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靠信息技术优化数学教学

2022-12-16殷云欣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

小学科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信息技术

◇殷云欣(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方山分校)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整合相关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工作,确保学生更为充分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并保证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强的能动性,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推进现代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小学教师在组织数学课程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前提。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班级管理,为学生设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课堂预习。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确保其具有针对性,为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课前预习,教师还要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搜索能力进行培养。与此同时,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视听,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更大兴趣,强化学生求知欲望,确保学生进行更为高效的预习。例如,在教学百分数时,课前预习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百分数的内涵,明确百分数的具体应用,并可以对百分数进行正确读写与合理应用。在以往进行课前预习时,学生普遍是对文本进行阅读,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掌握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而应用信息技术,学生不仅能充分理解文本中的例题,同时,还可以利用相关课件进行自主学习,了解百分数的具体应用。运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更为高效地预习课堂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创造有利条件。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强化学生视听感受,确保学生能够主动探究课堂知识,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运用信息技术,能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对拓展学生眼界和知识视野,构建趣味教学和智慧课堂。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学习资源的有效拓展。例如,教师在《折线统计图》一课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挑选相关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并对教材中的过时的案例进行弥补,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具有更高的认同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探究兴趣,使探究活动具有更高的自主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更大的活力。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兴趣,选择热门话题,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探究素材,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数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起伏变化,更为深刻地理解数据变化特点。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折线统计图,并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谈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对统计图的应用特点具有充分的认知,确保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更为全面地认识折线统计图。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应该如何制作折线统计图,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总之,在开展数学教学时,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为深入地学习。

三、优化课堂教学导入

小学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导入,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和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使学生与故事情节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平行线的教学时,可以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平行现象,整合相关生活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课件,使学生对平行线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对平行线具有初步了解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中是否存在平行线现象,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为充分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实现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对教学内容深入思考,进而保证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切实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开展“相遇问题”教学时,为了使学生对相遇问题中的各项元素具有充分理解和更为深刻的认知,教师要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应用优势,引导学生对相遇问题开展深入探究。首先,教师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创建学习情境:小明同学和小兰同学的家和学校在一条大道上,他们俩约定好星期天来学校读书,小明同学每分钟走52米,而小兰同学则每分钟走60 米,15 分钟之后,两人在学校门口相遇。引导学生探究小明同学和小兰同学家的距离。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和小兰到学校的路程,同时,阅读例题可以实现学生问题感知的合理丰富,对学生学习思维进行有效培养。其次,教师要进行动漫演示,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具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然后结合学生阅读理解,通过字体变化标记相遇、相向、同时等字词。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能够更为充分地理解相关问题。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画出小明和小兰行走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对问题结构和本质具有更为充分的理解,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五、制作微课视频

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要多样化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借助慕课教学和微课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数学学科具有较高的学习难度,存在很多难以突破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和数学思维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教学的困境和局限。运用微课视频展示教学内容,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融入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例如,在《百分数的应用》一课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百分数的内涵,掌握了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可以对百分数和小数进行相互改写。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以此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对其进行有效应用。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百分数应用的难点和重点,同时结合利息计算、折扣计算等现实生活,展示百分数的具体应用,指导学生结合现实问题了解百分数的应用,并掌握计算方法。在学生参与微课教学时,可能会存在一些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微信进行互动交流,如果学生之间无法解决,则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解题思路,以此强化师生交流互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具有更强的自信心和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六、开展强化个性教学

小学教师在具体落实数学教学任务时,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教学,能提升教师教学素养。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深入学习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和使用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使课堂教学具有更高的适应性、趣味性和个性化。例如,教师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魅力。首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教材文本整理相关教学素材,进行动画形象的设计。教师可以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设计,还可以运用卡通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创设“图形回家”的教学情境,将三角形排列成一条整齐的队伍,一起回家,三角形在回家途中,一时兴起,开始叠罗汉,后一个站在前一个的头上,形成一列。根据这一情境设计,让学生数三角形的个数。运用这种方式,整合了信息技术资源,刺激了学生学习感官,保证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同时,还丰富了学生感知,提升了教学效果,教师的独特风格和教学魅力也由此得到更为充分的展示。

七、平衡教学资源

现代科技手段的有效应用,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水平的提升,体现了教学公平,实现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合理应用网络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一般情况下,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平衡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实现更高效的运用。学校可以通过交互课堂,在更广范围内,组织教师开展互动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使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实现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提升。与此同时,科学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使课程教学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除此之外,远程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还可以实现媒体化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使远程教育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应用,丰富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能够引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充分理解课堂教学重点,进而在课堂学习中具有更强的方向性和针对性;可以优化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更为充分地理解课堂所学内容,深化学习思维,提升数学解题能力;教师制作数学教学微课,实现个性化教学,平衡教学资源,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在课程学习中具有更高的能动性,有效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