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实验探究和设计制作提高学生高阶思维水平

2022-12-16吴琴琴安徽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小学科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科学

◇吴琴琴(安徽:合肥一六八玫瑰园学校)

高阶思维是指在较高的认识水平上所形成的思维活动,也就是更高阶的思维能力,是将创造、实践和分析相结合的思维能力。高阶思维以低级思维为基础,如果学生还未熟练地掌握低级思维,就无法进行高阶思维的培养。要让小学生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就必须把这种思维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把科学概念组织起来,最后加以总结。通过对科学概念的分析,然后进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一、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常见问题

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大部分科学教师都表现出了简单化、低级化、浅表化的现象,面临着较大的困惑与挑战。

(一)教师缺乏正确的认知和理论指导

当前,一些科学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转变,仍然贯彻“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遇到非考试的知识点时,往往选择忽略,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绝大多数教师的授课时间比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长。大量的实践证明,小学科学教师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这方面的意识还比较薄弱。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小学出现了许多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一些具有较多教学经验的教师也在尝试着寻找有效的教学途径,但实际操作起来往往却徒劳无功,甚至是走过场,因此很难实现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教学目标。许多小学科学教师都认为,缺少理论指导是影响学生提高高阶思维能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多数教师对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高层次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其高阶思维能力,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教学方法不适当

科学学习的进程应该与学生对科学的认知进程相一致,两者是同步发展的。科学教学要让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有全面的了解,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信息素质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巩固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积累和总结新的经验和方法,将其运用到课堂上,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扮演“科学家”的角色。但是,在实施科学教学的实践中,却逐渐出现了“形式化”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目前比较普遍。比如,有些教师对课堂问题的设置不够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研究缺乏指导作用,这会导致课堂气氛如“一潭死水”;部分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认识不足,无法适时地进行有效的干预与指导;有些教师没有组织好小组团队,比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小组人数的不均衡。部分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只根据探究过程中的要素机械地进行设计,而学生则想循序渐进地与教师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学生就很难自主地掌握知识,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科学活动的复杂性和探究的本质。从本质上说,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完全摆脱“灌输”的传统,只是变了个形式,跟传统的“一言堂”没什么区别。因此,这种教学方式必然无法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此外,科学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师对科学探究的本质的认识,而不能只注重科学探究的形式。因此可以说,教师是科学探究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评估方法不科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估方法存在诸多缺陷,并对师生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估虽然有了很多改进,但仍处于一个较为缓慢的发展过程中,并出现了新的认识误区。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估方法过于单一,往往只注重考试成绩,课堂教学评估似乎已成为教师和学生自我展示的一种工具与手段。然而,教师的评价应该以发展为目的,而评人则是以育人为目的,尤其是在科学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最应重视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发现、探究和实践等方面的评价,要充分体现“发现”的作用,要重视“发现”“实践”的巨大作用。但是,现行的科研教学评估体系还不够合理、不完善,在实践中很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过于单一、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估不利于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和科学素养,也不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实际操作中,缺乏与之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评估机制。因此,建立高阶思维能力评估机制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学生高阶思维水平

(一)设计问题

针对问题设计,即教师要针对特定的教学目的对学生提出问题,使其在与同学的协作中得到解决,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探索,增强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从而使学生的高层次思考能力持续地得到提升。

1.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需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以往的经历中,如果有与已学知识重合的部分,就不会对新知识产生畏惧,而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更能体现出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例如,在《水》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提问:①我们所看到的水是怎样的,它是液体、固体还是气体?②能通过什么方法辨别出清水、牛奶和食用油的不同之处?③在日常生活中,什么是能溶解的,什么是不能溶解的?通过提问,使学生对本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能引导他们积极进行思维活动。这类贴近生活的问题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乐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交流,并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告诉同学,使学生更容易地进入学习状态,并用以往的经历回答问题。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水是没有形状的,遇到圆的时候就是圆,遇到正方形时就是正方形,装在什么容器中,就会变成什么样子。接下来,让学生实例解释水的形状:普通的水是液态的,当它被冻住的时候,就会凝结成固态;当被烧开的时候,它会冒出蒸汽。接着,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分辨水、牛奶、食用油的小窍门。最后,让学生了解食用油在水中是不能溶解的。这类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对课本的深入了解,增强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性思考。

2.同时处理多项并列问题

在设计平行问题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处理问题来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天的食物》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问一些问题:①平时大家都会吃些什么?②你最爱的食品是什么?它们对人体有什么益处?③日常食用的食品有哪些种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利用高阶思维学习课本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在持续地解决问题中提升自己的高阶思维能力。

3.让学生参与问题设计

在探索过程中,可以利用问题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问题的存在,将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力融入问题解决中,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转变思维模式,采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

(二)实验研究

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实验无疑是最直接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本上的抽象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验提高他们的高阶思维水平。例如,在对种子萌发的条件进行探究时,教师会让学生根据课本中的一些方案进行试验。在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采取适当的实验方式,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学生的看法可能很多,有的说需要足够的阳光,有的说需要合适的温度,有的说要有合适的土地。当大家的看法不相同的时候,实验就是最好的证明方式。在有足够日照的情况下,老师要求学生仅改变该条件,而不能更改其他条件,使学生能够设计出合理的试验计划。有人建议,将一株植物置于阳光充足的地方,一株置于无阳光照射的地方,不过,其他学生纷纷表示怀疑。另一个学生提议用白色和黑色的塑料袋把植物包起来,但很快就被拒绝了,因为黑色的塑料袋吸光率很高,白色的反射率也很高,所以两种植物吸收的光线都不一样。在实验中,他们不断地分析各种不同的试验方案,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高层次思考能力。

(三)设计与制造

为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有时还会进行设计制作。学生要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熟悉的实验资料并与同学互动,不断修正、完善实验计划,加深对科学的认识,不断提升自己的高阶思考能力。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么向学生演示,要么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流程图来做,没有独立的思考活动,而学生的互动,则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上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新课改后,小学科学更强调了教学计划的设置。教师要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所学到的实验知识设计自己的方案,在与同学交换方案时,得到灵感和经验,从而改进自己的计划。实验计划的制订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鼓励其自己设计实验计划。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使他们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高阶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制作钟摆》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创设一个贴近生活的现实环境,使之产生动手做的兴趣,再鼓励他们自己做。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画出自己的设计图并与同学分享,通过观察其他学生的图纸,可以得到更多的灵感,最后推出最好的方案。与同学沟通和协作,让学生能够修改图纸并不断完善。然后,学生可以自行组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并根据教师给出的评分进行修正。尽管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作品依旧会有不少错误,但至少能够将问题的答案准确地呈现,为后面的评估做好铺垫。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追根溯源,提高分析与评估能力。通过多次设计和制作,学生更加了解钟摆的创作,并能不断改进设计和创作。在初造时,学生也许不能制作较为精确的钟摆,但是二次创作时,依据同学和教师的建议加以修正,就会制作出较为精确的钟摆。通过不断调试,最后学生会掌握制作钟摆的关键要点。在设计和制作钟摆作品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分析、评估,以促进其认知、创新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其高阶思维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时,应将探究活动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既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促进其科学精神与科学理念的形成,使其能够自主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问题设计向学生提问,或者让他们成为问题设计的参与者,通过实验探究和设计制作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能力科学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培养思维能力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培养思维能力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类完整Coriolis力作用下的高阶非线性Schrödinger方程的推导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