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缓缓踱步恩波桥(外一章)

2022-12-16黄玉林

山西文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孙氏分水富阳

黄玉林

放缓步子。

桥上的青石板,会滞一滞你的脚步。缓步,清闲。踏上恩波桥,时间顿时变慢。尽管身处城市中心,现代的喧嚣,却仿佛被过滤被屏蔽。

苋浦河从北往南而来,把富阳城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以东,为富阳老城区;西边的新城区,面积越来越大,已经远超老城区。

恩波桥,建在苋浦河之上。如今,当地的建筑家族中,恩波桥属于高祖辈级的存在。它枕着苋浦河,并没有在江南细雨中沉睡千年。繁华过后,享受平静。它变得知冷暖,懂人心。人生匆匆,也需缓行。

穿过恩波桥,仅仅几十米,苋浦河就汇入富春江,左拐东流。

此处最早的桥,为木结构桥梁。据考,984年,即宋太平兴国九年圯。最初的“圯”,估计虽然简单,但是工程也不小。从那时起计算,此桥历史已逾千年。

1565年,也就是明嘉靖四十四年,县令施阳得改建为石桥。

之后,清顺治、康熙年间曾两度重修。重修后,就是目前的样子:三孔石拱桥,东西走向,长57米,高16米,宽6米,净跨49米,中孔跨度18.4米,两边小孔跨度各为15.3米,下设分水尖。桥面用条石错缝铺设。两侧设望柱、栏板。

桥的叫法,历史上几易其名。初名苋浦。1065年,即北宋治平二年,邑人孙道长重建,改名“通济”。1134年,即南宋绍兴四年,县令王裒重修,更名“惠政”。1196年,即庆元二年,邑人谢震募新之,复名“通济”。古人似乎很喜欢给桥取名为“通济”,各地有不少。南宋嘉定间,县令程珌常于桥下放生,才改名“恩波”。出自南朝梁丘迟诗《待宴乐游苑送张徐州应诏》“参差别念举,肃穆恩波被。”片片波浪,皆怀感恩。

恩波桥的设计与建造,有两处特别值得一说。

一是桥墩两面均有分水尖。这种双面分水尖,虽然不是绝无仅有,但也很少见到。一般桥梁,只会在上游一端设分水尖。为什么向下游的一面也做分水尖呢?这和恩波桥的地理位置有关,富春江近在咫尺,受钱塘江潮水影响,涨潮时水位上涨,河水倒灌,逆流而上。那时,七里泷发电站和千岛湖水库还没踪影,两大水利工程建成后的今日,特别是新安江大坝九孔泄洪,向下游一面分水尖的用处可不是一点点。古人的智慧真的不是一般啊。

二是石狮之谜。恩波桥上的望柱共有四十根,两侧各二十,但上面的石狮只有三只,其他雕刻着垂莲、莲蓬和芙蓉等。三只石狮如何排放?

在桥的中间位置,南侧一只,为母狮,北侧两只,一公一母。确认过眼神,南侧母狮和北侧公狮,都深情地望着北侧西边的母狮。也许,他们是幸福的一家人,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与爸爸立在同一侧,爸爸和妈妈,关切地望着女儿,唠叨呢。

旧时,著名的“富阳八景”引人入胜,“恩波夜雨”为其中之一。《富春县志》记载:“新雨初霁,船过桥下,雨滴篷窗不住,入夜则淅沥更爽耳也。”可以想象,在万籁俱寂的夜色中,在船中听着桥上滴水敲打着篷窗,是一种多么安谧的景象,与“画船听雨眠”异曲同工。

如此意境,不留下诗篇是不可能的。

明宣德年间,富阳县令吴堂《恩波夜雨》诗:“春风吹鹢远朝天,夜雨江村忆往年。隔岸声传湘竹里,因风响落井梧边。湿浸渔火人家静,寒人篷窗客梦悬。重沐恩波归旧邑,愿分膏泽遍桑田。”

宋陈延龄,宁宗嘉泰年间为富阳县丞,他也忍不住写了《恩波桥》:“富春胜趣景一幅,四面好山青簇簇。浙江逶迤向东来,千里平铺鸭头绿。老夫作官从此游,恩波阁道如虹浮。凭栏夜半玩星斗,全稽分夜天南头。是时万籁寂不作,惟见翱翔双白鹤。赤松正与董双成,坐驾云軿穷碧落。素娥海上来相迎,玉笙度曲鸾凤鸣。商音嫋嫋洗人耳,惊起葛翁仙梦醒。走着氅衣忙草草,开门误踢神炉倒。丹光飞起掩月明,虎啸龙吟天地老。”

