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植物介绍
——裸果木
2022-12-16杨海峰,高润宏
西北植物学报 2022年1期
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Bunge ex Maxim.)隶属于石竹科裸果木属,起源第三纪,是古地中海残遗珍稀濒危植物,别名“瘦果石竹”。多年生落叶半灌木,株高50~100 cm。叶线形,长5~20 mm,宽1~1.5 mm,近无柄,顶端短尖,基部稍收缩,偏肉质,表面覆蜡质层,无被毛,无明显叶脉;托叶膜质鳞片状;叶对生或互生。茎有两种形态,直立或曲折,节间膨大,多分枝;老枝灰褐色,剥裂,嫩枝红褐色。花两性,为红色、黄绿色;无花瓣,外部透明白色苞片包被;花萼5枚,披针形,顶端具芒尖,有较宽的透明膜质边缘,外被短柔毛;雄蕊10枚,为内外两轮各5枚,仅内轮雄蕊有花药,外轮花药败育,花药球形,纵裂;上位子房,近球形,胚珠1枚;花腋生,聚伞花序,由5~15朵单花组成,单花花期约4 d,种群花期30~36 d。瘦果宿存;种子小,长圆形,直径约0.5 mm,褐色,结籽率极低。主根明显,长达4 m,侧根发达,根毛较少。花期5~6月,果期7~8月。
裸果木是中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青海等地,于1997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该树种具有抗干旱、抗风蚀沙埋、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是石质荒漠地区重要建群树种之一,对防止土壤荒漠化、维持荒漠地区生态系统平衡存在积极作用。同时,作为亚洲中部荒漠区分布较稀少的古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孑遗种,裸果木对研究我国西北荒漠的形成、发展、气候变化及旱生植物区系成分起源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图文分别由内蒙古农业大学高润宏、杨海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