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荣誉教育的起源现状与发展探析
2022-12-16栗婷
栗 婷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普及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应发挥两个作用:一是成为立足当下、赢得未来的战略重器;二是成为国家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锐实力的战略引擎。如今,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从数量上看,学生总数为4002万、居世界首位;就质量而言,高等教育体系实力全球排名第八。然而,高等教育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身子虽迈进普及化,脑子却停在大众化,习惯仍留在精英化。各校亟需思考如何在已有经验上更科学地选拔人才,更全面地培养人才。
一、起源:我国荣誉教育的历史
美国荣誉教育于1920年开始出现,二战后形成荣誉学院的组织形式。我国于1980年进行探索于1990年设立了荣誉学院,之后取得蓬勃发展,其最初的组织形式是创办的各种特殊班级。
(一)“少年班”阶段
1978年,中国科技大学首开“少年班”之先河。这是我国最早的荣誉教育模式;1984年,原国家教委会颁发文件,同意北京大学等12所重点大学成立少年班。后来,由于“少年班”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天才少年”的创造力,除中科大和西安交大以外,其他高校相继撤除了少年班。
(二)“文理科基地”阶段
1990年,教育部在兰州开展了全国高教研讨会,以改变大学学科结构失衡而导致的理科人才招生与就业难的情况。通过会议讨论,决定在国家重点理工科大学选择一批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专业点,逐步将其发展为培养国家科研和教学人才的基本平台。兰州会议后,在苏步青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倡议下,国家开始设立专项资金,建设“理科基地”;1994年,又建立了51个“文科基地”。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荣誉教育在模式上有了新进展。
(三)“荣誉学院”阶段
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实行扩招,这一举措使我国高等教育迈进大众化阶段,对原有的精英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有鉴于此,2000年浙江大学成立竺可桢学院,这标志着荣誉教育在我国正式形成。之后,各大高校纷纷成立专门学院对优秀本科生进行重点培养;如南京大学成立了匡亚明学院;北京大学成立了元培学院等。
(四)“拔尖计划”阶段
2009年,教育部与中组部联合实施了“珠峰计划”,在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的数、理、化、信、生5个学科开展了试点;2010年,“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在国内194所高校开始实施;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门颁布了“拔尖计划2.0”,2020年取消自主招生,实施“强基计划”。
二、现状:我国荣誉教育的特征
经过40多年的摸索,不难发现,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荣誉教育模式,但成功的荣誉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一)人才选拔方面
通常学院的选拔流程为自主招生加进校后二次选拔,选拔时间多确定在学生入学前一年内即大一时期。考查内容不仅有学生成绩,还重点考察其综合素质,特别是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多元化考察,来保证选拔的人才有足够的科研能力。
(二)课程建设方面
拔尖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密不可分,其中课程与教学改革是重中之重。一些高校参照一流大学的课程设置,开设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大类课程和个性化课程;还有高校专门为优秀本科生设计了特色课程,如科学探究课、创新实践课等,其中通识课程是重点。此外,要兼顾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初期巩固基础知识,后期深化专业学习,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实践式等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
(三)人才培养方面
高校通常依照“一制三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一制是导师制,荣誉学院会聘请卓越的科学家、教授作为导师。按照导师人数可分为单导师、双导师、多导师、集体导师四类。按照导师职责可分为学业、科研、职业规划导师,[1]既有交叉又各有侧重。三化之一是小班化,高校应在一定的招生规模内选拔出符合标准的人才,假如不达标,即使有空额学生也不能进入荣誉学院。学校实行“末位淘汰制”,达不到培养要求的学生会被转回普通班。[2]三化之二是个性化,荣誉学院坚守“一切为了学生”的人才培养理念,实行“一人一套”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通常情况下,在第一、二学年不区分专业,先对学生进行基础课程和通识课程的培养;在第二学年,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确定主修专业。[3]在学生选择所读专业后,学院或导师将与学生一起制定个人培养方案。三化之三为国际化。荣誉学院与国外顶尖大学进行联合培养,将学生送到暑期学校,或者邀请国外教授在校授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国际平台。
(四)管理制度方面
1.双院制管理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为了培养精英人才,荣誉学院通过借鉴国内外书院的形式,努力实现荣誉学院与新型书院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作为学生的“第一课堂”,书院重点培养综合型、学术型精英人才,并为学生创设国际交流平台。荣誉学院实行书院制管理模式,目的是增强本科生的养成教育。在书院里,荣誉师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有利于健全学生品格。
2.学位制度管理
一些荣誉学院实行了学历和学位一体化制度,在荣誉学院学习期间,只要荣誉学生达到了学院毕业要求,就能毕业并获取荣誉学位。还有一些荣誉学院将毕业要求和学位要求相分离,进入荣誉学院且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不代表能获取荣誉学位,荣誉学院会在毕业要求的基础上,对最为优秀的学生授予荣誉学位,激励学生不断超越,勇攀高峰。[4]
三、我国荣誉教育的发展瓶颈