陈子澜的《恩波桥诗》写道:“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这三首诗,即使身在夜雨、夜半,古代诗人常有的“愁”“泪”也无影无踪,重沐恩波、虎啸龙吟、江涛入海,读来都是正能量。

可惜的是,如今很少有人会坐船从恩波桥下经过。倒是每逢洪水潮汛、风急浪高时,渔船穿过恩波桥,泊在苋浦河内安全之处。片片风帆迎着落日余晖,造就了另一个著名景点:“苋浦归帆”。

有渔船就会有鱼市。每天的鱼市,恩波桥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江上桅杆林立,桥头万商云集。桥上卖菜卖衣服卖药的,挤满了摊位,还有杂耍人穿插其中。很长时间,恩波桥附近是富阳城最热闹的地方。

恩波桥两侧的藤蔓植物任意地生长着,整座桥几乎被绿色包围。我想,这并不是为了显示他的年轻与活力,而是表达了它的大度与宽容。最缺乏土壤的全石头身架,居然长出了如此肥美的绿叶。不过,长期让植物毫无节制地疯长下去,年迈的恩波桥恐招架不住,植物藤蔓毕竟还没有文物保护意识。

又一次站在恩波桥上,抚摸斑驳古幽的石栏杆,感叹岁月的沧桑和变迁。缓缓踱步,宁静淡然。

龙门古镇:烟雨江南烟火里

多雨的江南,细雨如烟,朦胧婉约。雨水从空中落下,树叶发亮,土壤溢汁,石板路透出包浆。温润的空气,把江南濡染地处处是诗。

富阳龙门古镇隐藏在江南的诗意中。背后有龙门山,气象万千。古典的剡溪,穿镇而过,把三国孙氏的江南豪情化为涓涓清流,日夜不停汇入富春江,赴钱塘再竞风流。“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加上龙门位于神秘的北纬三十度东经一百二十度整点交汇附近,玄妙的地理位置,让它从明清起就无法低调,民间口口相传,人皆心向往之。

龙门是镇,其实是村。说是村,更是一户大家庭。

行政建制的龙门镇,是富阳最小的乡镇之一,人口7000余人,下辖四个行政村。一般的行政村,由多个自然村组成。而这里刚好相反,四个行政村组成了一个自然村,或者说,自然形成的一个村,被划分成了四个行政区域,因为这个自然村,地理范围上等同于一个镇。

这里,90%以上的村民姓孙,他们共同的祖宗,说来显赫,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走进孙氏宗祠余庆堂,可见吴大帝的画像,气宇轩昂,威风凛凛。据家谱记载,目前,孙氏已繁衍到60多世。孙氏后裔的聚居地,分明就是一个大家庭。

是家就有烟火味。走进龙门悠长狭窄弯曲的弄堂,随处可见村民洗菜淘米做饭,高压锅嗞嗞作响,自家菜油爆炒的浓香从窗口一阵一阵地飘出。地里完成除草的老农荷锄而归,身后跟着亲热的土狗。还有几位无须做饭的老妇,坐在门口,雕塑般借着光聚精会神拿着球拍穿针引线。

与国内诸多受欢迎的古镇一样,龙门也有许多卖臭豆腐的小摊,臭味飘香。不同的是,龙门有一种独特的小吃,称为油面筋。据说为孙权行军打仗时所发明,从果腹之物,演绎为如今的一道美食。油炸之后,香味独特,极为诱人。因此,龙门的空气中,有少部分臭豆腐的流行味道,还有压倒性优势的油面筋浓香,独特的臭味和香味在龙门上空进行“量子纠缠”。

龙门古镇的孙氏厅堂有40多座,还有众多民房,房廊相连,曲径通幽,如入迷宫。我曾经无数次到过龙门,可至今仍依赖向导带路。有一次参加活动,为防迷路,我停好车,立即把定位发在自己的手机上,一路留心,一路做记号。活动结束之后,按导航找车,却屡屡碰壁,问当地村民,我又无论如何说不准自己要去哪里。只记得汽车停在一个弄堂口,村民说,弄堂口有成百上千个呢。最终,参加活动一个小时,找车花了一个半小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龙门古镇一面保持着传统的风骨,一面迎着新时代脱胎换骨。怀着烟雨江南独特的意蕴,龙门古镇,恰到好处地藏身于烟火里。

猜你喜欢

孙氏分水富阳
陆九渊行书《宋故孙氏夫人墓志铭》
孙氏手术治疗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疾病初步经验
共绘“富春骑行图”,千名骑友完成环富阳挑战!
追爱就要厚脸皮
追爱就要厚脸皮
不同闸门组合下分水墙对消能效果的影响
2017环浙自行车嘉年华富阳站圆满落幕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
分水口门防护涵下穿鹤大铁路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