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甘薯品种的引进及筛选试验

2022-12-15林同欢陈美华邱子文廖进勇李晓河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七里香甘薯品种

林同欢 陈美华 邱子文 廖进勇 李晓河

(潮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广东潮州 521011)

甘薯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粮食作物, 市场需求量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食品消费观念的转变,甘薯以其突出的保健和药用功能备受人们青睐。 我国是世界甘薯生产大国,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广西、广东、山东、安徽、河南、湖南、福建、湖北等地种植,其中四川、山东、重庆、广东四省(市)种植所占比例在45%以上[1]。 广东省甘薯种植面积较大,在种植区域上形成了粤东、粤西、珠三角地区和粤北4 个主要产区[2]。 近年来,广东甘薯消费结构出现调整,鲜食型甘薯比例呈上升趋势,推广种植鲜食型甘薯品种,既有利于优化人民群众膳食结构, 又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潮州市位于粤东边陲,濒临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 甘薯是当地的一宗较重要作物,但生产上应用品种良莠不一,有的种植多年,种性退化,有的鲜食品质欠佳。 因此,生产上亟需有适合鲜食的甘薯良种,优化品种结构,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提高种植效益。 收集、引进甘薯品种开展品比试验, 是筛选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甘薯良种的重要途径[3]。 2021 年秋种,通过引进和从当地收集甘薯品种开展田间小区品种比较试验, 以期筛选出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的甘薯良种, 促进本地区甘薯产业的稳步发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甘薯品种为广薯87、广薯111、普薯32 号、普薯24 号、安薯8-3、乌骨企龙、沙捞越、七里香。 广薯系列品种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普薯系列品种系普宁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安薯8-3系本单位育成品种,七里香、乌骨企龙、沙捞越系从当地收集品种。 以广薯111 作为对照。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潮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试验基地,试验地块为壤土,肥力中等,排灌良好,前茬作物为水稻。 每个品种种植12.2 m2,每行垄宽130 cm(包沟),株距约 18 cm(每亩插植密度约 2 800 株),2 次重复。 整地时每亩撒施茶麸25 kg,苗期结合中耕除草每亩施复合肥(15∶15∶15)5 kg、氯化钾 5 kg,薯块膨大期每亩追施复合肥(15∶15∶15)10 kg、氯化钾 5 kg、尿素1.5 kg。试验甘薯品种均于2021 年8 月12 日插植,12 月16 日收获测产,全生育期均为127 d。

1.3 观察记载项目

观察记载各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收获时进行田间考种、外观品质鉴定,每个品种小区实测产量。 各参试品种各取10 株调查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各品种取500 g 鲜薯,刨丝先晒干后再在烘干箱80℃下,烘至恒重,计算烘干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参试甘薯品种的产量表现

由表1 可知,参试品种中有6 个品种比广薯111(CK)增产,分别是广薯87、乌骨企龙、七里香、普薯24 号、普薯32 号、沙捞越,平均每亩鲜薯增产71.07~465.81 kg,增产幅度在4.3%~28.4%。 其中,沙捞越产量水平最高,亩平均鲜薯产量2 104.88 kg,比广薯111(CK)每亩鲜薯产量1 639.07 kg 增产28.4%,普薯32产量水平名列第二,亩平均鲜薯产量2 020.14 kg,比对照种增产23.2%。 安薯8-3 比广薯111(CK)减产,亩平均鲜薯产量1 592.60 kg,减产2.8%。

表1 各参试甘薯品种的产量表现

2.2 各参试甘薯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

由表2 可知,参试品种单株结薯数在6.2~12.2 个,其中,普薯24 号的单株结薯数最多,为12.2 个,比广薯 111 (CK) 单株结薯数 6.7 个增加 5.5 个, 普薯32 号、 乌骨企龙、 沙捞越单株结薯数高于广薯111(CK);参试品种商品薯率均高于广薯 111(CK),其中广薯87 商品薯率最高为 94.8%、 其次为七里香(94.4%); 参试品种的烘干率在 22.55%~29.62%之间, 七里香烘干薯率最高, 为29.62%, 比广薯111(CK)23.49%增加6.13 个百分点, 安薯 8.3 烘干薯率为 22.55%,比广薯 111(CK)减小 0.94 个百分点,其余品种均比广薯111(CK)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参试品种的淀粉含量在14.2~19.8 g/100 g 之间, 沙捞越的淀粉含量最高, 为 19.8 g/100 g, 比广薯 111(CK)14.2 g/100 g 增加5.6 g/100 g, 其余品种的淀粉含量均高于广薯111(CK);参试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在3.8%~4.8%之间,普薯24、七里香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4.8%,其次为普薯32 号4.0%、沙捞越3.9%,其余品种均与广薯111(CK)相同,为3.8%。 食用口感,安薯 8-3 软、糯较甜,普薯 24 次之,普薯 32、七里香第三,安薯 8-3 食味评分最高(82.9 分),普薯 24 次之(81.6 分),普薯 32(80.4 分)、广薯 87(80.2 分),七里香(79.4)与广薯 111(CK)接近,乌骨企龙、沙捞越低于广薯 111(CK)。

表2 各参试甘薯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

2.3 各参试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3 可知,各参试品种中除普薯32 号株型为匍匐型外,其他品种株型均为半直立型;各品种除安薯8-3、乌骨企龙薯形为长筒形,其他品种为纺锤形;广薯87、普薯32 号薯皮为红色,安薯8-3 薯皮为紫红色,普薯24 号薯皮黄色、乌骨企龙、沙捞越黄白色,七里香,广薯 111(CK)为棕黄色;广薯 87 薯肉色均为橘黄色,七里香、乌骨企龙、沙捞越薯肉为淡黄色, 普薯 32 号、 普薯 24 号、 安薯 8-3 和广薯 111(CK)为橘红色。

表3 各参试甘薯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

3 讨论与结论

甘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沙捞越产量水平最高,亩平均鲜薯产量2 104.88 kg,比广薯111(CK)增产28.4%, 安薯8-3 产量最低, 亩平均鲜薯产量1 592.60 kg,比广薯 111(CK)减产 2.8%,其他品种产量水平不同程度高于广薯111(CK)。 沙捞越产量水平虽然最高,但食用口感较硬,食味较淡,食味分最低(75.8 分),安薯 8-3 食用口感软、糯,味甜,作为鲜食甘薯,群众认可度高,食味评分最高(82.9 分)。 综合各品种性状及生长表现, 参试品种在当地均表现适应性较好,产量水平较高。 普薯32 号、普薯24 号、广薯87,广薯111(CK)综合性状好,食用品质佳,可作为鲜食甘薯种植;七里香系当地农家品种,产量水平较高较稳,薯形美观,薯皮光滑,食用口感佳,可作为特色鲜食品种在当地种植; 安薯8-3 作为鲜食品种,食用口感佳,味甜,颇受消费者青睐,但在当地推广种植多年,生产上要加强品种的提纯复壮。 沙捞越产量水平及淀粉含量高,可作为加工品种,乌骨企龙产量及品质表现一般,暂作种质保存,继续参试。

猜你喜欢

七里香甘薯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品种选育彩版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六尺巷的文明崇尚不应只是“七里香”
七里香——献给《中国工程咨询》杂志创刊15周年
甘薯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与利用
甜甘薯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