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整合策略
2022-12-16章玉霞
◎章玉霞
(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98)
现如今,大众思维、阅读需求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凸显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全面整合的时代新要求。一方面,传统出版的长期发展与稳定经营,得益于出版单位强有力的版权保护意识,是数字版权保护完善的重要基石;另一方面,在大数据背景下,着重强调信息共享与高速传播,而传统出版因周期长、信息传递慢等缺陷,不再适合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因此,传统与数字出版的整合与发展,是弥补各方面不足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传统出版健康运作、数字出版持续发展的关键。下面,分析两种出版模式在信息组织、内容管理与传受互动三个方面的不同,以此体现出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的必要性。
一、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对比与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数字出版产业呈现出了出版周期短、内容形式多样、盈利方式多元等独特的优势。而传统出版则在内容方面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因此,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下,整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有利于充分发挥这两种出版方式所具有的各自优点。具体分析,二者实现有效整合后,可以弥补传统出版的出版周期和投资回报期过长的不足,同时也能够弥补数字出版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弱项,从而能够打造出一个符合时代和市场发展需求,而且具备健康稳定特质的新的出版产业。
(一)信息组织方式不同
出版是信息重新组织后的成果。组织方式的改变是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最本质的区别,而数字出版也是众多出版方式中成本最低的一种。传统出版涉及到较多环节,包括内容选择与制作、印刷、发行、传播等,且各环节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而数字出版应在信息组织过程中便考虑到所有环节数字化的具体运用,全新的管理要求促使信息组织形式发生变化。比如,增设数据库、多个部门协同合作与交互体验等程序,并要求所有参与出版的部门都能够严格按照工作表内容进行及时反馈,极大程度地提升工作效率。由此可见,传统出版尽管有着严格且规范的信息组织形式,与知识、新闻生产出版次序相符合,但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因此,现代编辑出版工作已由遵循传统的出版、校对流程变革为数字化出版,又在融合多元化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实现网络资源的智慧化整合,赋予传统出版在线编辑、远程合编出版功能,实现了出版过程的立体化[1]。
(二)内容管理形式不同
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出版行业中,可从根本上改变电子出版物的组织模式,而数字出版通常以知识为基础,当信息组织方式发生改变,意味着传统出版向个性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信息个性化发布与传播,再加之内容的整合,改变了出版的方式与内容,并与当代大众的信息资源及时获取与高效浏览的需求相符合,还能在信息阅读平台中实现全过程互动。通过分析2020年亚马逊给出的数据能够发现,美洲出版市场中的电子图书销量要远高于纸质版图书。这是因为在网络信息动态化更新的背景下,传统印刷与出版速度无法紧跟信息迭代的步伐,既会影响传统刊物的销量,又会造成纸质资源的浪费。
鉴于此,需要注重运用大数据技术来细分图书类别,设计出契合图书内容的数字化文档,不仅可以控制图书的出版数量,还为出版人员以及作者对图书内容的在线修改与更新提供了便利。而且随时定制能够满足大众真实的浏览需求,确保出版服务的个性化,并增强信息的即时性,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这种定量出版向着按需出版的变革可看作为传统出版朝着数字化跨越的过程,而管理模式的变革也是未来最有效、最优质的营销策略。
(三)传受互动模式不同
传统出版以“物流”为核心,而数字出版强调的是“信息流”传递。通过传播方式的变革能够发现,传统出版融合数字化技术后,实现了单向传播向着双向互动的转变,而早先以读者为主要受众也变革为互联网上的所有用户,使阅读者的身份发生了改变,即成为使用者,侧面反映出大众的信息接收与阅读形式发生了变化。站在读者的角度分析,在数字化时代下,读者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的同时,也会接触其余分散在互联网中的信息,赋予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的特点,改变了纸质版定向阅读的模式,并变革为碎片化阅读方式,从而丰富了阅读内容。若基于传播者视角思考,传统出版通常需先经过市场调研,在了解读者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出版物的选题,再对内容进行设计,并在出版后,由读者自行挑选与阅读。但数字出版则是将图书比作一种商品,使读者变为图书内容的使用者。因此,数字出版要求策划人员既要做好前期调查与创意编辑,还需加大后期的宣传力度,促进数字化图书的销售。
