表达想法。同时,为幼儿参与评价提供支持条件,根据他们的评价及时做出相应调整,让他们获得参与感和满足感,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

(二)种哪里,鼓励幼儿实地查看

种子准备好了,接下来幼儿面临第二个问题——花儿究竟种在哪里才适合呢?幼儿们在班级里展开了讨论,有的说要种在班级门口,有的说要种在花坛里,小旭提出要实地考察一下,大家纷纷赞同。于是,他们开始在全园范围内寻找合适的地方。

他们来到户外,开始在全园搜寻,在这过程中不停有幼儿跑过来对我说:

“老师,这个地方行不行?”

“老师,这个地方比较大,还有太阳能晒到。”

“老师,你帮我选个好地方吧。”

反思:幼儿询问教师“行不行”其实表明他们已经对课程做出了评价,但是我们常常会忽视这样的评价方式。针对这样的评价方式,我没有选择直接告诉其答案,而是回到班级后将问题又抛给了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幼儿主动寻求合适地点的欲望,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到种植好植物需要的条件以及每种花的习性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像之前那样简单地将现成的植物准备好,直接放在植物角中,幼儿只需进行浇水或拔草等简单的操作。

(三)怎样观察,引导幼儿积极评价

幼儿自己通过探究调查,根据种子的种植条件和习性,选择合适的地方种下了种子。因为有之前自然角的观察经验,他们提出也要对这些花种的生长过程进行记录,而且兴致勃勃,设计了自己的植物记录表。每天的散步和户外活动时间,幼儿们都会观察一下种子的生长过程并及时地记录。植物一天天长大,他们的观察记录也一页页翻过去。空余时间,好多幼儿会拿着他们的观察记录和同伴们分享发现的小植物的故事,我发现后,便邀请了几位幼儿在全班面前讲讲这些故事。因为是亲身的体验,他们的故事都非常生动、翔实,小伙伴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幼儿一起参与活动。事后小雨提出:老师,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故事书啊,就像我们以前做的一样,这样就可以变成我们自己的故事了。于是观察记录本很快被他们带回了家,幼儿与家长共同合作,有的在记录本上添上了画,有的写进了文字,小小的记录本变得丰富起来。

充满童趣的故事书很快做出来了,幼儿们还用自己的方式给故事书命名——开心种植、我和小花、花儿的故事、春天的故事、春天的约会、我的植物我做主……每一个命名就是他们心中对此次活动最精练的概括和最简短的评价。讲完自己的故事后,幼儿们还会继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发现。

三、我们的收获

(一)适时捕捉,创造多样化学习机会

1.审视自然角的学习机会

调整公约,共同管理。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需要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幼儿是在行动中学习与发展的,因此这次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行动与创造的机会,发展了幼儿的实际动手能力。随着幼儿能力和兴趣需求的发展,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班级的一些常规都会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发展水平慢慢得到提高,根据其不断提高的发展水平,我们应鼓励他们对班级的公约及时进行调整。新的时段,班级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准备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对这些,都可以跟他们一起进行协商。有哪些行为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约束的?这些行为我们怎么样去约束?有哪些需要?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制作,形成一些共同的约定,变成自然角里面的公约。因为这个公约是幼儿参与制定的,因此他们当然就会非常自觉执行。而这个过程,也是幼儿自我管理的过程。

2.抓紧主题活动中的学习良机

自然角是一块满足幼儿好奇心的沃土,在这里他们可以自主探索与发现。每一个主题活动都蕴含了许多学习机会,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巧妙地将探索的问题抛给幼儿,将问题的探究过程看作是幼儿的学习过程。相信每一个幼儿有一百种语言、有一百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获得的学习机会就大大增加了。自然角的创设实施与管理,需要幼儿自主规划、探究、操作、合作,从而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

(二)敏锐观察,提供适宜性发展支架

对于大多数幼儿园来说,自然角的活动开展时间相对集中,一般都是在幼儿入园时的值日活动环节,其他大部分时间他们的活动都被教师所掌控。而如何追随幼儿的脚步,让幼儿自主参与自然角的创设和观察活动,是需要我们思考的事情,也和教师敏锐的洞察能力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利用更多的平台,例如晨间谈话、饭后交流、午后散步、户外活动等环节,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让幼儿自主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及其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引导幼儿主动沟通、交流自己的新发现,充分发挥自然角活动的价值。

(三)家园和谐共育,共同倾听幼儿心声

家长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家长资源是我们的强大后备力量。家长和教师同为幼儿的施教者,因而,我们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注重家园间的互动,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充分调动每个家庭的力量,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观察身边多种多样的事物,一起参与解决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我们还引导家长倾听幼儿心声,从而提高他们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其有意识地制定各种活动计划,加强他们自主参与和管理的能力,最终帮助他们能够尽快地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

猜你喜欢

创设植物班级
班级“四小怪”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不称心的新班级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