国内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但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缺乏实践经验,各校荣誉教育发展水平不一,一些地方高校的荣誉教育仍处在探寻阶段,面临诸多困难,尚待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一)选拔方法不够合理
首先,对学生的评估不合理,选拔标准成绩占比较大,而对从事科研的志向、兴趣、创造力等方面占比太小;其次,选拔流程较为繁琐;再次,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预测性较弱。[5]如何通过短暂的面试了解学生的学术偏好、科研兴趣、能力潜质、道德修养?如何检测其从事某项科学事业的坚定性和长期性?[6]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究。
(二)课程设置不够完善
第一,我国荣誉教育必修课时偏多。当前,没有一所大学能承诺,只要学生进入实验班,就不必依照传统课程去达到学分要求;[7]第二,课程体系冗杂,缺乏整合性,课程、教学安排也不够科学;第三,课程建设没有完整、统一的课程标准,审核制度不完备;第四,课堂教学与外部环境的分离导致教学过程间断,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和生活中去;[8]第五,缺少课程亮点,轻视思维养成。
(三)培养效果难以落实
第一,培养目标和最终效果不匹配;第二,“阶段性”明显,衔接性尚待增强;第三,我国荣誉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果无法获得统一认证,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脱节,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分离,对实用技能、道德修养等关注不够;此外,很少有院校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职业规划和指导的服务,学生的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第五,人才培养机制追求短暂的功利主义,导致产生异化学习问题;[9]第六,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进入拔尖人才培养项目后,学生将面临极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竞争激烈的环境,容易引起“大池小鱼”效应。如何帮助学生平稳实现在能力、心理等方面的跨越,是我国拔尖人才教育实践应重点关注的问题;[10]第七,培养拔尖人才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如何检验培养效果?假如没有显著的成效标志,就很难维持实验的动力,这是当前拔尖人才培养所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
(四)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一是在学生分流淘汰管理过程中,过分注重成绩占比;二是荣誉学院的制度改革与原有运行体系存在着矛盾;三是荣誉学院与专业学院的协同管理问题。
四、我国荣誉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通过分析荣誉教育面临的困境,我们不得不深思,我国高校荣誉教育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发展的着力点应该在哪些方面?本文主要从选拔方法、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完善拔尖学生选拔机制
第一,选拔要重视学生兴趣和潜力,选拔标准要多元化,制定科学的考核方式;第二,确保选拔流程的公平性,简化认证程序,建设认证平台;第三,注重本科教育与高中、研究生教育的衔接关系,建立学生发展的跟踪评价体系,正确看待拔尖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连贯性与可持续性。
(二)合理构建荣誉课程体系
首先,加大课程宣传力度,转变原有观念,获得学生认同;其次,减少必修学分,调整选修占比,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多学分荣誉课程;再次,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拓宽视野”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重视实践教学,创新课程体系;最后,深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要求,满足拔尖学生的科研需求;此外,还应创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加强文理融合;突出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11]开展专题研究,控制规模和学科范围。
(三)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在培养目标上,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和国际化发展的培养目标,重点帮助学生树立学术理想;培养内容上,深广并重,提质创新,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术素养的提升;在培养模式上,从兴趣导向转为志趣导向,明确学习动机;加强个性化培养,完善人才成长机制;创设自由的学习环境,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关注分流学生身心健康和后期教育,[12]打消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担忧;打破院系界限遴选和培养学生,促使各学科共享优质师资、课程和实验室等资源;学生管理上,坚持严进严出,建立人性化的分流淘汰机制。[13]
(四)探索新型育人管理体制
第一,要关注并推动教育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等多种力量的作用;[14]第二,要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学校上下联动,实施“双院管理”,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第三,坚持以贯通培养和多种类型高校的培养机制,发展高校的自主性;第四,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加大校园环境的支持力度;第五,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机制,提供组织保障,建立相应的决策机构;第六,注重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育人机制;第七,教育主管部门应优化管理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和评价考核方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