在网络传播盛行的新环境下,传统单向的信息接收与传递变革为双向获取,将更为个性化的服务提供给读者,赋予其个性化、多元化的选择机会,还能拉近读者与传播者之间的距离。因此,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深度融合,是出版行业现阶段需重点发展的业务模式[2]。
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的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出版融合观念
进一步确定数字出版在当前出版市场中的主流地位,针对数字出版构建科学且健全的生产销售经营管理机制。数字出版始终是基于传统出版模式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字出版中融合了大量传统出版的核心业务,这就需要出版人对数字出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其视为主营业务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中。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电子图书市场份额仍低于纸质版,无法从中获取可观的利润,且数字出版一直以“长尾”模式运作,未创新出以“增量”为主的市场经营模式,但如果能够实现纸质版、电子版同价与同步,或打造出电子版高于纸质版的增量市场模式,那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整合发展难题也会随之解决,这一设想在2019年图书馆市场已得到验证。但为了加快二者整合的进程并获得预期的融合效果,需保证数字化意识与整合发展观念应在出版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包括选题、论证、策划、加工、管理、销售等,还需要以“等量齐观”的思想看待纸质与电子图书,从而达到出版内容、人才队伍、平台终端、技术应用共享融通的目的,打造出极具统一性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与传播体系。
(二)充分整合多类出版资源
1.资源整合
传统出版单位历经多年的经营与发展,积累了大量具有收藏与阅读价值的刊物。同时,在作者资源方面也具有突出的优势。这些资源在部分专业或学科领域中甚至表现出市场垄断的趋势,可为数字出版发展提供可靠的助推力。由此可见,出版单位所掌握的优质内容资源是创新出版模式、开拓数字出版业务、向数字化发展方向持续迈进的重要支撑。但如何实现大量优质资源的数字化整合,依托于现代化渠道、平台与技术方法实现资源的大面积、快速传播,是需重点思考的问题。而数据库产品的研发为传统出版、数字出版整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亦是资源充分融合的有效举措。出版单位需要基于自身的特点与市场发展的规律,合理设计资源整合方向,并全方面落实内容资源评估与划分工作。
2.技术整合
当前,大部分出版单位为了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依据自身经营实际,着手开展出版流程的调整工作。同时,还专门设立数字出版职能部门,加大了对该项工作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力度,如大数据、互联网等,极大地提高了出版效率与质量。此外,还有一些出版单位加强同有关技术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依托于合作方突出的技术能力,实现单位现有资源优势的全面发挥,并采取多元化技术和手段来保护出版方与作者的权益,防范不法分子恶意窃取出版内容,从而有效地维护了优质作者团队的利益,规避了解约的风险[3]。
3.营销整合
传统出版的销售渠道主要以线下门店为主,不利于刊物的大范围推广。而多元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营销模式变革,打通线上渠道,拓宽刊物宣传工作覆盖面,促进了传统出版销售。基于此,可充分融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出联合营销新格局,全面优化营销模式,以此积累固定的消费群体,并在满足其阅读需要、提高读者整体满意度后,开展二次营销,既能够增加收益,还可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在出版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出版单位经济、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4.人才整合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丰富大众阅读模式的同时,对出版市场运作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专业出版团队是提高传统与数字出版整合质量、加快出版整合进度的关键。新时代下,衍生出大量新技术,且表现出更新迭代快的特征,只有出版人员做到对各类新技术、新知识的有效、细致把握,才可增强出版整合发展的时效性。因此,出版单位应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外部,加强与社会专业机构、重点高校间的合作,以此培养大量掌握专业技能与知识、具备新媒体运营经验的数字出版人才;在内部,组织不同出版部门职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如开设专业技术学习课程、组织研讨会议等,为其讲解数字化技术的正确操作程序,从而提高员工的技术素养。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的有机结合,能够将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渗透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整合、发展中,并从根本上转变工作人员的出版理念,促使其在主观意识驱动下学习,利用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4]。
