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类纪录片同质化竞争中的破局思考
2022-12-16东莞广播电视台南昌大学
肖 宁 1.东莞广播电视台; 2.南昌大学
千事万事吃是大事,美食不仅能饱腹,还带有厚重的人文、历史、情感符号。《舌尖上的中国》获得成功以后,资本开始不断涌入美食类纪录片创作领域,大同小异的风格让其遭到同质化质疑。现通过剖析当下美食纪录片的同质化困境,结合受众审美取向的变化,探析美食纪录片进入下一个辉煌期的路径,以期为其创作发展提供借鉴。
近年来,美食纪录片大量涌现,让原本普通的一日三餐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包装下变得如诗如画。从2012到2022年,短短10年间,国内创作发布的美食纪录片不下百部。如何让美食纪录片摆脱“舌尖体”的束缚,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创作出更多风格迥异、能被人记住的名片名导,这是下一个创作期纪录片导演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美食纪录片的创作现状
产量大,题材广
截至2022年10月上旬,仅腾讯视频纪录片美食频道收录的纪录片就有148部,其中2020年收录15部,2021年收录23部,2022年收录14部。不少纪录片以一流的制作水准,获得了超高的口碑评分和数以亿计的流量。综合来看,有以地域名称命名的《寻味顺德》《寻味东莞》《风味原产地·贵阳》《风味原产地·潮汕》系列;有以食物类别命名的《人生一串》《沸腾吧火锅》《早餐中国》《宵夜江湖》系列;有以单一食材命名的《中华制面》《面面大观》《豆腐味道》《我粉你》等。美食纪录片正以井喷式的增长量涌向受众,且题材广泛,竞争激烈。
语言美,有诗意
纪录片的画面之美有目共睹,但其行文精妙、富有诗意的解说词则赋予了美食灵魂,解说词的风格和表达技巧已经成为美食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因素。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其中不少解说词因具有强烈的听觉冲击感和代入感,同时饱含国风气息,让人对美食产生了无限的遐想。“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成为短视频创作者们的声音“表情包”;“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被改变成各种网络段子,广为流传。语言艺术在《舌尖上的中国》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是对味觉可视化的成功尝试。
此后创作的美食纪录片,都有意无意地借鉴了这一创作模式,在解说词方面下足了功夫。如《风味人间3》第一集的片尾解说词:“说到沧桑二字,前者指沧海,后者是家园。人们以风为信,以苦作舟,耕耘着孩子的记忆和未来的风景。对于纷纷过客,海洋以永恒的包容和静默,不咎既往,不问去向。”《寻味东莞》第一集中对东莞这座城市也有这样的描述:“作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先行地,半个世纪以来,东莞已成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但四时流转,乡土之中还能窥见祖先留下的足迹,星星点点,温暖如初。”解说词行云流水,意蕴悠长。
讲故事,重情感——以《寻味顺德》为例
安迪·沃霍尔曾言:“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从使用与满足理论来看,一部纪录片要想获得成功,就要让受众获得“满足”并建立情感共鸣,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享受自己的15分钟。美食,说到底就是一日三餐,但它背后承载的是世代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血脉亲情,食物只有被赋予了这些情感才具千般滋味。纪录片只有通过讲述一个个与美食相关的人物故事拉近与受众距离,使其产生共鸣,才能实现沉浸式传播,否则定会沦为美食教程,湮没在互联网片库无人问津。《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成功,源于它融入了大量中国人的故事和情感,准确掌握了人对乡土、对文化、对亲情的眷恋。
以《寻味顺德》为例,片中的普通人毫无疑问是最大的主角。开大排档的黄玉仙婆婆、鱼塘菜农奇叔奇婶、建筑工人冼铨辉、甜品女孩甘敏华,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体现了顺德的市井百态,他们的故事就是千万顺德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纪录片的艺术化表达下,成为一股力量和一道光芒,把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表现出来,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一粥一饭,不同的人端在手里、吃到嘴里往往会产生不同但又相通的生活感悟,美食纪录片的作用就是搭建桥梁,串联起人对国、对家、对亲人的爱与思念。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要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食物本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提倡文艺作品要以人民为中心。
