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腕踝针联合耳穴贴压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2022-12-15周春姣郑婵美蔡玩珠蔡炳勤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腕踝针静息耳穴

高 倩,周春姣,郑婵美,蔡玩珠,蔡炳勤

近年来我国痔患病人数不断升高,这与现代人长期久站久坐和饮食不节密切相关[1-2]。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嗜食肥甘辛辣之品、久泄或便秘等引起。目前,手术是混合痔的最佳治疗方法[3]。术后会出现疼痛、出血、肛管狭窄等并发症,其中疼痛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4]。制定完备的术后镇痛方案有利于缓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促使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5]。研究表明,腕踝针和耳穴贴压对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效果[6-7]。腕踝针是采用针灸针刺疾病对应的区域促进气血运行而达到治疗的目的[8]。耳穴贴压是将王不留行籽贴在疾病对应的耳部穴位,通过按压将产生的生物信息输入体内,通过疏通气血、平衡脏腑阴阳来提高机体组织抗病能力的方法[9]。本研究将腕踝针和耳穴贴压联合应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对比腕踝针联合耳穴贴压、耳穴贴压及常规护理3组患者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疗效的区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住院的151例患者,其中男80例,女71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3.8±10.5)岁,痔环切术131例,痔部分切除术14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6例。纳入标准:1)诊断标准符合2006版《痔临床诊治指南》[10];2)年龄18~80岁。排除标准:1)晕针患者;2)认知功能障碍,无法自行判定疼痛程度患者;3)施针或耳穴贴压部位皮肤有炎症、破损、红肿的患者;4)糖尿病、皮肤或黏膜有出血倾向的患者;5)无法配合针刺或耳穴治疗者。根据治疗方式将151例患者分为3组,使用腕踝针联合耳穴贴压的55例为A组,使用耳穴贴压的37例为B组,使用常规护理的59例为C组。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C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1)环境护理:每日清晨开窗通风,保持病房干净、整洁;2)情志护理:住院过程中时刻关注患者动态,鼓励患者与同病房患者多交流,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饮食护理:术后当日便可进食,此时宜进食流质饮食,流质饮食能给患者提供营养,但不会造成胃肠道负担,术后第2~3天可进食少渣半流质饮食,少渣半流质饮食可以减轻纤维素对消化道的刺激,术后3 d之后进食普食;4)排便护理:术后24 h内不宜排便,防止撕裂手术切口及感染伤口,此后保持每日排便1~2次,养成定时排便习惯;5)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术后遵医嘱予患者帕瑞昔布钠,静脉推注40 mg/d,疼痛减轻后停止用药。B组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疗法干预:1)选择穴位:肛门、直肠、交感、神门、内分泌、皮质下;2)操作方法: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用75%乙醇棉签消毒耳廓,用镊子将贴有王不留行籽(规格:0.6 cm×0.6 cm)的方形胶布贴在所选穴位上,确保粘贴牢固后,嘱咐患者用拇指和食指予以按压刺激,按压力度适宜;3)治疗时间:嘱患者每日自行按揉3~5次,每次按揉1~2 min,3 d为一个治疗周期。A组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腕踝针干预。1)针刺部位:选择肛门的对应区域即双下6区;2)操作方法:用75%乙醇棉签消毒进针点周围皮肤,选取一次性无菌毫针(规格:0.25 mm×25 mm),操作者一手绷紧皮肤,另一只手持针,针刺角度为30°,将针斜刺进皮肤后压平针身再进针2~3 cm,进针后适当调整,以不引起患者酸、麻、胀、痛等感觉为宜;3)治疗时间:留针时间为30 min,每天2次,治疗3 d。

1.3 评价指标 1)术后静息和活动时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此评分表是让患者根据疼痛程度从数字0~10中选择相对应的分数,在术后6 h、12 h、24 h、48 h及72 h分别记录3组患者在静息及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2)不良反应:询问3组患者在术后是否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并记录。3)住院时间:记录3组患者的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术后VAS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是计量资料,以表示,3组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术后不良反应是计数资料,用例(%)表示,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者术后静息疼痛VAS评分结果 A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静息时的疼痛VAS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3组患者术后静息疼痛VAS评分对比

2.2 3组患者术后活动时疼痛VAS评分结果 与B组和C组相比,A组术后6 h、12 h、24 h、48 h、71 h活动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术后活动时疼痛VAS评分对比

2.3 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A组患者的术后头晕、呕吐、恶心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对比

2.4 3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4。

表4 3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对比

3 讨论

疼痛是混合痔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西医对于混合痔术后疼痛多采用药物止痛,传统的镇痛药物以阿片类为主,疼痛加重时可口服曲马多缓释片、静脉滴注地佐辛,也可以与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起到止痛的作用,但用药后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会引起呼吸抑制[11-12]。

中医认为痔术后疼痛主要是由于术后病变切除部位脉络受损,阻隔经气运行,气血运行阻滞,瘀则不通,不通则痛。伤口在愈合时经脉挛缩,出现牵拉痛;伤口愈合后产生瘢痕,瘢痕压迫到肛周水肿部位时会加重疼痛[13]。广东省名老中医蔡炳勤教授是外科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的先驱者之一,他认为痔疮术后疼痛主要包括气滞血瘀型、风伤肠络型、湿热下注型和脾虚气险型,故治以行气活血、祛风通络、清热祛湿、健脾益气为主。腕踝针的各区划分与十二皮部的分布极其相似,针刺的刺激点均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在这些部位浅刺皮部,可疏通经络、调和脏腑功能[14]。有研究证明腕踝针可以激发人体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增加大脑皮质层及神经突触内5-羟色胺含量,使机体疼痛阈值增加[15]。耳穴贴压是在耳廓表面的阳性刺激点贴敷小颗粒药物从而起到调节神经平衡、调和气血的方法[16]。本研究进行耳穴贴压选择具有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穴位来减轻术后疼痛,如肛门、直肠:因为痔疮是肛肠疾病,按照相应部位取穴,肛门与直肠两穴为主治肛肠疾病的要穴;交感:取其行气降逆、调经止痛的功能;神门:以安神定志止痛为主要作用,取其调神之功效;内分泌:取其通经络、止疼痛的功能;皮质下:取其舒经行血、缓急止痛的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6 h,A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B组和C组,但随着术后时间增加,A组患者与另外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有所减小,这可能与腕踝针起效快、但作用效果不够持久有关;3组患者在术后活动时疼痛评分明显高于静息时,这可能与患者在床上或病区活动时牵拉伤口导致疼痛有关;与耳穴贴压和常规护理相比,腕踝针联合耳穴贴压还能有效降低混合痔切除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腕踝针和耳穴贴压联合有助于减轻混合痔切除患者术后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二者联合疗效优于耳穴贴压组和常规护理组。腕踝针操作简易,不受时间、地点和环境限制,针刺部位既无重要器官,也没有大的血管和神经,比较安全;耳穴贴压能起到持续性刺激作用,疗效稳定,没有耳针的疼痛刺激,同样可以获得耳针针刺治疗的效果,患者更易于接受,但目前对于腕踝针在留置30 min和2 h的不同作用效果,耳穴贴压不同按压时间、次数、力度的治疗效果暂且没有深入研究,尚需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腕踝针静息耳穴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腕踝针疗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电功率谱熵的对照研究
腕踝针通过提高血清β—内啡肽水平治疗腰肌劳损的研究
首发抑郁症脑局部一致性静息态MRI对比研究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