(三)打造数字化出版产业链
数字出版的发展改变了出版行业的业务形态,且这一出版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当下读者对于阅读服务的个性化需要,有助于促进读者对出版行业认可度、满意度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为使传统出版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契合大众的阅读需要,就应注重数字化技术在传统出版中的合理使用,提高出版行业的技术与服务水平,并在传统、数字出版整合过程中,围绕数字化出版打造产业链体系与相对应的平台,全面优化、完善出版产业运行模式,从根本上增强传统出版在行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中最具代表性的产业链平台有维普、龙源期刊、万方科技等,占全国电子期刊市场份额的90%以上,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重要支柱。产业链的运行与发展为出版行业数字资源整合打通了渠道,并将个性化、多元化的资源与管理服务提供给企业、个人或机构。因此,我国出版产业发展阶段,应对新型的产业链平台模式加以深度思考并积极借鉴,使传统出版单位形成主动意识,同第三方技术单位长期开展合作,再经过不断实践与积极探索,打造与自身发展以及出版市场动态变化相适应的独立数字出版产业链平台,创新出极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链发展模式,全方位跟踪管控出版行业的销售成本,并基于整合发展目标,促进传统与数字出版产业长远化、均衡化发展。
(四)抢占出版市场发展先机
为在短时间打通传统出版促进数字化产品研发、数字化助力传统出版业务增值双向路径,丰富出版内容、优化出版形式,实现出版行业总效益的提升,就需重视当前乃至未来几年传统与数字出版的深度整合,以此帮助传统出版业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比如,浙江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运用数字化技术创建“立体书”出版服务平台,为传统教材出版行业赋能,增加了产业发展收益;2019年,又打造“网店宝”平台,创新出集出版社分销与自营于一体的经营模式;2020年,针对出版社现有资源搭建资产管理平台,以保证各类出版资源的优化使用;2021年至今,又探索出能够彰显浙大品牌的“浙大出版”平台的创设方案,旨在构建出“一端一微一网”三位一体出版体系,实现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有声图书的大范围推广[5]。
(五)搭建一体化全媒体平台
在我国的出版行业中,大量传统出版单位经过长期发展与深入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并依据市场需求出版了大批量高品质的刊物,同时又在优秀人才、充足资金、现代技术的支撑下,搭建了一套与自身经营管理理念相符的刊物采编、审核、加工、发行作业体系。因此,全面整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时,如何围绕融合发展需要、彰显自身的出版优势,打造可为出版整合持续推进提供可靠支撑的全媒体平台,是融合发展期间需着重考虑的问题。搭建一体化全媒体平台时,既要依据出版整合发展需要,建立起各环节负责部门彼此间的有效联系,尽可能做到所有工作人员的实时交流与协调合作,实现内容全面共享,以此动态化管理各类出版资源;同时,还应在平台完善时,充分融合创新协同思想,以一体化全媒体出版实际要求为基础,组建一支专门负责整合出版的人才队伍,为整合发展过程中的渠道、技术、资源共享提供人才保障,从真正意义上达到协同运作的目标。此外,平台功能设计时,可学习“中央厨房”建设思路,分析传统与数字出版的整合需求,科学规划出版流程,再依托出版行业的现实需要,从多个维度落实平台框架设计工作,充分发挥平台自身改变出版生产模式的作用,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并加快传统与数字出版融合的进程,为出版行业发展创造更高的效益,推动我国出版事业、文化事业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带给传统出版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在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升级、思维观念改变的背景下,使传统出版信息组织方式、内容管理形式与传受互动模式发生了改变。因此,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应意识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整合发展的紧迫性,做好资源、技术、人才整合工作,并打造数字化出版产业链与一体化全媒体平台,实现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产业化整合与长远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