奇观化,艺术化——以《寻味东莞》为例
美食素来讲究色香味俱全。作为一门视觉艺术,美食纪录片无论是声音语言还是画面语言都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具备足够的美感。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奇观化制作手法成为常态,大量特写镜头、水下镜头、航拍镜头、延时摄影镜头叠加出现,直接提升了纪录片的艺术魅力,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养眼”。
如《寻味东莞》中的黄油蟹片段,为表现黄油蟹的金黄特质,纪录片大量运用水下特写镜头,捕捉螃蟹的动作形态。厨师加工黄油蟹时,特写镜头再次发挥作用,螃蟹入冰水的瞬间,一股冰爽感扑面而来。厨师用刀切黄油蟹时,金黄的蟹油和蟹肉在特写镜头下显得极其诱人。可以说,当前中国美食纪录片奇观化的表达方式很常见,其水准正在接近甚至超越海外纪录片,已经成为影视精品创作的标杆。
美食纪录片的同质化困境
名称相似,内容雷同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获得成功后,从电视台到视频网站,都在赶制不同类型的美食纪录片。一些地方政府也试图抓住流量风口,纷纷出资邀请创作团队制作本土美食类纪录片。在此背景下,观众看到了《味道天津》《味道云南》《味道中山》《老广的味道》这些名称相似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无论名称和地域怎么变,拍摄手法相似,叙事风格雷同,有“复制粘贴”之感,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时代呼吁更多具有个性特色IP和风格的作品。
商业渗透,功利性强
由味而道,前者的落点在美食,后者的落点则是人。人的日常生活、需求、情感造就了相应的美食,折射美食背后的“道”,是每一位美食纪录片创作者追求“味道”的初心。纵观近年来的美食纪录片,大量纪录片的出品背景皆有官方痕迹,执行团队为纯商业公司。官方出品人对纪录片的诉求是对城市文化和形象进行宣传,商业公司作为执行方,受资本引导,必然会使纪录片呈现出功利性的特点。
此外,商业化的制作模式也给美食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时间和空间的诸多限制,摄制组匆忙逗留,无法深层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更无法记录独特食材的生长、采摘、加工全流程,给纪录片创作留下遗憾。一集时长一小时的纪录片要对少则七八个多则十余个人物故事进行叙述,看似交叉叙事充盈丰润,实则笔墨分散浮于表面。
城市味浓,乡土气淡
农村是美食生长的源头,也是艺术创作的天堂。当前,美食纪录片大多聚焦城市,暂且不说脱离泥土的食材本就不再鲜活,缺乏泥土气息的作品,其影像张力也被极大弱化。
回顾《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我们看到大量农民翻山越岭寻找乡村美食的画面,如藏族母女采摘松茸,查干湖渔民富有仪式感的捕鱼情节,这些画面均通过展现食材真实的生长环境,记录农民获取食材的真实体验,赋予了食材人情味,让人、自然、食物的情感纽带一气呵成。
未来美食纪录片创作的几个方向
聚焦三农,融入乡村振兴大背景
近年来,以李子柒为代表的三农短视频博主大量出现,三农类美食博主在全网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容小觑,成功的商业化案例比比皆是。中国农村是食材的宝库,更是视频创作素材的富矿,农村或将是下一个美食纪录片的流量风口。此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的乡土产品需要借助高流量的影视手段打开一条通往外界的路,使农民增收致富。具体来说,美食纪录片聚焦三农,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农村生活简单朴素,食材从采摘、加工到食用都毫无城市的科技感,与城市受众审美相通,易产生强烈共鸣。
第二,农村稀有食材有存量保障,可给创作者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第三,通过影视作品可以展现农业、农村、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真实发展状况,符合当前主流价值观,可以得到充足的流量扶持。
化繁为简,纪录片短视频化——以《早餐中国》为例
我国纪录片受众多为年轻人,而当下最受年轻人喜欢的传播形式莫过于短视频。美食类纪录片可以把原本时间较长的纪录片,制作成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以获取更大流量。例如,一集60分钟的美食纪录片,完整版和短视频版各剪辑一个版本,分别在适宜的平台发布。短视频版尤其要注意剪辑风格的年轻化,用所谓的“技术流”风格,对美食进行重新定义和包装。
在这方面,《早餐中国》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收获了极好的口碑和流量。这部由腾讯视频和福建海峡卫视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共推出了三季,每集时长大约5分钟,令人看后回味无穷。
接地气,让纪录片“年轻”起来——以《人生一串》为例
优质的美食类纪录片从画面到解说再到剪辑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但美食纪录片也要随着年轻观众审美取向的变化而不断进化,抛开一板一眼的正统专业范儿,有一些接地气的尝试未尝不可。纪录片《人生一串》就是一个“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先例。
1.解说幽默,传递快乐
幽默的解说词配上合适的解说风格和背景音乐,再加上人物口中各种亲切的方言对白,这样的语言输出场景可以瞬间点燃美食纪录片的烟火气。
2018年哔哩哔哩和旗帜传媒联合出品的《人生一串》在互联网平台点击率过亿,其独特的烧烤选题和风趣幽默的解说风格,深受观众喜爱。《人生一串》的文案不咬文嚼字,却文采飞扬,时而来点武侠小说典故,时而加点网络流行语,时而再来点拟人化的中国式幽默,不矫揉造作,却通俗易懂,一气呵成,自带笑点。如第一季第二集中有这样的描述:“东北人幽默,但对蚕蛹来说,一生都要被他们烤,一点儿也不幽默。在吉林辽源,每个饥饿难耐的夜晚都是蚕蛹的天敌。一旦被运进了烧烤店,就永远等不到破蛹的那一天了。”有网友评价:“文案简直比烧烤香,堪称文案满分。”
2.追求真实,还原生活
美食与一日三餐有关,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美食纪录片通过灯光和拍摄技巧的运用,让观众看到了精妙的食材微观世界,但吃饭终究不是搞研究,纪录片的创作绝不能脱离真实生活。
《人生一串》聚焦烧烤,制作组的理念是“实物拍摄70%,人物和故事分别为20%和10%”。片中大量运用抓拍画面,现场收音比例也极高,最大限度地把镜头交给真实的烧烤摊,真实记录了烧烤人的制作体验和品尝者对味道的真实感受。
有网友写道:“一口气看下来就像自己也吃了一餐又一餐的烧烤。虽然手头空无一物,没有饱腹,但视听之欲好满足……我大概也有市井情怀,认为热闹就是寻常巷陌……我真的好想趿拉着鞋就出门溜达,找个大排档喝酒吃肉哇。”
3.由“大而全”到“精而专”
时至今日,从小县城到大都市,以地域或菜系为划分依据的纪录片林林总总。《舌尖上的中国》《味道中国》《早餐中国》《老广的味道》《川味》《味道·东北的香》等美食纪录片涵盖的范围大而全。而随着观众的审美向精细化方向转变,精而专的选材势必会成为未来美食类纪录片创作的主流。
第一,对食材加工过程的精细化展现。食物被搬上荧屏进行艺术创作,务必要将厨师的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体现出来,只有人与食物的浓厚情感得到足够渲染,纪录片才能充分表达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涵。
第二,食材生长环境的精细化展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归根结底说的是不同的水土孕育不同的食物。要讲好当地美食故事,务必要对地域环境的特殊性进行精细化探究,只有这样,食物才有了根基。
第三,地域文化的精细化展示。饮食和文化素来密不可分,成功的美食纪录片绝不能将文化与美食割裂,品味美食的过程就是品味文化的过程,没有文化的美食犹如便利店的5毛辣条,只能吃出廉价的辛辣味。聚焦烧烤的《人生一串》、专注水果的《水果传》、主打火锅的《沸腾吧火锅》均在精而专的领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勤劳智慧的美食工匠,造就了千变万化的美味佳肴。美食纪录片的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忠于创作的热情。美食纪录片在带来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文化美的同时,也陷入了同质化、快餐式、功利性、模式化的创作瓶颈期,美食纪录片要想摆脱审美疲劳,持续保持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牢牢把握时代机遇,认真研究受众审美取向,用生动的语言、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美食文化故事,向世界传递更多中国主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